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修身》到《公民》:近代教科书中的国民塑形 被引量:13
1
作者 毕苑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5,共6页
晚清时期修身教科书在民国以后向公民教科书的转换,是展现中国国民教育近代化历程的生动模本。修身教科书在内容上包含了以孝为首的纲常伦理观念、个人修养教育和国家社会观念的灌输,开启了近代国民教育的第一步。到20世纪20年代末"... 晚清时期修身教科书在民国以后向公民教科书的转换,是展现中国国民教育近代化历程的生动模本。修身教科书在内容上包含了以孝为首的纲常伦理观念、个人修养教育和国家社会观念的灌输,开启了近代国民教育的第一步。到20世纪20年代末"公民"教育代之而起。由于中国特殊历史时期政治文化的影响,公民教育更多地表现出了政党色彩和历史局限性。即使如此,它对国民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近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教科书 公民教科书 近代中国 民族国家 国民教育
下载PDF
从八重山公民教科书选用看日本民主党对教育的导向
2
作者 徐家驹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29,160,共14页
日本民主党上台以后,与自民党执政时期同样,右翼势力编撰的两套历史和公民教科书再次双双获得审定通过。民主党主导下的文部科学省在冲绳县八重山公民教科书选用问题上一意孤行,无视冲绳县和八重山地区一市二町教委,广大教师、家长、市... 日本民主党上台以后,与自民党执政时期同样,右翼势力编撰的两套历史和公民教科书再次双双获得审定通过。民主党主导下的文部科学省在冲绳县八重山公民教科书选用问题上一意孤行,无视冲绳县和八重山地区一市二町教委,广大教师、家长、市民团体的反对,偏袒和支持极少数人用不正当手段选用育鹏社公民教科书。与历史教科书同样,公民教科书的内容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八重山公民教科书选用事件反映了执政的民主党对教育领域的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鹏社公民教科书 八重山地区 民主党 文部科学省 教育导向
原文传递
台湾公民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邓毓浩 《现代教育论丛》 2013年第5期37-50,共14页
公民教育本质上即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台湾社会素向重视公民教育的发展,其实施方式概分学校与非学校两个途径,但仍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成效较易彰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有其一贯的体系,都设置相关课程,其中以国高中特定的"公民&qu... 公民教育本质上即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台湾社会素向重视公民教育的发展,其实施方式概分学校与非学校两个途径,但仍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成效较易彰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有其一贯的体系,都设置相关课程,其中以国高中特定的"公民"课程最为完整,大学则透过"通识课程"设计相关的议题,以实施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素养。台湾公民教育的教学内容,可上溯至清末民初之"修身"、"党义"和"公民"科目。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国民党实施党国一体的威权统治,教学议题倾向于凝聚大中国的认同意识,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和激化两岸对立之敌我意识,以教化式的认同实施国家化的公民教育;1987年政府解除戒严,此阶段教学议题较倾向形塑台湾主体性的概念,并淡化意识形态的对立,及至1996年台湾实施公民直选总统,深化了民主的价值,此时公民教育的议题,一方面要增进民主公民的素养,另一方面要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近年来,台湾公民教育的内容相当重视公民社会的建构,从强化公共领域的观念,期建立"公共理性"的社会公民,进而与"全球化"联结,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从而参与全球公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社区大学 公民社会 公民教科书
下载PDF
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中核心素养的融入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冬琳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56-58,共3页
核心素养融入课程、落实到教科书,是目前多国基础教育研究的新热点。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是核心素养融入的成功范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核心素养融入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发现核心价值观素养在教科书中居主导地位,其核心... 核心素养融入课程、落实到教科书,是目前多国基础教育研究的新热点。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是核心素养融入的成功范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核心素养融入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发现核心价值观素养在教科书中居主导地位,其核心价值观编排呈现了循环性、螺旋式、顺序性的特点,以及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呈现方式,对我国核心素养融入教科书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21世纪技能 核心价值观 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
下载PDF
澳门公民教育的缺失及《品德与公民》教科书的回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富兵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86,共6页
受历史因素影响,澳门中小学公民教育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回归后,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澳门特区政府日益认识到提高公民素质、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缺乏本地合用的教科书,导致公民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为... 受历史因素影响,澳门中小学公民教育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回归后,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澳门特区政府日益认识到提高公民素质、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缺乏本地合用的教科书,导致公民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为此,澳门教育暨青年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发了《品德与公民》教科书。针对青少年国家观念与公民意识的缺失的现状,"公民与政府"分册的编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提升公民参与能力,促进澳门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公民教育 《品德与公民教科书
原文传递
澳门高中全球素养培育展望——基于《品德与公民》教科书新旧版本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马东影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6,共7页
培育具有全球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是澳门品德与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而教科书是传递文化、塑造人才的理想媒介。本文比较了澳门高中新旧版本《品德与公民》教科书并发现,尽管两版教科书遵循同样的编设标准,但在主题设计和活动教学两个方面,... 培育具有全球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是澳门品德与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而教科书是传递文化、塑造人才的理想媒介。本文比较了澳门高中新旧版本《品德与公民》教科书并发现,尽管两版教科书遵循同样的编设标准,但在主题设计和活动教学两个方面,新版教科书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主题内容更加全面多元、主题结构更显合理有序;活动类型更为丰富多彩、活动内容凸显中华文化魅力、活动过程更加注重整体性参与等。这些优势均可转化为有力的教学资源,影响澳门高中全球素养培育的发展取向:瞄准需求,加强对全球素养教育的关注;依托课程,遵循学科基本学力要求;超越传统,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创新情境,关注生命的整体投入;坚守初心,传递中华文化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素养 品德与公民教科书 基本学力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澳门《品德与公民》教科书设计研究:“自我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马东影 施雨丹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7,共9页
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颁布后,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发行了适用于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品德与公民》(试行版)教科书,并在各学段均设计了"自我发展"的学习主题,培养学生认知自我、管理自我、追求... 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颁布后,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发行了适用于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品德与公民》(试行版)教科书,并在各学段均设计了"自我发展"的学习主题,培养学生认知自我、管理自我、追求健康生活以及合理规划人生的良好品行。本文以2015年出台的《初中品德与公民教育基本学力要求》为参照标准,以初中必修课程《品德与公民》教科书中"自我发展"的内容为分析文本,从教科书的选材与教学活动设计两个研究纬度对教科书(试行版)进行考量和审视,并为教科书修订提供适切的建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品德与公民教科书 自我发展
原文传递
论民国时期公民科教科书叙事的非阐释性——基于《模范公民》课本的分析
8
作者 彭波 《浙江教育科学》 2016年第2期9-14,共6页
公民教科书叙事是道德叙事的一种,而道德叙事则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通过对民国时期教科书《模范公民》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发现叙事占有内容的很大一部分,从故事图、故事和其它叙事方式(包括告示、规则、歌曲、书信、选举... 公民教科书叙事是道德叙事的一种,而道德叙事则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通过对民国时期教科书《模范公民》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发现叙事占有内容的很大一部分,从故事图、故事和其它叙事方式(包括告示、规则、歌曲、书信、选举表等)的分析可以发现,教科书的叙事具有非阐释性这一特点。处理好阐释与叙事之间的限度,是一个好的叙事必须要考虑的。而好的叙事,处理好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关系,价值规范才能以故事为依托,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科书 叙事 非阐释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