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育视域下西周乐舞教育的价值探析——以六代舞、六小舞为例
1
作者
张慧心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乐舞教育是当时西周国子人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其本质是一种“德教”,是西周国子修身养德的途径。西周的乐舞教育不仅是我国古代舞蹈教育的开端,更是我国美育教育的开端。本文结合礼乐教育中的舞蹈实体——六代舞、六小舞的实例,...
乐舞教育是当时西周国子人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其本质是一种“德教”,是西周国子修身养德的途径。西周的乐舞教育不仅是我国古代舞蹈教育的开端,更是我国美育教育的开端。本文结合礼乐教育中的舞蹈实体——六代舞、六小舞的实例,挖掘其乐舞教育背后的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乐
舞
美育
六代舞
六
小
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
作者
郝蓉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8期191-191,共1页
唐代宫廷乐舞又称"燕乐",它不仅建立了完整的乐舞机构组织,成立了"教坊"、"梨园"等,还极大地丰富了乐舞表演的内容形式(坐部伎和立部伎),在舞蹈风格上也形成了两大类健舞(刚健敏捷多为来自外族的舞蹈)和...
唐代宫廷乐舞又称"燕乐",它不仅建立了完整的乐舞机构组织,成立了"教坊"、"梨园"等,还极大地丰富了乐舞表演的内容形式(坐部伎和立部伎),在舞蹈风格上也形成了两大类健舞(刚健敏捷多为来自外族的舞蹈)和软舞(舞蹈温婉轻柔多为汉族自己创作的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代舞
燕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代大舞合用说在汉代的演进
3
作者
闫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4,共7页
两汉时期,很多经学家主张天子大祭祀所用乐舞当包含先王通行与本朝制作两类,《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可视为此种主张的经典依据。元始年间,王莽在其天地合祀的礼制改革中将这种经学理...
两汉时期,很多经学家主张天子大祭祀所用乐舞当包含先王通行与本朝制作两类,《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可视为此种主张的经典依据。元始年间,王莽在其天地合祀的礼制改革中将这种经学理论付诸实践,并在气论及阴阳学说的背景下加以诠释。郑玄注解《大司乐》,基于原文框架进行建构,提出了分等级的祭祀用舞制度,并结合《尚书·皋陶谟》对合舞的政治意义进行阐发。从各家经说到王莽的实践和郑注的发挥,六代大舞合用说深刻影响了汉代的乐舞制度与思想。清代礼学名家孙诒让对王莽、郑玄之说多有批评,立论虽精,但也存在忽略汉代实际情况等问题,需要加以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
代
大
舞
汉
代
王莽
郑玄
原文传递
六代乐:“乐见其善”与“陈乐象德”
被引量:
2
4
作者
于平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41,160,共13页
周初制礼作乐,集中整理了前代遗留的《云门大卷》《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加上新创作的《大武》,制定为"六代舞"(又称"六代乐")。"六代乐"除《大武》外,原是分散在各族之中的传统舞蹈,是各氏...
周初制礼作乐,集中整理了前代遗留的《云门大卷》《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加上新创作的《大武》,制定为"六代舞"(又称"六代乐")。"六代乐"除《大武》外,原是分散在各族之中的传统舞蹈,是各氏族的祭祀舞。作为"纪功乐舞","六代乐"纪录并歌颂了统治者的武功或文德。"六代乐"作为纪功乐舞的"乐见其善",也就是"所纪之功"。始有《云门大卷》所纪的涿鹿一战黄帝"为龙鸣"以御蚩尤;再有《大章》所纪帝尧"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尔后有《大韶》所纪帝舜自我"修教"而"服有苗";还有《大夏》所纪夏禹"降通漻水以导河";另有《大濩》所纪"商汤救旱";最后是《大武》所纪武王"夹振之而四伐,盛威于中国也"。而"六代乐"之后,最具典范性的纪功乐舞便是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它是《大武》之"发扬蹈厉"精神的光大,形成了后世以乐舞"纪功德""颂圣明"的创制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功乐
舞
六
代
乐
六代舞
祭祀
舞
中国
舞
蹈史
原文传递
佾舞始源考
被引量:
5
5
作者
林鹤璇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旨在阐明韩国文庙释奠表演的佾舞始源。长期以来人们常认为"佾舞"是一种舞蹈的名称,但是,从严格意义而言,它应该被界定为一种舞者排成"行"与"列"形成的舞蹈形式,而考察这种形式形成的根源,对于追溯...
本文旨在阐明韩国文庙释奠表演的佾舞始源。长期以来人们常认为"佾舞"是一种舞蹈的名称,但是,从严格意义而言,它应该被界定为一种舞者排成"行"与"列"形成的舞蹈形式,而考察这种形式形成的根源,对于追溯该舞蹈始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将通过考察古代中国的舞蹈与舞蹈形式研究佾舞的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
代
大
舞
祭孔
舞
蹈
佾
舞
原文传递
题名
美育视域下西周乐舞教育的价值探析——以六代舞、六小舞为例
1
作者
张慧心
机构
山东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文摘
乐舞教育是当时西周国子人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其本质是一种“德教”,是西周国子修身养德的途径。西周的乐舞教育不仅是我国古代舞蹈教育的开端,更是我国美育教育的开端。本文结合礼乐教育中的舞蹈实体——六代舞、六小舞的实例,挖掘其乐舞教育背后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
西周乐
舞
美育
六代舞
六
小
舞
分类号
J70-05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
作者
郝蓉
机构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8期191-191,共1页
文摘
唐代宫廷乐舞又称"燕乐",它不仅建立了完整的乐舞机构组织,成立了"教坊"、"梨园"等,还极大地丰富了乐舞表演的内容形式(坐部伎和立部伎),在舞蹈风格上也形成了两大类健舞(刚健敏捷多为来自外族的舞蹈)和软舞(舞蹈温婉轻柔多为汉族自己创作的舞蹈)。
关键词
六代舞
燕乐
分类号
J72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代大舞合用说在汉代的演进
3
作者
闫宁
机构
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制文化与国家治理”(项目编号22VLS004)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两汉时期,很多经学家主张天子大祭祀所用乐舞当包含先王通行与本朝制作两类,《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可视为此种主张的经典依据。元始年间,王莽在其天地合祀的礼制改革中将这种经学理论付诸实践,并在气论及阴阳学说的背景下加以诠释。郑玄注解《大司乐》,基于原文框架进行建构,提出了分等级的祭祀用舞制度,并结合《尚书·皋陶谟》对合舞的政治意义进行阐发。从各家经说到王莽的实践和郑注的发挥,六代大舞合用说深刻影响了汉代的乐舞制度与思想。清代礼学名家孙诒让对王莽、郑玄之说多有批评,立论虽精,但也存在忽略汉代实际情况等问题,需要加以辨明。
关键词
六
代
大
舞
汉
代
王莽
郑玄
Keywords
“six dynasties of great dance”
the Han Dynasty
Wang Mang
Zheng Xuan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六代乐:“乐见其善”与“陈乐象德”
被引量:
2
4
作者
于平
机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41,160,共13页
文摘
周初制礼作乐,集中整理了前代遗留的《云门大卷》《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加上新创作的《大武》,制定为"六代舞"(又称"六代乐")。"六代乐"除《大武》外,原是分散在各族之中的传统舞蹈,是各氏族的祭祀舞。作为"纪功乐舞","六代乐"纪录并歌颂了统治者的武功或文德。"六代乐"作为纪功乐舞的"乐见其善",也就是"所纪之功"。始有《云门大卷》所纪的涿鹿一战黄帝"为龙鸣"以御蚩尤;再有《大章》所纪帝尧"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尔后有《大韶》所纪帝舜自我"修教"而"服有苗";还有《大夏》所纪夏禹"降通漻水以导河";另有《大濩》所纪"商汤救旱";最后是《大武》所纪武王"夹振之而四伐,盛威于中国也"。而"六代乐"之后,最具典范性的纪功乐舞便是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它是《大武》之"发扬蹈厉"精神的光大,形成了后世以乐舞"纪功德""颂圣明"的创制取向。
关键词
纪功乐
舞
六
代
乐
六代舞
祭祀
舞
中国
舞
蹈史
分类号
J709.2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佾舞始源考
被引量:
5
5
作者
林鹤璇
机构
韩国成均馆大学舞蹈系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文摘
本文旨在阐明韩国文庙释奠表演的佾舞始源。长期以来人们常认为"佾舞"是一种舞蹈的名称,但是,从严格意义而言,它应该被界定为一种舞者排成"行"与"列"形成的舞蹈形式,而考察这种形式形成的根源,对于追溯该舞蹈始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将通过考察古代中国的舞蹈与舞蹈形式研究佾舞的始源。
关键词
六
代
大
舞
祭孔
舞
蹈
佾
舞
Keywords
Yookdae-Daemoo
Jaegong-Moodo
I1-Moo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育视域下西周乐舞教育的价值探析——以六代舞、六小舞为例
张慧心
《艺术评鉴》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郝蓉
《教育教学论坛》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六代大舞合用说在汉代的演进
闫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4
六代乐:“乐见其善”与“陈乐象德”
于平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5
佾舞始源考
林鹤璇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