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社组织的角色与功能:公民与国家的中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宏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6,共4页
在"国家本位"的观点下,国家对于个别公民或团体的特殊需要反应迟钝或力不从心会造就公民的消极与被动;这拉开了政治权力与人民之间的距离。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缺少其他社会组织关系的同时,也会造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疏远。作为... 在"国家本位"的观点下,国家对于个别公民或团体的特殊需要反应迟钝或力不从心会造就公民的消极与被动;这拉开了政治权力与人民之间的距离。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缺少其他社会组织关系的同时,也会造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疏远。作为一个中介性的机制,结社组织提供了个人参与公共事务、参与国家决策的渠道。人们既可以在结社团体中找到情感上的认同,也通过这些团体传达、争取其个人的权益;而且个人在结社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和学习,能够培养其作为公民的"公共精神"。通过结社组织,个人发挥了他的自主性,学习到民主生活的基本品德,而社会则同时获得了内在的凝聚力,不至于因为私人利益的竞争而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社组织 公民与国家 公共精神
下载PDF
关于《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教学思考
2
作者 沈智斌 《政治教育》 2000年第8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高三 政治课教学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下载PDF
西方宪政哲学中有关公民与国家关系的主要理论假说及其嬗变
3
作者 湘君 《岳麓法学评论》 2005年第1期77-90,共14页
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的理论争论伴随着西方宪政哲学发展的始终。本文简要回顾了这段理论争论的变迁过程,试图归纳出五段重要的发展阶段,即古代的理论萌芽,中世纪神学观支配的理论虚构,近代的法学理论重塑,现代社会学理论主导... 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的理论争论伴随着西方宪政哲学发展的始终。本文简要回顾了这段理论争论的变迁过程,试图归纳出五段重要的发展阶段,即古代的理论萌芽,中世纪神学观支配的理论虚构,近代的法学理论重塑,现代社会学理论主导的理论发展,以及当代对该问题讨论的多元与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政治哲学 公民与国家 理论变迁
原文传递
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模式分类探讨
4
作者 叶伟昌 《神州》 2014年第14期258-259,共2页
良好的国家治理需要建构良好的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以往的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模式分类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比较两者的权力的基础并探究两者的互动关系这样一个更加全面、清晰、历史性的标准下,五分法的分类更为恰当,即分为5洛克式... 良好的国家治理需要建构良好的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以往的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模式分类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比较两者的权力的基础并探究两者的互动关系这样一个更加全面、清晰、历史性的标准下,五分法的分类更为恰当,即分为5洛克式的公民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模式;5黑格尔式的国家高于公民社会模式;5公民社会与国家相互隔离的模式;5公民社会与国家相互渗透的模式;5迈克尔.伯恩哈德的公民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模式分类探讨
下载PDF
如何理解法律?
5
作者 罗尔夫·旺克 乔芳芳 《中德法学论坛》 2016年第1期3-19,共17页
作为解释法律的理论,并非每个国家的法学方法论都一样。按照传统,在德国法中有四种解释标准。其中,文本这一解释标准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对于通常的法律解释来说法律专业语言中的词义更重要,与此相反,对于区分法律解释和法官造法来说,... 作为解释法律的理论,并非每个国家的法学方法论都一样。按照传统,在德国法中有四种解释标准。其中,文本这一解释标准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对于通常的法律解释来说法律专业语言中的词义更重要,与此相反,对于区分法律解释和法官造法来说,一般日常用语中词语的可能含义更加重要。刑法中禁止类推解释是十分有意义的。其(只能援引)文本进行解释的背后是这样一种立场:用这样的方法,公民可以抵御国家强权对自由的干涉,并且可以保障三权分立框架下议会的权力。事实上文义解释并不能实现这样的功能。上文中法学以及语言学上的论据说明了这一点,除了文本解释,体系解释、发生史解释以及目的解释也都很重要。首先要对此四种解释标准进行整体衡量,但在解释中还是要坚持从文本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日常用语中的可能文义 法言法语中的文义 法律的适用对象 法官造法 公民与国家 三权分立原则 同音异义词 月晕 可能的解释理论 语言应用 体系 发生史 意义和功能
下载PDF
苏格拉底之死的伦理解读
6
作者 王丽丽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6期89-90,共2页
苏格拉底之死不仅是西方历史上的一桩公案,也是西方哲学史上备受争议的最高事件。古今中外,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域对其审判做出了各自的解读。本文通过梳理研读,重在从政治社会伦理的角度重新思考苏格拉底之死的问题,旨在重新思考公民个... 苏格拉底之死不仅是西方历史上的一桩公案,也是西方哲学史上备受争议的最高事件。古今中外,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域对其审判做出了各自的解读。本文通过梳理研读,重在从政治社会伦理的角度重新思考苏格拉底之死的问题,旨在重新思考公民个人与国家城邦之间的关系,反思正义问题,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给当下带来的政治社会伦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之死 政治社会伦理 公民与国家 正义
下载PDF
户籍制度改革的宪政基础
7
作者 童建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9期83-85,共3页
我国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户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立基于对改革的宪政基础的准确认识。在准确把握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关系的前提下,户籍制度改革的宪政基础在于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与实现,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 我国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户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立基于对改革的宪政基础的准确认识。在准确把握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关系的前提下,户籍制度改革的宪政基础在于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与实现,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的尊重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 宪政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 宪法权利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下载PDF
“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大单元议题式教学设计
8
作者 何阿慧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4年第6期38-41,共4页
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介绍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是初中学段的“法治教育专册”,该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教育,故而被称为宪法专册。其中,第一单... 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介绍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是初中学段的“法治教育专册”,该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教育,故而被称为宪法专册。其中,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通过阐述宪法的地位、作用、原则,以及宪法的实施与监督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认同宪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至上 法治教育 单元教学设计 制度的笼子 国家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 实施与监督 公民与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