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德市档案馆“兰津阁”文集正式出版
1
作者 马静蕊 《档案天地》 2023年第4期5-5,共1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对档案工作者提出的“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的要求,近日,承德市档案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托馆藏档案资源编辑的“兰津阁”文集系列丛书正式出版。
关键词 馆藏档案 档案保管 档案馆 档案工作者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兰津 承德市
下载PDF
极其珍贵的西南丝路口传音乐文献——对著名音乐家杨放搜集马帮民歌《数地名》的注释与研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德鋆 《民族音乐》 2014年第6期50-58,共9页
获识西南丝路口传音乐文献《数地名》的机缘2002年云南临沧市举办首届文化旅游节,我和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教授、著名音乐家杨放老师应邀做嘉宾与会,在魅力无穷的老缅宁(临沧旧名)共聚数日,一同观看当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舞蹈表演,考察... 获识西南丝路口传音乐文献《数地名》的机缘2002年云南临沧市举办首届文化旅游节,我和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教授、著名音乐家杨放老师应邀做嘉宾与会,在魅力无穷的老缅宁(临沧旧名)共聚数日,一同观看当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舞蹈表演,考察村寨、茶山、寺庙和文化古迹,经常边走边谈,探讨民族音乐现状和未来走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献 西南丝路 杨放 文化古迹 旅游节 民族音乐 文化气氛 祥云县 临沧市 兰津
下载PDF
滇缅商道“小上海”——腾冲 被引量:1
3
作者 和丽琨 《云南档案》 2014年第9期39-42,共4页
"西南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云南不仅与邻省有密切的经济联系,与缅、印、越、老、泰等国的商业贸易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远在西汉时期,就存在着一条由四川经云南到缅甸、印度以至西亚等地的经商之路,此后... "西南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云南不仅与邻省有密切的经济联系,与缅、印、越、老、泰等国的商业贸易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远在西汉时期,就存在着一条由四川经云南到缅甸、印度以至西亚等地的经商之路,此后汉王朝开辟了博南道,由此去博南(今永平)、博兰津(今雾虹桥渡口一带),越永昌(今保山)、经腾越,出干崖(今盈江),西去缅甸、印度,再转阿富汗、伊朗等地最后到达西欧,使"丝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上,腾冲成为印缅重要商道,可说是出来已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道 西南丝绸之路 小上海 兰津 汉王朝 经济联系 秦、汉 思茅 商业贸易 八莫
下载PDF
高扬民族精神的剧诗——略论京剧神话戏《古滇寻梦》剧本的得失
4
作者 鹤川 《民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1期71-72,共2页
为了迎接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省京剧院正在排演一批剧目,现仅就其中之一“古滇寻梦”的剧本谈一点意见。 神话,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高度想象。神话产生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要求解释自然、征服自然、战胜邪恶势力的愿望。《古滇寻梦》并不是... 为了迎接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省京剧院正在排演一批剧目,现仅就其中之一“古滇寻梦”的剧本谈一点意见。 神话,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高度想象。神话产生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要求解释自然、征服自然、战胜邪恶势力的愿望。《古滇寻梦》并不是由民间神话传说改编的戏,它是由姚金城、甘昭沛、张树勇三位编剧创作出来的神话戏,旨在通过神话的艺术形式,讴歌颂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梦 民族精神 中国艺术节 邪恶势力 艺术形式 氐羌 剧诗 气贯虹霓 心象 兰津
下载PDF
行走博南古道
5
作者 彭愫英 《中国西部》 2017年第4期92-93,共2页
"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流传滇西大地的古老民谣,令人追思汉武帝开发西南夷的历史往事。多年来我断断续续行走怒江州盐茶古道,古道情结深深,对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博南古道,因所生活的地域与大理州永平县挨近... "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流传滇西大地的古老民谣,令人追思汉武帝开发西南夷的历史往事。多年来我断断续续行走怒江州盐茶古道,古道情结深深,对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博南古道,因所生活的地域与大理州永平县挨近,去走走看看的愿望更加浓烈。舌尖留着腊鹅香味,口齿间流淌古井水清甜,耳朵捕捉风逝的圣训,脚步踏着破核桃的节奏,穿行曲硐巷道,思想在永平背影里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南古道 兰津 永平县 怒江州 西南丝绸之路 博南山 腊鹅 齿间 西南夷 澜沧
下载PDF
小小丝瓜瓤 也能走四方
6
作者 郭金灿 《致富天地》 2015年第7期61-61,共1页
姚兴玲是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的一位农家妇女,她在与布朗族妇女学习布朗族服饰制作时,看到当地群众的房前屋后都种植着丝瓜,当地人用丝瓜瓤来洗刷锅碗,不但柔软,还好清洗。忽然间,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丝瓜瓤缝制鞋垫能不能有销路呢... 姚兴玲是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的一位农家妇女,她在与布朗族妇女学习布朗族服饰制作时,看到当地群众的房前屋后都种植着丝瓜,当地人用丝瓜瓤来洗刷锅碗,不但柔软,还好清洗。忽然间,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丝瓜瓤缝制鞋垫能不能有销路呢?随后,姚兴玲买了一些老熟丝瓜,尝试着把丝瓜瓤缝制成花草鞋的鞋底和鞋垫。丝瓜瓤鞋垫虽然取材容易,但是制作过程却是很精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妇女 有销路 施甸县 妇女学 文化元素 压平 人物简介 龙竹 兰津 闲暇时间
下载PDF
霁虹桥:历史的瞬间与永恒
7
作者 杨丽玉 龙成鹏 《今日民族》 2021年第12期44-46,共3页
"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他人。"这首著名的《通博南歌》,被认为是汉武帝时期跨过澜沧江开拓滇西疆域时的劳动群众所唱,很可能是古籍文献里云南最早的一首民歌(诗)。歌中所提到的"博南",是位于今... "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他人。"这首著名的《通博南歌》,被认为是汉武帝时期跨过澜沧江开拓滇西疆域时的劳动群众所唱,很可能是古籍文献里云南最早的一首民歌(诗)。歌中所提到的"博南",是位于今天大理州永平县境澜沧江东岸的博南山,而"兰津",则是山脚下澜沧江边的渡口。过了这个渡口,便进入保山市隆阳区地界的罗岷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霁虹桥 汉武帝时期 古籍文献 澜沧江 博南山 兰津 大理州
下载PDF
读汉代乐府民歌札记
8
作者 周祜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0年第1期10-12,共3页
战国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各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 战国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各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战城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民歌 战城南 枭骑 夜归 闻一多先生 汉乐府 饮马长城窟行 永昌府 兰津 蒲苇
下载PDF
世界上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
9
作者 张焕明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这是明代大文学家杨慎游历霁虹桥时写下的诗句。霁虹桥是'世界现存的唯一最古老的铁索桥'(李约瑟《中国科技史》),位于云南省永平县杉阳乡与保山市水寨乡之间的澜沧江上,它是我国古代内地通往西方和东南亚各国的交通咽喉。早在... 这是明代大文学家杨慎游历霁虹桥时写下的诗句。霁虹桥是'世界现存的唯一最古老的铁索桥'(李约瑟《中国科技史》),位于云南省永平县杉阳乡与保山市水寨乡之间的澜沧江上,它是我国古代内地通往西方和东南亚各国的交通咽喉。早在西汉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霁虹桥 交通咽喉 蜀身毒道 澜沧江上 永平县 西南丝路 中国科技史 李约瑟 水寨 兰津
原文传递
“度”、“渡”同义辨析
10
作者 张铁民 《文史知识》 1981年第6期98-100,共3页
每逢佳节,我们不时可以看到'欢度'和'欢渡'两种不同的写法。虽然有人极力主张应一律写成'欢度',但'欢渡'的写法还比比皆是,也没有因此而产生曲解。到底哪一个字为正呢? 其实,'度'和'渡'... 每逢佳节,我们不时可以看到'欢度'和'欢渡'两种不同的写法。虽然有人极力主张应一律写成'欢度',但'欢渡'的写法还比比皆是,也没有因此而产生曲解。到底哪一个字为正呢? 其实,'度'和'渡'都有一种'从此到彼'的'过'的含义,要明确地区别它们,无论是在现代汉语里还是在古代汉语,都比较困难。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天姥 飞度 武溪深行 兰津 刘长卿 《古代汉语》 塞下曲 度世
原文传递
无比伦比的早晨
11
作者 海男 《南方文学》 2015年第1期10-14 1,共6页
无比伦比的早晨,总是像鸟翅拍击拂过尘埃,这是湿漉漉的秋晨,无论亲爱的你们生活在此处、别处、他乡,无论你们是驱车行走,还是蜗居吟诵读书,还是在绣花缝衣密织,穿越高山流水,无论你们是勇者还是哲人,也无论你们是雅士还是伊人,走吧,继... 无比伦比的早晨,总是像鸟翅拍击拂过尘埃,这是湿漉漉的秋晨,无论亲爱的你们生活在此处、别处、他乡,无论你们是驱车行走,还是蜗居吟诵读书,还是在绣花缝衣密织,穿越高山流水,无论你们是勇者还是哲人,也无论你们是雅士还是伊人,走吧,继续爱、搏击、静思,这就是秋雨绵绵的人间一景。眼前的雨幕都是我们置身的世界,我们经历着这一切,泥浆覆盖后的地面,停顿或继续前行的时间,好消息和坏消息像花族一样层次分明,它们谁也代替不了谁。我热爱这地球上的分分秒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织 静思 金光寺 司城 国家地理 原乡 我爱 兰津 秋语 花腰傣
原文传递
舍资之夜——艾芜在云南之二
12
作者 马旷源 《金沙江文艺》 2017年第8期28-31,共4页
清晨,道耕离开了禄丰,沿着南方丝绸古道继续南行。古道不知创于何时。总之,在北方丝绸之道开通之前,在秦朝"五尺道"开通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是一条商人们开辟出来的道路。为了更多得利,商人们沿着此道,奔向缅甸、印度、波斯。远的,... 清晨,道耕离开了禄丰,沿着南方丝绸古道继续南行。古道不知创于何时。总之,在北方丝绸之道开通之前,在秦朝"五尺道"开通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是一条商人们开辟出来的道路。为了更多得利,商人们沿着此道,奔向缅甸、印度、波斯。远的,甚至到达了大秦(古罗马)。张骞出使西域,在阿富汗一带见到四川出产的筇竹杖,云南出产的鸡枞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尺道 艾芜 竹杖 南行 鸡枞 禄丰 爬起来 兰津 左右摇晃 红土地
原文传递
诗话澜沧江
13
作者 王立常 《当代电力文化》 2017年第3期87-87,共1页
雄奇而壮丽的澜沧江,古往今来,曾牵动着无数诗人墨客的心扉,如今随着流域的梯级开发,这里产生了"换了人间"的巨大变化。
关键词 澜沧江 发源地 兰津 苗尾水电站 鹿石 吴三桂
原文传递
众神穿越的博南山古道
14
作者 海男 《边疆文学》 2016年第8期4-14,1,共11页
乘大巴去永平的路有多远 这是一个纠结中猛烈推开的窗户。尽管这个世界的窗户太庞杂。我还是在铝合金、玻璃窗户中朝外看去。我看到了对面屋顶上鸽子在飞。一个男孩子将亲爱的鸽子养在了笼子里,我每天的每天都能看见这只笼子。我每天... 乘大巴去永平的路有多远 这是一个纠结中猛烈推开的窗户。尽管这个世界的窗户太庞杂。我还是在铝合金、玻璃窗户中朝外看去。我看到了对面屋顶上鸽子在飞。一个男孩子将亲爱的鸽子养在了笼子里,我每天的每天都能看见这只笼子。我每天都在黄昏或周末两个时辰,看见一个热血奔涌的男孩在喂养他的三只白鸽。从这个场景可以看见地球上的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南山 五尺道 汉武帝时代 李冰父子 理想生活 众神 兰津 花桥镇 杨升庵 这个世界
原文传递
西南记桥
15
作者 朱海燕 《中国铁路文艺》 2014年第4期67-72,共6页
一由滇入黔至桂,地多险阻,关于桥的传说不胜枚举。从古到今,在没有桥的地方,在先人认为无法修桥的地方,架起中国乃至世界上没有的高桥。那么,这就更使得南昆铁路上的桥变得愈加神圣了。"南昆四百四十桥,个中险奇谁知晓。"横... 一由滇入黔至桂,地多险阻,关于桥的传说不胜枚举。从古到今,在没有桥的地方,在先人认为无法修桥的地方,架起中国乃至世界上没有的高桥。那么,这就更使得南昆铁路上的桥变得愈加神圣了。"南昆四百四十桥,个中险奇谁知晓。"横跨马岭峡谷的清水河大桥,高180米,其险、其高,均属世界第一。两岸千峰耸峙,一桥横空,若从峡底举目,真如一道彩虹飞架。从桥上扔石而下,需整整10秒钟方到谷底。由于天堑的阻隔,自古以来,两岸人不通婚、不交往。两岸高耸的青山诉说着这样一个故事:在远古时代,清水河右岸住着一个英俊的小伙,左岸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昆铁路 钟方 千峰 乌江渡 风雨桥 贞丰县 两崖 兰津 普安 东岸
原文传递
大理行
16
作者 冯彦山 《散文诗世界》 2013年第6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理行 兰津 蝴蝶泉边
原文传递
中国西部的阳光与笑靥——青藏铁路纪行
17
作者 赵丽华 《云南画报》 2006年第5期60-67,共8页
参加这次青藏铁路采访前,我刚去了南方古丝绸之路云南段澜沧江边一个叫兰津古渡的地方,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依然屹立江上,汹涌的江水映衬着沧凉崖壁上苍劲的石刻格外醒目,“人力所通”四个大字仿佛镌刻进了我的心里。桥与路... 参加这次青藏铁路采访前,我刚去了南方古丝绸之路云南段澜沧江边一个叫兰津古渡的地方,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依然屹立江上,汹涌的江水映衬着沧凉崖壁上苍劲的石刻格外醒目,“人力所通”四个大字仿佛镌刻进了我的心里。桥与路,从古至今,无处不在,它们无言却有力地明证了人类对通达、交流、沟通的向往和为之而付出的艰辛。青藏铁路是世界级的工程,也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就早已勾画了青藏铁路最早的蓝图。百年的历程,对于地球的演进来说,不过是一瞬,但对于国家和民族渴望发展和富强的梦想,这条铁路、这个一百年,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的。无数挑战极限的难关都已被中国人用艰苦卓绝的努力克服了。随青藏铁路的开通,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当我们随中央对外新闻单位记者团一行开始我们的青藏之旅时,最初飞往西宁的空中旅程帮我重新梳理了西部的概念:透过飞机的悬窗,黄河的几字形河套清晰可辩,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轮廓和地理风貌依稀显现,广袤的高原、连绵起伏的群峰、穿行其间的河流……这种精神上远距离的的遥望,已让我振奋。等我们在西宁乘上N917次列车开始我们真正的青藏铁路之旅时,青藏高原的美成了车窗外触手可及的风景:青藏高原绚烂的阳光、阳光下明媚和谐的风物以及流淌在这高原山水间的各族儿女的笑语欢颜和他们眉宇间的充实与自信。青藏铁路满载着这些阳光与笑靥带着我们一路驶向世界屋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绵起伏 地理风貌 古丝绸之路 霁虹桥 山水间 兰津 美成 中山先生 实业计划 从古至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