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刺激分子CD40与白细胞介素4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唐莹莹 梅红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2977-2980,共4页
目的分析共刺激分子CD40与白细胞介素4(IL-4)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作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组,包括44例急性期患儿及36例缓解期患儿。并选择9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共刺激分子CD40与白细胞介素4(IL-4)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作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组,包括44例急性期患儿及36例缓解期患儿。并选择9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CD40、IL-4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CD40与IL-4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D40、IL-4对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诊断效能。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组CD40、IL-4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CD40、IL-4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缓解期患儿(均P<0.05)。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CD40和IL-4水平呈正相关(P<0.05)。CD40、IL-4、CD40联合IL-4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795、0.882,敏感度分别为0.663、0.625、0.788,特异度分别为0.934、0.902、0.923。结论共刺激分子CD40、IL-4可能参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发生、发展,测定CD40、IL-4水平或能够辅助此类疾病的诊断以及疾病活动情况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共刺激分子cd40 白细胞介素4 诊断 病情评估 儿童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CD4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何宋兵 吴雨岗 +3 位作者 陈苏平 汤世军 汪良 李德春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5期642-644,共3页
目的:分析共刺激分子CD4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CD40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D40的表达,并分析其不同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 目的:分析共刺激分子CD4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CD40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D40的表达,并分析其不同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分子在结肠癌细胞株的表达。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CD40的表达率为67.5%,显著高于结肠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P<0.05)。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SW48中CD4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8%和30.2%。结肠癌组织中CD40的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CD40在结肠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在促进结肠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望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及监测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共刺激分子cd40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对SD大鼠巨噬细胞活化和共刺激分子CD4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明 涂玲 +4 位作者 刘佳 梁颖红 龚艳杰 张宜花 杨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5-850,共6页
目的观察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活化及共刺激分子CD40表达,探讨其在TR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对照组、TR... 目的观察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活化及共刺激分子CD40表达,探讨其在TR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对照组、TRALI组和阳性对照组各15只。正常对照组采用假手术处理;脂多糖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脂多糖(2ms/kg,≤1min完毕),2h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约1mL/只);TRALI组腹腔注射脂多糖(2mg/kg)2h后静脉输注血浆(约1mL/只);阳性对照组静脉输注脂多糖(5ms/kg)诱导急性肺损伤。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活化巨噬细胞(activatedmacrophage,AMφ)中TLR4表达;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AMφ核提取物中NF—KB的活性;Northernblot检测CIM0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一α、MIP-2及IL-1β的含量。结果TRALI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肺泡隔断裂、肺间质充血及肺泡腔中性粒细胞浸润;活化AM表面TLR4的表达升高、NF.KB活性增强、共刺激分子CD40mRNA和蛋白显著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脂多糖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RALI组BALF中TNF-α、MIP-2、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脂多糖对照组(P均〈0.05)。结论AMφ能上调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促进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强获得性免疫反应介导的急性肺损伤,提示AM活化可能在TRALI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巨噬细胞 TOLL样受体-4 共刺激分子cd40
原文传递
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共刺激分子CD 40、α防御素表达及检测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彦亭 杨振威 +2 位作者 原姗姗 庄坤 陈晓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PUD)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共刺激分子CD 40和α防御素(DEF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依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和HP血清IgG抗体分型检测PUD患者162例,分为HP阴性组、HPⅠ型组和HPⅡ型组... 目的:探究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PUD)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共刺激分子CD 40和α防御素(DEF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依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和HP血清IgG抗体分型检测PUD患者162例,分为HP阴性组、HPⅠ型组和HPⅡ型组。测定各组血清PG、CD 40、DEFA水平,比较各组不同病灶类型患者血清PG、CD 40、DEFA水平。结果:HP阴性组、HPⅠ型组和HPⅡ型组血清PGⅠ、PGⅡ、CD 40、DEFA水平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Ⅰ型组和HPⅡ型组血清PGⅠ、PGⅡ、CD 40水平高于HP阴性组,DEFA水平低于高于低于HP阴性组,HPⅠ型组血清PGⅠ、PGⅡ、CD 40水平高于HPⅡ型组,DEFA低于HPⅡ型组(P<0.05)。HP阴性组、HPⅠ型组、HPⅡ型组胃溃疡、十二指肠球溃疡和复合型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CD 40、DEFA水平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CD 40水平高于胃溃疡,DEFA水平低于胃溃疡;复合型溃疡PGⅠ、PGⅡ、CD 40水平高于十二指肠球溃疡和胃溃疡,DEFA水平低于十二指肠球溃疡和胃溃疡(P<0.05)。结论:HP感染性PUD患者血清PG、CD 40水平升高,DEFA水平降低,且其含量与患者感染HP分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临床PUD患者HP感染情况和感染部位诊断的血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抗体 胃蛋白酶原 刺激分子cd 40 α防御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CD40L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顾静 方勇 +1 位作者 祁卉卉 朱一蓓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96-8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CD40L(sCD40L)与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体检的89例T2DM患者和70例非T2DM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有无CAS斑块分为T2DM合并CAS组(T2DM⁃CAS,...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CD40L(sCD40L)与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体检的89例T2DM患者和70例非T2DM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有无CAS斑块分为T2DM合并CAS组(T2DM⁃CAS,n=49)、T2DM不合并CAS组(T2DM⁃NCAS,n=40)、非T2DM合并CAS组(CAS,n=37)和非T2DM不合并CAS组(NCAS,n=33)。检测各组血清sCD40L浓度。分析sCD40L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T2DM合并CAS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NCAS组血清sCD40L水平较NCAS组升高(P<0.01);CAS组血清sCD40L水平高于NCAS组(P<0.01);T2DM⁃CAS组血清sCD40L水平高于T2DM⁃NCAS组(P<0.01)。血清sCD40L水平与年龄、WHR、BMI、DBP、饮酒、吸烟、TG、FIns、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年龄、饮酒是T2DM合并CAS斑块的影响因素。结论sCD40L在T2DM及CAS斑块性患者中表达增强,可能是高血糖、促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状态与CAS形成之间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分子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cd40L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D40的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徐超 栗玉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415,420,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共刺激分子CD28/CD152-CD80/CD86,CD40-CD40L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0例CA患者(初发组30例、复发组30例)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28,CD152,CD40L在CD4+,CD8+T细... 目的探讨免疫共刺激分子CD28/CD152-CD80/CD86,CD40-CD40L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0例CA患者(初发组30例、复发组30例)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28,CD152,CD40L在CD4+,CD8+T细胞上CD80,CD86,CD40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水平。结果CA患者CD28,CD40L在CD4+,CD8+T细胞的表达,与对照组(42.36%,13.85%,5.08%,2.58%)相比,复发组(37.10,11.66%,2.57%,1.25%)较初发组(39.69%,12.76%,3.93%,1.96%)明显降低(P<0.01);CD80,CD86,CD40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与对照组(1.59%,3.83%,14.25%)相比,复发组(0.65%,3.05%,10.24%)较初发组(1.04%,3.45%,12.21%)显著降低(P<0.01),而CD152在CD4+,CD8+T细胞上的表达与对照组(1.71%,9.62%)相比,复发组(39.2%,12.15%)较初发组(2.64%,10.90%)显著增高(P<0.01)。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D152-CD80/CD86,CD40-CD40L共刺激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其免疫功能紊乱及复发机制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刺激分子cd28 cd40 流式细胞仪 单一核细胞
下载PDF
小干扰RNA对淋巴细胞CD40表达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张震宇 张志春 +1 位作者 刘伟 毕郑钢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内转录法合成的小干扰RNA(siRNA)对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4条siRNA(si40-1、si40-2、si40-3、si40-4),在阳离子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SD大鼠淋巴细胞。于转染48h收集细胞,半定量RT-PCR方... 目的探讨体内转录法合成的小干扰RNA(siRNA)对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4条siRNA(si40-1、si40-2、si40-3、si40-4),在阳离子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SD大鼠淋巴细胞。于转染48h收集细胞,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D40mRNA,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i40-1、si40-2、si40-3、si40-4组的CD40表达抑制率分别为(21.10±1.54)%、(74.40±1.03)%、(41.80±0.86)%、(36.02±0.76)%,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01±0.82)%](P〈0.01),其中以si40-2的CD40抑制作用最强。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组siRNA转染后淋巴细胞CD40mRNA均受到明显抑制伊〈0.01).其中si40-2组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sIRNA可特异性抑制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从而为进一步研究siRNA在移植免疫耐受及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淋巴细胞 cd40刺激分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