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安州志》中的茶诗及其广告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岳林 张晓乐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7-19,共3页
同治十一年编纂的《六安州志》"艺文志"收录了数十首茶诗、茶词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主题突出,即介绍、宣传六安茶,写出了六安茶的色、品、味、形;同时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手法巧妙,文化意蕴浓厚。《六安州志》如此编纂意图明确... 同治十一年编纂的《六安州志》"艺文志"收录了数十首茶诗、茶词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主题突出,即介绍、宣传六安茶,写出了六安茶的色、品、味、形;同时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手法巧妙,文化意蕴浓厚。《六安州志》如此编纂意图明确,即具有突出精品意识的宣传目的,达到古代社会广而告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诗 六安州 精品意识 广告意识
下载PDF
《六安州志》描绘的文学地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岳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6-18,共3页
同治年间修撰的《六安州志》保存了一批古代六安州的珍贵文学资料,这些资料描绘出六安州文学写作地图的轮廓,具有潜在的文学史意义,即它以原生态、隐性书写形式,描绘了文学史多层架构的空间图谱。
关键词 六安州志》 文学地图 隐性书写 原生态
下载PDF
明清六安州城“八景”的历史构建与书写——从“八景”诗意象看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育良 郭文君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2-38,共7页
旧时州县多有"八景"之说,多则加倍罗列。围绕州县"八景"从事的历史构建与文学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的文化意识与审美情趣。当下的我们,也不妨将其纳入历史记忆。明清时期六安州城"八景",反映于... 旧时州县多有"八景"之说,多则加倍罗列。围绕州县"八景"从事的历史构建与文学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的文化意识与审美情趣。当下的我们,也不妨将其纳入历史记忆。明清时期六安州城"八景",反映于多种明清志书的相关诗歌吟咏中。这些吟咏,通过形塑一系列文学意象,赋予"八景"以特殊的人文意涵,并持续地进行着六安州城"八景"的历史构建与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州城“八景” “八景”诗 意象 明清时期
下载PDF
《六安州志》描绘的六安形象
4
作者 张岳林 张晓乐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6-21,共6页
《六安州志》以明确的编纂理念显示了其文化建构意图,"考古迹,存旧典,辨利弊,表贤才",为此,其对六安地方历史文化作了全面的纪录与描绘,通过舆图、学校、职官、人物、艺文等时空结构建构起来的六安地方志,描绘了一个山川灵秀... 《六安州志》以明确的编纂理念显示了其文化建构意图,"考古迹,存旧典,辨利弊,表贤才",为此,其对六安地方历史文化作了全面的纪录与描绘,通过舆图、学校、职官、人物、艺文等时空结构建构起来的六安地方志,描绘了一个山川灵秀、物产别样、民风淳朴、交通便利的六安,并标示了六安在古代中国版图中的位置,从而成功地为六安形塑了一个历史文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州 空间建构 文化形塑 六安文化形象
下载PDF
清康熙十八年六安州大旱的官方应对
5
作者 关传友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9,共4页
清康熙十八年六安州发生了称为"奇荒"的特大旱灾。地方各级官府积极面对,采取了十分有效的抗灾救灾措施,努力减轻了旱灾的损失,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力地维护了地方社会秩序,是皖西地区历史上一次极为成功的救灾范例。
关键词 六安州 康熙十八年 特大旱灾 官方应对
下载PDF
清代徽商与经营地民众的纠纷——六安徽州会馆案 被引量:15
6
作者 范金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因经营活动及其他种种措置,徽商与客籍地社会各阶层时有矛盾,有时甚至形成严重的冲突对立。清嘉庆年间,徽商在安徽六安州为建会馆,与当地士绅形成严重冲突,并导致一场历时近两年的诉讼,这是一个重要的徽商与经营地各阶层关系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 徽商 六安州 六安会馆 案件
下载PDF
清代皖西地区匪患问题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德华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4-89,共6页
清代皖西匪患种类较多且频发,对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匪患发生年份不均,在顺治朝与咸丰朝有两个高峰期。匪患在皖西空间分布差异也较为明显,霍邱县最多,英山县最少。其多发原因与当地民风彪悍、自然灾害、人地关系、社会... 清代皖西匪患种类较多且频发,对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匪患发生年份不均,在顺治朝与咸丰朝有两个高峰期。匪患在皖西空间分布差异也较为明显,霍邱县最多,英山县最少。其多发原因与当地民风彪悍、自然灾害、人地关系、社会环境、吏治腐败等息息相关。地方官府通过武力清剿、推行保甲等措施剿匪,并积极通过设立义仓、播发稻种与耕牛等方式,来减轻灾害、恢复生产。皖西百姓也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抵御匪寇,如兴办团练、构筑堡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皖西 六安州 匪患 应对
下载PDF
乾隆首倡仿制宣纸
8
作者 曹天生 《江淮文史》 2023年第3期69-80,共12页
笔者在研究安徽历史文化有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条乾隆帝首倡仿制宣纸的资料,读来感到有趣,这里将初步研究所得缀成小文,以向专家学者请教。乾隆帝谕令六安州仿制宣纸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25岁登基... 笔者在研究安徽历史文化有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条乾隆帝首倡仿制宣纸的资料,读来感到有趣,这里将初步研究所得缀成小文,以向专家学者请教。乾隆帝谕令六安州仿制宣纸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25岁登基,在位6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历 乾隆帝 清高宗 宣纸 六安州 仿制 首倡
下载PDF
清代皖西地区蝗灾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汪德华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1-16,共6页
清代皖西蝗灾次数多,对当地农业生产与百姓生活造成极大危害。蝗灾集中发生在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而且年份不均,在康熙朝与咸丰朝有两个高峰期。蝗灾在皖西地域的空间特征差异较为明显,六安州最多,寿州最少。其多发原因与当地气候、... 清代皖西蝗灾次数多,对当地农业生产与百姓生活造成极大危害。蝗灾集中发生在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而且年份不均,在康熙朝与咸丰朝有两个高峰期。蝗灾在皖西地域的空间特征差异较为明显,六安州最多,寿州最少。其多发原因与当地气候、温度、地形息息相关,很可能与当地社会环境也有联系。皖西百姓通过土埋法、火烧法积极捕蝗,而地方官员也采取多种措施捕蝗,并积极救济赈灾,还设立刘猛将军庙,进行祭祀除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皖西 六安州 蝗灾 防治
下载PDF
从动乱到治乱:咸同兵燹时期的六安社会
10
作者 汪德华 熊帝兵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8-83,共6页
咸同时期的十余年间,皖西六安州因地理位置重要为清军、太平军、捻军长期盘踞鏖战之地。境内的英山县、霍山县战事次数最多。兵燹不仅对当地公署、仓储等官府设施冲击严重,还焚毁了大量城乡民房设施,六安州内的学宫宗祠等文教事业更是... 咸同时期的十余年间,皖西六安州因地理位置重要为清军、太平军、捻军长期盘踞鏖战之地。境内的英山县、霍山县战事次数最多。兵燹不仅对当地公署、仓储等官府设施冲击严重,还焚毁了大量城乡民房设施,六安州内的学宫宗祠等文教事业更是惨遭毁坏。战争中的百姓或死或逃,人口数量锐减,这导致大量土地抛荒,可耕作农田数量减少,破坏了田赋征收的稳定性,加剧了百姓的生活负担,给当地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面对频发且严重的兵燹,清政府积极开展武科人才的选拔,扩充了大量的武备人员,取得了一些军事上的胜利,对战争的破坏起到了一定缓解作用。当地百姓积极兴办团练、修筑城垣、构筑堡寨,有力抵御了战乱的波及,对维护六安地方秩序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州 英山县 霍山县 皖西 咸同兵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