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犯罪中的公共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发曾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发生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犯罪案件,数量大、类型多,造成的危害往往波及整个城市社会和公众,对公共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委实是城市犯罪防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工程。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种空间特性,指出公共空间功能面向的广泛性、... 发生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犯罪案件,数量大、类型多,造成的危害往往波及整个城市社会和公众,对公共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委实是城市犯罪防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工程。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种空间特性,指出公共空间功能面向的广泛性、人员物资的流动性、空间结构的开放性和空间归属的无主性等是造成大量空间盲区的重要原因。根据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不同,本文将公共空间分为封闭型、相对封闭型和非封闭型等3种类型,并分门别类地阐述了综合治理各种公共空间盲区的主要措施和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犯罪 公共空间盲区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城市犯罪中的非公共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发曾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城市犯罪中的空间盲区是形成犯罪载体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明城市犯罪空间盲区的产生机制及其综合治理的任务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非公共空间盲区的防控脆弱性及其外在、内在的防控盲点 ,提出了治理此类盲区的工作思路 ,讨论了治理非公... 城市犯罪中的空间盲区是形成犯罪载体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明城市犯罪空间盲区的产生机制及其综合治理的任务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非公共空间盲区的防控脆弱性及其外在、内在的防控盲点 ,提出了治理此类盲区的工作思路 ,讨论了治理非公共空间盲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以及提高非公共空间警戒能力的工作途径。成功的综合治理可以对有效地预防犯罪、中止犯罪、制伏罪犯、消减犯罪危害性等起到积极作用 ,可以为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犯罪 公共空间盲区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城市犯罪问题中的非公共空间盲区微观环境分析
3
作者 王胜男 吴国玺 王助国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2年第9期819-822,共4页
城市地域空间内部的各类空间盲区是城市犯罪事件构成要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非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内部最常见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存在其中的盲区是城市犯罪问题中的关键点。非公共空间盲区的形成有赖于微观环境的广泛性和独特性,剖析根植... 城市地域空间内部的各类空间盲区是城市犯罪事件构成要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非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内部最常见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存在其中的盲区是城市犯罪问题中的关键点。非公共空间盲区的形成有赖于微观环境的广泛性和独特性,剖析根植其中不同的致盲因素,对预防犯罪问题的产生和遏制犯罪事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盲区 微观环境 城市犯罪
下载PDF
交通性公共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
4
作者 刘静玉 王发曾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101,共6页
交通性公共空间分为联通性道路空间和生活性道路空间。分析了联通性道路空间盲区和生活性道路空间盲区的特点,探讨了公共空间盲区的成因,分析了交通性公共空间对城市犯罪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性公共空间盲区治理的基本思路。... 交通性公共空间分为联通性道路空间和生活性道路空间。分析了联通性道路空间盲区和生活性道路空间盲区的特点,探讨了公共空间盲区的成因,分析了交通性公共空间对城市犯罪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性公共空间盲区治理的基本思路。指出联通性道路空间盲区治理的重点在于治理机动车辆的违规行驶、停放和行人的随意穿越;生活性道路空间盲区治理的重点在于治理人车混杂和人车拥挤。最后从合理的安全性规划设计、科学的交通管制手段、即时性的交通安全防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公共空间盲区治理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性 公共空间盲区 综合治理
原文传递
公共空间盲区:网络舆情治理绩效的因果链条——基于CNA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郎玫 简楠韬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 2019年第1期41-58,共18页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网络空间对现实事件的反馈渠道和人们广泛参与到公共事件中的平台,也可以成为伤害当事人、恶意造谣、舆论失控的罪魁祸首。而在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本该受到人们关注的公共问题而各参与...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网络空间对现实事件的反馈渠道和人们广泛参与到公共事件中的平台,也可以成为伤害当事人、恶意造谣、舆论失控的罪魁祸首。而在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本该受到人们关注的公共问题而各参与方却自动回避的现象,本文将其称为"公共空间盲区"。盲区的生成会极大地影响公共议题在网络平台的理性探讨,进而引发网络舆情的恶性问题,能否避免盲区的产生将是未来政府舆情治理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基于此,本文提出公共空间盲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一步讨论其影响因素,并通过CNA方法对理论上存在的因果链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共空间盲区的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于情绪因素、传播模式、发酵模式、政府回应以及媒体平台等要素组合后的多重并发路径中,并验证了从政府的无效回应到公共空间盲区生成之间的因果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盲区 网络舆情 CNA方法 治理绩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