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车当量公里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忠厚 《铁道机车车辆》 2002年第B12期228-231,共4页
简要分析了机车检修周期单一地由走行公里或运用时间来确定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提出了机车当量公里的概念 ,并建立了机车当量公里的数学模型 ,将机车运行过程中的公里量、负荷量和时间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 简要分析了机车检修周期单一地由走行公里或运用时间来确定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提出了机车当量公里的概念 ,并建立了机车当量公里的数学模型 ,将机车运行过程中的公里量、负荷量和时间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公里 数学模型 检修周期 公里量 负荷 时间
下载PDF
我国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 被引量:1
2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17期15-15,共1页
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技术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8月9日重点介绍了该成果。
关键词 子信息 公里量 隐形传输 子隐形传态 《自然》杂志 通讯卫星 自由空间 学术期刊
下载PDF
中国首次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
3
《中国科技奖励》 2017年第7期73-74,共2页
据悉,中国科学家6月15日(当地时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同时,这也意味着量子通信向实用迈出一大步。
关键词 中国科学家 子纠缠 公里量 《科学》杂志 子通信
下载PDF
我国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
4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 2012年第10期48-48,共1页
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技术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8月9日重点介绍了该成果。
关键词 子信息 公里量 隐形传输 子隐形传态 《自然》杂志 自由空间 通讯卫星 学术期刊
下载PDF
中科大首次成功实现量子隐形传态首跨百公里 卫星助力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可行
5
作者 吴长锋 《安徽科技》 2012年第9期24-25,共2页
本刊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通过地基实验坚实地证明了实现基于卫... 本刊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通过地基实验坚实地证明了实现基于卫星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研究成果8月9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隐形传态 通信网络 公里量 卫星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实验室 《自然》杂志
下载PDF
基于车公里载客量的公交线路客运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赖志伟 涂平 孙棣华 《交通与计算机》 2008年第4期162-164,共3页
对公交线路客运量的有效预测是制定线路运营计划、合理规划运营线路和优化公交运营调度的基础。通过分析线路车公里载客量的周期波动特征,提出以车公里载客量和公交车载客里程为关键影响因素,建立公交线路客运量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对公交线路客运量的有效预测是制定线路运营计划、合理规划运营线路和优化公交运营调度的基础。通过分析线路车公里载客量的周期波动特征,提出以车公里载客量和公交车载客里程为关键影响因素,建立公交线路客运量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相对误差低于15%,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里载客 载客里程 客运 周期波动特征
下载PDF
地面纵坡与防护栅栏耗材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寅 《铁道建筑技术》 2013年第10期94-95,99,共3页
以2.2 m高防护栅栏为例,介绍在不同地面纵坡条件下平均每公里铁路防护栅栏耗材量与地面纵坡的关系;由于铁路防护栅栏各构件的使用情况与地面纵坡关系密切,故认为应重点解决防护栅栏立柱与地面纵坡的关系。
关键词 铁路防护栅栏 公里耗材 地面纵坡 防护栅栏立柱
下载PDF
内燃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的研制及应用
8
作者 曾凡志 顾春海 +1 位作者 刘厚军 陈世永 《内燃机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45,48,共3页
分析了当前机车单纯以走行公里或时间确定检修修程的弊端,阐述了当量公里的概念,提出了采用公里量、时间量、负荷量确定检修周期的方案,介绍了内燃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的构成、工作原理、功能及作用。
关键词 内燃机车 公里记录仪 研制 检修周期 信号分析 公里量 时间 负荷
原文传递
《自然》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
9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2年第9期9-9,共1页
8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技术基础。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 8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技术基础。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究,并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杂志 子信息 隐形传输 公里量 子隐形传态 IT技术 自由空间 通讯卫星
原文传递
人民胜利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恩贵 张之奇 叶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136,共3页
在对灌区计算参数概化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实测曲线拟合法分别计算了人民胜利渠灌区渠道单公里渗漏量,以斗渠为控制单元,分不同方案自下而上计算不同级别渠道渗漏损失、推算渠首流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计算基于空间分布... 在对灌区计算参数概化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实测曲线拟合法分别计算了人民胜利渠灌区渠道单公里渗漏量,以斗渠为控制单元,分不同方案自下而上计算不同级别渠道渗漏损失、推算渠首流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计算基于空间分布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认为实测曲线拟合法回归分析计算结果更适合该灌区实际情况,并提出了适用于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系数 公里渗漏 空间分布 人民胜利渠灌区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布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钦武 姜丙洲 张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226-229,235,共5页
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实测拟合法分别计算了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渠道单公里渗漏量,以斗渠为控制单元,分不同方案自下而上计算不同级别渠道渗漏损失和推算渠首流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计算基于空间分布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并得... 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实测拟合法分别计算了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渠道单公里渗漏量,以斗渠为控制单元,分不同方案自下而上计算不同级别渠道渗漏损失和推算渠首流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计算基于空间分布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并得出了适于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空间分布的计算方法,为分析计算灌区不同斗渠控制单元灌溉水量向渠首灌溉水量的转换提供技术手段和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渗漏 公里渗漏 灌溉水利用系数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天津-汽威乐上市
12
《汽车维修》 2004年第4期3-3,共1页
关键词 天津一汽威乐汽车 汽车市场 汽车设计 排放 市场价格 公里油耗
下载PDF
The O1 Atmosphere Tide in the Mesosphere (80-100 km) in Wuhan, China (30° N, 114° E)
13
作者 Xiaojuan Niu Jiangang Xiong +1 位作者 Yafang Tu Xuan Ke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9期621-628,共8页
Horizontal winds in the mesosphere (80-100 km) were measured by meteor radar in Wuhan, China (30° N, 114° E) over a 45-month interval in 2002-2005 and the data exa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monthly mean be... Horizontal winds in the mesosphere (80-100 km) were measured by meteor radar in Wuhan, China (30° N, 114° E) over a 45-month interval in 2002-2005 and the data exa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monthly mean behavior of the Ol tide. A clear seasonal variation in amplitude of the O1 tide ranging from -0.3 m/s to 2.6 m/s was observed. In most months, the northward and eastward components differed by about 7 lunar hours with the eastward component leading. Comparison of the amplitudes of the M2 and O1 tides suggests the O1 tide is quite stronger over Wuhan, China. The amplitude ratio of the O1 tide to the M2 tide is quite stronger than that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being 0.41. The vertical wavelength of the O1 tide differs on a monthly basis. Height profiles of the O1 tide showed obvious height variation. The O1 tide is stronger in January and July. In different month, the vertical wavelength for the O1 tide changes considerably at the same height. The year's variation trend of the northward and eastward components is very similar in both phase and ampl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tide M2 tide ATMOSPHERE LUNAR
下载PDF
New Levels of the Pr Atom with Almost Similar Energies
14
作者 Zaheer Uddin Imran Siddiqui +3 位作者 Shamim Khan B. Gamper Esam H.Abdul-Hafidh L. Windholz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4期88-94,共7页
A Fourier transform (FT) spectrum of praseodymium (Pr) extending from UV to IR was investigated. Hyperfine (hf) structures of unclassified lines with sufficiently high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were analyzed... A Fourier transform (FT) spectrum of praseodymium (Pr) extending from UV to IR was investigated. Hyperfine (hf) structures of unclassified lines with sufficiently high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were analyzed and some new levels were found. We present these new levels in this work. Some of the new levels have energies almost equal to the energies of already known or other new levels, distinguished either by different values of angular momentum J or by their pa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fine structure PRASEODYMIUM fourier spectrum.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deep biosphere 被引量:6
15
作者 FANG JiaSong1,2 & ZHANG Li3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College of Natural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s, Hawaii Pacific University, Kaneohe, HI 96744, US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157-165,共9页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scientific drilling into sediments and rocks in the ocean and the continent ha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physiologically and phylogenetically complex microbial life in the deep subsurface. M...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scientific drilling into sediments and rocks in the ocean and the continent ha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physiologically and phylogenetically complex microbial life in the deep subsurface. Microorganisms, most of which have no cultured or known relatives in the surface biosphere,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sediments and rock at depth as deep as 1 km below the seafloor and more than 3 km deep in the continent. The deep biosphere probably represents the most voluminous part of the global biosphere and may constitute as much as 50% of the Earth’s biomas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and most recent advances in studying the deep biosphere and suggest directions in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biosphere Thomas Gold MICROORGANISM biomass DNA RIBOSOME ODP CARD-FISH dark energy LIPIDS SERPENTIN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