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善治”与公众回应 被引量:4
1
作者 胡莹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4-47,共4页
“治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善治”是“治理”的有效状态。要实现“善”,需不断加强公众的群体基础、扩大公众政治参与权利、提高公众政治参与能力。“善治”与公众回应关系的探究,有着深刻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治理” “善治” 公众回应
下载PDF
论政府传播中的公众回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小燕 秦汉 《全球传媒学刊》 2015年第4期20-31,共12页
本文以公众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与核心,从公众回应的动力、公众回应的形式与公众回应的载体三个维度,全面解析政府传播过程中的公众回应。基于利益的诉求是政府传播中公众回应的核心。利益期待与利益得失是激发公众回应动力的具体指向。本... 本文以公众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与核心,从公众回应的动力、公众回应的形式与公众回应的载体三个维度,全面解析政府传播过程中的公众回应。基于利益的诉求是政府传播中公众回应的核心。利益期待与利益得失是激发公众回应动力的具体指向。本文认为,政府传播中的公众回应包括配合式回应、对抗式回应与沉默式回应。贯穿这三种回应形式的主线就是公众的利益期待与利益得失,这也是公众回应政府传播的本质目的。换言之,公众对政府传播的回应或与政府的互动,旨在影响政府的决策或行政,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利益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传播 公众回应 利益诉求
下载PDF
公众回应、自我更新对治堵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王红梅 高同 冯彦钧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6期78-84,共7页
随着城市化不断加深,道路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公众对于治堵政策的需求度和关注度增强,因而政府为保证治堵政策的有效性,必须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关注公众诉求。本文采用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并结合国情发现治堵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 随着城市化不断加深,道路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公众对于治堵政策的需求度和关注度增强,因而政府为保证治堵政策的有效性,必须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关注公众诉求。本文采用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并结合国情发现治堵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有限作用,继而提出政策实施和反馈过程中公众回应和自我更新的重要性。通过构建模型,理解公众参与、公众回应和自我更新在提高治堵政策有效性时的影响作用,提出保证治堵政策有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堵政策 有效性 公众参与 公众回应 自我更新
下载PDF
传播链条、社会网络与公众回应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风险沟通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繁旭 钱琪瑶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38,共5页
本研究以2014年发生的广东茂名PX事件为个案,通过统计政府的各种沟通内容,对官方微博的传播链条与社会网络关系进行可视化呈现,以及对公众反应(微博评论)进行量化分析,尝试对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的风险沟通效果进行多维度的探究。
关键词 风险沟通 传播效果 传播链条 社会网络 公众回应
原文传递
第三次分配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筹款策略——基于公众捐赠偏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田园 徐家良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71,199,200,共20页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非营利组织是落实这些国家战略的重要主体。已有研究指出,非营利组织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容易陷入“非营利组织饥饿循环”陷阱,虽然学术界...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非营利组织是落实这些国家战略的重要主体。已有研究指出,非营利组织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容易陷入“非营利组织饥饿循环”陷阱,虽然学术界提出了常态情境下应对该陷阱的有效筹款策略,但是在应急情境中筹款策略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此,论文聚焦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通过随机控制问卷实验,将不同的被试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非营利组织筹款策略组中,来检验非营利组织不同劝募信息组合是如何影响公众捐赠偏好的。实验结果表明,公众在应急情境下,依然存在对非营利管理费用的厌恶情绪。并且,公众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和透明度信息的敏感程度更高,当管理费用较高时,其绩效和透明度只要存在任何一方短板,公众捐赠意愿会显著降低。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公众对于筹款策略的偏好因管理费用来源不同,也会存在显著差异。当管理费用来源于善款扣除时,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和透明度方面的短板会更加敏感。论文对国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和非营利组织管理费的政策优化及相关研究扩展均有重要启示。首先,研究对于我国制定非营利管理费用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建议在管理费用比例方面进一步区分常态和应急状态,避免一刀切。其次,也为国家助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具体措施提供了思路,例如设立国家专项基金,支持非营利组织管理费用。此外,建议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助力国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时,可以考虑扩展合作方,形成支持管理费用的弹性系统。最后,政府可以联合高校等部门,制定权威的非营利组织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避免公众对非营利组织形成“低管理费用”甚至“零管理费用”的不合理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非营利组织饥饿循环 非营利筹款 公众回应 捐赠实验
下载PDF
行政机关如何回应公众意见?——美国行政规则制定的经验 被引量:8
6
作者 沈岿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111,共12页
行政机关将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后,应当如何回应公众意见,这在我国尚未形成定型制度。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对经过"通告—评论"程序的行政规则,仅要求行政机关在考虑公众意见之后,在其最终制定的规则之中对规则依据和目的... 行政机关将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后,应当如何回应公众意见,这在我国尚未形成定型制度。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对经过"通告—评论"程序的行政规则,仅要求行政机关在考虑公众意见之后,在其最终制定的规则之中对规则依据和目的予以"简明综述",其并没有明确行政机关是否应当或如何回应公众评论。实践中,美国行政机关对公众评论基本是予以回应的:在评论意见较少的时候会一一回应,但多数时候并非回应每一个评论,而是分类、整理、聚焦重要观点。行政机关的回应会提及重要评论、表明自己立场、说明所持立场的理由以及根据评论意见对拟议规则进行的修改等。行政机关如此详细回应公众评论,最主要推动力来自较为严格的司法审查。行政机关若不能合理回应重要观点,法院有可能裁判其构成"恣意武断和反复无常",而否认规则效力。这些对我国皆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程序 规则制定 通告-评论 回应公众意见
原文传递
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制度
7
《行政科学论坛》 2021年第5期23-23,共1页
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制度,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效果、效益和公众回应进行论证、评价的制度。机构编制的评估内容是机构设置、职责配置、编制核定和监督检查的执行情况。
关键词 机构编制管理 评估制度 监督检查 事业单位 公众回应 评估内容
下载PDF
群众路线何以影响基层公务员回应性偏好--基于10个城市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1
8
作者 段哲哲 蔡媛青 徐国冲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63,共17页
官僚回应性的行政伦理困境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但讨论群众路线影响的官僚政治化差异对回应性伦理冲突下官僚回应性偏好影响的研究不多见。本研究采集10个城市基层公务员调研数据,使用logit、分解方法及PSM等多重检验方法,探讨官僚政治化... 官僚回应性的行政伦理困境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但讨论群众路线影响的官僚政治化差异对回应性伦理冲突下官僚回应性偏好影响的研究不多见。本研究采集10个城市基层公务员调研数据,使用logit、分解方法及PSM等多重检验方法,探讨官僚政治化对基层公务员回应性偏好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群众路线影响的官僚政治化程度差异导致基层公务员回应性偏好差异,选调生较应届生更偏好政治回应性;大学生村官、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公务员较应届生更偏好政治回应性来自个人控制变量特征的影响,而非群众路线的影响。女性较男性更偏好公众回应性;具有升迁经历的公务员较没有升迁经历的更偏好政治回应性;直接面向群众岗位的公务员较服务机关内部的更偏好公众回应性。这些发现带来一些政策启示:当发现某一区域或者部门回应性不足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平衡不同通道数量、调整干部队伍结构与改善晋升激励考核方式平衡回应性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困境 群众路线 政治回应 公众回应 政治化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