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与公众理解
1
作者 贾伟艺 《东西南北》 2023年第13期23-25,共3页
本文以2016年网络事件中涉及“受害者”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索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与公众理解的关系。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150篇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回顾国内外关于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与公众理解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 本文以2016年网络事件中涉及“受害者”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索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与公众理解的关系。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150篇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回顾国内外关于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与公众理解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与公众理解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口。本文认为,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应该遵循客观、真实、公正等原则,尊重事实,尊重受害者,尊重公众,避免造成误导或伤害。以期为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与公众理解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 公众理解 受害者 话语构建
下载PDF
布赖恩·温的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内省模型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兵 李正伟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1-585,共5页
温是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通过对坎布里亚羊事件进行详细分析,温认为,在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中,有问题的不是公众对科学的无知,而是科学自身和科学机构的无知;但是科学及其机构却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的缺点,缺... 温是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通过对坎布里亚羊事件进行详细分析,温认为,在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中,有问题的不是公众对科学的无知,而是科学自身和科学机构的无知;但是科学及其机构却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的缺点,缺乏内省性。相反,这种内省性在坎布里亚地区的公众中却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温对传统的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理论模型提出了批评,提出了他对公众理解科学的看法。本文讨论分析了他的可称为内省模型(reflexivitymodel)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缺失模型 内省模型 地方性知识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公众理解科学”活动评述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发俊 史玉民 徐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10,144,共7页
本文从公众理解科学的内涵演变、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对20世纪美国“公众理解科学运动进行了分析与评述。美国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对我国当前科普理论研究与公众科技素质分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科技管理 科普
下载PDF
公众理解科学与公众理解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晓庆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兴起于二战后的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PUS)在现时代的突出涵义为: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同时,促进公众与科学的沟通交流与平等对话,推动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公众理解研究(Public Unders... 兴起于二战后的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PUS)在现时代的突出涵义为: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同时,促进公众与科学的沟通交流与平等对话,推动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公众理解研究(Public Understanding of Research/PUR)作为新路径的尝试,试图就当前处于进展中的科学研究进行传播,对于公众与科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实现公众参与科学的研究方向与相关政策决策,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对话参与 公众理解研究
下载PDF
对英国有关"公众理解科学"的三份重要报告的简要考察与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正伟 刘兵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74,共5页
英国政府以及有关学术团体发表的关于"公众理解科学"的三个报告,探求PUS这一概念在英国的发展,说明了今天的"公众理解科学"已经不同于最初传统意义上的"公众理解科学",即已经由科学家到公众的单向流动过... 英国政府以及有关学术团体发表的关于"公众理解科学"的三个报告,探求PUS这一概念在英国的发展,说明了今天的"公众理解科学"已经不同于最初传统意义上的"公众理解科学",即已经由科学家到公众的单向流动过程,转变成为由科学家到公众、公众到科学家的双向互动过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家 互动过程 科学共同体 科学研究 博德默报告 “沃尔芬达尔报告” 科普
下载PDF
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研究:约翰·杜兰特的缺失模型 被引量:52
6
作者 李正伟 刘兵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5,共4页
在目前国内科普界,或者说科学文化传播领域中,相对于传统的科普概念,源于国外的"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被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当然,在这两个概念之间,即有差别,也有着多重的联系.而且,在国外,公众理解科学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在... 在目前国内科普界,或者说科学文化传播领域中,相对于传统的科普概念,源于国外的"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被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当然,在这两个概念之间,即有差别,也有着多重的联系.而且,在国外,公众理解科学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在建制化方面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有专业学术刊物,在高等院校中设有教授席位,更有着各种的相关理论.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即是其中以杜兰特为代表的所谓的"缺失模型",包括这个模型的转变、这个理论模型的特点及在这一模型指导下所做的一些具体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理论研究 约翰·杜兰特 缺失模型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城市生态景观的公众理解及差异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然好 许忠良 +1 位作者 陈爱莲 陈利顶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5-168,188,共5页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生态问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得到了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公众对生态景观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生态问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得到了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公众对生态景观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建设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和材料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学历和居住地对生态景观的理解有明显的影响,而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定量刻画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公众理解现状,也为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人类学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完善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生态景观 问卷调查 公众理解
下载PDF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9
8
作者 杜鹏 李真真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7期52-56,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的推进,西方"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与形式在20多年经历着不断的演变,从以科学共同体为主体的公众理解科学发展到科学共同体、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科学理解公众。本文通过回顾、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的推进,西方"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与形式在20多年经历着不断的演变,从以科学共同体为主体的公众理解科学发展到科学共同体、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科学理解公众。本文通过回顾、总结"公众理解科学"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分析和研究了科学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其对我国科技政策领域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治理 科技政策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公众理解纳米科学:利益、风险和不确定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永忠 冯俊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5,共6页
感知和知识是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环节,纳米科学的涌现和迅速发展使得公众的认识和信任相对落后。对于技术的利益(福祉)、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更倾向于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中作出反映,即"后常规科学"视角——... 感知和知识是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环节,纳米科学的涌现和迅速发展使得公众的认识和信任相对落后。对于技术的利益(福祉)、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更倾向于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中作出反映,即"后常规科学"视角——强调对话情境下的知识融合,以及科技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后常规科学"的视角,为公众信任和分享科学知识提供了一种认识论上的支持,也促使更多专家意见之外的"同权共享团体"参与科学议题,进而为公众感知和理解纳米科学提供一种新的实践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科学和技术 后常规科学 公众理解科学 同权共享团体
下载PDF
我国公众理解工程的实证研究——泰安公众对工程的理解和态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大光 许晶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07年第1期255-265,共11页
近年来,关于大型工程的争论不断出现,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影响到重大工程建设的决策。2006年4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公众理解工程课题组"到山东省泰安市进行了"泰安公众对工程的理解和态... 近年来,关于大型工程的争论不断出现,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影响到重大工程建设的决策。2006年4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公众理解工程课题组"到山东省泰安市进行了"泰安公众对工程的理解和态度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有效样本量为431份。文章阐述了调查的目的与方法,工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公众对工程的理解和态度、信息传播渠道、公众的工程素养、公众对工程的理解和态度以及他们参与工程决策的意识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素养 工程信息传播 公众理解工程
下载PDF
“公众理解科学”和休闲的良性互动与融合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刚 王玉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一方面,我国科普虽然投入不少但收效甚微,绝大部分民众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虽然民众的闲暇时间增多,但我国“以闲暇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严重浪费,民众休闲的层次极端低下。因此,要想实现科普与休闲的“双赢”,“公众理... 一方面,我国科普虽然投入不少但收效甚微,绝大部分民众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虽然民众的闲暇时间增多,但我国“以闲暇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严重浪费,民众休闲的层次极端低下。因此,要想实现科普与休闲的“双赢”,“公众理解科学”与休闲的互动与融合,既是必须的,又是可能的;“公众理解科学”可以提升休闲的层次,休闲也可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休闲 良性互动 实现机制
下载PDF
公众理解科学:模型变革与范式改进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翠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8,共12页
"公众理解科学"(简称PUS),是理解现代社会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第一个重要范式。它以公众"知识的缺失"为前提预设,强调科学家填补"认知鸿沟"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因而也被称之为"缺失模型"... "公众理解科学"(简称PUS),是理解现代社会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第一个重要范式。它以公众"知识的缺失"为前提预设,强调科学家填补"认知鸿沟"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因而也被称之为"缺失模型"。但建立在缺失预设基础上的PUS,连同其先见命题"无知导致猜忌与落后"以及基本推论"科学家自上而下传递知识即可改变公众无知状态",在逻辑推理与实践应用中都遭到了否证。在面对缺失模型本身缺失困境时,诸多学者从内部和外部提出了各种修复策略:或者反转PUS,强调科学家自我反思理解公众的重要性;或者主张打破认知的不对称性,实现科学与公众的平等对话;或者提倡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与项目研究,构筑新的"公民科学"的知识生产格局。应该说,这些反思、对话、参与策略模型与缺失模型之间既有断裂也有关联,因而可以把它们统一纳入到PUS中的"理解"范畴视域下加以把握"理解"与缺失、反思、对话、参与之间的复杂联系,并借由对诠释学"理解"观的转译衍伸以重新理解PUS的价值以及化解科学的公信力与合法化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缺失模型 反思模型 对话模型 参与模型
下载PDF
公众理解科学的新模式:欧洲共识会议的起源及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锦春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8,共5页
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欧洲国家率先发展了许多公众参与科学事务的实践模式,丹麦技术委员会创造的共识会议是其中之典型代表。在关注共识会议被广泛传播的前提下,文章从文化、社会、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共识会议在欧洲产生并受广泛关注的历... 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欧洲国家率先发展了许多公众参与科学事务的实践模式,丹麦技术委员会创造的共识会议是其中之典型代表。在关注共识会议被广泛传播的前提下,文章从文化、社会、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共识会议在欧洲产生并受广泛关注的历史背景;并着墨共识会议的组织程序与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共识会议研究中的两条线索——民主政治、公众理解科学;指出共识会议对民主政治的贡献是有限的,应在公众理解科学的背景中,寻求其作为公众理解科学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会议 公众理解科学 公众参与
下载PDF
什么是公众理解科学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效民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9-51,共3页
一在英语中,“普及”(Popularize)一词的基本含义是“使……通俗”,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使……被喜欢或被羡慕”,一是“用普遍可理解的或者有趣的形式描述出来”。“普及”一词在1797年首次被人使用,该词用作“以... 一在英语中,“普及”(Popularize)一词的基本含义是“使……通俗”,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使……被喜欢或被羡慕”,一是“用普遍可理解的或者有趣的形式描述出来”。“普及”一词在1797年首次被人使用,该词用作“以通俗的形式讲解技术问题”的含义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学 普及
下载PDF
从传统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的哲学背景解读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时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二战之后,传统科普(popularizationofscience)进入了新的阶段;公众理解科学(publicunderstandingofsci ence),这是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哲学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本文试对其哲学背景进行解读,分析其哲学根源,探索对科普及其发展的... 二战之后,传统科普(popularizationofscience)进入了新的阶段;公众理解科学(publicunderstandingofsci ence),这是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哲学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本文试对其哲学背景进行解读,分析其哲学根源,探索对科普及其发展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科普工作 发展史 唯科学主义哲学 反唯科学主义
下载PDF
公众理解科学视角下科学传播主体社会责任研究——基于《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关于转基因报道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振华 杨甲璞 刘文霞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2-103,共12页
文章以公众理解科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文献收集法、典型抽样调查法和最小二乘回归计量模型(OLS)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2003—2014共12年间关于转基因的相关报道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科学新闻的报道受到科学传播... 文章以公众理解科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文献收集法、典型抽样调查法和最小二乘回归计量模型(OLS)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2003—2014共12年间关于转基因的相关报道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科学新闻的报道受到科学传播主体的影响较大,尤其政府对于科学传播内容的主导意见十分明显,科学家和媒体形成舆论倾向,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职业素质和责任的不明确,导致科学传播未能落到实处,未能将科学技术知识通过合适的渠道传播到社会与公众之中,使得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态度出现"反转"潮。由此分析科学传播主体未履行责任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通过各个科学传播主体的协作配合来解决中国科学传播现今所面临的问题,实现科学传播的顺利进行和公众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传播主体 社会责任
下载PDF
公众理解科学的修辞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笑 刘兵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48,共5页
随着现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发展中遭遇了自身的困境和问题。科学修辞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资源能够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发挥其功能,为讨论缺失模型、语境模型等理论问题,科学传播、技术的社会责任等实践问题提供了一种... 随着现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发展中遭遇了自身的困境和问题。科学修辞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资源能够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发挥其功能,为讨论缺失模型、语境模型等理论问题,科学传播、技术的社会责任等实践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修辞学 语境模型
下载PDF
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新领域 被引量:6
18
作者 莫少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公众理解科学”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出现缘于当代西方科学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科学与公众之间社会性的距离增大并演变成某种社会危机。本文概述了这个领域中的三种主要经验研究进路,并就在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提... “公众理解科学”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出现缘于当代西方科学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科学与公众之间社会性的距离增大并演变成某种社会危机。本文概述了这个领域中的三种主要经验研究进路,并就在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提出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素养 研究领域
下载PDF
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公众理解科学”问题及其评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晓磊 鹿晓红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8-101,共4页
科学知识社会学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对传统的"公众"、"理解"、"科学"等概念以及对"公众理解科学"的测量方法作出了批判性的解读,认为应该坚持多元、开放、民主的理念,在社会语境下来具体分析&qu... 科学知识社会学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对传统的"公众"、"理解"、"科学"等概念以及对"公众理解科学"的测量方法作出了批判性的解读,认为应该坚持多元、开放、民主的理念,在社会语境下来具体分析"公众理解科学"问题。上述观点为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科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社会学 公众理解科学 地方性知识 语境 民主
下载PDF
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 被引量:5
20
作者 任勇胜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24,共4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已经步入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许多瓶颈问题有待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来加以解决。但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已经步入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许多瓶颈问题有待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来加以解决。但是,科技创新又不单是少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事,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为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这样才能形成水涨船高的社会效应。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向全社会普及科技知识,研究科学史,宣传科学家,传播科学精神,弘扬“第三种文化”——科学文化,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理解科学问题。因此,本期话题围绕转变科普观念,引导科普出版,请有关专家、学者发表看法,以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普及 综合国力竞争 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 科学文化 决定性因素 科技工作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