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纲要”课教学的价值旨趣与路径供给——基于公共历史阐释视域
1
作者 薛光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纲要"课教学是融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为一体的,供给公共性历史知识的高阶形态。它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理性辩证的历史阐释,向青年学生提供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承担着深化主流历史认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进而实现政... "纲要"课教学是融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为一体的,供给公共性历史知识的高阶形态。它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理性辩证的历史阐释,向青年学生提供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承担着深化主流历史认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进而实现政治引领和人文化育的公共职能。"纲要"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与扩展,应体现时代意识与现实关怀,为青年学生建构一个能与当前世界有效对话的思维平台;要与各种形态的公共历史知识供给端有效连接,形成互补、递进与集聚效应;积极参与建构公共历史文化建设的学理规范,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诉求和社会需要,从而涵养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公共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阐释 “纲要”课 公共性历史知识
原文传递
早期古史书写及其体例的流变与分衍——以近40年新发现涉史类简帛为中心 被引量:7
2
作者 于凯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3-118,共16页
中国早期古史文献的"史料品性",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焦点话题,也是影响人们对上古历史整体面貌认识的疑难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地新发现了一大批战国—秦汉之际的早期简帛古书,其中有不少涉史类古书篇目,如马王堆帛书《春... 中国早期古史文献的"史料品性",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焦点话题,也是影响人们对上古历史整体面貌认识的疑难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地新发现了一大批战国—秦汉之际的早期简帛古书,其中有不少涉史类古书篇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上博简《容成氏》及多篇"事语体"古书、清华简的书类文献及《系年》《楚居》、安大简楚史文献等,均保存了与早期历史书写相关的重要信息。文章在系统梳理40余年来新发现的涉史类简帛古书文献的总体概貌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集中探讨了涉史类古书所见早期历史书写的叙事体例和书写特征,并对其体例分衍流变的情况加以分析,从中梳理出早期古史书写与历史意识变迁的内在互动关系,对我们理解中国古史史料的当代构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史类简帛古书 古史书写 体例分衍与流变 上古历史 公共性历史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