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脂共培法测定小麦化感潜力的微生物污染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宁 张林 +2 位作者 骆世明 杨帆 李昊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0-225,共6页
小麦常规消毒后的琼脂培养过程难免会经常发生微生物污染,并影响琼脂共培法测定小麦化感潜力的准确性。为寻求一个恰当的对策,本研究对9个化感潜力不同的小麦品种采用琼脂迟播共培法培养,莴苣迟小麦3天播种,共培到第2、4、6、8、10、12... 小麦常规消毒后的琼脂培养过程难免会经常发生微生物污染,并影响琼脂共培法测定小麦化感潜力的准确性。为寻求一个恰当的对策,本研究对9个化感潜力不同的小麦品种采用琼脂迟播共培法培养,莴苣迟小麦3天播种,共培到第2、4、6、8、10、12、14天时分别测定小麦对莴苣的根长抑制率。结果表明,小麦成熟籽粒在培养过程发生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与抑制率测定值的偏差呈显著正相关,小麦的污染程度随共培养天数的延长而加重。另一方面,小麦品种的化感潜力测定值在共培早期变动较大,直到共培12天后才有相对稳定的表现。兼顾缩短小麦培养时间可减少微生物污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小麦化感潜力稳定表达所需的时间,优化的小麦化感潜力测定时间是受体植物比小麦迟播3天后再与小麦共培12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化感 琼脂迟播共培法 微生物污染
下载PDF
水稻与无芒稗的竞争和化感作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正浩 余柳青 +6 位作者 赵明 张旭 方洪民 魏兴华 郑康乐 郭龙彪 叶元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2,共6页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 1 0 5份水稻、6份巴西陆稻进行了化感作用抗稗草评价。结果表明长匡 7号、P4、Kogyoku、 IR2 731 6、 Milyang 54和巴西陆稻 AJ0 35等材料对无芒稗有较好的化感作用。盆栽研究表明 ,谷梅 2号、中 1 56对...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 1 0 5份水稻、6份巴西陆稻进行了化感作用抗稗草评价。结果表明长匡 7号、P4、Kogyoku、 IR2 731 6、 Milyang 54和巴西陆稻 AJ0 35等材料对无芒稗有较好的化感作用。盆栽研究表明 ,谷梅 2号、中 1 56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照 ,而化感作用材料 TN1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与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 63无显著差异。中 1 56的抑制作用强与其株高有关 ,而谷梅 2号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强主要在于其本身的化感作用。随着水稻密度增加 ,无芒稗受抑程度加剧 ,化感作用水稻对稗草根部的抑制似乎要比无化感作用水稻强。 TN1对无芒稗的化感作用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化感作用 无芒稗 杂草治理 竞争作用 差时播种共培法
下载PDF
水稻化感材料控制稗草的基因定位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正浩 何勇 +3 位作者 崔绍荣 赵明 张旭 李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258-2260,共3页
利用中 15 6 /谷梅 2号建立的重组自交系 (RILs)所构建的包括 16 8个DNA标记 ,全长为 14 4 7.9cM ,基本覆盖水稻基因组 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 134个该群体的株系及其亲本对无芒稗进行了化感作用评价 .用无... 利用中 15 6 /谷梅 2号建立的重组自交系 (RILs)所构建的包括 16 8个DNA标记 ,全长为 14 4 7.9cM ,基本覆盖水稻基因组 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 134个该群体的株系及其亲本对无芒稗进行了化感作用评价 .用无芒稗的植株干重作为表型定位水稻化感控制稗草的基因 .用QTLMapper 1.0 1b软件进行区间作图 ,检测到 1个与化感作用有关的主效应QTL .该QTL位于第 7条染色体上 ,解释了 32 .30 %的表型变化 ;检测到 6对上位QTL ,解释了 4 7.83%的无芒稗干重抑制的变化 ,主效应和上位效应QTL共解释了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差时播种共培法 化感作用 无芒稗 QTL
下载PDF
水稻对稗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徐正浩 余柳青 赵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37-740,共4页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 138份稻种资源进行了化感作用抑稗评价 .结果表明 ,江西的青困二号、江苏的吓一跳、安徽的鸡早籼、江西的赣早籼 37、陕西的商糯 1号、IRRI的IR6 84 6 5 2 3 2、韩国的水原 92对稗草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抑...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 138份稻种资源进行了化感作用抑稗评价 .结果表明 ,江西的青困二号、江苏的吓一跳、安徽的鸡早籼、江西的赣早籼 37、陕西的商糯 1号、IRRI的IR6 84 6 5 2 3 2、韩国的水原 92对稗草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 .盆栽研究表明 ,谷梅 2号、中 15 6对稗草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照 ,而化感作用材料TN1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与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 6 3无显著差异 .中 15 6的抑制作用强与其株高与秀水 6 3有显著差异有关 ,而谷梅 2号对稗草的抑制作用强主要在于其本身具有化感作用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种资源 稗草 化感作用 差时播种共培法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导蝴蝶兰原球茎产生多倍体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婷 朱俊 +5 位作者 杨佳慧 葛红 杨树华 赵鑫 于晓南 贾瑞冬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63-2469,共7页
为探究秋水仙素处理对蝴蝶兰染色体加倍的效果,本研究以蝴蝶兰杂交组合H-03(2n=2x=38)的原球茎为材料,采用共培法诱导多倍体,秋水仙素浓度分别为0.05%、0.1%、0.2%,处理时间分别为5、10、15 d。结果表明,0.05%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15 d效... 为探究秋水仙素处理对蝴蝶兰染色体加倍的效果,本研究以蝴蝶兰杂交组合H-03(2n=2x=38)的原球茎为材料,采用共培法诱导多倍体,秋水仙素浓度分别为0.05%、0.1%、0.2%,处理时间分别为5、10、15 d。结果表明,0.05%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15 d效果最佳,变异率为50.00%,变异株存活率为30.00%;对处理后的植株进行流式细胞仪鉴定和染色体压片分析,发现变异株存在大量嵌合体;与对照相比,变异株形态特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色加深、叶片表面粗糙、叶片变大、叶片偏短或偏圆等,部分植株表现出植株畸形或叶片扭曲;气孔观测结果表明,变异株气孔偏圆,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气孔增大,长、宽较对照分别增长76.45%、38.99%。本研究结果为蝴蝶兰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原球茎 秋水仙素 共培法 多倍体
下载PDF
化感作用水稻对无芒稗及相关田间杂草的抑制作用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正浩 何勇 +1 位作者 诸常青 俞谷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6-731,共6页
对从5 0 0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初步筛选出10份水稻化感抑稗材料进行了田间化感抑草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条件下,化感材料谷梅2号、吓一跳、鸡早籼、赣早籼和商糯1号等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水稻无化感... 对从5 0 0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初步筛选出10份水稻化感抑稗材料进行了田间化感抑草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条件下,化感材料谷梅2号、吓一跳、鸡早籼、赣早籼和商糯1号等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水稻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6 3和春江11.化感材料Milyang 5 4对田间总量杂草的抑制作用最强.在移栽条件下,化感材料谷梅2号、青困2号、吓一跳和鸡早籼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与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6 3和春江11差异及显著性水平.水稻材料间部分农艺性状差异及显著性水平,化感材料吓一跳和鸡早籼的株高较高,分蘖力较强,但顶三叶叶面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无芒稗 水稻 作用评价 田间杂草 差时播种共培法 显著性水平 相关 抑制作用 改进方 种质资源 移栽条件 性状差异 材料 早籼 500 分蘖力 叶面积 顶三叶 直播 农艺 株高
下载PDF
水稻RILs群体化感作用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小丽 吴娟 +4 位作者 柯蓓 邓家耀 江宝月 何海斌 林文雄 《南平师专学报》 2007年第4期31-34,共4页
本研究以 Dular(强化感)和 Lemont(弱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ent inbred lines,PA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琼脂迟播共培法对群体及亲本化感作用进行测定及评价。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琼脂迟播共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