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史学之公共性反思 被引量:8
1
作者 祝宏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公共史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内在的公共性,对公共史学之公共性的认识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以传统史学为参照,公共性表现为专业史学家之外人员的广泛参与以及研究内容侧重于公共领域;二是立足于史学研究本身,其公共性表现在研究者、... 公共史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内在的公共性,对公共史学之公共性的认识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以传统史学为参照,公共性表现为专业史学家之外人员的广泛参与以及研究内容侧重于公共领域;二是立足于史学研究本身,其公共性表现在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选题、研究活动、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其表现途径、服务对象(或成果去向)等环节;三是公共史学的公共性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担当,必须坚守真实性原则、道德原则和社会责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传统史学 公共
下载PDF
“公共史学”研究方法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龙彬 于云龙 《新建筑》 2014年第4期82-85,共4页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公共史学是新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它的发展与兴盛不但激发了专业史学界自身的反思与改革,其本身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反映了历史研究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日趋紧密。通过整理该新史学学科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建筑领域中...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公共史学是新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它的发展与兴盛不但激发了专业史学界自身的反思与改革,其本身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反映了历史研究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日趋紧密。通过整理该新史学学科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公共史学对建筑史研究、城市史研究、遗产保护及城市设计都有借鉴与应用价值。期望从史学角度给建筑领域研究带来一些自下而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建筑历史 遗产保护 城市设计
下载PDF
何种历史:公共史学视野下的口述历史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艳勤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95-101,共7页
在公共史学视野下,口述历史具有来自公众、服务公众、公众参与、面向公众的家族共性,在共享对于历史的解释权时,应该接受公共阐释的规训,警惕强制阐释。口述历史接地气的气质是其时下受到欢迎的重要质素,口述有助于建构可信又可爱的历史... 在公共史学视野下,口述历史具有来自公众、服务公众、公众参与、面向公众的家族共性,在共享对于历史的解释权时,应该接受公共阐释的规训,警惕强制阐释。口述历史接地气的气质是其时下受到欢迎的重要质素,口述有助于建构可信又可爱的历史,可以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实现,但需要以求真为前提,在职业史家和公共史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口述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它对历史抱持温情和敬意,是一种敬畏历史、致敬生命的实践,它把感性请回历史学,与见事不见人的历史书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当之无愧的"活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公共史学 公众 接地气 有温度 求真 阐释
下载PDF
“公共史学”理论对我国历史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鹏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6-98,共3页
"公共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它的产生背景与我国当前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美国"公共史学"所构建的历史教育理念对我国的历史教育具... "公共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它的产生背景与我国当前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美国"公共史学"所构建的历史教育理念对我国的历史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它在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历史教学以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历史教育 教学方法 启示
下载PDF
应当厘清公众史学与公共史学的区别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旭东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5-58,共4页
从学术严谨性的角度讲,"公众史学"和"公共史学"这两个概念不应是可以随意互换的,其内涵定义和外延的界定都应有所区别,否则便沦为了一字之差的词汇游戏。所谓"公共史学",应当是特指美国的"Public Hi... 从学术严谨性的角度讲,"公众史学"和"公共史学"这两个概念不应是可以随意互换的,其内涵定义和外延的界定都应有所区别,否则便沦为了一字之差的词汇游戏。所谓"公共史学",应当是特指美国的"Public History",而"公众史学"客观产生及存在的历史渊源,实际上远远超越了公共史学,为此其所形成的定义不仅有别于后者,涵盖也自然是应大于后者的。当然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史学在公共史学的启发下,也应进入高校历史专业的殿堂并引起专业史学家的关注和参与,从而能够成为历史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尤其是在拥有数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国。故尔,有必要对两者的区别作些探讨,予以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 公众史学 公共史学
下载PDF
“应用史学”还是“史学应用学”——浅论公共史学的学科属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立桩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9-75,共7页
公共史学产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还远未成熟,但是其产生的原因、独特的学科属性以及社会公众对它的角色期待,均标识着传统意义上的"史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一次较大调整。导致公共史学产生的那场"危机&qu... 公共史学产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还远未成熟,但是其产生的原因、独特的学科属性以及社会公众对它的角色期待,均标识着传统意义上的"史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一次较大调整。导致公共史学产生的那场"危机",与其说源自史学专业化的发展,不如说是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进一步强化之后,社会要求史学做出应变的指令。顺势而兴的公共史学充当连接学院史学和社会公众的特殊社会角色,从而使史学发展中原先存在的诸多困境得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学院史学 史学研究 史学应用
下载PDF
公共史学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新屋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8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承担着普及国家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亦即从历史学科的属性来说具有公共史学的性质和功能。公共史学强调通过扩大其受众范围,将历史研究的技能运用到学术界之外的更广阔的社...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承担着普及国家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亦即从历史学科的属性来说具有公共史学的性质和功能。公共史学强调通过扩大其受众范围,将历史研究的技能运用到学术界之外的更广阔的社会领域,真正践行历史学"学以致用"的学术归属。这种目的无疑与"纲要"课程若合符节。以红色文化的教学为例可以看出,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有效融合地方性红色文化资源,让青年学生不仅成为"纲要"课的基本受众,而且成为公共史学的参与主体,进而形成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自觉意识,理应是"纲要"课教学体系确立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红色文化
下载PDF
我国公共史学的成果——《希腊神话之谜》评介
8
作者 王正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7-90,共4页
公共史学的实践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出现了较多的成果。世界古代史研究专家王以欣教授的《希腊神话之谜》以古希腊的社会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将神话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融会贯通,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q... 公共史学的实践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出现了较多的成果。世界古代史研究专家王以欣教授的《希腊神话之谜》以古希腊的社会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将神话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融会贯通,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趋向;研究方式上与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合作,呈现"团队合作"的趋向;研究成果为我国现代公共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希腊神话 史学发展
下载PDF
历史知识社会化与公共史学 被引量:5
9
作者 韩俐彦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09-212,共4页
当前中国出现的"历史热"现象充分表明了公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与喜爱,但是国内通俗历史读物的发展,由于受到文化市场和传媒中低俗、媚俗倾向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美国公共史学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 当前中国出现的"历史热"现象充分表明了公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与喜爱,但是国内通俗历史读物的发展,由于受到文化市场和传媒中低俗、媚俗倾向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美国公共史学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从历史学家自身、社会写手、培养公共历史学家和公众自身四个方面加速历史知识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热” 公共史学 历史知识社会化 通俗历史读物
下载PDF
“三位一端”在公共史学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张仕儒 张业 +3 位作者 曹璠 杨万慧 王晓颖 邓啸林 《科技传播》 2016年第9期58-61,98,共5页
2015年中国新媒体发展大潮汹涌,以微信、微博、微视频、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网络舆论的重心。"三微一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新生事物,以其便捷与廉价,迅速被普通民众所采用,进而深刻改变了现代人的生... 2015年中国新媒体发展大潮汹涌,以微信、微博、微视频、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网络舆论的重心。"三微一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新生事物,以其便捷与廉价,迅速被普通民众所采用,进而深刻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之同步,三位一端在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上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微一端是公共史学成果传播的载体,同时也是史学研究公众化的一种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来探讨"三微一端"在公共史学传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微博 微视频 实践 公共史学
下载PDF
当前历史热背景下的公共史学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清华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7期165-167,共3页
当前中国社会兴起了历史热,公众对于史学知识需求加大,作为传统的史学普及化的承担者,通俗史学有着许多弊端。在此情况下,借鉴美国公共史学运动的经验,一些学者提出了公共史学概念,力图在历史热的背景下,提倡公共史学,促进史学的普及化... 当前中国社会兴起了历史热,公众对于史学知识需求加大,作为传统的史学普及化的承担者,通俗史学有着许多弊端。在此情况下,借鉴美国公共史学运动的经验,一些学者提出了公共史学概念,力图在历史热的背景下,提倡公共史学,促进史学的普及化。由于通俗史学的弊端,未来通俗史学必然会被公共史学"兼并",成为公共史学中的一部分。当然,公共史学在美国发展完善,但在中国刚刚起步,还不完善,但未来史学普及化的趋势是向公共史学转变。未来史学普及化的承担者将从传统的通俗史学转向公共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热 通俗史学 公共史学
下载PDF
由书斋到社会:公共史学与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以万源市的历史文化消费打造为例
12
作者 王盟 南景毓 《临沂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时至今日,传统史学研究日益陷入碎片化和专业化的窠臼,日渐与社会大众脱节,走向自我封闭。面对全新消费时代下的史学大众化,传统的书斋式史学研究亟需打破此壁垒,因此,传统史家应积极走出书斋、步入社会,通过发展公共史学来主动参与和... 时至今日,传统史学研究日益陷入碎片化和专业化的窠臼,日渐与社会大众脱节,走向自我封闭。面对全新消费时代下的史学大众化,传统的书斋式史学研究亟需打破此壁垒,因此,传统史家应积极走出书斋、步入社会,通过发展公共史学来主动参与和正确引领当下这场历史文化消费盛宴,并在城市化大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中,以自己的学科优势参与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真正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围绕红色万源的历史文化消费打造,进一步探讨史学应用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 万源 历史文化消费
下载PDF
高校“公共史学”教学初步思考
13
作者 赵伟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11期89-94,共6页
公共史学学科建设不能仅仅重视理论探讨,教学探索应该即刻展开起来。应用性和公共性特征决定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运用历史专业知识及方法解决公共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实用技能。教学内容应以职业为导向。课时分配应偏向公共史... 公共史学学科建设不能仅仅重视理论探讨,教学探索应该即刻展开起来。应用性和公共性特征决定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运用历史专业知识及方法解决公共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实用技能。教学内容应以职业为导向。课时分配应偏向公共史学课程,尤其是应用实践类课程。教材的编写则一方面基于更多理论共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应从历史学应用职业中获取素材。教学方法应加强创新,借鉴其他学科或校外培训机构,实现多元融合。此外,广泛建立与历史学应用单位的合作关系,以实现教学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历史教学 史学
下载PDF
美国公共史学研究综述
14
作者 闫行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33-135,共3页
1978年公共史学诞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至今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由于公共史学的研究领域、方法不同于传统史学,因此在扩展传统史学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公共史学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于公共记忆以及"公共... 1978年公共史学诞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至今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由于公共史学的研究领域、方法不同于传统史学,因此在扩展传统史学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公共史学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于公共记忆以及"公共事务"上,进而实现专业史学家在公共领域的"复出"。其在研究方法上同样区别于传统史学,在不断拓展学科内涵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材料上不局限于传统史学所必须的文史资料,转而大量使用文史之外的多元化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历史 公共史学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微信在公共史学传播中的作用
15
作者 张仕儒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第11期240-241,共2页
21世纪的中国正在迅速地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不断地被影响着、改变着。人们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逐渐成为当前人们使用最多、信息传播最便捷的工具。微信不仅为人们提供超多的时政信息,还成为公共史学传... 21世纪的中国正在迅速地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不断地被影响着、改变着。人们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逐渐成为当前人们使用最多、信息传播最便捷的工具。微信不仅为人们提供超多的时政信息,还成为公共史学传播的平台。本文通过对微信上公共史学传播过程的分析,研究微信对公共史学的新型传播方式,说明其对公共史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简要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公共史学 传播作用
下载PDF
“非师范类”院校之公共史学课程建设
16
作者 梁立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21-126,154,共7页
高等院校中的历史学专业受到学科性质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路径相对偏窄,而属于基础教育类别的历史教师逐渐成为“师范类”历史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进而对广大“非师范类”院校历史专业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公共史... 高等院校中的历史学专业受到学科性质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路径相对偏窄,而属于基础教育类别的历史教师逐渐成为“师范类”历史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进而对广大“非师范类”院校历史专业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公共史学课程的设置成为突破高等院校历史学科建设瓶颈的有效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协调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的逻辑关系,而且有利于拓宽历史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良性循环。公共史学课程的建设要求高等院校重塑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以市场和公众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结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和实践课程发展的政策要求,利用综合性院校的学科多样化优势,注重历史学与经济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加强以服务公众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师范院校 公共史学 新文科建设 美国教育
下载PDF
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浅析《万历十五年》的公共史学意义
17
作者 滕乐 《出版参考》 2018年第9期65-68,共4页
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上,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直是被文学界、史学界和出版界公认的公共史学范本。本研究认为,《万历十五年》的传播,事实上并非一种本地传播者对于本地受众的在地化传播,而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本研... 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上,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直是被文学界、史学界和出版界公认的公共史学范本。本研究认为,《万历十五年》的传播,事实上并非一种本地传播者对于本地受众的在地化传播,而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本研究希望综合运用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框架,系统论述《万历十五年》的跨文化传播特征及其公共史学意义。本研究认为《万历十五年》在中国大陆的成功是叙事框架、社会心理和政治语境三者共同发力的结果。历史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不但要考虑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受众心理,更重要的是需要将历史叙事与政治语境相结合,唯其如此,才能够创造出行业认可、市场成功,并获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经典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公共史学 社会心理 大众传播
下载PDF
公共史学与地方高校史学人才的培养
18
作者 李朝霞 《文理导航》 2018年第4期57-57,共1页
公共史学教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一改传统的史学教育模式和理念,注重史学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强调史学必须为公众事业服务。这无疑为我国地方高校历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公共史学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从公共史学发展看中国大众历史图书创新
19
作者 耿英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7年第6期98-99,共2页
本文分析了公共史学在我国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当代历史图书出版应当遵循的道路:历史学家有义务有责任,把所知所学通过大众化阐述展示给普通读者;作家也要通过撰写人物传记、创作历史小说、编写历史类影视剧来普及历... 本文分析了公共史学在我国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当代历史图书出版应当遵循的道路:历史学家有义务有责任,把所知所学通过大众化阐述展示给普通读者;作家也要通过撰写人物传记、创作历史小说、编写历史类影视剧来普及历史知识;出版要不断创新,将一些难以视觉化的题材,通过文字可以表达出来;在叙述方式上,历史普及文本要借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表达方式重构历史;在营销理念上,编辑应该走进读者,从而做出更好的选题策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大众历史 图书 创新
下载PDF
公共史学人才培养与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
20
作者 王立桩 《教师》 2020年第24期109-110,共2页
公共史学在中国的发展有限,至今尚未创建一套完整的史学理论框架以及教学理论体系。文章阐述了将公共史学发展与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有机结合的改革方向,不仅能打破两者成长所受的束缚,而且也能拓展各自的发展空间。公共史学在中国发展... 公共史学在中国的发展有限,至今尚未创建一套完整的史学理论框架以及教学理论体系。文章阐述了将公共史学发展与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有机结合的改革方向,不仅能打破两者成长所受的束缚,而且也能拓展各自的发展空间。公共史学在中国发展既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更需要搭建适合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语境的概念体系、学科框架,探索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史学 人才培养 应用型高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