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求经旨,演其所知”——《伤寒六经证治与经络》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鼎 《中医药文化》 2010年第6期39-40,共2页
2003年,韩国金永日君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后要求继续攻读研究生。既从匡调元教授临床学习中医体质学说和方药应用,又想从我系统学习经络典籍和针灸治法。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证 经络皮部 《伤寒六经证治与经络》
下载PDF
论关、阖、枢理论与六经证治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贾成文 王宗柱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2,共2页
关、阖、枢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源于《内经》 ,它是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来阐明人体三阴三阳经的生理特点和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关、阖、枢理论的探讨 ,进一步阐明其关、阖、枢在六经证治中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六经证 相互关系 六经
下载PDF
论经络学说与六经证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启才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4,共4页
六经是根据同名经脉“同气相通”的原理合并而成的,其实质就是指经脉以及经脉所属络的脏腑。《素问·热论》篇和《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的病候是构成六经病证的主要依据。其针灸治疗大法,三阳证重在祛邪泻实,只针不灸或... 六经是根据同名经脉“同气相通”的原理合并而成的,其实质就是指经脉以及经脉所属络的脏腑。《素问·热论》篇和《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的病候是构成六经病证的主要依据。其针灸治疗大法,三阳证重在祛邪泻实,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三阴证重在扶正补虚,针灸并用,重用灸法。六经证治,既突出了经络辨证论治的原则,又明确了疾病的传变规律,既联系于经络、脏腑,又贯穿着八纲理论,是对经络学说创造性的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六经证 经络学
下载PDF
阳气变动是伤寒六经证治的着眼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在纲 《国医论坛》 1995年第4期6-8,共3页
伤寒六经是人体生命系统中六个不同层次抗病能力的反映,六经证候表现了以机体阳气为主导方面的邪正斗争势态,即在病邪作用下的阳气功能状态;六经病证的治疗办重在协调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调整平衡失调。伤寒六经证治均着眼于机... 伤寒六经是人体生命系统中六个不同层次抗病能力的反映,六经证候表现了以机体阳气为主导方面的邪正斗争势态,即在病邪作用下的阳气功能状态;六经病证的治疗办重在协调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调整平衡失调。伤寒六经证治均着眼于机体本身阳气之变动,深刻揭示了人体疾病以邪正斗争为主要矛盾,总体上表现为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机体阳气是这一斗争的主导方面这一符合客观事物变化发展普遍规律的疾病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变动 六经证 伤寒论
下载PDF
谈谈六经证治的常与变
5
作者 曹贵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7-9,共3页
《伤寒论》是以研究辨证论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辩证法思想,丰富具体,特别是常与变这一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贯串全书。本文试图从六经证治的常与变,来探讨它的辩证法思想。一、辨阴阳不拘发热有无六经首分阴阳,辨证第一要务是明... 《伤寒论》是以研究辨证论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辩证法思想,丰富具体,特别是常与变这一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贯串全书。本文试图从六经证治的常与变,来探讨它的辩证法思想。一、辨阴阳不拘发热有无六经首分阴阳,辨证第一要务是明察阴病阳病。辨别阴阳的原则,依据发热有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太阳、阳明、少阳均有发热证状为三阳病证,太阴、少阴、厥阴皆不发热为三阴病证。但太阳伤寒会出现“未发热”而“恶寒”的证候,则不可暂时无热误认为阴证;少阴病亦有“反发热”之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阴病 六经 少阳病 桂枝汤 六经 六经证 柴胡 恶寒 柴胡剂 太阴 厥阴病 太阳病 脉洪大 脉浮缓 张仲景 阳明病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证治重心肾思想初探
6
作者 谈运良 《国医论坛》 1989年第4期1-2,共2页
“重心肾”就是注重心肾功能在人体的重要性和心肾为病对人体的危害性,仲景在继承《内经》重视心肾思想的基础上,从临床实际的角度加以提高,形成了贯穿于辨证论治全过程中的一种防治学思想——六经证治“重心肾”思想。 (一)承古训,重... “重心肾”就是注重心肾功能在人体的重要性和心肾为病对人体的危害性,仲景在继承《内经》重视心肾思想的基础上,从临床实际的角度加以提高,形成了贯穿于辨证论治全过程中的一种防治学思想——六经证治“重心肾”思想。 (一)承古训,重视少阴为本 “重心肾”作为一种防治学思想,渊源有自。《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肾主生、长、壮、老、死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六经证 重心肾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证治中应用芍药举隅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文辉 刘石坚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12期1147-1148,共2页
《伤寒论》中对芍药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六经证治均有体现。太阳病篇用芍药最广,其作用主要有调和营卫,益气养阴,缓中补虚,阴阳相补,缓急解痉,敛肺平喘等6个方面;阳明病篇中芍药的作用是调胃护脾阴;少阳病篇芍药的作用有缓中补虚,敛阴清... 《伤寒论》中对芍药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六经证治均有体现。太阳病篇用芍药最广,其作用主要有调和营卫,益气养阴,缓中补虚,阴阳相补,缓急解痉,敛肺平喘等6个方面;阳明病篇中芍药的作用是调胃护脾阴;少阳病篇芍药的作用有缓中补虚,敛阴清热2个方面;太阴病篇用芍药理脾护阴;少阴病篇芍药的作用有阴阳互济,疏肝敛肝,促阳气外达,敛阴补阳等;厥阴病篇芍药的主要作用是补虚和血、敛阴缓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伤寒论 六经证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证治与经络学说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振明 张瑞云 李守伟 《中医药信息》 1998年第5期3-5,共3页
六经是根据同名经脉“同气相通”的原理合并而成的,其实质就是指经脉以及经脉所属络的脏腑。《素问·热论》篇和《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的病候是构成六经病证的主要依据。其针灸治疗大法,三阳证重在祛邪泻实,只针不灸... 六经是根据同名经脉“同气相通”的原理合并而成的,其实质就是指经脉以及经脉所属络的脏腑。《素问·热论》篇和《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的病候是构成六经病证的主要依据。其针灸治疗大法,三阳证重在祛邪泻实,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三阴证重在扶正补虚针灸并用,重用灸法。六经证治,既突出了经络辨证论治的原则。又明确了疾病的传变规律,既联系于经络、脏腑,又贯穿着八纲理论,是对经络学说创造性的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证 经络学说
下载PDF
10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六经证型”分布规律调查与机制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程永 吴凯 +5 位作者 朱艺 陈丽 丁玉廷 黄程 唐曦 张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调查10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六经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从仲景六经理论出发,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六经证候特点,把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按照六经分型标准进行六经分类,同时对其进行临床... 目的:调查10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六经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从仲景六经理论出发,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六经证候特点,把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按照六经分型标准进行六经分类,同时对其进行临床分型。结果:104例患者中,三阳型(太阳型22例、少阳型58例,阳明型15例)为95例,占全部病例的91.35%,三阳型中以少阳型为主要,占全部病例的55.77%。而三阴病8例(太阴型1例,少阴型6例,厥阴型1例),占7.7%。太阳阳明合病1例。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六经分型以三阳病为主,以少阳病为最多见,三阴病较少;本病有着明显的六经证型的分布规律,适合六经理论辨证治疗,扩大了六经理论的主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六经理论 六经证型/分布规律 调查研究 机理探讨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证治思维逻辑方法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宝明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27-29,31,共4页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探讨中,掌握运用正确的思维逻辑方法,是揭示自然物质内在规律的重要前提。因为“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的”,对于自然科学家来说,除必须应用形式逻辑外,更重要的是借助于辨证的思维形式和方法。“因为只有它。
关键词 《伤寒论》 思维逻辑 六经证 假说验 张仲景 太阳病 六经 论治 阳明病 思维方法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证治概述(三)
11
作者 赵慰庭 《光明中医》 1996年第5期39-42,共4页
《伤寒论》六经证治概述(三)赵慰庭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066000)2阳明病治法尤怡曰:“仲师以‘胃家家’为阳明正病。本篇先列府病于前,次列经病于后,遵先圣之法也。而经病有传经、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 《伤寒论》六经证治概述(三)赵慰庭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066000)2阳明病治法尤怡曰:“仲师以‘胃家家’为阳明正病。本篇先列府病于前,次列经病于后,遵先圣之法也。而经病有传经、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之各异,详见各条,要皆不出正治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证 阳明病 少阳病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证治辑要
12
作者 李广龙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5-99,共5页
《伤寒论》六经证治辑要李广龙《伤寒论》为后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阐述外感疾病的专书。他将有关多种外感热病的证候演变作了系统归纳,创立六经证治,严密而系统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联系,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成为... 《伤寒论》六经证治辑要李广龙《伤寒论》为后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阐述外感疾病的专书。他将有关多种外感热病的证候演变作了系统归纳,创立六经证治,严密而系统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联系,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成为历代学习中医和业医者的必读专书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证 辑要分类 太阳篇 少阳篇 厥阳篇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证治概述(四)
13
作者 赵慰庭 《光明中医》 1996年第6期36-41,共6页
《伤寒论》六经证治概述(四)赵慰庭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066000)4、太阴病治法太阴为湿土之脏,或寒或热之邪入侵,皆能腹满自利,但有肢冷肢温,脉迟脉数,口渴口不渴之辨,不可不详。太阴虽属三阴,但亦有表里。风寒所... 《伤寒论》六经证治概述(四)赵慰庭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066000)4、太阴病治法太阴为湿土之脏,或寒或热之邪入侵,皆能腹满自利,但有肢冷肢温,脉迟脉数,口渴口不渴之辨,不可不详。太阴虽属三阴,但亦有表里。风寒所中,留连于径,不入于脏,即为太阴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证 太阴病 少阴病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证治综述(一)
14
作者 赵慰庭 《光明中医》 1996年第3期33-35,共3页
《伤寒论》六经证治综述(一)主任医师赵慰庭(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066000)汉·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外感病最早的专论。是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以其不惟治疗外感热病效其法,用其方,即... 《伤寒论》六经证治综述(一)主任医师赵慰庭(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066000)汉·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外感病最早的专论。是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以其不惟治疗外感热病效其法,用其方,即医治内科杂病,亦无不以此为准绳,堪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与伤寒六经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因朴 王建兰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15,共2页
提要出血热的五期经过与伤寒六经病之病机转归基本相同,出血热的特殊表现及并发症,也可用伤寒的有关内容概括,出血热当属伤寒的范畴。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伤寒 六经 病机
下载PDF
刘小虹教授基于六经皆有表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热临证撷菁
16
作者 雷雅涵 徐铭芝 +4 位作者 刘鸿源 谢琳 李娟 谢嘉嘉 刘小虹(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7期1278-1280,1285,共4页
刘小虹教授运用“六经皆有表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热。认为在六经辨证体系下表证呈现3种情况,一是六经表里应是相对而言;二是以太阳合病并病他经形式出现;三是三阴病中阳气来复时出现表证。刘教授在这3个方面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时... 刘小虹教授运用“六经皆有表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热。认为在六经辨证体系下表证呈现3种情况,一是六经表里应是相对而言;二是以太阳合病并病他经形式出现;三是三阴病中阳气来复时出现表证。刘教授在这3个方面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出现发热的诊疗方法,并运用经方随证加减药物,取得了满意疗效,为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热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发热 六经 名医经验 刘小虹
下载PDF
基于“六经皆有表证”论治肝硬化黄疸
17
作者 莫柏林 黄古叶 +4 位作者 李媛 吴玉莹 许宏平 陈华林 梅露 《中医学》 2024年第3期469-474,共6页
黄疸是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甚至可能出现肝衰竭。普遍认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治疗黄疸以清利在里的湿热为多,而黄古叶教授认为,黄家表实,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表虚用桂枝加黄芪汤,提示黄疸也有在表之说。治疗当以运转气... 黄疸是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甚至可能出现肝衰竭。普遍认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治疗黄疸以清利在里的湿热为多,而黄古叶教授认为,黄家表实,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表虚用桂枝加黄芪汤,提示黄疸也有在表之说。治疗当以运转气机,调和营卫,行湿退黄为主要原则。基于《内经》《伤寒论》提出辨六经,开阖枢运转气机,通三阳使得内外阳气输布,温养三阴以化生输布津血,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文献并分析其中关于“六经皆有表证”理论在治疗肝硬化黄疸中应用。作一初步探讨,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皆有表 开阖枢 肝硬化 黄疸 肝衰竭
下载PDF
疫病临床与伤寒六经——兼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治疗中的六经辨证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10-14,共5页
中医的临床基础在应对热病(疫病)的过程中奠定。历史上温疫与伤寒的对立,是为了摸索临床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疫病的诊疗有其特殊性,但六经证治的原理和规律仍然是基础。掌握六经证治的方法,有助于理解和运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 中医的临床基础在应对热病(疫病)的过程中奠定。历史上温疫与伤寒的对立,是为了摸索临床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疫病的诊疗有其特殊性,但六经证治的原理和规律仍然是基础。掌握六经证治的方法,有助于理解和运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治疗的指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 伤寒 六经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方证及其辨证机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星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20-23,26,共5页
沿用分经审证的方法,将六经各自证型,按主证、经证、腑证(或脏证)、兼证、兼病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并附以相应方剂。同时,探讨六经辨证机理,认为伤寒六经的形层说与西医组织胚胎学的三胚层极为相似;六经之气的变化与物质的新陈代谢密不... 沿用分经审证的方法,将六经各自证型,按主证、经证、腑证(或脏证)、兼证、兼病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并附以相应方剂。同时,探讨六经辨证机理,认为伤寒六经的形层说与西医组织胚胎学的三胚层极为相似;六经之气的变化与物质的新陈代谢密不可分;伤寒六经的传足不传手之说,伤寒论重视脾、肾、肝的作用,重视精、气、神的调节与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六经证 伤寒方剂分类 伤寒辨机理
下载PDF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正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71-674,共4页
中医疾病分类学是研究中医疾病分类方法和作用的一门学科。疾病分类是诊断的一个过程,即通过临床观察,对患者所有的脉证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对疾病初步拟订比较成熟的病名诊断,为确立治疗法则以及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中医疾病分类学是研究中医疾病分类方法和作用的一门学科。疾病分类是诊断的一个过程,即通过临床观察,对患者所有的脉证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对疾病初步拟订比较成熟的病名诊断,为确立治疗法则以及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与转归提供依据。本文在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的基础上,力求解决《伤寒论》学习过程中的总体结构把握问题,并就"六经皆有表证"、六经表证的具体分类做了较详细的总结和分析,有利于理解《伤寒论》各经自身初发病的特点和证治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 中医疾病分类 姚荷生 《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