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椭圆展开共反射点叠加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青春 刘怀山 +3 位作者 Kondrashkov V V 李国都 林依华 高静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均匀介质条件下椭圆展开共反射点(CRP)叠加原理,并引入双参数(上行波与下行波的速度比和平均速度)来解决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叠加成像,严密论证了所求得的速度是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速度,并结合理论模型计算和地震资料... 本文详细介绍了均匀介质条件下椭圆展开共反射点(CRP)叠加原理,并引入双参数(上行波与下行波的速度比和平均速度)来解决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叠加成像,严密论证了所求得的速度是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速度,并结合理论模型计算和地震资料处理证实,利用椭圆展开CRP方法可以对复杂地质剖面求取准确的共反射点叠加速度和正确的零偏移距剖面,得到的成像效果远优于传统共中心点(CMP)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展开 速度分析 反射(crp)叠加 零偏移距剖面 中心(CMP)
下载PDF
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应用理论——从共反射点到共反射面元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华忠 杨锴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共反射面元 (CRS)叠加是目前认为最好的生成零炮检距剖面的方式 .共反射面元意指地下某一反射点邻近的一个反射弧段 ,该弧段在时空域内的走时响应称为CRS叠加面 ,该叠加面可视为反射弧段上各共反射点(CRP)的时空域内走时响应的组合 .在... 共反射面元 (CRS)叠加是目前认为最好的生成零炮检距剖面的方式 .共反射面元意指地下某一反射点邻近的一个反射弧段 ,该弧段在时空域内的走时响应称为CRS叠加面 ,该叠加面可视为反射弧段上各共反射点(CRP)的时空域内走时响应的组合 .在一般的共反射点走时关系基础上 ,引入两种特征波———Normal波和NormalIncidencePoint波 ,就可以在傍轴近似假设下 ,将CRP走时关系推广到反射点邻近的各反射点 ,将这些反射点的CRP走时关系加以组合就得到了关于该反射点的共反射面元的走时关系 .考察从共反射点 (CRP)到共反射面元 (CRS)的过渡 ,这一过程提供了CRS叠加的应用理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面元 CRS 叠加 反射 Normal波 傍轴近似
下载PDF
井间地震逆高斯束共反射点叠加成像(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峥嵘 杨飞龙 +1 位作者 刘保华 裴彦良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9年第3期349-357,396,397,共11页
为了解决地下复杂微小构造的精细勘探问题,使用基于高斯射线束理论的逆高斯束叠加成像方法对井间地震反射波进行成像研究。井间地震常规射线类叠加成像方法由于覆盖次数受到限制,构造复杂区精细成像质量欠佳,而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井间... 为了解决地下复杂微小构造的精细勘探问题,使用基于高斯射线束理论的逆高斯束叠加成像方法对井间地震反射波进行成像研究。井间地震常规射线类叠加成像方法由于覆盖次数受到限制,构造复杂区精细成像质量欠佳,而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井间地震偏移方法的成像时效性不高。本文方法借鉴高斯束合成地震记录的思想,将共炮集地震数据逆高斯束分解成共反射点道集数据,然后选取合适的面元进行共反射面元数据叠加,实现了井间地震逆高斯射线束共反射点叠加。与传统的VSP-CDP叠加成像方法相比,成像范围更加广泛,且适应复杂地质构造。该方法不仅能够对二维井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成像,针对三维井间地震资料采用基于宽线处理思路的逆高斯束叠加成像方法仍可以处理复杂构造及斜井成像问题。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试算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与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高斯射线束正演 逆高斯束 反射叠加 成像
下载PDF
斜井VSP共反射点交互叠加成像方法
4
作者 杨飞龙 刘东明 +1 位作者 秦民君 苏志东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6期728-734,共7页
叠加可以压制噪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是地震数据处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采用逐段迭代算法进行波场正演,计算地震波反射点的位置。在利用Qt语言编制的波场对比交互软件界面上,进行正演记录与实际资料的波场特征对比,建立速度场模型... 叠加可以压制噪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是地震数据处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采用逐段迭代算法进行波场正演,计算地震波反射点的位置。在利用Qt语言编制的波场对比交互软件界面上,进行正演记录与实际资料的波场特征对比,建立速度场模型。将共炮点道集数据搬家至反射点真实位置形成共反射点道集记录,以一定的面元尺寸叠加。应用斜井VSP(垂直地震剖面法)共反射点交互叠加方法对W地区进行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演地下地质结构特征,为地震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法 反射叠加 逐段迭代 交互界面 成像
下载PDF
基于共反射点叠加的观测参数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海波 黄德济 贺振华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的共中心点(CMP)叠加技术对于复杂的地质构造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若通过从道间距、覆盖次数等观测参数与目标层地层倾角、共反射点离散度的关系出发,并结合模型正演,对复杂构造地层的观测参数选取进行优化... 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的共中心点(CMP)叠加技术对于复杂的地质构造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若通过从道间距、覆盖次数等观测参数与目标层地层倾角、共反射点离散度的关系出发,并结合模型正演,对复杂构造地层的观测参数选取进行优化,使之能对目标层尤其是逆断层下降盘的阴影层段进行较充分的"照明",即可得到共反射点叠加剖面,这对共反射点叠加是一项有益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叠加 观测参数 正演 地震勘探数据处理
下载PDF
对共反射面叠加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文辉 李振春 孙小东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2-937,共6页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考虑了反射层的局部特征和第一菲涅耳带内的全部反射,更充分挖掘了多次覆盖数据的潜力.但在地下介质复杂并存在倾斜层时存在反射点分散的情况,从而影响了CRS叠加效果.本文从射线理论出发,在考虑反射层局部特征的情况...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考虑了反射层的局部特征和第一菲涅耳带内的全部反射,更充分挖掘了多次覆盖数据的潜力.但在地下介质复杂并存在倾斜层时存在反射点分散的情况,从而影响了CRS叠加效果.本文从射线理论出发,在考虑反射层局部特征的情况下,推导了水平地表和起伏地表情况下计算真实反射点分散程度的公式,最终将反射点分散程度定量表达出来.通过对反射点分散程度的控制,从CRS道集中抽取出共反射点(CRP)道集,在CRP道集中而不是在CRS道集中实现叠加,其效果应比传统的CRS叠加效果要好.利用水平地表和起伏地表的模型验证了本文所推导的公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公式在实际资料处理中的运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叠加 射线理论 反射 crp道集
下载PDF
输出道成像方式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I——理论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锴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46-553,共8页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成像方法,该方法属于典型的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输出道成像方式和输入道成像方式.考察共反射面元...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成像方法,该方法属于典型的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输出道成像方式和输入道成像方式.考察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它属于输入道成像方式.本文基于理论模型数据,实现了输出道成缘方式的CRS叠加方法.相比传统的输入道成像方式,它具有能够保证大偏移距反射信息的成像精度和计算效率较高的优点,而且更加容易推广到三维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面元叠加 反射叠加 输出道成像方式 输入道成像方式 数据输入面 数据输出面 克希霍夫MZO
下载PDF
共偏移反射面元叠加
8
作者 潘兰 贺剑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4-21,共8页
传统的共反射面元(CRS)叠加都是基于共中心点(CMP)道集做的,只能得到地下均造没有准确归位的叠加剖面。考虑将CRS方法的优势扩展到成像域,即基于共散射点(CSP)道集进行CRS叠加,该方法的第一步就是获得高信噪比的CSP道集。针对... 传统的共反射面元(CRS)叠加都是基于共中心点(CMP)道集做的,只能得到地下均造没有准确归位的叠加剖面。考虑将CRS方法的优势扩展到成像域,即基于共散射点(CSP)道集进行CRS叠加,该方法的第一步就是获得高信噪比的CSP道集。针对传统的CSP映射方法存在映射噪声、映射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CSP道集映射方法,然后对CSP道集进行偏移成像,称作共偏移反射面元(CMRE)叠加。由于考虑了相邻的CSP道集,增加了叠加道数,能够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偏移剖面。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面元叠加 散射道集 信噪比 映射方法 偏移反射面元叠加 偏移剖面
下载PDF
提高反射地震成像分辨率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在田 夏凡 杨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9-32,i0020,共5页
地震分辨率是地震数据处理和偏移成像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在地震偏移成像广义空间分辨率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分辨力理论实现反动校正拉伸方法来实现高分辨率水平叠加和实现最佳分辨率地震成... 地震分辨率是地震数据处理和偏移成像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在地震偏移成像广义空间分辨率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分辨力理论实现反动校正拉伸方法来实现高分辨率水平叠加和实现最佳分辨率地震成像。文章以共中心点道集中各地震道分辨率随炮检距增大而降低为理论依据,说明动校正拉伸的形成原因,并且根据广义分辨率公式导出了非零炮检距各地震道相对于零炮检距地震道的拉伸因子。利用这个拉伸因子可将动校正后的拉伸波形校正为等价的零炮检距地震道的子波,与常规的水平叠加相比,拉伸校正后CMP道集的叠加剖面分辨率明显提高。文章从偏移成像分辨率理论出发提出了根据反射波的地质参数选取偏移孔径的条件,并通过数值试算证明了实现高分辨率最佳成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 地震分辨率 动校正 中心叠加 偏移成象 偏移距 成像分辨率 反射地震 拉伸方法 零炮检距
下载PDF
实现最佳零炮检距地震照明成像——CRS叠加之几何阐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锴 王华忠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27-31,共5页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 ,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 (CMP)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地层倾斜时 ,CMP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 ,CMP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 (ZO)剖面。在这种情形下 ,只有实施NMO/DMO叠加或沿着共反射...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 ,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 (CMP)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地层倾斜时 ,CMP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 ,CMP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 (ZO)剖面。在这种情形下 ,只有实施NMO/DMO叠加或沿着共反射点 (CRP)轨迹进行叠加才能达到偏移到零炮检距 (MZO)的目的。根据共反射面元 (CRS)叠加理论 ,CRS叠加面是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CRP轨迹的集合 ,所以沿CRS叠加面应能得到最好的零炮检距剖面。以几何描述的方式 ,在常速介质假设下通过图示定性描述CRP与CRS叠加之间 ,NMO/DMO叠加、叠前深度偏移 (PreSDM )与CRS叠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零炮检距 地震照明成像 地震勘探 偏移到零偏移距 crp轨迹 crp叠加 反射面元 CRS叠加 空间-半偏移距-时间域
下载PDF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浩波 林承灏 +1 位作者 冯伟栋 疏鹏 《路基工程》 2016年第5期192-196,共5页
以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隧道沿线工程场地进行勘察,对勘探区下伏地层起伏形态、厚度、埋深以及隐伏断裂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勘探区内未发现隐伏断裂构造分布,第四系地层从上至下为粉质黏土层、粉... 以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隧道沿线工程场地进行勘察,对勘探区下伏地层起伏形态、厚度、埋深以及隐伏断裂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勘探区内未发现隐伏断裂构造分布,第四系地层从上至下为粉质黏土层、粉细砂层、粉砂岩层;基岩顶界面埋深62.5~66.5 m,浅层地震勘探在ZK5钻孔位置推测粉砂岩层顶、基岩顶界面的地层深度分别为24,63 m,钻孔揭露的对应地层深度分别为22.76,61.26 m,两者反映的地层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江隧道工程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隐伏断裂 钻孔揭露 反射叠加
下载PDF
水平叠加技术在山区地震勘探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武喜尊 《中国煤田地质》 1999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前地震勘探的水平叠加理论是基于水平层状均匀介质这个假定条件, 此时共中心点与共反射点位置重合。当地下或地表不再是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时,这时共中心点与反射点不重合,水平叠加实质上是共中心点叠加, 非共反射点叠加。目前... 目前地震勘探的水平叠加理论是基于水平层状均匀介质这个假定条件, 此时共中心点与共反射点位置重合。当地下或地表不再是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时,这时共中心点与反射点不重合,水平叠加实质上是共中心点叠加, 非共反射点叠加。目前静校正仅仅考虑垂直静校量, 没有考虑到沿射线路径进行校正。对于山区而言, 由于激发点与接收点高差比较大, 势必存在着共中心点与共反射点的偏差。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水平叠加所获得的叠加剖面, 是共中心点叠加剖面, 而非共反射点叠加剖面,它不能准确反映地下真实的地质情况。此文着重讨论影响共中心点与共反射点偏离的因素及其作用,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叠加 中心 反射 偏移距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基于时变数据映射的地震叠加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岳玉波 张建磊 +3 位作者 张超阳 史云燕 熊彦荣 孙鹏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1-340,I0004,共11页
在海底节点(OBN)和山地地震数据的处理过程中,震源和接收点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高程差,此时基于水平地表假设的共中心点(CMP)叠加成像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变数据映射的共反射点(CRP)叠加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利... 在海底节点(OBN)和山地地震数据的处理过程中,震源和接收点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高程差,此时基于水平地表假设的共中心点(CMP)叠加成像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变数据映射的共反射点(CRP)叠加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叠加速度计算输出剖面中时变的CRP采样点,然后利用改进的双平方根公式计算经由该CRP采样点的双程地震波走时,完成数据的动校正处理。该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OBN和山地数据叠加成像效果,还可以准确地估计地下的叠加速度信息,用于后续的处理环节。模型和实际数据成像结果证明,基于时变数据映射的CRP叠加优于传统CMP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 时变 数据映射 地震叠加成像
下载PDF
克希霍夫三维DMO叠加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宁俊瑞 张雅勤 樊佳芳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一个炮点和一个检波点接收的一道地震记录上某一时刻振幅值 ,它可能来自地下一个椭圆面上各个点的反射 ,该椭圆面以炮点和检波点为焦点 ,炮点和检波点的连线为长轴。因此 ,在叠加时 ,该振幅值就不是只在共中心点 (CMP)上相加 ,而应该在... 一个炮点和一个检波点接收的一道地震记录上某一时刻振幅值 ,它可能来自地下一个椭圆面上各个点的反射 ,该椭圆面以炮点和检波点为焦点 ,炮点和检波点的连线为长轴。因此 ,在叠加时 ,该振幅值就不是只在共中心点 (CMP)上相加 ,而应该在椭圆面上各个点相加 (当然 ,在不同点上振幅值是变化的 )。这种叠加方法实现了共反射点叠加 ,有利于叠加成像 ,也有利于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这就是克希霍夫求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O叠加 反射 克希霍夫求和法 检波 地震资料处理
下载PDF
基于地震槽波透反射联合勘探的断层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万鹏 姚小帅 金明方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第6期175-177,183,共4页
为了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井下断层探测技术难题,以观音堂煤矿25050工作面为例,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不稳定、构造发育等特点,采用地震槽波透反射联合探测方法进行断层探测。经回采验证,探测效果与实际揭露情况一致性较好。
关键词 地震槽波勘探 反射联合 断层 中心叠加
下载PDF
倾角共反射面叠加技术在低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振波 代一丁 +2 位作者 轩义华 刘宾 薛志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2-587,共6页
随着南海东部勘探进程的推进,中深层地层(珠江组到基底)成为勘探评价的主要目的层,其勘探程度决定了南海东部储量的规模。但是由于海上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影响到中深层地质成像的品质,制约了南海东部下一步勘探进程,提高中深层成像品... 随着南海东部勘探进程的推进,中深层地层(珠江组到基底)成为勘探评价的主要目的层,其勘探程度决定了南海东部储量的规模。但是由于海上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影响到中深层地质成像的品质,制约了南海东部下一步勘探进程,提高中深层成像品质是当前南海东部亟需解决的问题。常规共中心点叠加理论是基于水平层状介质的假设前提,有一定的局限性。倾角共反射面叠加方法对地层倾角不做限定假设,地下反射面可以是任意的角度,相较于共中心点叠加理论而言更接近实际地质情况;倾角共反射面叠加技术在共反射点及其附近第一菲涅尔带内全部反射波的叠加,因此形成超级覆盖次数,能够显著提高信噪比。经过前期理论研究、资料试验及在南海东部深水区的应用,证实倾角共反射面叠加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该区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适用于复杂地层地质条件,能极大地提高地震资料的可解释性。相信该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将有助于指导南海东部深水区的勘探、提高勘探成功率及勘探储量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叠加 信噪比 倾角 反射 深水区
原文传递
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崔汝国 覃天 +2 位作者 凌勋 贾明辰 段云卿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41-544,共4页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的重要成果。通过弯曲反射界面模型,分析了共中心点(CMP)道集与共反射点(CRP)道集的差别,认为当反射界面倾斜时,常规处理中的CMP叠加不能得到准确的零偏移距剖面,而沿CRP道集叠加的叠前时间偏移能得到...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的重要成果。通过弯曲反射界面模型,分析了共中心点(CMP)道集与共反射点(CRP)道集的差别,认为当反射界面倾斜时,常规处理中的CMP叠加不能得到准确的零偏移距剖面,而沿CRP道集叠加的叠前时间偏移能得到准确的零偏移距剖面,另外,还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的实现方法和步骤,包括预处理、偏移速度场的建立和偏移后CRP道集的处理等,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了效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偏移距剖面 中心道集 反射道集 叠加 叠前时间偏移
下载PDF
水域走航式地震发射波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朝旭 《工程勘察》 2013年第9期80-83,共4页
水域地震反射波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日益重要。相对于陆地地震反射波法,水域地震反射法具有地表一致性好的优点,一般无需作静校正处理。但水域地震反射波法存在多次波发育强、水域拖缆船抛锚定位难、外业数据采集费时费力等缺点。为此... 水域地震反射波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日益重要。相对于陆地地震反射波法,水域地震反射法具有地表一致性好的优点,一般无需作静校正处理。但水域地震反射波法存在多次波发育强、水域拖缆船抛锚定位难、外业数据采集费时费力等缺点。为此,本文从技术方法选择、震源改进及叠加方法三方面对水域地震反射波法进行探讨和改进,以克服上述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地震反射波法 中心叠加 反射叠加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讲座(五)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英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6期54-62,共9页
五、利用速度资料进行岩性预测根据各地层单元中的岩性分布规律帮助开展沉积相解释是地下相分析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当地震反射构造和外形等标志不发育、钻井又少,从而难以识别出沉积体的性质和分布特征时,这一方法就更... 五、利用速度资料进行岩性预测根据各地层单元中的岩性分布规律帮助开展沉积相解释是地下相分析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当地震反射构造和外形等标志不发育、钻井又少,从而难以识别出沉积体的性质和分布特征时,这一方法就更显得重要。几十年来,地球物理学家对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岩性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现已形成“地震岩性学”这样一门分支学科。地震岩性预测的方法很多,从开展区域性的地震相研究而言,最有用的方法是利用速度谱资料通过求取地层速度而进行岩性或岩地比预测。速度谱资料与地震剖面一样分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分析 速度谱 层速度 均方根速度 地震反射 地震岩性学 地震资料 地层单元 叠加速度 中心
下载PDF
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及周边地区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勇 张瑞青 况春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850,共13页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固定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宽频带流动台阵记录到的极远震事件,通过SS前驱波震相研究,获得了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东段及邻区下方410 km和660 km间断面的埋深和起伏形态特征.为...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固定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宽频带流动台阵记录到的极远震事件,通过SS前驱波震相研究,获得了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东段及邻区下方410 km和660 km间断面的埋深和起伏形态特征.为增强对SS前驱波震相的识别,我们采用了时差校正和共反射点叠加分析.叠加结果显示,毗邻阿留申俯冲带的白令海、阿拉斯加半岛、以及阿拉斯加中南部和东部地区下方,410 km和660 km间断面的埋深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因而具有正常的过渡带厚度.这表明在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东段,北太平洋板块还没有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深度范围内.其次,在阿拉斯加西部地区下方,660 km间断面出现明显下沉,而上覆的410 km间断面埋深接近于全球平均值,从而导致过渡带明显加厚.据此,我们推测在阿拉斯加西部地区下方地幔过渡带底部可能存在库拉残留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 SS前驱波 反射叠加 太平洋俯冲板片 地幔过渡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