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六朝民歌看原始阿注婚残迹(上)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洪顺隆
-
出处
《许昌师专学报》
1998年第3期35-37,共3页
-
文摘
本文用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剖析了一首六朝民歌,发现其中的异性求爱还保留有原始阿注婚的残迹,而现在西南一些民族的婚俗中仍有所表现,以此观照六朝民歌。
-
关键词
六朝民歌
阿注婚
原始民俗
原始社会
男女关系
试验婚
-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六朝民歌看原始阿注婚残迹(下)
- 2
-
-
作者
洪顺隆
-
出处
《许昌师专学报》
1998年第4期32-35,共4页
-
文摘
如果我们拿现代西南少数民族的试验婚这种婚俗,去看六朝民歌,站在这种“阿注婚”的男女交往习俗去诠释六朝民歌,那将如何呢?五、六朝民歌中的“阿注婚”残迹风俗固然不断地在变化,但当新的习俗兴起的时候,有一部分原始礼仪的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它的原始古义被有意识...
-
关键词
六朝民歌
阿注婚
原始民俗
布朗族
纳西族
-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六朝民歌映现的原始阿注婚残迹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洪顺隆
-
机构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11-221,共11页
-
文摘
一、序言生活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活动,是自有天地以来,直至今日,连续不断的生存活动,它沿着自身发展的道路在各个时代相应地变化,在前进过程中,总有某些部分,被某些团体保存下来,如火之传薪,由此薪到彼薪,永远发展变化下去.那些保存在某些团体中的因子,总会被后代袭用,如《礼记·礼器》说:“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礼有因袭,正是人类生活有因袭的一个片面.原始时代的生活习惯,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的原始意义早已被人们遗忘了,徒留形式,而所留下的形式又因为相关条件有所改变,使原始形式受到修正而有所变形,以至于被人人所忽略,就如一位受尽风霜的人,脸形有了变化,让人乍见不知是故人一样,但仔细辨认就知道他是老相识,原来它本就是原始风俗和仪式的某部分,在文明社会里,经过整容而显现的新面目.最近为了研究六朝的抒情诗,把六朝有关的抒情诗材料重新阅读分析一过,发现有少数民歌,表现异情求爱,还保存着原始爱情活动风貌,由是激起了我追根究底的好奇心,想借助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等方面的专家研究成果,对它作一次观照,希望由此能揭开那些爱情诗中含蕴的原始民俗真相.
-
关键词
阿注婚
六朝民歌
纳西族
布朗族
古史研究
夏民族
母系氏族社会
母系社会
百越
边疆少数民族
-
分类号
J642-09
[艺术—音乐]
-
-
题名六朝民歌之“隐语”及其遗韵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林
-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0,共2页
-
文摘
六朝民歌之“隐语”及其遗韵陈林在中国音乐史上,六朝民歌占有特殊的地位。其辞意清新,想象丰富,而且手法特别,喜用“隐语”。“晋宋间清商曲辞皆民间讴谣,或出伎人之手,非文士所为。故皆当时俗语,多假同声字以为谜。前一曲为本事,后一曲则借骁作娇……在古人为...
-
关键词
六朝民歌
隐语
桂东南
吴声歌曲
《山歌》
“苦”
方言
冯梦龙
特殊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方式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六朝乐府民歌中的妓女之歌
- 5
-
-
作者
安东焕
-
机构
韩国光州大学
-
出处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
文摘
六朝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背景 ,使一些妇女沦为妓女 ,在六朝乐府民歌中有一部分妓女之歌。这些民歌从多方面反映了妓女的生活和情感 ,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
关键词
六朝乐府民歌
文化思想
政治
思想文化
妓女题材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白怎样向汉魏六朝民歌学习
- 6
-
-
作者
王连熙
-
出处
《文学遗产》
1959年第A07期83-100,共18页
-
文摘
伟大的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曾经不倦地多方面地向他以前的古典诗歌学习,
-
关键词
六朝民歌
学习
李白
汉魏
创作实践
古典诗歌
诗人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双关”称名之由来
被引量:14
- 7
-
-
作者
马国强
-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8年第6期40-40,共1页
-
文摘
双关是我国文学史上出现较早的传统修辞方式之一。大约从六朝民歌开始,就已经很常用了。例如,“高山种芙蓉”(子夜歌),以“芙蓉”谐“夫容”。“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读曲歌),以“藕”谐“偶”,“莲”谐“怜”。“昼夜常怀丝”(西曲歌·作蚕丝),以“怀丝”谐“怀思”。这类双关语,大多出现在男欢女爱的情歌里面,使作品委婉含蓄,风趣生动。刘禹赐的《杨柳枝》:“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红楼梦》五回:“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都是运用双关手法当行出色的好例。徐芹庭曰:“双关之语,由来久矣。盖双关语者。
-
关键词
称名
双关语
六朝民歌
子夜歌
传统修辞
高山种
忘世
芙蓉
西曲
男欢女爱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谐音双关的演变
被引量:3
- 8
-
-
作者
郭焰坤
-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9年第5期6-7,共2页
-
-
关键词
谐音双关
《诗经》
六朝民歌
语言形式
《史记·项羽本纪》
生活逻辑
卫宣公
《诗经今注》
诗歌
修辞效果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玲珑剔透 玉润珠圆——王维《辋川集》语言艺术谈片
- 9
-
-
作者
伍道成
-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5期23-24,共2页
-
文摘
王维《辋川某》作于他的中年时期,语音优美,风格独特,属于文学史上的名篇。兹就其语言特色略加分析,尝一脔或可知鼎味。 一、莺声历历,语语如珠 《辋川集》各首分咏辋川诸景,皆五言四句的短章,如:“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又如:“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景是小景,诗是小诗,莹然掌上,玲珑可爱。明快轻松的调子,明丽悠远的氛围,复使人想起六朝民歌小调里的声音。 上举两例中,《临湖亭》写同客人小舟中吟赏湖光山色,及在四面荷花的水亭里当轩对饮之乐,节奏和缓闲雅,句尾押平声韵,颇多悠扬不尽之致;《白石滩》绘滩边绿蒲新引、美人月下浣纱之景,音节摇曳跳荡,句尾押仄声韵,以抒欣喜怡悦之怀。或平或仄。
-
关键词
《辋川集》
王维
玉润
语言艺术
白石
芙蓉
叠词
六朝民歌
仄声韵
明月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双关语拾萃
- 10
-
-
作者
舒展
-
出处
《民主与科学》
1999年第5期42-43,共2页
-
-
关键词
双关语
拾萃
语义双关
《乐府诗集》
《悲惨世界》
《红楼梦》
六朝民歌
窃窃私议
乐府民歌
独眼巨人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华山畿的地点
- 11
-
-
作者
裴伟
-
机构
镇江市教育局
-
出处
《镇江社会科学》
2007年第3期55-55,共1页
-
文摘
《江海学刊》2007年第三期刊载了王宁邦博士的《华山畿小识》,文中称六朝民歌华山畿的发生地是“句容大华山”,笔者不禁大为惊诧。
-
关键词
华山
地点
六朝民歌
-
分类号
K928.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