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任、风险感知与科技的公众接纳——兼论中国转基因大米之争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璇 陈洁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6年第1期93-109,共17页
科学技术应用是现代社会的主要风险源之一。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是深刻影响当代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应用,有关其风险问题充满争议,公众与专家的认识分歧愈加明显,信任逐渐取代"理解"成为关键议题。公众对科学知识、专家及相关... 科学技术应用是现代社会的主要风险源之一。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是深刻影响当代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应用,有关其风险问题充满争议,公众与专家的认识分歧愈加明显,信任逐渐取代"理解"成为关键议题。公众对科学知识、专家及相关机构的信任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技术应用的风险感知,进而间接影响到公众对特定高新技术的接纳。在实践上,重建社会信任是构建"公众-专家"双向沟通机制的基础,是改善中国公众与农业转基因技术关系以及公众与科学关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风险感知 农业转基因技术 公众接纳 双向沟通机制
下载PDF
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与风险感知、制度信任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璇 陈洁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4-232,共9页
作为现代技术支柱之一的转基因技术,社会公众态度不一。在湖北、浙江、重庆等省市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制度信任直接决定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程度;且制度信任通过影响风险感知间接影响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 作为现代技术支柱之一的转基因技术,社会公众态度不一。在湖北、浙江、重庆等省市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制度信任直接决定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程度;且制度信任通过影响风险感知间接影响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为了改善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程度,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充分可靠的转基因技术信息传播平台,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二是重构制度信任,促进专家—公众双向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三是加强管理,提高监督水平,引导公众的风险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公众接纳 制度信任 风险感知
原文传递
期望一致与技术接受:公众对政务数字人接纳意愿研究
3
作者 陈璟浩 贾枫 刘乾玺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年第6期16-33,共18页
[目的/意义]政务数字人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效果与公众接纳意愿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公众对于政务数字人接纳意愿的因素及路径,为改善政务数字人服务和提升用户体验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整合期望一致理论(E... [目的/意义]政务数字人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效果与公众接纳意愿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公众对于政务数字人接纳意愿的因素及路径,为改善政务数字人服务和提升用户体验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整合期望一致理论(ECT)和技术接受模型(TAM),在ECT的基础上扩展用户感知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整体上解释公众接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机制。[结果/结论]公众期望一致能够提升公众对政务数字人的满意度,公众满意度正向影响接纳意愿。感知信息质量、感知智能、感知便利、感知吸引力、感知有用性、人工智能信任在公众期望一致、满意度以及接纳意愿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数字人 数字政府 公众接纳意愿 期望一致 技术接受
下载PDF
城市里隐匿的“红丝带”:艾滋病感染者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赵一凡 《应用数学进展》 2022年第4期1997-2008,共12页
目的:在构建社会共同体的背景下,社会边缘人群的社会融入问题受到重视。本文主要讨论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融入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促进该群体社会融入。方法:采用社会融入量表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评定,结合访谈法综合分析,使结... 目的:在构建社会共同体的背景下,社会边缘人群的社会融入问题受到重视。本文主要讨论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融入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促进该群体社会融入。方法:采用社会融入量表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评定,结合访谈法综合分析,使结果更具效度。结论:本文将7个自变量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社会公众接纳、自我效能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发现,社会公众接纳、自我效能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艾滋病感染者社会融入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具体而言,受到社会公众接纳、自我效能感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频次高的感染者,社会融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入 艾滋病感染者 社会公众接纳 自我效能感 社会实践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