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圣祖”图像与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六御”神系问题考辨
1
作者 米德昉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4,共9页
大足南山三清古洞是南宋时期一座道教洞窟,窟内中心柱镌“三清六御”像,其中“六御”尊格及位次问题一直以来说法不一。主要根源在于忽略了对造像本身进行细致的图像学观察。该“六御”组合中有一像身着道装,很少引起学者们注意,经本文... 大足南山三清古洞是南宋时期一座道教洞窟,窟内中心柱镌“三清六御”像,其中“六御”尊格及位次问题一直以来说法不一。主要根源在于忽略了对造像本身进行细致的图像学观察。该“六御”组合中有一像身着道装,很少引起学者们注意,经本文考证该像是宋真宗时期出现的“圣祖”。此像的确认不仅为辨识该窟内“六御”身份起到关键作用,也为解决宋代以来“三清六御”图像问题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三清古洞 圣祖像 六御神系
原文传递
略论宋代御史六察制度——兼与刁忠民同志商榷 被引量:4
2
作者 贾玉英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7-23,共7页
宋神宗元丰年间 ,以监察御史点检三省、枢密院文书 ,创建六察司 ,以类相分 ,纠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等机构的失职行为 ;强化对六察官自身的监督机制 ,在尚书省置御史房 ,负责弹纠御史六察官的失职行为 ,且置簿记录其弹纠之多寡... 宋神宗元丰年间 ,以监察御史点检三省、枢密院文书 ,创建六察司 ,以类相分 ,纠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等机构的失职行为 ;强化对六察官自身的监督机制 ,在尚书省置御史房 ,负责弹纠御史六察官的失职行为 ,且置簿记录其弹纠之多寡当否 ,御史六察官失察要受到尚书省的弹奏。宋朝御史六察制度投入少收效大 ,对提高行政效率、整顿吏治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弹劾权:点检文书
下载PDF
金元全真道神仙體系中“六御”身份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耿紀朋 《全真道研究》 2018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宋代道教神系並非完全定型,北宋真宗和徽宗先後兩次構建新的道教神系,促進了新道派的出現。南宋鑒於徽宗亡國,對道教的管理較爲嚴格。但是南宋道派衆多,信奉的神系並不相同,這在道教經典中多有體現。全真道和太一道、大道教在北方金元... 宋代道教神系並非完全定型,北宋真宗和徽宗先後兩次構建新的道教神系,促進了新道派的出現。南宋鑒於徽宗亡國,對道教的管理較爲嚴格。但是南宋道派衆多,信奉的神系並不相同,這在道教經典中多有體現。全真道和太一道、大道教在北方金元統治區傳播,各自提出不同的道教思想。雖然金元沿用了道教神仙體系中的'六御'尊神信仰,但是其具體身份却隨著教派的發展有不同的界定,元朝全真道神仙體系中的'六御'是結合全真祖師信仰形成的玉帝、紫微、勾陳、東華、后土、金母組合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真道 六御 四帝二后
原文传递
李民寏与“备御六条”
4
作者 闻家祯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备御六条”是李民寏在《建州闻见录》中记述了囚居建州的见闻后,附于文后的“御敌之策”,是基于萨尔浒之战的亲身经历,以及在建州城内的见闻,得出的重要理论。其对明朝、朝鲜与后金三方的军事情况展开的比较、分析,精辟入里,我们可以... “备御六条”是李民寏在《建州闻见录》中记述了囚居建州的见闻后,附于文后的“御敌之策”,是基于萨尔浒之战的亲身经历,以及在建州城内的见闻,得出的重要理论。其对明朝、朝鲜与后金三方的军事情况展开的比较、分析,精辟入里,我们可以从中对当时各方的军事实力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民寏 建州女真 军事
原文传递
图像抑或文本:大足南山三清古洞主尊身份辨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洁 《中国美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9-49,共11页
宋代绍兴年间(1131—1162)开凿的大足南山摩崖造像,因第5号"三清古洞"布置有较为完整的道教神御而备受学界关注。学界对实物图像和经典文本两种不同途径的仰赖程度,导致对主尊身份不同的判定结果。进而引发出的思考是:我们究竟应... 宋代绍兴年间(1131—1162)开凿的大足南山摩崖造像,因第5号"三清古洞"布置有较为完整的道教神御而备受学界关注。学界对实物图像和经典文本两种不同途径的仰赖程度,导致对主尊身份不同的判定结果。进而引发出的思考是:我们究竟应该更相信实物还是应该更相信经典文本?本文在前人重要的研究基础上,将实物遗存、道教经典文本与南山的仪式功能相结合,试图从方法上对这一问题做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清古洞 道教造像 摩崖 “三清六御 宋代祈雨 《道门科范大全》
原文传递
12世纪道教艺术的杰作:大足南宋道教石刻——以大足佛儿岩石窟为主的追溯性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强 《长江文明》 2014年第3期21-33,共13页
佛儿岩石窟是大足南宋道教石刻年代较晚的造像点,通过对该处道教造像的考察,认为在造像题材和图像样本上,与之前大足境内南宋道教造像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尤其是三清、六御、四圣等题材表现尤为充分,结合宋元时期中国道教艺术,可见集... 佛儿岩石窟是大足南宋道教石刻年代较晚的造像点,通过对该处道教造像的考察,认为在造像题材和图像样本上,与之前大足境内南宋道教造像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尤其是三清、六御、四圣等题材表现尤为充分,结合宋元时期中国道教艺术,可见集中在12世纪的大足南宋道教造像,具有较为浓厚的地域性,对于了解中国道教题材和艺术在宋代时期的演变是不可缺少的实物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道教石刻 佛儿岩石窟 三清 六御 四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