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劝学篇》考异举隅
1
作者 王利 《克拉玛依学刊》 2010年第3期299-300,共2页
《荀子·劝学篇》中“假舟械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王念孙认为应作“绝江海”,本文认为还应作“绝江河”:“名日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苇苕”,“发”乃鸟之长毛,即鸟髦,窃以为原文应作“髦”而非“发”:苇... 《荀子·劝学篇》中“假舟械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王念孙认为应作“绝江海”,本文认为还应作“绝江河”:“名日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苇苕”,“发”乃鸟之长毛,即鸟髦,窃以为原文应作“髦”而非“发”:苇与苕并非如杨惊所说为同一物,苕乃是陵时,与苇有别;“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秣”当如杨惊注.泛指喂马.不与“未”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劝学篇 绝江河 鸟发 苇苕 六马仰秣
下载PDF
喻议交融,思深旨远——浅析《劝学》中的比喻修辞与整散句式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达悦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4期62-64,共3页
荀子的名篇《劝学》,善用比喻修辞方法,巧妙地借助形象说理;并以整散结合的句式,寓整齐于变化之中,富于恣肆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一、善用比喻,新鲜贴切,丰富多彩,言近旨远《劝学》一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主旨,演绎推论,层层深入,... 荀子的名篇《劝学》,善用比喻修辞方法,巧妙地借助形象说理;并以整散结合的句式,寓整齐于变化之中,富于恣肆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一、善用比喻,新鲜贴切,丰富多彩,言近旨远《劝学》一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主旨,演绎推论,层层深入,阐释谨严,说理透辟。全文几乎是用比喻说理的,采用的比喻不仅新鲜贴切,而且丰富多彩,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博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修辞 《劝学》 整散结合 六马仰秣 设喻 鼎足对 排比句 散句 蒙鸠 鼫鼠
下载PDF
兴城印象
3
作者 陈百川 《时代潮》 2005年第1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觉华岛 清太祖努尔哈赤 宁锦大捷 菊花岛 红夷大炮 云雾缭绕 身负重伤 艺术团体 六马仰秣 三进山城
下载PDF
绝弦故事憾心弦 文化传承润素养
4
作者 毛春苗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第6期59-59,共1页
"伯牙为什么因为子期死了就把自己心爱的琴摔断,一生不再弹琴了?""伯牙对知音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不是有点鲁莽?""伯牙如果不摔琴是不是就没有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了?"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的古文《伯牙绝弦》一课... "伯牙为什么因为子期死了就把自己心爱的琴摔断,一生不再弹琴了?""伯牙对知音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不是有点鲁莽?""伯牙如果不摔琴是不是就没有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了?"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的古文《伯牙绝弦》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见他对于古人伯牙的这个举动并不能充分理解。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绝弦的深意,教学设计中我进行了调整,让学生们从绝字的本义是"以刀断丝"开始理解,然后拓展"绝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牙琴 断丝 人教版教材 六马仰秣 士为知己者死 四字词语 奔腾不息 千古流传 古诗文 春秋时期
原文传递
真实书写,追问(创作谈)
5
作者 沙克 《绿风》 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
倘使把时间作为过程而不是带箭头的矢量,那么随着时光的进行,一切生命形式都在不断变化,我的形式也不例外:衰退、否定与蜕变,和以此为代价换来的些微生机。我的形式包含着形于外的多种精神表现,其中之一是书写,书写的其中之一是文学,文... 倘使把时间作为过程而不是带箭头的矢量,那么随着时光的进行,一切生命形式都在不断变化,我的形式也不例外:衰退、否定与蜕变,和以此为代价换来的些微生机。我的形式包含着形于外的多种精神表现,其中之一是书写,书写的其中之一是文学,文学的其中之一是诗歌。该说的诗话,在35岁前都说了,用诗歌说,用若干评论和理论说,说了那么些自己也未豁然,也未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谈 生命形式 谈诗 活着 论诗艺 诗行 六马仰秣 智性 艺术精神 书写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