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性和刚性熔铸的“大兵帝国”——评兰晓龙和他的剧作
1
作者 王春琴 《黑河学刊》 2012年第2期35-36,41,共3页
兰晓龙凭着大胆的想象和不拘一格的创作模式,先后创作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零号特工》等铿锵大作,用深刻的戏谑方式,塑造出一个个嬉笑怒骂、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在荧幕上建立起一座兰氏血性和刚性熔铸的"大兵帝国&... 兰晓龙凭着大胆的想象和不拘一格的创作模式,先后创作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零号特工》等铿锵大作,用深刻的戏谑方式,塑造出一个个嬉笑怒骂、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在荧幕上建立起一座兰氏血性和刚性熔铸的"大兵帝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晓龙 大兵帝国 地域文化 人性解读 语体风格
下载PDF
愿为当代士兵代言——访战友话剧团青年编剧兰晓龙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杨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2,共2页
刚见到兰晓龙不免有些失望。个子不高,瘦小枯干,衣着随便,话语生涩,看上去年纪轻的有些幼稚,厚厚的近视镜片后面闪烁着一对智慧或者叫狡黠的目光,用其貌不扬形容他应该并不过分。这一切让我很难和刚刚在2002年全军新剧目展演中获... 刚见到兰晓龙不免有些失望。个子不高,瘦小枯干,衣着随便,话语生涩,看上去年纪轻的有些幼稚,厚厚的近视镜片后面闪烁着一对智慧或者叫狡黠的目光,用其貌不扬形容他应该并不过分。这一切让我很难和刚刚在2002年全军新剧目展演中获得剧目、编剧、演员三项一等奖的大型话剧《爱尔纳·突击》的编剧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友话剧团 编剧 兰晓龙 戏剧工作者 军队戏剧
原文传递
试析兰晓龙“军旅三部曲”中“边缘人”形象
3
作者 周雨青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旅文学创作的着眼点越来越集中在"人"这一生命主体上。在此背景下,青年剧作家兰晓龙在其"军旅三部曲"《生死线》《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中,塑造了大批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在这批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旅文学创作的着眼点越来越集中在"人"这一生命主体上。在此背景下,青年剧作家兰晓龙在其"军旅三部曲"《生死线》《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中,塑造了大批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在这批人物群像中,"边缘人"这一族群是兰晓龙刻画得较为出色的对象。"边缘人"作为"人"的一部分,他们对生命有着较一般人更为独特深刻的体验,而他所塑造的"边缘人"的人物形象特点、其塑造"边缘人"的艺术手法及其最终达到的艺术效果,都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晓龙 “军旅三部曲” 边缘人
原文传递
兰晓龙新作《冬与狮》出版:讲述“钢七连”的长津湖战役
4
作者 史竞男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21年第11期59-59,共1页
作家兰晓龙最新长篇小说《冬与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讲述了“钢七连”在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的作战故事。《冬与狮》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1950年秋冬之交,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昼伏夜行三周,完成对美军的分割包... 作家兰晓龙最新长篇小说《冬与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讲述了“钢七连”在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的作战故事。《冬与狮》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1950年秋冬之交,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昼伏夜行三周,完成对美军的分割包围,在艰难困苦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王牌部队展开直接较量,最终,靠着伟大的牺牲精神和战争智慧取得了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晓龙 分割包围 王牌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 艰难困苦 牺牲精神 朝鲜战争 武器装备
原文传递
袓国不会忘记
5
作者 牛犇 《人民司法》 2021年第33期101-102,共2页
电影《长津湖》上映当天,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片长近3小时,但看完仍觉得不过瘾,立刻买来编剧兰晓龙的原著《冬与狮》一口气读完,每有被打动处,就折起一角,到最后书竟然“厚”了几十页。合上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关键词 兰晓龙 编剧 原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