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参与:和谐时代的公共政策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0,共4页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直接介入管理和公共政策过程。保障公民的参与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政府治理创新路径,提高政府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水平,顺乎中国实际需要和世界潮流。
关键词 公民参与权 政府治理创新 公共政策机制
下载PDF
国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机制之剖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潇剑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5,共8页
公共政策机制是国际私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院地在适用外法域法律的情况下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公共政策机制的渊源、意义和特点,探讨了援用该机制的场合、标准及步骤,研究了公共政策机... 公共政策机制是国际私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院地在适用外法域法律的情况下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公共政策机制的渊源、意义和特点,探讨了援用该机制的场合、标准及步骤,研究了公共政策机制与礼让和确定性的关系以及外法域法律排除后的法律适用等问题,意在从理论上加深对该机制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有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驾驭公共政策机制这匹“桀骜不逊的野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私法 公共政策机制 法律适用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科学的不确定性与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机制的改进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正国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2-41,共10页
在科学与政策交互联系的界面上,科学产出所固有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所引起的不确定性、科学家个人因素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是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必须应对的。在后工业社会理论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下,政策制定不可能脱离对科学的依赖,而同... 在科学与政策交互联系的界面上,科学产出所固有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所引起的不确定性、科学家个人因素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是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必须应对的。在后工业社会理论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下,政策制定不可能脱离对科学的依赖,而同行评议、预防原则、公开透明、广泛参与是应对科学不确定性的主要方法和原则。我国以科学为基础的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事业要求,尽快制定、颁布针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如何更好地应用科学咨询意见的法律法规或指南方针等规范性文件;逐步增强现有决策机制的透明度和民主化,为不同观点的表达交流和论争激辩构建良好的互动平台;着重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长效、动态的评估纠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不确定性 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下载PDF
中国公共政策扩散有多种机制及行动者
4
作者 王浦劬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2-233,共2页
王浦劬等撰文《中国公共政策扩散的模式与机制分析》指出,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实践中的政策扩散模式具有不同的实现机制,主要有学习机制、竞争机制、模仿机制、行政指令机制、社会建构机制。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王浦劬 《中国公共政策扩散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下载PDF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探讨
5
作者 吴风珍 刘德建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0-61,共2页
公民的政策参与是现代的公共政策的基石。尤其是非营利组织兴起以来,这种参与由公民的个体参与转变为组织性的活动。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它本身还有很多局限性。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政府,... 公民的政策参与是现代的公共政策的基石。尤其是非营利组织兴起以来,这种参与由公民的个体参与转变为组织性的活动。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它本身还有很多局限性。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应该积极主动的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主动吸取非营利组织参与政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公共政策 非营利组织 公共政策参与机制
下载PDF
政策制定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程杞国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39-43,共5页
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由多项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过程。就行政哲学的追求而言,政策的制定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民主程序,来保证政策目标的公正性、政策过程的公开性,从而使政策选择符合社会的需要,政策选择的过程符合民主,政策选择的... 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由多项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过程。就行政哲学的追求而言,政策的制定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民主程序,来保证政策目标的公正性、政策过程的公开性,从而使政策选择符合社会的需要,政策选择的过程符合民主,政策选择的结果符合民意。但现代政府的运转是由一个职业性的集团推动的,由于科层之间的利益掣肘,导致政策的制定形式上是公共利益追求,实际上变成公共利益外表的集团利益安排。这一窘境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制定机制 民主行政 社会民众 集团利益
全文增补中
中国社会智库的政策影响机制分析——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推动国际人才相关政策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苗绿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5期71-77,共7页
[目的 /意义]缺乏政策影响渠道是制约社会智库发挥政策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如果社会智库能突破政策影响渠道的限制,塑造特殊且有效的政策影响机制,对我国建立民主科学的公共政策将是巨大的贡献。[方法 /过程]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对智库... [目的 /意义]缺乏政策影响渠道是制约社会智库发挥政策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如果社会智库能突破政策影响渠道的限制,塑造特殊且有效的政策影响机制,对我国建立民主科学的公共政策将是巨大的贡献。[方法 /过程]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对智库政策影响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社会智库的政策影响渠道进行了总结,并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对国际人才政策的影响为案例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社会智库可以通过参与政府课题、举办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影响政策。虽然从机制建立上看,社会智库在政策提出、起草、修改等阶段,都有参与机会,但与官方智库相比,社会智库进入政策咨询实质影响阶段的概率还很低,建议政府从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社会智库更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智库 公共政策影响机制 智库案例研究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下载PDF
中国公共政策扩散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348
8
作者 王浦劬 赖先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3,共10页
虽然国际学术界对于政策扩散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日渐丰富,但是,其关于中国政策扩散活动的研究仍然是凤毛麟角,而关于中国政府公共政策扩散模式和机制的分析几为空白。本文运用公共政策扩散分析工具,结合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扩散主... 虽然国际学术界对于政策扩散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日渐丰富,但是,其关于中国政策扩散活动的研究仍然是凤毛麟角,而关于中国政府公共政策扩散模式和机制的分析几为空白。本文运用公共政策扩散分析工具,结合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扩散主体的特点、政策实际运行状况,提炼了中国公共政策扩散的四种基本模式:自上而下的层级扩散模式;自下而上的政策采纳和推广模式;区域和部门之间的扩散模式;政策先进地区向政策跟进地区的扩散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阐述了这四种模式背后的公共政策扩散机制,即学习、竞争、模仿、行政指令推行和社会建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扩散 公共政策创新 中国公共政策扩散机制
原文传递
重塑公共政策话语机制的后现代尝试 被引量:10
9
作者 冯锋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6-69,共4页
以后现代的视觉来分析公共政策 ,查尔斯·J·福克斯和休·T·米勒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 )》中进行了尝试。他们认为在既有行政治理模式日益失范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关于后现代状况的理论成果来改变思考公共政策... 以后现代的视觉来分析公共政策 ,查尔斯·J·福克斯和休·T·米勒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 )》中进行了尝试。他们认为在既有行政治理模式日益失范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关于后现代状况的理论成果来改变思考公共政策的方向 ,形成新公共政策话语机制。这种公共政策设计的新视角有若干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即倡导多元价值观念的融合、重视能量场的影响 ,倡导公共政策对话的民主参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话语机制 后现代 行政治理模式 多元价值观念 能量场
原文传递
韩国公共政策利益表达机制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春福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韩国公共政策利益表达机制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导源于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完善公共政策的利益表达机制,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的步伐。
关键词 韩国 公共政策利益表达机制 启示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新变化
11
作者 梁波 《新远见》 2009年第9期52-60,共9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我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一系列对公共政策影响深远的事件的发生也极大地推动了这种探索。例如:"非典"疫情的暴发与蔓延,食品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矿难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我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一系列对公共政策影响深远的事件的发生也极大地推动了这种探索。例如:"非典"疫情的暴发与蔓延,食品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矿难的频繁发生以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等事件等。中国公共政策开始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政府推动政策变革的决心,表明了中国的公共政策制定者们正致力于构思中国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制定机制 中国公共政策 新变化 以人为本 经济增长 农民工 公共服务 发展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 教育政策
原文传递
On a Synergistic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c Policy System:A Study of China's Technology Transfer Policy System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华 周莹 Qu Yuny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3年第1期179-194,共16页
Following the change of objectives in China's public policy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hat policy's range of adjustment and number of policy input sources, the focus of policy making sh... Following the change of objectives in China's public policy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hat policy's range of adjustment and number of policy input sources, the focus of policy making should be shifted to perfecting the policy system and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However, the present operating mode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policy still adheres to the conventional empha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ividual policies. Conflicts between policies cancel out efficiency, leading to internal friction which may make the system as a whole work less effective. This paper applies the principle of synergetic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public polic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practical value of synergistic operating mechanisms, we put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for establishing a synergistic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Chinese technology transfer 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c policy SYNERGETICS operating mechanism
原文传递
Structural Change in China's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oretical Generalizations
13
作者 张海波 童星 Liu Hao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6年第2期77-98,共22页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s thinking, China's emergency management structure can be analyzed in terms of five dimensions: social change,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government framework, policy system and operat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s thinking, China's emergency management structure can be analyzed in terms of five dimensions: social change,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government framework, policy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s.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we discuss structural change across these dimensions by targeting our research on major disasters in the decade from SARS in 2003 to the Lushan earthquake in 2013. Overall, consolidation and evolution coexist in China's emergency management structure. At present, structural consolidation has the upper hand, but there are also forces driving structural evolution. Using inductive logic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we arrive at a theoretical generalization about the structural consolidation of China's emergency management, demonstrating its "comet-shaped" structure and "comet-tair' effect. On this basis, we put forward our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We believe that the underlying reason for the developmental predicament fac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hina today is that it goes ahead on its own, divorced from structure.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must go back to structure and change with the time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hina's emergency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s thinking public governance disaster reliefmechanism policy system social ris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