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乐古谱节拍探求 被引量:1
1
作者 庄永平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根据对《敦煌乐谱》、《仁智要录》筝谱、《三五要录》琵琶谱、《五弦谱》以及《博雅笛谱》、《龙笛谱》等古乐谱中的节拍符号研究,可以知道唐代乐谱中的"百、口"等同于今天的小节符号,"谱字"为小节内的节奏载体。... 根据对《敦煌乐谱》、《仁智要录》筝谱、《三五要录》琵琶谱、《五弦谱》以及《博雅笛谱》、《龙笛谱》等古乐谱中的节拍符号研究,可以知道唐代乐谱中的"百、口"等同于今天的小节符号,"谱字"为小节内的节奏载体。而"、"原是一种鼓点符号,在唐时还不能完全看作是节奏符号。直到后来"谱字位" 的节奏概念被打破,才确立后世工尺谱"、"的节奏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乐古 六谱字拍 工尺 符号研究 乐曲
下载PDF
敦煌乐谱曲拍非“掣拍”形式——和陈应时先生商榷 被引量:2
2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Z1期48-56,80,共10页
陈应时在《敦煌乐谱新解》一文中提出了以掣拍形式来解译乐谱中的"、"符号,最近又在《敦煌乐谱"掣拍"再证》一文中举例加以分析,强化了他的"掣拍说"论点,同时对其它的解译方法,包括笔者本人所认为的解译... 陈应时在《敦煌乐谱新解》一文中提出了以掣拍形式来解译乐谱中的"、"符号,最近又在《敦煌乐谱"掣拍"再证》一文中举例加以分析,强化了他的"掣拍说"论点,同时对其它的解译方法,包括笔者本人所认为的解译方式,提出了不同看法。那么,敦煌乐谱曲拍是否就是陈氏所认为的掣拍形式,笔者认为是大有疑问的。"掣拍说"理论上是否站得住脚,实践上是否行得通,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来加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 六谱字拍 陈应时 时值 解译 节奏 符号
下载PDF
唐大曲的乐拍结构
3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54,共12页
首先,对于唐大曲的研究来说,古代留传的乐谱是第一手的,是最为接近原曲面貌的书面材料,而历史文献记载只能是第二手的。因而,必须要加大对乐谱发见与研究的力度,要把注意力真正集中到对已得古谱的解译之上,这才是解开乐曲真貌的硬道理... 首先,对于唐大曲的研究来说,古代留传的乐谱是第一手的,是最为接近原曲面貌的书面材料,而历史文献记载只能是第二手的。因而,必须要加大对乐谱发见与研究的力度,要把注意力真正集中到对已得古谱的解译之上,这才是解开乐曲真貌的硬道理。其次,以日本传抄自唐代的《三五要录》谱,所载的“游声、序、怙、破、急、引”等乐拍进行研究,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开唐大曲乐拍特点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六谱字拍 游声
下载PDF
论《敦煌乐谱》中的反复记号运用
4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通过对《敦煌乐谱》中反复记号运用的研究,可以发现乐谱是以严格的六谱字、八谱字、四谱字拍式为基础的。这也和笔者对乐谱中的“T”符号、“小谱字”、“七夕”等等的解释是一致的。这样,分门别类地对乐谱中的各种符号加以研究,为... 通过对《敦煌乐谱》中反复记号运用的研究,可以发现乐谱是以严格的六谱字、八谱字、四谱字拍式为基础的。这也和笔者对乐谱中的“T”符号、“小谱字”、“七夕”等等的解释是一致的。这样,分门别类地对乐谱中的各种符号加以研究,为全面解译《敦煌乐谱》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记号 六谱字拍
下载PDF
敦煌曲拍非拍眼形式——对敦煌曲拍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3
5
作者 庄永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5-30,40,共7页
叶栋于1982年在[日]林谦三《敦煌琵琶谱的解读研究》等一系列论文基础上,首先以"拍眼说"解译了敦煌乐谱的全部二十五首曲子,这无疑对我国深入研究敦煌乐谱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叶氏以后世工尺谱的板眼形式来解译敦... 叶栋于1982年在[日]林谦三《敦煌琵琶谱的解读研究》等一系列论文基础上,首先以"拍眼说"解译了敦煌乐谱的全部二十五首曲子,这无疑对我国深入研究敦煌乐谱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叶氏以后世工尺谱的板眼形式来解译敦煌乐曲的节拍,则是不符合唐时音乐节拍的实际情形的。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 分音符 工尺 节奏 节奏形式 六谱字拍 解译
下载PDF
论敦煌乐谱中的T符号 被引量:2
6
作者 庄永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5,共7页
敦煌乐谱各曲中有诸多的"T"符号,[日]林谦三释此号为"停弹",他在《敦煌琵琶谱解读研究》一书中认为"正相当于休止符,有时也可作延长记号看"。在1955—1957年的译谱中,他对此号空缺不译,在1969年的译谱中... 敦煌乐谱各曲中有诸多的"T"符号,[日]林谦三释此号为"停弹",他在《敦煌琵琶谱解读研究》一书中认为"正相当于休止符,有时也可作延长记号看"。在1955—1957年的译谱中,他对此号空缺不译,在1969年的译谱中以"’"号取代。叶栋和何昌林在译谱中将此号译作时值不固定的自由延长((?))。陈应时在《敦煌乐谱新解》一文中认为是"大住号","此号本身无音高,仅占一个字的时值。"而且认为"大住号只有增时而无休止符的意义"。因而他把"凡正常音高谱字带此号者,我均译作二分音符"。从上诸说可以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 六谱字拍 符号 休止符 停声待 延长 琶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