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C总承包项目构建安全生产共同体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雪 杜阳 《企业管理》 2022年第5期117-119,共3页
本文以命运共同体视角审视EPC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生产问题,提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EPC总承包项目的平台优势,构建安全生产... 本文以命运共同体视角审视EPC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生产问题,提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EPC总承包项目的平台优势,构建安全生产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总承包项目 安全生产共同体 安全共建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下载PDF
村社自主性、文化生产共同体与乡村文化振兴 被引量:7
2
作者 甘颖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3,共11页
组织农民开展有效的自我建设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湖南北村的实地调研发现,村社主导的内源式发展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文化生产共同体作为内源式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机... 组织农民开展有效的自我建设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湖南北村的实地调研发现,村社主导的内源式发展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文化生产共同体作为内源式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机制,通过决策过程的共同策划、运作过程的共同参与、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来形塑社会成员的基本共识、价值认同和集体行动能力,以此再造村庄公共性,形成有效的社会整合力并强化农民之间的社会性关联。而文化生产共同体得以形成的基础在于村社自主性的发挥,村社在文化振兴过程中扮演了资源协调者、组织引导者和集体行动守护者等三重角色,以此引导、动员和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内在的制度基础、共同的生活面向、文化结构构成了村社实体发挥作用的能力、动力和空间,从而实现了资源、组织和价值的三重整合,进而重构了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秩序。由此,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需要依托文化生产共同体的塑造,并依靠村社自主性来构建文化再生产体系,促进文化生产共同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共同体 文化振兴 村社自主性 公共性
下载PDF
生产—生活共同体与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帮扶——基于秦巴山区H县“138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明强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共同构成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目标。在政策支持下,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完成“搬得出”的阶段性任务,但就可持续发展而言,“稳得住”“能致富”更为重要。以陕南秦巴山区H县“138模式”为案例,本文将搬迁户的...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共同构成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目标。在政策支持下,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完成“搬得出”的阶段性任务,但就可持续发展而言,“稳得住”“能致富”更为重要。以陕南秦巴山区H县“138模式”为案例,本文将搬迁户的经济生产、社区生活整合进“生产—生活共同体”的框架内,总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党建引领提供了运行动力,组织再造提供了运行基础,协同治理构成了基本运行方式。以上述三项微观机制为基础,“138模式”能够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提供客观条件。生产—生活双重导向与安置社区内的空间聚敛,构成“138模式”不同于其他后续帮扶方式的重要特征。最后文章提出加大政策关注力度、构建“生产—生活共同体”、开展组织建设和鼓励协同参与等政策建议,以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的长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生活共同体 易地扶贫搬迁 后续帮扶 “138模式”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路径探究
4
作者 邢媛 杨泽峰 《晋中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6-21,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人类生存、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深度关联的理论与实践关怀策略。2020年全球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不断地被强化和深度认同。总体来看,人类根据自身自由发展的需要,不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人类生存、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深度关联的理论与实践关怀策略。2020年全球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不断地被强化和深度认同。总体来看,人类根据自身自由发展的需要,不论其实践目的、社会地理空间的性质如何,以物质流为纽带的生产共同体、以信息流为纽带的信息共同体和以认同流为纽带的行动共同体等,构成了人类共同体的实体内容。因此,中国抗疫的胜利充分体现了保障安全性的生产、畅通性的信息和以认同为基础的行动对于社会共同体治理具有结构化的有效性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产共同体 信息共同体 行动共同体
下载PDF
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被引量:66
5
作者 刘玉照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3-205,共13页
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 ,日本学者提出了村落共同体假设 ,美国学者施坚雅提出了基层市场共同体假设 ,后来 ,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引发了大量的争论和研究。本文将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 ;并... 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 ,日本学者提出了村落共同体假设 ,美国学者施坚雅提出了基层市场共同体假设 ,后来 ,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引发了大量的争论和研究。本文将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 ;并对乡村工业化导致的新的乡村社会结构单元———基层生产共同体进行比较详细的考察 ,在经验调查的基础上对基层生产共同体的形成、特征以及对中国乡村社会基本结构的影响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共同体 基层市场共同体 基层生产共同体 中国 乡村社会结构 乡村工业化
原文传递
《红楼梦》与《资本论》:历史过程定制范畴的机理剖解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光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31,共27页
本着通史和断代史双重意蕴考察,政治经济学时代发展不是一个孤立国别事件或某一社会形态理论之专利,乃是规律转换、“剩余价值和财产身份”独立化造成阶级对抗性矛盾日趋激烈的历史产物;在欧洲,“《资本论》研究”逐步成为无产阶级“代... 本着通史和断代史双重意蕴考察,政治经济学时代发展不是一个孤立国别事件或某一社会形态理论之专利,乃是规律转换、“剩余价值和财产身份”独立化造成阶级对抗性矛盾日趋激烈的历史产物;在欧洲,“《资本论》研究”逐步成为无产阶级“代言人”,在中国,“《红楼梦》研究”在方法论上则与之遥相呼应。《红楼梦》与《资本论》同样是“阶级斗争的书”。在《资本论》中,为了获取关于商品生产对象的思维学,并从资本力量全部发挥的角度阐述人类生产形态全史,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资本的历史过程必须从价值形式(交换的社会形式)和剩余形式(生产的社会形式)两方面予以说明,于是科学制订出“剩余价值”认识范畴;在《红楼梦》中,“宝玉”是这一范畴的工作对应,针对生产过程共同体形式的思维学特点,该范畴遵循“三重身份”(政治身份-生产身份-财产身份)合一的定制原则,而契合于身份社会系统之知识生产。无论资产阶级理论经济学或《资本论》均是“资本家在讲话”的财产经济学,然二者之间具有工作仿真关系,以自然仿历史、以个人仿社会,乃是“财产拜物教”教科书的机巧;《红楼梦》中“经济学”则属身份对象规定,由此应遵循“行难-知难-行难”路径探求经济范畴的身份形式和财产形式及其当代结合与历史扬弃。要之,是认识到《资本论》与《红楼梦》均为史书规定的理论作品,然二者的工作对话有助于将生产关系定格为“历史过程(阳)”以及将生产力定格于“自然过程(阴)”,完成自然历史过程“历史轴”规定性之理论锚定。至于《资本论》和《红楼梦》均存有“历史派与文本派之路线斗争”,究其实质,乃是源于历史观和知识论上的一个特别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方法论斗争。思维学、逻辑学、知识论统一是以达成“第二性问题”之内部解决,对“方法神秘”的工作撤除则有赖于重归历史规定的对象思维学之路最后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资本论》 对象思维学 自然过程 历史过程 共同体生产 商品生产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社会学逻辑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红旭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129,共8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富有中国文化中“命运”的神秘色彩,蕴含了终极关怀和天下大同的价值旨归,也隐含着积极主动打造共同体以应对不确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富有中国文化中“命运”的神秘色彩,蕴含了终极关怀和天下大同的价值旨归,也隐含着积极主动打造共同体以应对不确定世界的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及体认是现代化生产方式产生以来从生产到观念的社会组织形态不断嬗变和持续积淀的结果。现代化生产方式以高效率、可测量、可控制等优势,奠定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也宣告生产共同体的诞生。从生产共同体到生活共同体,伴随着世界的扁平化过程,呼唤求同存异的生活集体意识。复杂社会中,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格调,再到网络加持的消费社会,随时随地展现出社会共同体的必要性。风险的全球化让休戚与共的关系显而易见,更是在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迫使人们先后走进命运共同体。从以生产方式为内核的生产共同体到由生活观念导向的生活共同体,科学大行其道引爆了多彩的生活;从社会分工促成的社会共同体到风险弥散催生的命运共同体,多样性个体、多极化社会在命运共济中走向一体性的世界。科学与人性共同主宰的人类共同体,由此串联成一条由此及彼的逻辑线条,互动影响又共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产共同体 生活共同体 社会共同体 社会学逻辑
原文传递
近代中国农村农业劳动合作述评 被引量:4
8
作者 徐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9-62,共4页
近代中国农村小农经济和乡土社会的特性,决定了劳力相互调剂、畜力互助合作、生产共同体等形式繁杂的劳动合作,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各种形式的劳动合作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农人力... 近代中国农村小农经济和乡土社会的特性,决定了劳力相互调剂、畜力互助合作、生产共同体等形式繁杂的劳动合作,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各种形式的劳动合作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农人力和畜力得以调剂,解决了生产的困难,并且劳动合作在当今农业生产中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劳力调剂 畜力合作 生产共同体
下载PDF
论农村社区的重建与转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48-51,共4页
建立在集体产权基础上的现代农村,是在国家建构下的生产共同体,其治理以村民委员会自治为特征。随着农村社会流动性增加,村委会的代表性日益不足,行政干预导致村委会自治性不足,其合法性基础受到削弱。重建农村社区,形成居民自治的生活... 建立在集体产权基础上的现代农村,是在国家建构下的生产共同体,其治理以村民委员会自治为特征。随着农村社会流动性增加,村委会的代表性日益不足,行政干预导致村委会自治性不足,其合法性基础受到削弱。重建农村社区,形成居民自治的生活共同体,需要农村治理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生产共同体 生活共同体
下载PDF
儒家与马克思社会哲学的若干比较
10
作者 姜赞东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14-16,共3页
儒家与马克思哲学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就社会哲学而言,两者对社会的本质、社会结构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认识完全不同,因此,主张儒家与马克思哲学结合的观点缺乏理论依据。
关键词 儒家 马克思主义 社会哲学 生产共同体 道德共同体 分配正义 社会进化
下载PDF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5
11
作者 龚慧 厉成梅 《世界地理研究》 2005年第3期45-49,共5页
本文在引进生态工业园区基本概念与理念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工业园区的产生及其 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然后以美国与荷兰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为例,介绍了生态工业园区成 功运行所需要的因素,尤其是论证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各利益方... 本文在引进生态工业园区基本概念与理念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工业园区的产生及其 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然后以美国与荷兰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为例,介绍了生态工业园区成 功运行所需要的因素,尤其是论证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各利益方参与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 从而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产共同体 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生态学 循环经济
下载PDF
作品与制度:中国网络文学的两种海外出版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申伦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24,共7页
面对日益庞大的全球年轻人市场,中国网络文学正成为我国文化海外出版的新名片。当前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出海的渠道主要是自发性的翻译网站与文学网站海外平台,为此可进一步构建作品与制度输出两种互补的出版模式。作品模式是将版权产业的... 面对日益庞大的全球年轻人市场,中国网络文学正成为我国文化海外出版的新名片。当前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出海的渠道主要是自发性的翻译网站与文学网站海外平台,为此可进一步构建作品与制度输出两种互补的出版模式。作品模式是将版权产业的既有经验升级再造,形成围绕作品版权的小说、影视、游戏、动漫等整体性出版方案,包括多媒介形态作品的互文、影视先行策略与引导读者参与次级传播。制度模式是基于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实践经验,在海外建立作者培养与作品挖掘制度,主动构建技术、政策、法律与本土资本多元一体的商业环境。网络文学生产共同体可在跨文化交流中培养海外年轻人的中国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 海外出版 作品模式 制度模式 生产共同体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上海特色小镇建设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建江 《科学发展》 CAS 2017年第11期59-65,共7页
上海的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空间结构。上海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借鉴国内外经验,遵循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规律,结合上海实际,站在城乡一体化视角,正确选择上海特色小镇建设的空间范围,明... 上海的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空间结构。上海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借鉴国内外经验,遵循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规律,结合上海实际,站在城乡一体化视角,正确选择上海特色小镇建设的空间范围,明确上海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完善上海特色小镇建设的支持政策,促进上海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实现上海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城乡一体化 特色小镇 镇村生产生活共同体
下载PDF
Improving Simulation of the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of China in Version 4.5 of 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Using a Revised V_(cmax) Scheme 被引量:4
14
作者 WANG Yuan-Yuan XIE Zheng-Hui +1 位作者 JIA Bing-Hao YU Y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5年第2期88-94,共7页
The maximum rate of carboxylation (Vcax) is a key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 for gross primary produc- tion (GPP) estimation in terrestrial biosphere models. A set of observation-based Vcax values, which take the ni... The maximum rate of carboxylation (Vcax) is a key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 for gross primary produc- tion (GPP) estimation in terrestrial biosphere models. A set of observation-based Vcax values, which take the ni- trogen limitation on photosynthetic rates into consideration, are used in version 4.5 of 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4.5). However, CLM4.5 with carbon-nitrogen (CN) biogeochemistry (CLM4.5-CN) still uses an inde- pendent decay coefficient for nitrogen after the photosyn- thesis calcula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nitrogen limitation on the carbon cycle is accounted for twice when CN bio- geochemistry is active. Therefore, to avoid this double nitrogen down-regulation in CLM4.5-CN, the original Vcmax scheme is revised with a new one that only accounts for the transition between Vcmax and its potential value (without nitrogen limitation). Compared to flux tower- based observations, the new Vcmax scheme reduces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 in GPP for China's Mainland by 13.7 g C m-2 yr-1, with a larger decrease over humid areas (39.2 g C m 2 yr-1). Moreover,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leaf area index are also improved, with reductions in RMSE by 0.8% and 11.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M4.5 Vcmax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on leaf area index
下载PDF
Foreign Trade and Social Inequity in the Andean Community of Nations CAN
15
作者 Emma Beatriz Castro Urbano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2年第5期443-450,共8页
This paper was made using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some indicators from the data basis of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CEPAL), CEPAL and answers the question: Have there been enough foreign trade dynamic... This paper was made using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some indicators from the data basis of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CEPAL), CEPAL and answers the question: Have there been enough foreign trade dynamics during the last years (1999-2006) in order to reduce social inequality gaps? The results here shown correspond to the first stage of a research that relates poverty to countries' economic productivity. The article presents foreign trade,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inequality overview in the countries of the Andean Community of Nations during the years 1999-2006. In considering this period, the last international crisis is overlooked, but it takes in account the importance of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set by the UNDP.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indicators reflects that the dynamic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foreign trade do not translate into better social equality and poverty reduction. This paper shows 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ntrast obtained from the results by countries of the Andean Community of Nations (CAN) during the years 1999-2006, comprised by Colombia, Peru, Ecuador, Bolivia, and Venezuela, though the last country is not currently part of CAN. These indicators are exports, imports, relative commercial balanc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 capita, unemployment, GINI index, population, urb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poverty. The paper presents a succinct conceptual framework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social inequality is established, from which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indicators is formulated, permitting the establishing of an apparent prac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economic behavior and social results from the CAN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integration quality of life social equality POVERTY
下载PDF
“华西学派”的知识生产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共6页
自李绍明先生2007年提出人类学"华西学派"的概念后,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却偏离了对"华西学派"整体研究的方向。应当将"华西学派"作为一个知识生产共同体,对其学科构成、理论创新和话语形... 自李绍明先生2007年提出人类学"华西学派"的概念后,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却偏离了对"华西学派"整体研究的方向。应当将"华西学派"作为一个知识生产共同体,对其学科构成、理论创新和话语形成进行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华西学派"的学术价值及对今天人类学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华西学派"的知识生产特征看,在当时国家共同体认同、国族建构和边政的外部话语条件下,"华西学派"形成了学科体系完善,以康藏研究为重点,擅长于提出边疆稳定与国家建设的相关理论,贡献了诸如父子连名系谱、血统等级、打冤家等概括族群和区域文化事实的概念,提出了"边疆宗教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基"等应用人类学话语,通过《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向世界进行传播的一系列知识生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华西学派 知识生产共同体 知识生产体系
原文传递
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问责的社会建构
17
作者 袁玉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4年第6期52-65,共14页
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问责在理论上有利于风险防范和经验学习,是政府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需要。然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事故问责仅起到短期威慑作用,原因在于忽视了安全生产利益相关者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建构属性和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本文... 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问责在理论上有利于风险防范和经验学习,是政府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需要。然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事故问责仅起到短期威慑作用,原因在于忽视了安全生产利益相关者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建构属性和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本文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对三起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进行纵览与横剖,丰富了安全生产共同体这一概念。结果表明,政府、企业与社会群体间的社会资本为促进安全生产共同体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这种协同治理需要在体制上构建“安全生产共同体”,建立起跨区域跨部门的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安全生产协同监管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共同体 社会建构 协同治理 社会资本 道路交通事故
原文传递
海外民族志: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路途 被引量:36
18
作者 高丙中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33,共14页
海外民族志是世界人类学界的后来者的概念,也就是非西方的概念。中国人类学界直到进入21世纪之后才开展有规模的境外田野作业的民族志研究,这既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一种新格局的反映,也是中国发展自己新生的表述世界的“写文化”... 海外民族志是世界人类学界的后来者的概念,也就是非西方的概念。中国人类学界直到进入21世纪之后才开展有规模的境外田野作业的民族志研究,这既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一种新格局的反映,也是中国发展自己新生的表述世界的“写文化”能力的一种表现。借助于海外民族志在方法、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观念以及各国的社会事实的基本资料上的积累,中国的整个社会科学将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民族志 写文化 共同体知识生产 中国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家”的衰落
19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8,共1页
“家”的衰落竹田纯郎在《伦理学与文化》第一辑上撰文认为,伴随着日本社会急速的近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日本传统的稻作农耕社会的“家”的观念也衰落了。“家”是人们共同生活、活动、祭祀的场所。首先,作为“生活共同体”的“家... “家”的衰落竹田纯郎在《伦理学与文化》第一辑上撰文认为,伴随着日本社会急速的近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日本传统的稻作农耕社会的“家”的观念也衰落了。“家”是人们共同生活、活动、祭祀的场所。首先,作为“生活共同体”的“家”解体了,即“家”变成了小型化或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生产共同体 近代化 官僚制 稻作农耕 伦理学理论 现代日本 现代社会 尸体的处理 祖先崇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