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朝道教骈文的文学史意义
1
作者
蒋振华
《斯文》
2020年第2期259-273,共15页
六朝道教作家皆为文章高手,散体骈体各擅其长,尤能承汉赋之统绪,运用赋体驾驭骈文,在赋体中造骈偶之丽辞,形成了道教辞赋“赋体之骈”的文学文体样式,对六朝骈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葛洪、郭璞、陶弘景是道教赋体之骈的卓有成就者,在...
六朝道教作家皆为文章高手,散体骈体各擅其长,尤能承汉赋之统绪,运用赋体驾驭骈文,在赋体中造骈偶之丽辞,形成了道教辞赋“赋体之骈”的文学文体样式,对六朝骈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葛洪、郭璞、陶弘景是道教赋体之骈的卓有成就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从文章发展史来看,葛洪、郭璞、顾欢、陆修静的“载道”之文绝大多数是用六朝正宗的骈体写成,在世俗骈文轰轰烈烈发展壮大的同时,仙道世界也推波助澜,入室操戈,将骈文拿来作为宣教的有力工具,共同创造了六朝骈文的繁荣,具有较大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道教
赋体之骈
六朝
骈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道家与六朝道教慈爱思想发微
2
作者
刘康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在世界诸文化体系中,尚善与慈爱是共同的伦理价值取向,作为文化核心的宗教,尤其凝聚了人类慈爱伦理的精髓,并以此构建此岸或彼岸的大同理想社会。先秦儒家、道家等,都发挥了中国文化中深厚的慈爱思想,迨至道教的诞生,继承了先秦道家&qu...
在世界诸文化体系中,尚善与慈爱是共同的伦理价值取向,作为文化核心的宗教,尤其凝聚了人类慈爱伦理的精髓,并以此构建此岸或彼岸的大同理想社会。先秦儒家、道家等,都发挥了中国文化中深厚的慈爱思想,迨至道教的诞生,继承了先秦道家"尚善"、"慈爱"的伦理思想并付诸实践,尤其是六朝道教大乘思潮的盛行,更丰富了道教的慈爱思想资源。本文试梳理先秦道家慈爱思想之渊薮、发掘六朝道教慈爱思想之归旨,以发明"中华道文化传统"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慈爱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
六朝道教
慈爱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六朝道教养生方的用药特色及价值 以《灵宝五符序》卷中与《辅行诀》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刘杰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六朝时期道教医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大批医药类著作。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大都散于历史长河之中,保存至今的只是极少部分。仅就今存的六朝道教本草、方剂类著作而言,又可将之分为两类:一类由道士(或与道教相关的人物)汇辑或注释传统中...
六朝时期道教医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大批医药类著作。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大都散于历史长河之中,保存至今的只是极少部分。仅就今存的六朝道教本草、方剂类著作而言,又可将之分为两类:一类由道士(或与道教相关的人物)汇辑或注释传统中医著作而成,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等。此类著作旨在治病防病,其内容兼有道教医学与教外医学两方面内容。另一类则是道教内部产生的、由道士撰写的医药类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宝五符
《肘后备急方》
六朝道教
《本草经集注》
道教
医学
养生方
医药类
陶弘景
原文传递
从《无上秘要》看六朝道教关于灾难的论述
被引量:
5
4
作者
丁培仁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无上秘要》是北周时代在武帝宇文邕主持下编纂的一百卷道教类书,从其引用的道书大略可以看出六朝道教关于灾难的论述。本文分为灾难的成因、阳九百六与劫难、禳灾度厄的各种方法等三方面,简要地探讨了此一时期道教的观点。关于灾难的...
《无上秘要》是北周时代在武帝宇文邕主持下编纂的一百卷道教类书,从其引用的道书大略可以看出六朝道教关于灾难的论述。本文分为灾难的成因、阳九百六与劫难、禳灾度厄的各种方法等三方面,简要地探讨了此一时期道教的观点。关于灾难的成因,其观点大致可分为自然主义与能动主义。劫运说是关于灾难的新说,它结合了本土的阳九百六观念。而禳灾度厄的方法,根据道教的发展历程,实可区分出防止灾难与消除劫难对人类的影响两条思路。本文认为其方法体现出人们希望消除灾难的良好愿望,当可起到抚慰人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上秘要》
六朝道教
灾难
原文传递
论六朝道教之德性伦理与道德教育思想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子路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9,共6页
道家道教之德性义就人而言,指人先天内禀的本真品质;就社会层面而言,指社会共同体符合道家无为—公平理念而具有的制度德性。六朝道教伦理思想虽具有一般宗教伦理的形式,但性质上却并非神圣命令伦理,而是一种特殊的德性伦理学说,并有其...
道家道教之德性义就人而言,指人先天内禀的本真品质;就社会层面而言,指社会共同体符合道家无为—公平理念而具有的制度德性。六朝道教伦理思想虽具有一般宗教伦理的形式,但性质上却并非神圣命令伦理,而是一种特殊的德性伦理学说,并有其宗教超越性向度。如老子之慈爱观至《度人经》传世时,便转为神学德性。与斯多葛学派类似,六朝道教亦以德性为真正的幸福。就德性与政治、教育的关系而言,六朝时期,道教与玄学道家呼应,主张无为—公平的制度德性,批判通过强制性的教化手段塑造百姓德性,强调自然本真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手段应当遵守的伦理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道教
德性伦理
政治伦理
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六朝道教传授仪研究——以早期经法主导模式为例
6
作者
姜守诚
王汉弢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5,188,共12页
六朝灵宝道派的传承模式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以修炼技术为主导、以传承经典为主导和以法位为主导。这种传承模式的变化也大体可见于早期其他六朝道派。第一、二阶段记录主要见于葛洪所撰《神仙传》和《抱朴子内篇》及部分古灵宝经...
六朝灵宝道派的传承模式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以修炼技术为主导、以传承经典为主导和以法位为主导。这种传承模式的变化也大体可见于早期其他六朝道派。第一、二阶段记录主要见于葛洪所撰《神仙传》和《抱朴子内篇》及部分古灵宝经。通过罗列出早期灵宝传授仪式所涉及的模式及文本,与其他同时期经典对比,分析早期灵宝传授仪式所涉及传授模式、传授内容和法信材料及其神学理论,展示早期灵宝经教传统对金丹术为首的修炼技术的重视和对方士传统的承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道教
传授仪
经法传授
灵宝道派
《神仙传》
《抱朴子内篇》
原文传递
《〈真诰〉校注》补阙
被引量:
2
7
作者
周作明
俞理明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0,共3页
日本汉学界有不少学人致力于道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吉川忠夫、麦谷邦夫二教授所编《真诰研究(译注篇)》即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六朝道教研究"课题共同研究班的集体成果,水平之高,世所公认。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加强,该书...
日本汉学界有不少学人致力于道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吉川忠夫、麦谷邦夫二教授所编《真诰研究(译注篇)》即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六朝道教研究"课题共同研究班的集体成果,水平之高,世所公认。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加强,该书由国内著名学者朱越利先生翻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真诰校注》为题正式出版。作为六朝道教典籍整理的开创之作,必将促进学界对早期道教及六朝社会历史的研究。伏案读完此书,发现其中的某些校注尚有补缀之处,试分五方面在文中略作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道教
文献
《真诰》
校注
补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叩齿术考
8
作者
姜生
马源
《人文论丛》
2021年第1期49-60,共12页
叩齿术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养生方术,具有坚固牙齿、养生疗疾等多种功用。叩齿术早期发展和演变的思想基础,是对牙齿与生命关系的相关认识和信仰,以及对“齿落更生”所反映出的生命力恢复的向往。从汉代医简所见的护齿之术,到东晋葛洪的“...
叩齿术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养生方术,具有坚固牙齿、养生疗疾等多种功用。叩齿术早期发展和演变的思想基础,是对牙齿与生命关系的相关认识和信仰,以及对“齿落更生”所反映出的生命力恢复的向往。从汉代医简所见的护齿之术,到东晋葛洪的“坚齿之道”,再到六朝上清派存思道法中的应用,叩齿术经历了历史演变。六朝时期道教对叩齿术的改造,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这种改造不仅发展了叩齿术原有的护齿功效,为其增添了丰富的养生功用,更赋予其仪式化的内涵和规范,深刻影响了叩齿术在后世的流布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叩齿术
护齿
养生
长生
六朝道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朝道教骈文的文学史意义
1
作者
蒋振华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斯文》
2020年第2期259-273,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道经集部集成、编纂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48)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六朝道教作家皆为文章高手,散体骈体各擅其长,尤能承汉赋之统绪,运用赋体驾驭骈文,在赋体中造骈偶之丽辞,形成了道教辞赋“赋体之骈”的文学文体样式,对六朝骈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葛洪、郭璞、陶弘景是道教赋体之骈的卓有成就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从文章发展史来看,葛洪、郭璞、顾欢、陆修静的“载道”之文绝大多数是用六朝正宗的骈体写成,在世俗骈文轰轰烈烈发展壮大的同时,仙道世界也推波助澜,入室操戈,将骈文拿来作为宣教的有力工具,共同创造了六朝骈文的繁荣,具有较大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六朝道教
赋体之骈
六朝
骈文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道家与六朝道教慈爱思想发微
2
作者
刘康乐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文摘
在世界诸文化体系中,尚善与慈爱是共同的伦理价值取向,作为文化核心的宗教,尤其凝聚了人类慈爱伦理的精髓,并以此构建此岸或彼岸的大同理想社会。先秦儒家、道家等,都发挥了中国文化中深厚的慈爱思想,迨至道教的诞生,继承了先秦道家"尚善"、"慈爱"的伦理思想并付诸实践,尤其是六朝道教大乘思潮的盛行,更丰富了道教的慈爱思想资源。本文试梳理先秦道家慈爱思想之渊薮、发掘六朝道教慈爱思想之归旨,以发明"中华道文化传统"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慈爱思想资源。
关键词
先秦道家
六朝道教
慈爱思想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六朝道教养生方的用药特色及价值 以《灵宝五符序》卷中与《辅行诀》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刘杰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文摘
六朝时期道教医学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大批医药类著作。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大都散于历史长河之中,保存至今的只是极少部分。仅就今存的六朝道教本草、方剂类著作而言,又可将之分为两类:一类由道士(或与道教相关的人物)汇辑或注释传统中医著作而成,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等。此类著作旨在治病防病,其内容兼有道教医学与教外医学两方面内容。另一类则是道教内部产生的、由道士撰写的医药类著作。
关键词
灵宝五符
《肘后备急方》
六朝道教
《本草经集注》
道教
医学
养生方
医药类
陶弘景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无上秘要》看六朝道教关于灾难的论述
被引量:
5
4
作者
丁培仁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无上秘要》是北周时代在武帝宇文邕主持下编纂的一百卷道教类书,从其引用的道书大略可以看出六朝道教关于灾难的论述。本文分为灾难的成因、阳九百六与劫难、禳灾度厄的各种方法等三方面,简要地探讨了此一时期道教的观点。关于灾难的成因,其观点大致可分为自然主义与能动主义。劫运说是关于灾难的新说,它结合了本土的阳九百六观念。而禳灾度厄的方法,根据道教的发展历程,实可区分出防止灾难与消除劫难对人类的影响两条思路。本文认为其方法体现出人们希望消除灾难的良好愿望,当可起到抚慰人心的作用。
关键词
《无上秘要》
六朝道教
灾难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六朝道教之德性伦理与道德教育思想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子路
机构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9,共6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2014BS066)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4ZDB118)阶段性成果
文摘
道家道教之德性义就人而言,指人先天内禀的本真品质;就社会层面而言,指社会共同体符合道家无为—公平理念而具有的制度德性。六朝道教伦理思想虽具有一般宗教伦理的形式,但性质上却并非神圣命令伦理,而是一种特殊的德性伦理学说,并有其宗教超越性向度。如老子之慈爱观至《度人经》传世时,便转为神学德性。与斯多葛学派类似,六朝道教亦以德性为真正的幸福。就德性与政治、教育的关系而言,六朝时期,道教与玄学道家呼应,主张无为—公平的制度德性,批判通过强制性的教化手段塑造百姓德性,强调自然本真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手段应当遵守的伦理法则。
关键词
六朝道教
德性伦理
政治伦理
道德教育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六朝道教传授仪研究——以早期经法主导模式为例
6
作者
姜守诚
王汉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5,188,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宗教礼俗的探索与创新:宋元道教拔度科仪研究”(项目编号:22JJD730009)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成果。
文摘
六朝灵宝道派的传承模式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以修炼技术为主导、以传承经典为主导和以法位为主导。这种传承模式的变化也大体可见于早期其他六朝道派。第一、二阶段记录主要见于葛洪所撰《神仙传》和《抱朴子内篇》及部分古灵宝经。通过罗列出早期灵宝传授仪式所涉及的模式及文本,与其他同时期经典对比,分析早期灵宝传授仪式所涉及传授模式、传授内容和法信材料及其神学理论,展示早期灵宝经教传统对金丹术为首的修炼技术的重视和对方士传统的承袭。
关键词
六朝道教
传授仪
经法传授
灵宝道派
《神仙传》
《抱朴子内篇》
Keywords
Taoism in the Six Dynasties
Teaching Ritual
Teaching of Classics and Dharma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真诰〉校注》补阙
被引量:
2
7
作者
周作明
俞理明
机构
四川大学宗教所西南民族大学中文系
出处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0,共3页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200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青年项目"<天上秘要>词汇研究"(09SZYZJ25)
国家社科基金"早期天师道词汇描写研究"(09BYY04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日本汉学界有不少学人致力于道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吉川忠夫、麦谷邦夫二教授所编《真诰研究(译注篇)》即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六朝道教研究"课题共同研究班的集体成果,水平之高,世所公认。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加强,该书由国内著名学者朱越利先生翻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真诰校注》为题正式出版。作为六朝道教典籍整理的开创之作,必将促进学界对早期道教及六朝社会历史的研究。伏案读完此书,发现其中的某些校注尚有补缀之处,试分五方面在文中略作讨论。
关键词
六朝道教
文献
《真诰》
校注
补阙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叩齿术考
8
作者
姜生
马源
机构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四川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人文论丛》
2021年第1期49-60,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宋元明清道教与科学技术研究”(13&ZD078)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2018-86-1)阶段性成果。
文摘
叩齿术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养生方术,具有坚固牙齿、养生疗疾等多种功用。叩齿术早期发展和演变的思想基础,是对牙齿与生命关系的相关认识和信仰,以及对“齿落更生”所反映出的生命力恢复的向往。从汉代医简所见的护齿之术,到东晋葛洪的“坚齿之道”,再到六朝上清派存思道法中的应用,叩齿术经历了历史演变。六朝时期道教对叩齿术的改造,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这种改造不仅发展了叩齿术原有的护齿功效,为其增添了丰富的养生功用,更赋予其仪式化的内涵和规范,深刻影响了叩齿术在后世的流布和发展。
关键词
叩齿术
护齿
养生
长生
六朝道教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朝道教骈文的文学史意义
蒋振华
《斯文》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秦道家与六朝道教慈爱思想发微
刘康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六朝道教养生方的用药特色及价值 以《灵宝五符序》卷中与《辅行诀》为中心的考察
刘杰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4
从《无上秘要》看六朝道教关于灾难的论述
丁培仁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原文传递
5
论六朝道教之德性伦理与道德教育思想
杨子路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原文传递
6
六朝道教传授仪研究——以早期经法主导模式为例
姜守诚
王汉弢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7
《〈真诰〉校注》补阙
周作明
俞理明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叩齿术考
姜生
马源
《人文论丛》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