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德直觉的情感主义进路——基于梁启超公私道德观嬗变的考察
1
作者
徐亚州
谢桂山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4期86-92,共7页
梁启超的直觉思想尤其体现在其公私道德观的嬗变中。中国先哲关于"元知"与"推知"的理论忖量,为梁启超独特的情感主义双线程道德直觉理论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智识资源。西方"停顿时代"价值观念的涌入以及传统...
梁启超的直觉思想尤其体现在其公私道德观的嬗变中。中国先哲关于"元知"与"推知"的理论忖量,为梁启超独特的情感主义双线程道德直觉理论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智识资源。西方"停顿时代"价值观念的涌入以及传统"过渡时代"价值观念的轇轕,在梁启超的"公德"与"私德"的流变中得到深刻映现。在梁启超公私道德观的嬗变中,道德直觉是一种不完整的情感直觉,而认知因素(推理、论证、反思等)则填满了情感直觉不完善的部分。在"情感"元素与"理性"元素的共同辅助下,道德直觉具有成为道德哲学理论证据的合法性地位的可能。梁启超公私道德观嬗变的生成路径,说解了双线程道德直觉理论判断行为善恶、正当与否的有效性。在现代新儒诸家的努力之下,道德直觉的情感主义进路最终与当前认知科学、心智哲学最前沿研究理路毗连,极大地裨益了现代公私道德观念的型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直觉
公私道德观
情感
理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伦理话语形态的德性构设——论梁启超公私道德观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亚州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4,共10页
通过对梁启超公私道德观的系统分析,可见,近代社会结构的转换并非意味传统德性思想的必然衰退,而是对过渡时代的德性实践提出了更丰富的内涵。在中国道德变迁的复杂性之下,梁启超始终未曾搁置道德重建的构设,而是从中西方思想原典中为...
通过对梁启超公私道德观的系统分析,可见,近代社会结构的转换并非意味传统德性思想的必然衰退,而是对过渡时代的德性实践提出了更丰富的内涵。在中国道德变迁的复杂性之下,梁启超始终未曾搁置道德重建的构设,而是从中西方思想原典中为“公”与“私”寻找学理上的支撑,打破关于“公”与“私”的狭隘性理解,进而以达“德性之人”的实践意旨。梁启超的新型伦理话语形态之构设,具体的体证在道德基础、道德理由以及道德评价三个特质方面,具有明显的德性伦理向度。汲取梁启超公私道德观念的奥义与精髓,忖量梁启超德性思想中的历史厚度与人文关怀,为现代社会中碎片化之“自我”至臻于“德性之人”提供了丰富的智识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伦理话语
梁启超
公私道德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直觉的情感主义进路——基于梁启超公私道德观嬗变的考察
1
作者
徐亚州
谢桂山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4期86-9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明互鉴下的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比较研究"(15BZJ004)
文摘
梁启超的直觉思想尤其体现在其公私道德观的嬗变中。中国先哲关于"元知"与"推知"的理论忖量,为梁启超独特的情感主义双线程道德直觉理论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智识资源。西方"停顿时代"价值观念的涌入以及传统"过渡时代"价值观念的轇轕,在梁启超的"公德"与"私德"的流变中得到深刻映现。在梁启超公私道德观的嬗变中,道德直觉是一种不完整的情感直觉,而认知因素(推理、论证、反思等)则填满了情感直觉不完善的部分。在"情感"元素与"理性"元素的共同辅助下,道德直觉具有成为道德哲学理论证据的合法性地位的可能。梁启超公私道德观嬗变的生成路径,说解了双线程道德直觉理论判断行为善恶、正当与否的有效性。在现代新儒诸家的努力之下,道德直觉的情感主义进路最终与当前认知科学、心智哲学最前沿研究理路毗连,极大地裨益了现代公私道德观念的型塑。
关键词
道德
直觉
公私道德观
情感
理性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伦理话语形态的德性构设——论梁启超公私道德观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亚州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伦理话语建构路向研究”(18BZX106)。
文摘
通过对梁启超公私道德观的系统分析,可见,近代社会结构的转换并非意味传统德性思想的必然衰退,而是对过渡时代的德性实践提出了更丰富的内涵。在中国道德变迁的复杂性之下,梁启超始终未曾搁置道德重建的构设,而是从中西方思想原典中为“公”与“私”寻找学理上的支撑,打破关于“公”与“私”的狭隘性理解,进而以达“德性之人”的实践意旨。梁启超的新型伦理话语形态之构设,具体的体证在道德基础、道德理由以及道德评价三个特质方面,具有明显的德性伦理向度。汲取梁启超公私道德观念的奥义与精髓,忖量梁启超德性思想中的历史厚度与人文关怀,为现代社会中碎片化之“自我”至臻于“德性之人”提供了丰富的智识性资源。
关键词
新型伦理话语
梁启超
公私道德观
Keywords
new ethical discourse
Liang Qichao
public and private morality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德直觉的情感主义进路——基于梁启超公私道德观嬗变的考察
徐亚州
谢桂山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伦理话语形态的德性构设——论梁启超公私道德观
徐亚州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