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六事法与基层社会治理
1
作者 闫强乐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中国古代国家在法律体系构建过程中,沿着“官法同构”的制度逻辑,至明清时期,形成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事法为主体的“六事法体...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中国古代国家在法律体系构建过程中,沿着“官法同构”的制度逻辑,至明清时期,形成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事法为主体的“六事法体系”。六事法在地方基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明代州县地方政治体制不仅遵循六部体制程序运行,其基本法律文本成为州县地方官学及政府为政、教育的基础。明代六事法的地方实践适应明代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了地方基层社会治理的效率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六事法 基层治理 《明会典》 立规设禁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的“六事法体系” 被引量:25
2
作者 朱勇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45,共21页
中国古代采取"官法同构"的制度建构基本模式,根据国家事务管理需要,设置官制;根据官吏治理需要,建立法制,进而实现"治官"与"治民"的双重目标。从汉唐至明清,官制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到"三... 中国古代采取"官法同构"的制度建构基本模式,根据国家事务管理需要,设置官制;根据官吏治理需要,建立法制,进而实现"治官"与"治民"的双重目标。从汉唐至明清,官制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六部"体制的演进,法制则经历了"六事法体系"的萌芽、建立、成熟、完善等发展阶段。至明清之时,与中央六部官制相对应,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事法为主体的"六事法体系"成熟、完善。通过对于"户事法"的透视,可以看到,"六事法体系"对于国家事务与社会关系形成广泛覆盖,基本实现了对于文武百官、社会万民的全面调整。这一法律体系,符合古代国情,满足古代治国理政需要,并在维护国家统一、构建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法律体系,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式的鲜明特色,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与法律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事法体系 同构
原文传递
官法同构:明代国家治理的法律模式
3
作者 闫强乐 《法律史评论》 2023年第3期71-81,共11页
“官法同构”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明代在官制与法制方面,全面建设六部官制与法典六部体例,使得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与法典编纂体例进入成熟形态,官僚体制与法典体例的同一结构,形成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 “官法同构”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明代在官制与法制方面,全面建设六部官制与法典六部体例,使得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与法典编纂体例进入成熟形态,官僚体制与法典体例的同一结构,形成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事法为主体的明代六事法体系。明代官法同构的法律模式的有效实施,维护了国家大一统政治格局,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通过从严治官,保持了国家政务政令畅通,国家政务的管理效率也得到提升。明代官法同构的法律模式,展现了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与法律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构 国家治理 大一统 治官治民 六事法体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多重理论建构
4
作者 闫强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15,共7页
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博大庞杂,自成特色。国内外学者从法律文本、法律内容、法律空间等不同角度,建构不同的法律体系认知,形成了律令法体系、部门法体系、"国家—民间"二元法体系等不同理论学说。"六事法体系"从中... 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博大庞杂,自成特色。国内外学者从法律文本、法律内容、法律空间等不同角度,建构不同的法律体系认知,形成了律令法体系、部门法体系、"国家—民间"二元法体系等不同理论学说。"六事法体系"从中国古代法律自身规律出发,循着"官法同构"的帝国治理逻辑,综合法律文本、法律内容、法律空间因素,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法系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建构一套适应中国本土文化自觉的法律体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体系 律令 部门 “国家—民间”二元 六事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