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8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在场:从传统到现代 被引量:1
1
作者 童强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9-22,共4页
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空间基础。现代城市空间影响着交往模式,交往的基础在于共同在场。现代社会共同在场中的交往虽然密集,但却是相当功能性的、职业性的交往,人在深层次上仍不免孤单。对照传统社会的共同在场中的亲近关系,可为重建现代... 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空间基础。现代城市空间影响着交往模式,交往的基础在于共同在场。现代社会共同在场中的交往虽然密集,但却是相当功能性的、职业性的交往,人在深层次上仍不免孤单。对照传统社会的共同在场中的亲近关系,可为重建现代空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共同在 社会交往 共同
下载PDF
基于ESP教学的中外教师共同在线教学实践——以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建伟 吴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高职院校中外教师共同在线教学的新模式应用。方法:以学校中英合作办学口腔护理专业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口腔解剖生理学授课前利用外方院校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高职院校中外教师共同在线教学的新模式应用。方法:以学校中英合作办学口腔护理专业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口腔解剖生理学授课前利用外方院校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平台建立教学信息资源库,学生开展先入式和探究式学习,同时以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教学为基础强化专业英语;课中借助钉钉和微信网络通讯工具,中方教师和外方教师共同授课;课后利用MOODLE进行考核。结果:通过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满意度较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结论:以ESP教学为基础,强化专业英语学习,中方教师和外方教师利用“钉钉+微信”共同在线教学模式可应用到当前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中,为疏解当前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教学的困境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教学 在线共同教学 中外教师
下载PDF
我们都是“同时代人”——如何建构当代文学价值共同体的反思
3
作者 丁帆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1,共5页
“同时代人”是一个超越年龄、时空的广义内涵的存在,它打破了生理年龄和朝代更迭,以代际划分的“同时代人”的陈见,用一种具有深刻和前瞻意义的理念,聚合成一种具有“当代性”的切分方法,以跨越代际的共同价值观来重塑“同时代人”群体... “同时代人”是一个超越年龄、时空的广义内涵的存在,它打破了生理年龄和朝代更迭,以代际划分的“同时代人”的陈见,用一种具有深刻和前瞻意义的理念,聚合成一种具有“当代性”的切分方法,以跨越代际的共同价值观来重塑“同时代人”群体,以此作为解决创作困囿和批评迷惘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使自己成为这些文本的同时代人”的命题,才是需要正视的最本质的问题所在。当下的“同时代人”,既要以史为鉴,从历史的“同时代人”的思想宝库中,汲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相对统一价值观,同时还要引领更多能够聚合在同一价值观下的“同时代人”,发出对整个世界的批判性哲学诘问,这也是改“未完成的现代性”为“当代性”关键词的理由,希冀由此而触及对当代文学治史观念的一种新观念和新方法,在“同时代人”旗帜下,建构起一种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和学术守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代人” “当代性” 文学价值共同 “真理性”
下载PDF
中学物理教师隐性知识获取对教研共同体教学创新影响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4
作者 李富强 高倩 《中学物理》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隐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获得、识别、共享、应用隐性知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借助已有量表,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我国中学物理教师隐性知识获取对教研共... 隐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获得、识别、共享、应用隐性知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借助已有量表,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我国中学物理教师隐性知识获取对教研共同体教学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隐性知识获取通过不同路径影响教研共同体的教学创新;教师的做中学在其互动中学与隐性知识意识中起到了中介效应;教师的教学过程创新在教研共同体隐性知识共享与教学产品创新中起到中介效应;知识质量对于隐性知识共享与教学产品创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隐性知识获取、教研共同体教学创新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获取 隐性知识意识 隐性知识共享 教研共同 教学创新
下载PDF
共同性外斜视中眼外肌分子表达与病理组织形态变化的研究
5
作者 周小瑞 王志斌 底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斜视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外肌肌力失衡,视轴偏斜的一种眼科常见疾病。共同性外斜视是斜视的主要类型,疾病的形成被认为与遗传、眼调节功能异常、双眼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使双眼视轴保持平行,促进立体视功... 斜视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外肌肌力失衡,视轴偏斜的一种眼科常见疾病。共同性外斜视是斜视的主要类型,疾病的形成被认为与遗传、眼调节功能异常、双眼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使双眼视轴保持平行,促进立体视功能的恢复与建立。目前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的病因学研究。文章对近年来共同性外斜视眼外肌中异常分子表达和病理学形态变化的研究情况做一总结,从分子及病理层面对共同性外斜视形成的病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疾病预防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文章围绕电镜下病理组织学变化,重链蛋白、卫星细胞、钙黏蛋白、生长因子等对眼外肌蛋白表达的影响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眼外肌病理 肌源性因素 蛋白表达 视觉功能
下载PDF
基于共同体视角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6
作者 张楠 朱其志 张龙 《职业技术》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实践育人的本质内涵及其实践性、主体性、系统性、开放性、情境性、创造性、价值性等基本特征,客观分析近年来实践育人存在的... 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实践育人的本质内涵及其实践性、主体性、系统性、开放性、情境性、创造性、价值性等基本特征,客观分析近年来实践育人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实施基于共同体视角的实践育人新模式,提出相应的策略选择,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 实践育人 基本特征 育人模式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共同体何以建构
7
作者 王春城 郭一文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1,共9页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回应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诉求的必然要求,而现实图景的生成,需要从学理上探究其系统建构逻辑,明确其价值意蕴、要素体系与行动框架。顺应乡村治理方向的时代变迁,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要响...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回应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诉求的必然要求,而现实图景的生成,需要从学理上探究其系统建构逻辑,明确其价值意蕴、要素体系与行动框架。顺应乡村治理方向的时代变迁,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要响应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公共价值,这些价值意蕴促使乡村治理共同体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内涵集中体现在组织、价值、行动、利益等要素的关联契合之中,组织架构、价值理念、行动指向、利益成果可作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体系。以价值意蕴的指引和要素体系的支撑为基础,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具体行动可通过以主体互嵌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以价值融通重塑乡村治理理念、以协同共治完善乡村治理方式、以利益聚合共享乡村治理成果四个方面入手,以乡村治理共同体推进乡村治理的网络化、共识化、协同化和共享化,从而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体塑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共同 共建共治共享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企业价值创造机理与分配机制研究
8
作者 汤湘希 朱凯 张雷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通过探讨企业价值创造机理以及如何在其价值创造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从而达成多维度的共同富裕,将是扎实...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通过探讨企业价值创造机理以及如何在其价值创造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从而达成多维度的共同富裕,将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体现。文章基于共同富裕、人本逻辑以及价值创造机理视角,重点研究企业新创造价值的分配机制,即“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政府、债权人、股东和人力资本等主要价值创造主体参与分配(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第二次分配是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对企业自身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在企业所有者与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各层次之间按照相应贡献程度进行具体分配,并突出知识管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最终以价值分配表的形式将三次分配的具体情况进行呈现。通过进一步研究以期为共同富裕在企业众多价值创造主体之间如何实现进行必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价值分配表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优势、障碍与进路
9
作者 贺莉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旨在实现生活品质全面提升,不仅追求物质层面的富饶与充裕,而且强调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即物质富足与精神充实和谐并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发展阶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旨在实现生活品质全面提升,不仅追求物质层面的富饶与充裕,而且强调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即物质富足与精神充实和谐并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发展阶段,积极培育并激发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提升农民文化底蕴与道德修养,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发展与繁荣。乡村文化振兴是解决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统一思想认识、培育乡风文明、实现精神自强等显著优势,为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思想基础、文化资源和内生动力。然而,囿于农民综合素养不高、乡村文化价值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日渐式微以及文化振兴载体建设不畅等现实障碍,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为此,应通过强化宣传教育、推动乡村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大局之中、建设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举措,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振兴在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农民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应对
10
作者 王朋岗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8-31,共1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从现在起到2035年是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我国人口发展新趋势将给推进共同富裕带来较大影响。在做大“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从现在起到2035年是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我国人口发展新趋势将给推进共同富裕带来较大影响。在做大“蛋糕”方面,庞大的人口规模为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巨大潜力,人口在城市群和大城市的集聚能带来规模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等问题,给经济增长也带来挑战。在分好“蛋糕”方面,庞大的人口规模会增加“提低”“扩中”和“调高”难度,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巨大的老年人口规模给老年群体共同富裕带来挑战,人工智能解决老龄化难题同时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人口收缩造成的流出地经济活力衰退会导致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超大规模流动人口增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难度。因此,一方面应发挥规模红利、质量红利、配置红利等多维人口红利对冲人口转型冲击,做大“蛋糕”;另一方面要基于人口发展新趋势优化三次分配制度,分好“蛋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 共同富裕 公共政策
下载PDF
数字公共性: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与优化路径
11
作者 丁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改变乡村社会的结构特征与治理模式,重构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具有数字公共性特征的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以数字主体、数字空间和数字场景的建构逻辑,培育数字参与理念、构建数字... 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改变乡村社会的结构特征与治理模式,重构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具有数字公共性特征的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以数字主体、数字空间和数字场景的建构逻辑,培育数字参与理念、构建数字联结纽带、搭建数字交往平台,实现数字公共性生产。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通过治理主体的行动共建、治理方式的技术共治、治理资源的利益共享,推动乡村治理的数字赋权、数字赋能、数字赋利,有助于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公共性 乡村治理 数字乡村治理共同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演进逻辑和创新路径
12
作者 樊晓燕 蒋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7,共9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市场性和社区性,农民共同富裕强调发展性和共享性两个维度的目标,二者在基本原则的人民性、实现途径的互助性和目标指向的全面性上相契合,这是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理论发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市场性和社区性,农民共同富裕强调发展性和共享性两个维度的目标,二者在基本原则的人民性、实现途径的互助性和目标指向的全面性上相契合,这是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理论发展、实践探索和现实需求是揭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内在逻辑演进的三个方面:理论逻辑是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理论创新;历史逻辑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现实逻辑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意义。由此从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基层治理制度创新的整体视角提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创新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战略作用,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规律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农民共同富裕 制度创新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双循环联动与共同富裕
13
作者 王江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文章以2012—2022年为考察区间,选取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就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展开研究。基准回归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可显著推动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显示,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具有城市... 文章以2012—2022年为考察区间,选取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就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展开研究。基准回归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可显著推动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显示,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具有城市规模异质性和分时段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国内循环、国际循环以及双循环联动在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门槛效应结果证实,随着数字金融水平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持续扩大。研究结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新质生产力“助推器”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双循环联动 数字金融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
14
作者 章力丹 李鑫晨 马诗芮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重视做大“蛋糕”,又强调分好“蛋糕”,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方面的政策要求。个人...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重视做大“蛋糕”,又强调分好“蛋糕”,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方面的政策要求。个人所得税具有重要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探究如何深化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个税)改革,强化收入公平分配,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文章运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个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个税具有收入再分配效应,但引入专项附加扣除后,降低了个税的累进性,并在整体上产生了一定的逆效应,且专项附加扣除带来的收益更倾向于高收入群体。故此,提出适度调整适用税率、扩大综合征收范围、拓宽专项附加扣除和完善个税改革配套措施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个人所得税 收入再分配 专项附加扣除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政策推进
15
作者 戴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2-43,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通过深化教育强国战略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教育强国建设作为国家对社会整体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系统布局在推动全民共同富裕中占据基础性、引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依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优化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通过深化教育强国战略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教育强国建设作为国家对社会整体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系统布局在推动全民共同富裕中占据基础性、引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依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优化社会结构以及增强文化软实力等,赋能全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统一的共同富裕,体现出造就共富格局、托举共富底线、赋能优质共富、涵养精神共富的作用机制。针对当前教育体系间不平衡不充分与研究范式单一分散制约整体效能、城乡发展异质与区域资源不均衡影响教育益贫式增长、数字鸿沟与算法风险加剧收入不平等阻碍教育技术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文化消费水平不足阻碍精神共富的现实困境,本文提出推进方略:构建融创教育新范式,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发挥教育提低扩中效应,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加速人工智能教育融合,优化劳动力市场战略布局;厚植立德树人精神根基,塑造中国式文化制度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共同富裕 精神共富 融创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研究
16
作者 沈甜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0,F0003,共2页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根本关系。这一理念不仅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深刻反思,更是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根本关系。这一理念不仅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深刻反思,更是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正威胁着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与思维方式来应对。因此,研究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不仅能够为生态文明理论注入更为实用的内容,还可以为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环境 实践路径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共同体理念 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构建社区养老共同体的路径探究
17
作者 聂淑亮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第1期193-196,共4页
创新养老服务体系需从机制上着手,多元主体参与才能有效增进老年人福利。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应着力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支持和服务。社区养老共同体建设将养老服务重心下移,并整合家庭、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养老服务资源。... 创新养老服务体系需从机制上着手,多元主体参与才能有效增进老年人福利。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应着力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支持和服务。社区养老共同体建设将养老服务重心下移,并整合家庭、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养老服务资源。由社区整合各方养老资源,并借助现代化科技,创建社区养老共同体。通过建设适老型社区、开展老年人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实现养老服务社会化,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友好、便利的生活环境,满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社会化 社区养老共同 多元主体协同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王振宇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8-100,共3页
2024年9月21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来自中国西藏信息中心、雅安市党史研究室、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伊犁师范大学、四川旅游学院... 2024年9月21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来自中国西藏信息中心、雅安市党史研究室、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伊犁师范大学、四川旅游学院等科研院校的7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围绕新时期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两路”精神、深入挖掘“两路”精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达成了学术共识,拓宽了“两路”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思路,为推动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路”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 认同意识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19
作者 胡长春 《当代县域经济》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数字乡村建设将现代科技效益转化并嵌入到农村实际发展进程中,有效激活了农村内部发展潜力,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提供了新路径,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数字乡村建设将现代科技效益转化并嵌入到农村实际发展进程中,有效激活了农村内部发展潜力,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提供了新路径,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加速农村地区的全面进步以及农民个人能力与福祉的全面提升,从而为缓解“数字鸿沟”提供有力支持。“数字鸿沟”的逐步缩小减轻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技术赋能下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共同富裕 农业现代化 数字金融
下载PDF
开发保护饮食非遗 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20
作者 叶方舟 《江苏商论》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共同理想。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坚持高质量发展,减少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就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而饮食非遗延续自数千年来的传统农业生活,根植于乡土文化土壤中,也同乡村振...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共同理想。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坚持高质量发展,减少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就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而饮食非遗延续自数千年来的传统农业生活,根植于乡土文化土壤中,也同乡村振兴一样遇到经济条件差,传统断层等问题。绍兴市从饮食非遗的活态开发保护中,走出了一条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并存,促振兴致共富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非遗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非遗开发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