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揭开公司的面纱”与债权人保护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耀胜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00-203,共4页
公司的有限责任一方面推动了投资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则对债权人有失公正,针对我国大量存在的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资格以规避法律义务,谋求法外利益的情况,应引进英美“揭开公司的面纱”的法律制度,以完善我国债权人保护制度。
关键词 揭开公司的面纱 法人人格 有限责任 无限连带责任
下载PDF
“公司面纱”之刑事最优“揭开”——以有支付能力①之公司刑罚适用的法经济学考量为视角
2
作者 袁超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9-63,共5页
"揭开公司的面纱"本为公司法的概念,属于"大民事"的范畴,刑事的引入是伴随着我国单位(法人)犯罪的确立而出现的。公司独立人格的存在,构成了股东有限责任的前提;而股东对公司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的滥用。在民事上产... "揭开公司的面纱"本为公司法的概念,属于"大民事"的范畴,刑事的引入是伴随着我国单位(法人)犯罪的确立而出现的。公司独立人格的存在,构成了股东有限责任的前提;而股东对公司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的滥用。在民事上产生了越过公司的独立人格直接向股东追索损失的法律措施——揭开公司的面纱。当侵害达到民事侵权法无法调整时,刑事揭开公司的面纱成为必要。本文试图通过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实际案例,探讨有支付能力之公司适用刑事揭开公司面纱的法经济学意义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开公司的面纱 刑事最优适用 法经济学
下载PDF
我国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丽 曹仁志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4S期50-51,共2页
2005年10月27日通过的新公司法,对其中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客观存在的基础、形成原因、法人资格否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的面纱 直索 法人资格否认
下载PDF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浅析
4
作者 韩玮 《职业圈》 2007年第05X期57-57,59,共2页
我国的《公司法》已于2005年10月27日重新进行修订,并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修订以后的《公司法》第二十条对于中国理论界讨论已久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规定,从而使这个国外已经存在制度在中国第一次有了立法上的依据。文章通过对法... 我国的《公司法》已于2005年10月27日重新进行修订,并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修订以后的《公司法》第二十条对于中国理论界讨论已久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规定,从而使这个国外已经存在制度在中国第一次有了立法上的依据。文章通过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产生、特征、适用情形和法律效果等几方面对该制度进行了阐述和简要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揭开公司的面纱 权利的滥用
下载PDF
关于增设一人公司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莹 于文君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3-104,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人公司的种类和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阐明了我国承认一人公司的必要性。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借鉴英美法系国家“揭开公司面纱”制度,防止股东与公司在人格与财产上的混同;订立一人公司专属性法规;加强对一人公司的外部监督,... 本文介绍了一人公司的种类和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阐明了我国承认一人公司的必要性。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借鉴英美法系国家“揭开公司面纱”制度,防止股东与公司在人格与财产上的混同;订立一人公司专属性法规;加强对一人公司的外部监督,从而在立法、司法等多方面严格我国对增设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制,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人公司 揭开公司的面纱 公司 外部监督
下载PDF
浅析新《公司法》视野下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6
作者 李兆慧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0-91,共2页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两大法系的共同规则,而新《公司法》则第一次在法律上对这一制度作出明确规定。本文从新《公司法》的规定出发,探讨如何在实践中理解和适用这一制度。
关键词 法人人格 刺破公司的面纱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下载PDF
“代位权”对“刺破”和“基金”制度的冲击
7
作者 李燕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6-39,共4页
英美和大陆两大法系国家的公司法都认可公司人格否定理论,但没有将此种理论上升为制定法。我国将此理论上升为了制定法,但没有对此种理论使用的范围和条件做出明确说明。鉴于现状,借美、法两国对同一侵权事件不同处理方式的阐述,揭示&qu... 英美和大陆两大法系国家的公司法都认可公司人格否定理论,但没有将此种理论上升为制定法。我国将此理论上升为了制定法,但没有对此种理论使用的范围和条件做出明确说明。鉴于现状,借美、法两国对同一侵权事件不同处理方式的阐述,揭示"侵权之债"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异同,以及民事损害赔偿的内在机理,指出"刺破公司面纱"制度的不足和"基金"制度的局限性,论证"代位权"可以成为以公司为主体的损害赔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破公司的面纱 基金 债的保全 代位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