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型阅读空间建设的乡村困境与发展突破
- 1
-
-
作者
金武刚
江丽钰
陈诗颖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
-
出处
《图书馆》
CSSCI
2024年第11期1-7,共7页
-
文摘
建在乡村的新型阅读空间,是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媒介,其发展面临着以下困境:一是面向乡村的国家文化政策指向“模糊”、地方政府保障力度偏小;二是乡村阅读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老人和儿童,导致设施利用率偏低;三是乡村人流量相对较小,商业经营潜在收益小,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参与建设、介入运营的意愿偏低;四是有的地方只注重“打卡”的外观形式,而忽视了阅读服务的核心使命。大力推进新型阅读空间在乡村发展,可从多方着力:一是将乡村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与运营纳入地方政府服务目录保障;二是将乡村新型阅读空间纳入总分馆体系并提级由总馆管理;三是加强科技应用提升服务效能;四是建立阅读推广人和读书会等志愿服务制度,推动优质阅读资源直达乡村;五是发挥新型阅读空间在乡村的平台作用,汇聚多方资源;六是关注儿童友好内容建设;七是构建多重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让乡村新型阅读空间保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
关键词
新型阅读空间
公共文化新空间
全民阅读
阅读推广
乡村振兴
-
Keywords
New reading space
New public cultural space
National reading
Reading promo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及其治理转向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何晓龙
韩美群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院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32,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1&ZD00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及其破解研究”(项目编号:202210101)研究成果。
-
文摘
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以来,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发生巨大变化。乡村交通设施网络完善缩小了文化空间距离,乡村流动社会的文化空间融合,农民混合型家计生活模式的文化需要空间扩展,基层政府政策叠加效应的文化空间元素植入,形塑了乡村文化空间破界融合和共建共享发展格局的新公共文化空间。新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塑,意味着乡村公共文化供需平衡具备了较大可能性。但在新公共文化空间转型中,农村出现自主供给空间与制度内供给空间的失衡和错位,加上制度内的供给空间悬浮化、不平衡、碎片化等新壁垒样态,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不协调,导致乡村公共文化供需不平衡。治理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推动新公共文化空间供需平衡,需要逐步适应新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型,转变供给理念;坚持需求导向,构建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创新“智惠”供给模式,加大公共数字文化供给力度。
-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新公共文化空间
空间壁垒
乡村振兴
供需
-
Keywords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new public cultural space
space barriers
rural revitalization
supply and demand
-
分类号
G249.27-F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