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设计对于处理中国城市公共性空间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健二 《城市建筑》 2011年第2期14-15,共2页
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市民生活的关联的说明,阐述了城市设计的意义及其与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和都市景观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及其设计方式。
关键词 公共性空间 生活景 城市文化 城市魅力
下载PDF
乡村“半公共性空间”研究——以南京诸家村为例
2
作者 刘子洋 朱雷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0期91-95,共5页
如何理解和认知乡村,是当今中国乡村建设的关键问题,乡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却是由诸多关联的、相似的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中生活片段的讨论则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定义乡村本身。文章聚焦于南京溧水诸家村半公共性空间,调研选取具有真实... 如何理解和认知乡村,是当今中国乡村建设的关键问题,乡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却是由诸多关联的、相似的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中生活片段的讨论则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定义乡村本身。文章聚焦于南京溧水诸家村半公共性空间,调研选取具有真实生活场景的民居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诸家史料的学习、实地的走访和观察,总结梳理出承载诸家村生活的部分空间。为理解当代中国乡村提供一种片段式的角度,也为乡村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水诸家 生活场景 公共性空间
下载PDF
儿童友好理念下参与式社区规划对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影响研究--以珠海市西城社区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帆 李敏胜 +1 位作者 李郇 陈思宁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0,共9页
在当前城市存量规划和公共空间公共性缺失的背景下,参与式社区规划与公共空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已有研究多聚焦于依托公共空间建设的公众参与模式,对于参与式社区规划对公共空间影响的关注不足。基于参与式规划理论,选取“可达性-... 在当前城市存量规划和公共空间公共性缺失的背景下,参与式社区规划与公共空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已有研究多聚焦于依托公共空间建设的公众参与模式,对于参与式社区规划对公共空间影响的关注不足。基于参与式规划理论,选取“可达性-功能-互动性”作为公共空间公共性的构成维度,构建参与式社区规划重构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分析框架。以广东省珠海市西城社区为例,讨论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参与式社区规划对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影响内容和机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和以公共空间作为建设对象,参与式社区规划促使公共空间公共性在“功能”和“互动性”方面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社区规划 公共空间公共性 儿童友好 珠海市
下载PDF
古镇传统观演场所的“空间公共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陇鹏 李小龙 《华中建筑》 2015年第9期139-142,共4页
[摘传统观演建筑是与传统演艺息息相关的建筑类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遗留。笔者通过对我国古镇中传统观演建筑的调研以及对传统观演空间"空间公共性"的研究,探索如何增加传统演出中的互动性和公共交流,提高公众参... [摘传统观演建筑是与传统演艺息息相关的建筑类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遗留。笔者通过对我国古镇中传统观演建筑的调研以及对传统观演空间"空间公共性"的研究,探索如何增加传统演出中的互动性和公共交流,提高公众参与性。而当代剧场最大的问题是"空间公共性"的丧失,故笔者认为当代的剧场还需要向传统观演场所学习,依托于传统商业街区而成为城市的公共交往空间,可以使其重新获得"空间公共性"和空间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观演场所 空间开放性 空间公共性
下载PDF
空间公共性的态度——两个国家级博物馆设计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6
5
作者 向姝胤 向科 《南方建筑》 2018年第3期122-127,共6页
文章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提出空间公共性存在"纪念性"与"日常性"的两种不同理解,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设计案例,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两个层面,在建筑选址、布局、界面以及功能空间... 文章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提出空间公共性存在"纪念性"与"日常性"的两种不同理解,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设计案例,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两个层面,在建筑选址、布局、界面以及功能空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继而反思了两种不同空间公共性的空间实质以及其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基础。最后提出为真正实现空间公共性,应充分体现主体"人"的价值和主动性,倡导从纪念性转向日常性,从目的导向转向共识导向,回归"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公共性 纪念性 日常性 以人为本 态度
下载PDF
基于城市住区空间公共性缺失的背景解读“拆围墙”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霞 李险峰 《华中建筑》 2019年第4期80-82,共3页
物质空间的变革归根结底是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拆围墙"和"街区制"的实施意义在于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共享。当下住区围墙的存在似乎成为实现街区制的阻碍,但围墙之困的根源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内外有别空间观念... 物质空间的变革归根结底是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拆围墙"和"街区制"的实施意义在于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共享。当下住区围墙的存在似乎成为实现街区制的阻碍,但围墙之困的根源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内外有别空间观念的延续。该文基于城市住区空间公共性缺失的背景,对门禁住区和非门禁住区的空间公共性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公共性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而空间形态的转型首先在于人们居住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区 空间公共性 拆围墙 街区制
下载PDF
空间公共性导向下历史街区传统民居有机更新思考——以中国建筑学会主办苏州古城保护建筑设计工作营横巷11号更新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薛长瑜 郑少鹏 黄瑜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7期192-195,共4页
随着历史文化遗产相关保护理论及观念的完善,加之城市发展进入存量经济时代,对衰败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成为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苏州古城保护建筑设计工作营平江历史街区横巷11号项目入围方案,提出空间... 随着历史文化遗产相关保护理论及观念的完善,加之城市发展进入存量经济时代,对衰败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成为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苏州古城保护建筑设计工作营平江历史街区横巷11号项目入围方案,提出空间公共性导向下历史街区传统民居有机更新的几点策略,探讨传统民居有机更新为公共空间,以实现延续文脉、活化建筑并以点带面推动街区整体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公共性 历史街区 传统民居 有机更性
下载PDF
基于身体空间的建筑公共性概念及其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郑聪 李立 《华中建筑》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鉴于公共性理念与建筑实践的错位现象,该文尝试从私密性出发,重新完善建筑公共性的概念,即空间共享状态下建筑空间对身体空间的边界调解。只有形成完备的人际边界调节机制,空间中的交往才能顺利发生。作为基本的领地划分手段,家具介入... 鉴于公共性理念与建筑实践的错位现象,该文尝试从私密性出发,重新完善建筑公共性的概念,即空间共享状态下建筑空间对身体空间的边界调解。只有形成完备的人际边界调节机制,空间中的交往才能顺利发生。作为基本的领地划分手段,家具介入、界面变化与房间划分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建筑空间公共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空间 人际交往 领地化 空间公共性
下载PDF
小街区空间公共性有效供给机制研究——以广州珠江新城居住街坊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袁奇峰 李如如 潘卓鸿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87,共9页
小街区开发对城市空间公共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原本属于大街区封闭小区的绿地如何有效供给为小街区开发中可共享的社区公共绿地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梳理了历版珠江新城控规的开发模式,从规划设想、建设过程及管... 小街区开发对城市空间公共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原本属于大街区封闭小区的绿地如何有效供给为小街区开发中可共享的社区公共绿地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梳理了历版珠江新城控规的开发模式,从规划设想、建设过程及管理状态三方面,对其中分别代表公有公共空间模式和私有公共空间模式的两个居住街坊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小街区空间的公共性问题,最后从规划机制、建设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及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形成完整且有效的小街区空间公共性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街区 空间公共性 有效供给 公共空间 广州 珠江新城
下载PDF
反形公共空间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清运 《时代建筑》 2007年第1期14-15,共2页
城市空间是一个集政治目的、经济方式以及所有权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城市问题,在中西方不同社会进程的语境中,只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讨论城市空间的公共性才能使这一主题对当代中国城市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这一角度提出了城市公... 城市空间是一个集政治目的、经济方式以及所有权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城市问题,在中西方不同社会进程的语境中,只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讨论城市空间的公共性才能使这一主题对当代中国城市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这一角度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是具有生产力却又不参与生产关系的城市构成,公共空间的存在离不开各种交织在一起的外围社会关系,而公共空间的生产力是通过激发或诱发不等生产关系此消彼长产生效果。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空间在中国的几个表现特征:公共空间无形态、公共空间即时性及公共空间的“非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公共性 空间所有权 空间使用权 排他性 吸收性 “非法”空间 都市国际化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建设时代要义——基于社区概念和空间组织形式演变探析
11
作者 周睿 《城市建筑》 202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社区也逐渐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成为重要尺度和关键抓手。文章以社会、村庄、单位、财产四个参照点来分析社区内涵和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社区空间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探寻其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规律...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社区也逐渐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成为重要尺度和关键抓手。文章以社会、村庄、单位、财产四个参照点来分析社区内涵和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社区空间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探寻其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规律,由此提出邻里构建和社区认同、共治共享和社会公平、韧性城市和环境友好、健康战略和养老服务四个方面是未来社区建设的关键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居住小区 空间公共性 社区治理
下载PDF
西方研究中城市空间公共性的组成维度及“公共”与“私有”的界定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一名 陈洁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7,共9页
随着"私有化"和"商品化"现象的出现,西方城市空间逐渐成为私人财产和公共领域的混合体。"公共"和"私有"的关系在西方城市空间中变得越来越复杂,决定城市空间公共性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在... 随着"私有化"和"商品化"现象的出现,西方城市空间逐渐成为私人财产和公共领域的混合体。"公共"和"私有"的关系在西方城市空间中变得越来越复杂,决定城市空间公共性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系统、客观地评价城市空间的公共性,西方学者围绕"公共性"的构成维度展开了一系列讨论。通过归纳这些讨论,瓦尔纳和蒂耶斯德尔总结出西方研究中城市空间公共性的六个维度。本文基于对瓦尔纳和蒂耶斯德尔研究的补充和发展,提出城市空间公共性由八个维度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综述西方研究中这些维度"公共"和"私有"的界定特征,试图以此勾勒出当前西方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并为国内学者评价城市空间公共性提供可借鉴的标准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公共性 维度 界定特征 西方研究
原文传递
“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空间教育力的概念、意义及进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春 丁莉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33期1-4,共4页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凝聚教育力、充满教育性的人性空间。“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空间教育力是平衡且汇聚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一种复合性教育力量,主要由教学空间教育作用力、教育影响力和教育生产力三个方面组成。教学...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凝聚教育力、充满教育性的人性空间。“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空间教育力是平衡且汇聚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一种复合性教育力量,主要由教学空间教育作用力、教育影响力和教育生产力三个方面组成。教学空间教育力能够为实现“五育融合”育人提供关键着力点,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育人”向“空间育人”发生根本性转变。优化教学空间教育力,实现育人目的的基本进路在于重新规划和设计教学空间,激活教学空间的教育力;加强对教学空间的领导,提升教学空间领导力;重建教学空间公共性,凝聚教学空间教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教学空间教育力 教学空间领导力 教学空间公共性
下载PDF
基于边界调节理论的建筑空间公共性设计探讨——以居住空间为例
14
作者 郑聪 李立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第12期190-192,共3页
空间公共性是研究人与空间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边界调节理论"出发,重新阐释了空间公共性的内涵。通过研究空间中边界的意义,以及领域行为在人际边界调节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指出领域化是空间公共性的关键,并以此总结了建... 空间公共性是研究人与空间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边界调节理论"出发,重新阐释了空间公共性的内涵。通过研究空间中边界的意义,以及领域行为在人际边界调节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指出领域化是空间公共性的关键,并以此总结了建筑空间层面的公共性设计策略。文章最后通过两个不同类型的居住空间探讨了公共性设计策略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领域 领域行为 空间公共性 居住空间
原文传递
深刻认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条件
15
作者 黄晓春 《中国民政》 2018年第24期6-8,18,共4页
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发展社会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中央'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 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发展社会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中央'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等明确方向指引下,全国各地社会组织呈现较快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社会组织 基层社区 社区治理 购买服务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公共性空间
下载PDF
从《私人生活》看私人化写作
16
作者 王建珍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2-12,27,共2页
《私人生活》是私人化写作的代表作品,从这一作品中可以看到,私人化写作表达的是一种被公共道德规范与普通伦理法则抑制、排斥遮蔽的私人经验,性是其描写的主要内容,欲望是其基本主题,小说所倾诉的私人经验并不向群体意识、崇高精神提升... 《私人生活》是私人化写作的代表作品,从这一作品中可以看到,私人化写作表达的是一种被公共道德规范与普通伦理法则抑制、排斥遮蔽的私人经验,性是其描写的主要内容,欲望是其基本主题,小说所倾诉的私人经验并不向群体意识、崇高精神提升,而是终止于对群体与外界的断然拒绝。以《私人生活》为代表的私人化写作的出现,在新时期文学发展进程中,有多方面的开拓和变革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生活》 私人化写作 公共性空间
下载PDF
重构大变动时代的物人关系与社群认同——谈社区博物馆与新型城镇化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曹兵武 《中国博物馆》 2014年第2期57-63,共7页
博物馆这一机构缘起于留住消失的过去及人类的记忆之需,但作为公益性机构,服务社会才是其安身立命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从满足精英雅玩与科研,到面向公众的历史、科学、艺术普及,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塑造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社区博物馆是立... 博物馆这一机构缘起于留住消失的过去及人类的记忆之需,但作为公益性机构,服务社会才是其安身立命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从满足精英雅玩与科研,到面向公众的历史、科学、艺术普及,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塑造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社区博物馆是立足于社区,为了社区,以社区内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为主要资源,在社区居民主导下开展遗产保存、整理、研究、展示和传播,对内对外开展社教服务与交流的文化机构或工具,是博物馆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是博物馆功能与社区需求的成功对接,是博物馆文化基因或种子在社区土壤上的落地和生成。在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社区博物馆应该成为社群居民留住记忆、认知历史与环境、面向现实与未来建构社群认同及获得可持续发展知识与能力的培力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博物馆 公共性精神文化空间 祠堂文化 新型城镇化 文化建设
下载PDF
地方高校图书馆协同农家书屋推广农村阅读活动的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秀敏 冯惠遵 +1 位作者 樊会霞 路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14期268-270,共3页
本文分析了全民阅读背景下,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农村阅读推广活动的方式,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以雄厚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水平人才,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协同农家书屋推广农村阅读活动的创新机制。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农家书屋 农村阅读推广 村庄公共性文化空间
下载PDF
未来社区:城市居住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被引量:48
19
作者 袁奇峰 钟碧珠 +2 位作者 贾姗 唐璇 李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7-34,共8页
未来社区代表着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创新方向。文章以城市居住社区模式的演变为切入点,通过对浙江省未来社区实践的解读,认为"1+3+9"建设模型是对相关社区规划理念与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整合。在总结杭州市&q... 未来社区代表着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创新方向。文章以城市居住社区模式的演变为切入点,通过对浙江省未来社区实践的解读,认为"1+3+9"建设模型是对相关社区规划理念与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整合。在总结杭州市"之江未来社区规划工作营"5家方案的基础上,探析未来社区规划建设的共识,涉及"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空间组织模式、功能多元混合的用地布局、低碳生态循环的社区环境、智慧技术的应用迭代及促进多主体参与的协商共治5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社区 空间公共性 智慧技术 社区治理
下载PDF
基于“弱建筑”理念下的乡建实践探索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惠民 《中外建筑》 2020年第4期54-58,共5页
文章结合"弱建筑"理念,尝试对当下盛行的乡村建设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主要从"地域文化的适应性"、"自然环境的融合性"、"空间行为的公共性"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阐述,包含对建筑的文化性、材料、... 文章结合"弱建筑"理念,尝试对当下盛行的乡村建设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主要从"地域文化的适应性"、"自然环境的融合性"、"空间行为的公共性"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阐述,包含对建筑的文化性、材料、空间、行为等方面的论及,加深对乡建的理解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建筑 乡建 地域文化的适应性 自然环境的融合性 空间行为的公共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