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AW264.7细胞模型的不同茶类抗炎功能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飞 高雄 +3 位作者 林晓蓉 张媛媛 李斌 陈忠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67-73,共7页
茶叶根据经典加工工艺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为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形成的不同茶类的抗炎功能特性,本研究以云南大叶种绿茶、红茶、普洱黑茶、金观音乌龙茶、福鼎大白白茶、君山银针黄茶为材料。采用硝普化... 茶叶根据经典加工工艺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为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形成的不同茶类的抗炎功能特性,本研究以云南大叶种绿茶、红茶、普洱黑茶、金观音乌龙茶、福鼎大白白茶、君山银针黄茶为材料。采用硝普化钠法和脂多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为体外炎症模型评价抗炎活性。结果发现,绿茶、白茶及黄茶对一氧化氮(NO)的清除能力较强,半抑制浓度(IC50)值在99.27~104.83μg/m L范围内;在六种茶类中,黄茶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制NO产生的IC50值为398.13μg/m L,在浓度为500μg/m L时,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抑制率分别为69.25%、87.68%;黄茶可在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上,显著下调i NOS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含量与清除NO的IC50值、抑制细胞产生NO的IC50值、TNF-α以及IL-6产生量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六种茶类均具有抗炎活性,黄茶对促炎症因子(NO、TNF-α、IL-6)的抑制效果最佳,可通过下调i NOS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减少NO产生,从而发挥抗炎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种类茶 RAW264.7细胞 抗炎功效 炎症介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