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公司拯救制度简议
1
作者 王晓星 《当代经济》 2009年第22期36-37,共2页
2009年6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正式生效,在新法中,我们欣喜的看到关于企业拯救程序的改革。破产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与之伴生的还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降低公司破产率,先行者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英、美等拯救文化相对成... 2009年6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正式生效,在新法中,我们欣喜的看到关于企业拯救程序的改革。破产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与之伴生的还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降低公司破产率,先行者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英、美等拯救文化相对成熟发达的国家,公司破产后并不必然进入清算程序,英国的1986年《破产法》为破产公司提供了不同选择。公司可以进入公司拯救程序,如果该程序效果良好,公司甚至能回复活力,至少会避免公司情况继续恶化。本文将对英国近三十年来逐渐形成的公司拯救制度做简要介绍,并总结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拯救 破产清算 法定拯救程序 非正式拯救程序 公司拯救文化
下载PDF
论困境公司董事信义义务的转化——以公司法与破产法的衔接为视角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佐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公司正常经营状态下,董事对公司及股东负信义义务,债权人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人,不是董事信义义务的受益人。从接近无力偿债到进入事实破产状态,公司成为破产法语境下的财务困境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发生转化,债权人进入公司治理,成为董... 公司正常经营状态下,董事对公司及股东负信义义务,债权人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人,不是董事信义义务的受益人。从接近无力偿债到进入事实破产状态,公司成为破产法语境下的财务困境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发生转化,债权人进入公司治理,成为董事信义义务的受益人。董事信义义务的转化是在困境公司拯救的背景下展开的,必须把公司法与破产法衔接起来才能构建有效的董事信义义务转化制度。应该以最大化困境公司的价值为目标确定董事信义义务转化的基本制度要素。这些要素包括:董事信义义务转化的触发条件、董事对债权人所负信义义务的基本内容、债权人作为信义义务受益人的基本权利以及信义义务转化后董事的抗辩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义义务 转化 债权人 困境公司拯救 公司价值最大化
下载PDF
《经济学人》的3本书
3
作者 萨利·比布 《财经文摘》 2006年第1期101-101,共1页
《经济学人》2005年12月号重点推荐了3本书.它们都是工作在《经济学人》集团成员的著作,文章中说,评论自己的图书.读者或许会认为有失公允。但给这些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书进行简单介绍非常必要,
关键词 《经济学人》 《跨国公司在中东的影响》 《六个杯子中的世界史》 拯救我们的公司 书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