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城市政治公共领域中的空间正义及其实现路径 |
吴新星
叶继红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2
|
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的动因探索——通过社会行动的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关系解读 |
何珊君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3
|
中欧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文化基础之比较 |
何珊君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提出及其本土实践研究 |
何珊君
|
《理论与现代化》
|
2006 |
3
|
|
5
|
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制度间博弈对社会结构之影响 |
何珊君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6
|
媒介化语境下侗寨鼓楼政治公共领域的变化 |
张斌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7
|
从“公共领域”的变迁看台湾媒体与政治的关系 |
张宗月
|
《新闻传播》
|
2013 |
0 |
|
8
|
共和精神的形成机制与政治公共性的罗马传统 |
杨仁忠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公共领域的结构分析 |
敬海新
|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0
|
“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
张雷
娄成武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7
|
|
11
|
“政治博客”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分析 |
黄伟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政治空间结构的转换与辛亥革命党人建国理论与实践的演变 |
陈廷湘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3
|
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交互同构关系剖析 |
何珊君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4
|
儿童的家庭处境与家庭教育的危机 |
杨恩泽
|
《教育科学文摘》
|
2022 |
0 |
|
15
|
“史”义再释——兼论源初时代中国史学的经验基础与政治本性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致命的友谊:雅各宾派的友谊政治 |
玛丽莎·林顿
李一方(译)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
2023 |
0 |
|
17
|
人民政协法制化的理论基础与路径抉择——基于功能主义进路的考察 |
朱志昊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