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被遗忘的中共建党重要纪念地——关于上海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地址的考证 被引量:4
1
作者 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2,共6页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但我们长期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建党活动空间,这就是长治路177号。这里曾是上海同仁医院的发祥地。但不仅如此,这里还是《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所在地。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曾是该报记者兼编辑,他在这里建立...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但我们长期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建党活动空间,这就是长治路177号。这里曾是上海同仁医院的发祥地。但不仅如此,这里还是《上海俄文生活报》报社所在地。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曾是该报记者兼编辑,他在这里建立了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故这里也是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所在地。陈独秀、杨明斋、袁振英等曾在此与维经斯基会面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长治路177号 维经斯基 上海俄文生活报 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下载PDF
维经斯基初次使华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5
2
作者 胡云霞 李绍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144,共4页
作为第一位使华的苏俄代表,维经斯基成功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他借助第三国际东亚书记处社、成立革命局、成立书报中心报道十月革命及苏俄建设情况,出版、译介、印刷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书籍,为马克思主义在革命知识... 作为第一位使华的苏俄代表,维经斯基成功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他借助第三国际东亚书记处社、成立革命局、成立书报中心报道十月革命及苏俄建设情况,出版、译介、印刷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书籍,为马克思主义在革命知识分子、学生、工人中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经斯基 初次使华 马克思主义 中国 传播 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下载PDF
“革命局”辨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丹阳 刘建一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52,共15页
据苏俄、共产国际的有关档案记载。1920—1921年间在上海和中国其他几个大城市曾出现过“革命局”(ревбюоро)。对于“革命局”究竟是什么组织。目前已有几位党史学者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分别视其为:中共上海发起组及各地共产主义... 据苏俄、共产国际的有关档案记载。1920—1921年间在上海和中国其他几个大城市曾出现过“革命局”(ревбюоро)。对于“革命局”究竟是什么组织。目前已有几位党史学者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分别视其为:中共上海发起组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社会主义者同盟的领导机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机构和俄共在华组织。这几种看法均值得商榷。从档案原文和“革命局”的名称、组织系统、自身结构与功能任务等方面来看,1920年夏成立于上海的“革命局”实际上是直属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的具体负责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机构,而在其他城市的“革命局”则是设于上海的“中央局”的分支机构。虽然革命局后来的隶属关系、组织机构有所变化,但其作为共产国际的在华一级机关的性质却始终如一,在指导建立共产党、推动各革命团体的活动、实施共产主义宣传等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其主要使命的基本完成和中共的成立,革命局也归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局 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俄共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部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下载PDF
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初次使华对中共建党的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云霞 李绍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7-92,共6页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共产国际为推进世界革命,派维经斯基前往中国开展工作。作为第一位代表俄共(布)奉命赴华的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的重要使命是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帮助中共做好建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共产国际为推进世界革命,派维经斯基前往中国开展工作。作为第一位代表俄共(布)奉命赴华的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的重要使命是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帮助中共做好建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与干部准备。为此,他在1920年4月到1921年2月在华期间,积极帮助早期的中国革命者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俄华通讯社对十月革命进行报道,印刷出版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书籍,指导各进步刊物宣传革命,创办外国语学社对进步青年进行理论教育,并从中选拔优秀者赴苏学习,等等,从而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经斯基 俄共(布) 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陈独秀 李大钊 俄华通讯社 外国语学社 中国共产
下载PDF
一个“安那其布尔什维克”的悲剧——斯托帕尼在上海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丹阳 刘建 《百年潮》 CSSCI 2003年第3期45-50,共6页
1920年2月29日晚8时,夜幕笼罩了上海,北四川路1746号的一间大房子里亮起了灯.房内陆续坐满约四十名从业于江海轮船或轮船公司货栈的雇员,面对这些饱经风霜的中国人,一位年轻的外国人用世界语开始了他的演说.
关键词 布尔什维克 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 无政府共产主义 无政府主义者 世界语运动 托帕 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俄国革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