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理化思维: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转换的关键环节 被引量:1
1
作者 方英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69,共6页
实现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之转换、证成"中国美学",是现代以来中国的美学研究经过百余年发展后的自我超越要求,也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它的核心任务是要把中华传统审美的特殊经验论证成为世界... 实现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之转换、证成"中国美学",是现代以来中国的美学研究经过百余年发展后的自我超越要求,也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它的核心任务是要把中华传统审美的特殊经验论证成为世界美学的普遍规律。对此工作,中国美学界已经完成了部分任务,提出了以意象美学、境界美学为代表的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案来参与世界美学原理建设,已然满足了"中国美学"成立之中国性自足的必要条件,然而实质性的突破尚未到来。不过,尽管把基于民族、国别、历史的特殊审美经验论证成为美学的普遍规律较为困难,但也并非没有方法和道路。这个方法和道路,如黑格尔美学所示,乃是公理化思维。从原因看,实现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转换,横向地看,似乎是西学东渐以来、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中国所遭遇的全新问题,但若纵向地看,则不过是属于传统中国遗留下来的未竟命题。对于当代中国学者而言,只有实现了公理化思维的方法自觉和能力养成,一种同时涵摄中国性与世界性、特殊性与普遍性之意义的"中国美学"才可期之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美学在中国 公理化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