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监事会/监事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1
作者 高凡 李丹 欧阳娟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别交由不同机构,对于有效落实图书馆法人自主权、实现图书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前期对全国365家市(地)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实践情况的网络调研结果,从监事会/监事视...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别交由不同机构,对于有效落实图书馆法人自主权、实现图书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前期对全国365家市(地)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实践情况的网络调研结果,从监事会/监事视角切入,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划分为二元—监事缺失型、二元—监事内嵌型、三元—监事会独立型3种类型,分别对不同类型中监事会/监事与理事会、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进行分析。尝试在章程中明晰监事职责、优化监事产生方式、支持监事开展常态化评价工作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策略,以期促进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 监事会 监事 公共图书馆治理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探微
2
作者 李萌 《现代国企研究》 2016年第20期188-,共1页
建立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变过去的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推进其由行政管理向法治模式转变,这是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简述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并且指出了现行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变过去的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推进其由行政管理向法治模式转变,这是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简述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并且指出了现行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需解决的问题。所持观点愿与同仁们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社会管理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凡 欧阳娟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61,共12页
[目的/意义]厘清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的不同层次关系,对于促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史密斯模型的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执行环境4个维度,识别和确定12... [目的/意义]厘清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的不同层次关系,对于促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史密斯模型的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执行环境4个维度,识别和确定12个影响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执行的因素,得到“平面网络关系图”。利用ISM模型构建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根据专家经验将12个因素划分为表层因素、枢纽因素、中间因素和深层因素,通过绘制多级递阶有向图,形成“立体网络关系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建立常态化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提高政策的明晰性和协调性、优化内部运行制度,以及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等多项关键性措施,有利于推进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政策的有效执行,并为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 政策执行 ISM模型 史密斯模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凡 欧阳娟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4-23,共10页
[目的/意义]理事会的建立与有效运行是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根本标志与核心,能较为直观地反映改革现状与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图书馆官网、政府官网、学术论文、新闻媒体以及电话调查等多种渠道,对... [目的/意义]理事会的建立与有效运行是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根本标志与核心,能较为直观地反映改革现状与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图书馆官网、政府官网、学术论文、新闻媒体以及电话调查等多种渠道,对全国市(地)级以上365家公共图书馆的理事会建立与运行情况展开调研。[结果/结论]发现在理事会设立及运行方面,存在设立比例偏低、区域差异较大、职能定位模糊、理事长来源单一、信息公开程度低等问题。因此,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坚持"掌舵"与"服务"相结合、"公益性"与"竞争性"相协调、"舶来品"与"本土化"相兼容等原则。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提升改革成效;加快改革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明确职能定位,优化决策支撑机制;优化成员构成,拓宽理事长产生方式及来源渠道;加大信息公开,健全内外监督机制等对策为改革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人 治理结构 改革理事会
原文传递
Critical Human Rights and Liberal Legality: Struggling for "The Right to Have Communal Rights"
5
作者 Roger Merino Acun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3期246-261,共16页
Recent critical approaches on human rights have exalted the potentiality of this category for seeking progressive agendas (Santos 2007) insofar as they are enacted within counter-hegemonic cognitive frames (Rajagop... Recent critical approaches on human rights have exalted the potentiality of this category for seeking progressive agendas (Santos 2007) insofar as they are enacted within counter-hegemonic cognitive frames (Rajagopal 2006) towards the construction of "subaltern human rights" (Onazi 2009). Others,. however,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hegemony makes other valuable emancipatory strategies less available, and that this foregrounds problems of participation and procedure at the expense of distribution (Kennedy 2005). Finally, others have explained how the abstractedness of the category entails a de-politicization (Rancière 2004; Zizek 2005; Douzinas 2007) or an emptiness that, of course, can be filled by progressive activism, but whose substance is easily reappropriated by those in power (Miéville 2005). By engaging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perspectives, and following the decolonial approach (Mignolo 2009; 2011), I suggest that the category human rights can be decolonized and being used for progressive agendas only after a comprehensive critique of liberal legality (that entails a critique of liberal abstract rationality, political economy, and modernity/coloniality) has been per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 human rights modernity LIBERALISM decoloniality
下载PDF
论私法的公共性维度——“公共性私法行为”的四维体系 被引量:33
6
作者 蒋大兴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74,共14页
今日之私法已不纯然是关乎私人领域的法律,私法中存在公共关系与公共利益,且这种公共关系及公共利益元素几乎遍及私法的全部,从私人财产权、到私法主体、再到私法行为以及私法责任,都体现了超越传统私法形象的公共性的一面。公共财产权... 今日之私法已不纯然是关乎私人领域的法律,私法中存在公共关系与公共利益,且这种公共关系及公共利益元素几乎遍及私法的全部,从私人财产权、到私法主体、再到私法行为以及私法责任,都体现了超越传统私法形象的公共性的一面。公共财产权、公共法人、公共民事/商事行为、公共私法责任的兴起,是否意味着要对传统的私法结构进行重构?我们用何种法律模式去调整公共民事/商事行为?这是今天经常被忽略的问题。一些国家采取单行法模式回应私法公共性的部分领域,例如,对公共法人,单独制定公共企业法予以调整,对公共财产单独制定公共财政法/财产法予以保护。此种集约立法,有助于凸显私法行为的公共性,引起社会对其特别关注。但私法的公共性在不同领域,其表现程度存在差异,并非所有"公共性的表现"均需单独立法。惟在观念上,有必要形成"公共民事/商事行为"的法律架构,以公法及私法的观念,交错调整该种行为,才能构造适当规范,满足公共性私法行为之调整需求——遗憾的是,此前的私法构往往忽略这种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法 公共 公共财产 公共法人 公共民事/商事行为
原文传递
图书馆治理方向与路径选择研究
7
作者 赵明 《当代图书馆》 2022年第4期12-16,24,共6页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推进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实践中我们普遍对图书馆治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和方向把握得不够准确。本文以治理理论、公司治理、政府治理等成熟理论研究为基础,吸收和借鉴其原则思路,结...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推进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实践中我们普遍对图书馆治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和方向把握得不够准确。本文以治理理论、公司治理、政府治理等成熟理论研究为基础,吸收和借鉴其原则思路,结合国内图书馆治理研究情况,阐明图书馆治理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关系,提出图书馆治理可供借鉴的选择方向和方式,期待对加快推进图书馆治理进程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治理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 治理理论
下载PDF
作为法主体之国家:理论、实践与批判——以国家的民事主体地位为中心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建文 《经济法论丛》 CSSCI 2010年第2期64-83,共20页
国家作为法律主体,在本质上就是公法主体,即为维护公共利益,完成国家任务而存在的道德上和法律上的主体,国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本质在于给予国家完成公共任务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和手段。对于未来民法典的制定而言,关于国家和公共机构的... 国家作为法律主体,在本质上就是公法主体,即为维护公共利益,完成国家任务而存在的道德上和法律上的主体,国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本质在于给予国家完成公共任务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和手段。对于未来民法典的制定而言,关于国家和公共机构的立法设计应当坚持国家为特殊的民事主体,公共机构原则上非法人,例外情况下以特别法赋予其公法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人 特殊民事主体 公共机构法人 行政法人
原文传递
Comments on the Chinese Law of Conflict of Laws Applicable to Trus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U.S. Law and the Hague Conven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Lingyun Gao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4年第3期483-501,共19页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represented by the newly establishe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in which furth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its financial system and capital market are highly prioritized. The...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represented by the newly establishe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in which furth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its financial system and capital market are highly prioritized. The trust as an important vehicle in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as well as in the world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ere will be more foreign elements involved in Chinese trusts.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Application of Laws in Civil Relations with Foreign Elements provides rules, in its article 17,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ws to trusts, which symbolizes the formal creation of rules of conflict of laws in China in this area. However, it seems to cause more problems than it may resolve. For example, it may not always be possible for the parties to determine the appli- cable law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agreement, and the parties' right to choice of law should not be without limitation either. By allowing judges to choose from "the law of the situs where the trust property is situated" and "the law of the situs where the trust relationship occurred" in the absence of an effective choice of law by the parties may lead to a situation contrary to existing laws and may create uncertainty for the parties as we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article 17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conflict law rules adop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y the Hague Convention, identifies problems, and seeks to find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rust system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st law Conflict of trust laws Applicable rules of law to trusts Party autonomy The doctrine of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