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近化理论视角下公诉人的话语策略研究
1
作者 申赵莹 马泽军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1期1020-1028,共9页
本文旨在运用Cap的趋近化理论,探讨刑事庭审中公诉人的话语策略。本文以张扣扣一案为语料,通过使用UAM corpus tool 3对语料进行人工标注,统计出公诉人话语的趋近化策略。研究发现:公诉人使用了三种趋近化策略,分别为空间、时间、价值... 本文旨在运用Cap的趋近化理论,探讨刑事庭审中公诉人的话语策略。本文以张扣扣一案为语料,通过使用UAM corpus tool 3对语料进行人工标注,统计出公诉人话语的趋近化策略。研究发现:公诉人使用了三种趋近化策略,分别为空间、时间、价值趋近策略;三种趋近化策略在使用上存在不同的倾向性,其中,空间趋近的使用频次最高,在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方面起到了直接作用,其次是价值趋近,最低的是时间趋近;公诉人通过采用这三种趋近策略,构建了话语空间外部实体与话语空间内部实体之间的敌对性,强化话语空间外部实体的非法性,唤起外部逼近的威胁以寻求防御,进而合法化严惩被告人犯罪行为的举措。This study aims to apply Cap’s Proximization Theory to explore the discourse strategies of the prosecutor in criminal trials. Taking the case of Zhang Koukou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manually annotated the corpus using UAM corpus tool 3 to analyze the proximiz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prosecutor.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prosecutor uses three proximization strategies, namely spatial, temporal, and axiological proximization strategies. These strategies show different tendencies in usage: among which spatial proximization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playing a direct role in proving the facts of the defendant’s crime, followed by axiological proximization, and temporal proximization. By employing these three strategies, the prosecutor constructs hostility between entities outside the deictic center and those inside the deictic center, strengthens the illegality of entities outside the deictic center, awakens external threats to seek defense, and thus legitimizes measures to severely punish the defendant’s criminal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近化理论 公诉人话语 话语策略
下载PDF
庭审语境中公诉人话语停顿的动态属性及修辞功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海庆 刘亭亭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5,共12页
言语行为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停顿往往具有不同的修辞作用,恰当的停顿可以反映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和权势地位,有一定的表达效果。基于对国内4场庭审视频转写语料的分析,本文以Van Dijk话语分析原则为理论框架,从社会心理修辞学和互动语言学... 言语行为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停顿往往具有不同的修辞作用,恰当的停顿可以反映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和权势地位,有一定的表达效果。基于对国内4场庭审视频转写语料的分析,本文以Van Dijk话语分析原则为理论框架,从社会心理修辞学和互动语言学视角系统分析了公诉人话语中停顿的动态属性及其修辞功能。研究表明:"停顿"在公诉人话语中主要分布在句中,出现频繁且停延时间长。此类停顿具有5大修辞功能,即提醒、强调、对立、严肃及疑问功能。其中,强调功能和提醒功能使用频率最高且主要以小停顿的方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人话语 停顿 动态属性 修辞功能
原文传递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公诉方话语分析——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3
作者 何一婧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7期3091-3100,共10页
近年来,许多法律语言学家将研究对象从静态转向动态语篇,但就庭审语篇而言,大多数研究专注于单一主体,忽视了庭审各方互动关系和阶段性特征。本文选取复旦投毒案一审公审中的公诉方话语为研究对象,探求其态度资源在不同被评价主体和庭... 近年来,许多法律语言学家将研究对象从静态转向动态语篇,但就庭审语篇而言,大多数研究专注于单一主体,忽视了庭审各方互动关系和阶段性特征。本文选取复旦投毒案一审公审中的公诉方话语为研究对象,探求其态度资源在不同被评价主体和庭审阶段间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公诉人语言特征和庭审中的人际功能,为公诉人言语使用策略提供了相应建议,从而有利于提高庭审效率,保障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庭审语篇 话语分析 公诉人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