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建构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塑机制--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的实证探索
1
作者 李少惠 何志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塑,既与宏观层面国家建构中的国家—社会和中央—地方双结构休戚相关,又受微观层面地方认同、政府信任和宣传动员等要素的影响。通过对世界价值观调查(WVS)最新数据的分析,实证探索地方认同、政府信任、新闻媒介...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塑,既与宏观层面国家建构中的国家—社会和中央—地方双结构休戚相关,又受微观层面地方认同、政府信任和宣传动员等要素的影响。通过对世界价值观调查(WVS)最新数据的分析,实证探索地方认同、政府信任、新闻媒介信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塑机制,研究发现:一是地方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呈正向显著关系;二是政府信任在地方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作用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机制;三是新闻媒介信任不仅能够调节地方认同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也调节着政府信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作用机制。在国家建构视域下,为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应注重“第二个结合”增强地方认同、以党建引领提升政府信任、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机制赋能新闻媒介信任提升的“有形、有感、有效”的中国式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地方认同 政府信任 WVS
下载PDF
国家仪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象征维度 被引量:5
2
作者 曾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29,共7页
国家仪式即国家权力机构动员群体展开的程序性、重复性、规范性的象征性活动。国家仪式是以特定时空、鲜明主题、象征符号构筑的政治象征体系,它唤醒集体记忆、传播主流价值、连接能指所指,以记忆再生产、观念再生产、权力再生产,生产... 国家仪式即国家权力机构动员群体展开的程序性、重复性、规范性的象征性活动。国家仪式是以特定时空、鲜明主题、象征符号构筑的政治象征体系,它唤醒集体记忆、传播主流价值、连接能指所指,以记忆再生产、观念再生产、权力再生产,生产出国家在场的以权力遵从信任、主流价值内化、利益共通共享为核心的共同体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5次国庆大阅兵,呈现出了国家仪式建构共同体认同的实践图景。当前合理挖掘时空资源,有效传播主流价值,精心设计象征符号,推进国家仪式供给规范化、传播大众化、效能持续化,是优化国家仪式建构共同体认同的策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仪式 共同体认同 象征
下载PDF
新时代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生成过程与建构路径
3
作者 李云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4,共9页
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如何建构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这是中国政府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认同心理过程,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历经个体自我认同、内群体认同和共同... 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如何建构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这是中国政府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认同心理过程,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历经个体自我认同、内群体认同和共同内群体认同,个体自我认同是其基础,内群体认同是其纽带,共同内群体认同是其范畴表征。因此,通过社会化实现海外侨胞自我认同从自我到共同体的由内到外建构,通过中国政府自上而下国家意志的社会传导,实现其从共同体到自我的由外至内建构,解决“我是谁”问题;构建多重互动网络,以个体间朋友(亲友、同乡等)角色互动为基础,获得内群体身份(民族身份),促进其内群体认同,解决“我和谁一样”“我和谁一起”的问题;以跨群体、跨地域互动为基础,促进其共同内群体感知相似性,建构共同内群体身份(中华民族身份),最终建构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解决“我为什么要支持现存政治秩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侨胞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共同内群体认同
下载PDF
新时代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核心要义与价值导向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世柏 李云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5期66-71,共6页
中华民族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正呈现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海外侨胞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其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正遭遇全球化的冲击。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核心要义在于,在民族认知上如何使海外侨胞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正呈现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海外侨胞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其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正遭遇全球化的冲击。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核心要义在于,在民族认知上如何使海外侨胞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认知和价值认知,在民族情感与态度上如何使海外侨胞在全球化语境下彰显中华民族尊严和关切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在民族道义与行为上如何使海外侨胞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坚守中华民族价值观。对此,新时代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价值导向应坚持多元一体、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海外侨胞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 被引量:53
5
作者 邓新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8-14,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核心内容;国家认同抑或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核心内容;国家认同抑或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实现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有利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需要进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的锻造、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的形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模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建构路径
下载PDF
何谓共同体认同——对查尔斯·泰勒认同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晓光 刘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5,共7页
查尔斯·泰勒认为共同体认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理性之后对自我的认识;二是由人与人关系确定的日常生活;三是社会中共同善形成的道德根源。三方面不可分割,共同体认同是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涉及自我的理性发展和对自我的认... 查尔斯·泰勒认为共同体认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理性之后对自我的认识;二是由人与人关系确定的日常生活;三是社会中共同善形成的道德根源。三方面不可分割,共同体认同是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涉及自我的理性发展和对自我的认识,人会带着理性的自知参与社会,共同作用于日常,形成生活本身,要追寻它真正的来源就要从道德层次给予理解和推断,由此也形成了经验与先验、习俗和实践、多样与共同之间矛盾,需要理论上加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认同 自我 日常生活 道德根源
下载PDF
原始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弱化及其整合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范围内,特定的语言、宗教、习俗以及其他共同的集体记忆形成了次级共同体,次级共同体为成员个体提供了具有亲和性的文化体系,带来了价值和情感的原始认同。原始认同造成了次级共同体社会关系的封闭性,并增加了次级共同...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范围内,特定的语言、宗教、习俗以及其他共同的集体记忆形成了次级共同体,次级共同体为成员个体提供了具有亲和性的文化体系,带来了价值和情感的原始认同。原始认同造成了次级共同体社会关系的封闭性,并增加了次级共同体之间程度不一的疏离,蚀耗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所需的直接或间接性条件。增强国家民族的情感归属,逐步推进文化的同质化以及增强政治正义,可以逐步降低原始认同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和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整合路径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乔秀丽 张丽娟 《西藏发展论坛》 2022年第6期68-73,共6页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逻辑的研究视角而言,应对“两个大局”的转变、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三者有机统一”、防范化解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逻辑的研究视角而言,应对“两个大局”的转变、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三者有机统一”、防范化解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之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现实出场。从互构逻辑的研究视角而言,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安全是国家安全建设的使命要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有效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动力保障,乌克兰危机背后的价值认同与政治安全则是二者逻辑关联照应现实的深刻反思。从理论逻辑的研究视角而言,二者在价值目标、民族国家共同体、系统思维方面呈现多种理论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理论建构
下载PDF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小丽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11,63,共5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民族,数千年来不断吸纳进入中华大家庭的民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机制。当前,处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中华民族,仍然存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冲突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建构中华民...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民族,数千年来不断吸纳进入中华大家庭的民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机制。当前,处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中华民族,仍然存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冲突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来兼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推进,需要我们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强化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深各民族的相互依存嵌入,促进各民族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认同 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群体分化与共同体认同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荣 管其平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3-38,共6页
"群体分化"和"共同体认同"是互联网时代展现社会变迁与社会秩序之间张力的重要社会现象。一方面,"群体分化"是互联网时代快速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共同体的消解;另一方面,&qu... "群体分化"和"共同体认同"是互联网时代展现社会变迁与社会秩序之间张力的重要社会现象。一方面,"群体分化"是互联网时代快速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共同体的消解;另一方面,"共同体认同"又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群体凝聚和社会整合,进而成为新型社会秩序建立的重要表征。因而,在认识到群体分化现象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的基础上,需要从包括网络共同体在内的新型共同体切入来达致新型社会秩序的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群体分化 共同体认同 社会秩序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逻辑理路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家斌 何启林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3-56,共4页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深嵌于国家建设、国家治理及国家发展的整体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深嵌于国家建设、国家治理及国家发展的整体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全面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内在逻辑,深刻总结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助于促进各民族深化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逻辑理路 基本经验
下载PDF
集体记忆构建共同体认同视角下的大学故事育人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多恬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2年第6期67-73,103,共8页
大学故事所包含的历史事件、思想文化以及校史文化资源是高校独特的文化资本,不仅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高校面向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品格塑造的活水源头。充分挖掘大学故事的育人功能既是“大思政”视域下体现文化育人与价值引... 大学故事所包含的历史事件、思想文化以及校史文化资源是高校独特的文化资本,不仅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高校面向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品格塑造的活水源头。充分挖掘大学故事的育人功能既是“大思政”视域下体现文化育人与价值引领的应然之义,也是凝练学校文化特质、促使人才培养目标落地的现实需求。以共同体认同和集体记忆构建为视角,以广州大学《我们的大学》中大学故事为例分析大学故事的育人内涵与育人功能实现的路径。大学故事通过转变育人方式为“身边人讲身边事”、拓宽育人渠道为“共建共享大学记忆”、塑造文化育人影响为“我辈接力奋进”等过程构建其集体记忆,在打造大学文化底色、塑造大学历史自信、传承大学精神追求等方面凝聚共同体认同,巩固人才培养效果,纵深发展文化特色挖掘,为高校文化育人实践提供新路径。为更好实现大学故事的文化育人功能,要构建多方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丰富育人载体与传播方式,以传承创新提振大学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故事 文化育人 共同体认同 集体记忆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文化符号之维
13
作者 杨绘荣 王林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之“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旨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若无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无根基。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载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之“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旨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若无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无根基。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载体,它们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关联甚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发展整合中赋予文化符号以鲜明的政治属性,使其完成由“自在”到“自为”的转变。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凝聚共同体情感中作用显著,这对于各族人民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根本性意义。对此,基于文化符号之维,为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有效建构,可从文化符号的隐喻叙事及表征强化的双重功能属性出发,致力于在完善话语符号体系建设、重塑公共空间、构建互动仪式链等诸多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静 王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3,共1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探讨由意识结构为理论基础的铸牢中华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探讨由意识结构为理论基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意识结构分析中,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交互作用的同时,构筑起以共同体历史记忆增强集体潜意识、以共同体认同凝就归属性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聚合性意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途径。以意识结构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既阐明了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和内在逻辑,也是共同体建设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意识结构 共同体历史记忆 共同体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建构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积家 冯晓慧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4,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个体通过与社会互动产生个体认同,再经过个体与社会互相渗透,与所属群体产生合一感,进而产生民族认同,最后通过重新范畴化转变对族群间边界的感知,将内群体和外群体转变为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个体通过与社会互动产生个体认同,再经过个体与社会互相渗透,与所属群体产生合一感,进而产生民族认同,最后通过重新范畴化转变对族群间边界的感知,将内群体和外群体转变为一个共同的、包摄水平更广的上位群体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受个体和群体两方面因素影响,个体因素包括年龄、个体心理差异和跨文化敏感性,群体因素包括群体大小、感知相似性与相对原型性、群际接触。未来研究应注重实证研究,多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同时加强对小少民族、跨界民族、族际通婚者及其子女、民族走廊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认同 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心理建构
原文传递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心理机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媛媛 魏晓文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1,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加强对共同体的认同,以心理学的认同理论为出发点,探究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机制的优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将探讨运用心理学上的互换原则、相容原则、共振原则及引导原则,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意志行为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大学生 认同理论 心理原则
原文传递
国家通用语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基石
17
作者 曾楠 何聪聪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9,共9页
国家通用语言作为统一的符号表征,是共同体意识生成与认同建构的基础及前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生成建构中,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一种标识符号、标识个体特性身份;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民族集体记忆;作为一种权力符号、生成政治话语... 国家通用语言作为统一的符号表征,是共同体意识生成与认同建构的基础及前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生成建构中,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一种标识符号、标识个体特性身份;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民族集体记忆;作为一种权力符号、生成政治话语力量。在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交织共演下,语言符号选择的多重性、语言符号发展的流变性、语言符号影响的强势性是当前国家通用语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现实挑战。新时代着力强化通用语言主体标识、丰富语言符号象征意涵、创新国家政治话语体系是国家通用语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国家通用语言
原文传递
治理视域下社区共同体建构逻辑与完善策略——基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社区治理案例解读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邦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制度,社区共同体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延伸,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实地社区治理案例考察,从共...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制度,社区共同体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延伸,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实地社区治理案例考察,从共识、行动、结构三个维度研究了新时代治理要求下社区共同体的建构逻辑与完善策略。研究表明:社区共同体意识来自于共同体价值的认同、凝聚和引导,强调了共同体建设的责任和义务;社区共同体行动涉及共意性行动目标形成和整合效能,包括社区空间资源整合和组织整合下的合作平台搭建;社区共同体共治结构是共识达成和行动过程中社区主体间关系从树状分离向网状连接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区共同体 共同体认同 社区整合 社区网络结构
下载PDF
认同视域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贵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第11期170-173,共4页
从主体角度来看,认同主要包括了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主体确认与表达身份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在已有的心理学研究中,认同并不仅仅只是对个体人格的确认与表达,它更强调社会对自我的影响,着力解决如何让大学生养成国... 从主体角度来看,认同主要包括了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主体确认与表达身份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在已有的心理学研究中,认同并不仅仅只是对个体人格的确认与表达,它更强调社会对自我的影响,着力解决如何让大学生养成国民身份,保持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通过运用人类学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长期观察,提出通过突出改革开放精神、创新精神,结合课程思政与大学生的生活语境,进而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社会学视角,提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社会因素有关,并以在社会中的成长为标志,认为爱国主义的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理论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4
20
作者 褚松燕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97,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悠久的历史逻辑、清晰的现实逻辑和严密的理论逻辑。三重逻辑既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重要性阐释,又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社会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悠久的历史逻辑、清晰的现实逻辑和严密的理论逻辑。三重逻辑既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重要性阐释,又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提升治理效能,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认同 文化融合 共同利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