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画室”计划——通识背景下的艺术教育空间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芳凯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25,共2页
随着近年来部分院校通识模式的教学实践,艺术教育的形态也逐渐发生改变。所谓"通识",其要义实质应为"通绘事之理,识个体之性"。因而,"公共画室"计划的提出,其关键在于,在浸入式的艺术空间中,贯通从理论... 随着近年来部分院校通识模式的教学实践,艺术教育的形态也逐渐发生改变。所谓"通识",其要义实质应为"通绘事之理,识个体之性"。因而,"公共画室"计划的提出,其关键在于,在浸入式的艺术空间中,贯通从理论认识到实践体验的互动与延伸,从而有效实现艺术教育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画室 艺术教育 通识教育
下载PDF
公共画室与通识教育——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艺术的启示”课程为例
2
作者 肖芳凯 《艺术教育》 2019年第12期266-267,共2页
高等院校教育新形态的通识模式,呈现出一种深入经典同时立足当代的立体探索。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以文、史、哲、艺为主的课程框架下,作为选修课程的"艺术的启示"课程,更强调实践体验和问题讨论的维度。而公共画室性质的课堂雏... 高等院校教育新形态的通识模式,呈现出一种深入经典同时立足当代的立体探索。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以文、史、哲、艺为主的课程框架下,作为选修课程的"艺术的启示"课程,更强调实践体验和问题讨论的维度。而公共画室性质的课堂雏形,在于建立理论、实践和讨论的综合区域,将各自独立的传统形态纳入到致力于个体成长的艺术现场。所谓通识,其要义实质应为"通绘事之理,识个体之性"。因而,公共画室形态的建构,关键在于在浸入式的艺术空间中,贯通从理论认识到实践体验的互动与延伸,从而有效实现艺术教育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画室 通识教育 艺术教育 艺术的启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