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真真 王相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126,共9页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提供了共情可能。并以国际认同的建构为导向,构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情传播模式,认为承载不同价值观、不同主题的中国体育故事,在相应的跨文化传播场域,能够经由共情传播建构国际认同。基于这一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的路径:提炼中国体育故事与世界的共情元素,消解认知偏差;从平民视角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强化情感认同;强化中国体育交流故事传播中的聚合效应,以共识促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故事 跨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国际认同
下载PDF
文以情传: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情传播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谢清果 韦俊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100,共8页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文化主体性觉醒与影视新技术赋能的双重加持下,不断实现着自身审美之塑新与言说之飞跃。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爆”与“出圈”,不仅得益于视听方式、文化内容的创新,更在于其通过表层视听展演触达到受众深层情感与心理...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文化主体性觉醒与影视新技术赋能的双重加持下,不断实现着自身审美之塑新与言说之飞跃。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爆”与“出圈”,不仅得益于视听方式、文化内容的创新,更在于其通过表层视听展演触达到受众深层情感与心理,实现社会的情感同频共振。同时,共情传播标示着人类传播学从以往聚焦客观理性逐渐关注到人的情感本位。鉴于此,亟待从共情传播的视角,透过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共情传播现象及其内在机制的探析,深入去探讨文化类综艺何以披文入情、以情动人,以期思索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传播 共情传播 文化类综艺节目 中华文化传播
下载PDF
跨文化共情传播:河南海外形象构建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建华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2期50-52,共3页
河南海外形象是河南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河南省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国际传播的平台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了社交媒体的情感属性,为跨文化共情传播与河南海外形象建构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新的路径。... 河南海外形象是河南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河南省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国际传播的平台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了社交媒体的情感属性,为跨文化共情传播与河南海外形象建构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新的路径。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美学、心理学、传播学以及语言学等跨学科理论支撑,具有生理驱动与社会构建双重动力机制和清晰的认知—态度—行为作用路径,但在实施中政府须在海外形象传播的顶层设计和精准共情策略的实施上下功夫,避免出现过度共情与反向共情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海外形象 跨文化共情传播 动力机制 影响路径
下载PDF
社交媒体环境下历史类微纪录片的共情传播策略研究——以央视《国家记忆》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宁薇 焦冰洁 《今传媒》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社交媒体环境下,受众情感的共鸣与认同是历史类微纪录片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共情传播理论,以央视历史类微纪录片《国家记忆》官方抖音账号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梳理总结了其在共情传播方面的策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 社交媒体环境下,受众情感的共鸣与认同是历史类微纪录片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共情传播理论,以央视历史类微纪录片《国家记忆》官方抖音账号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梳理总结了其在共情传播方面的策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形式、调动受众参与热情,丰富内容、满足受众情感需求,积极互动、回应受众情绪等共情传播策略,旨在助推历史类微纪录片讲好历史故事,引导受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形成科学的历史认知与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纪录片 共情传播 《国家记忆》 集体记忆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胡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世斌 安秋慧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2期84-86,共3页
胡同文化不仅是一种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而且是中国建筑智慧的结晶。胡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进一步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诸多学者致力于探究共情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力的作用,共情传播成为跨文化传播的纽带... 胡同文化不仅是一种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而且是中国建筑智慧的结晶。胡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进一步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诸多学者致力于探究共情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力的作用,共情传播成为跨文化传播的纽带与桥梁,以共情传播为视角探索胡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成为学界一个创新且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跨文化传播 胡同文化
下载PDF
以跨文化共情传播讲好中国政治故事
6
作者 盛若菁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1-103,共3页
国际中文教育是讲好中国政治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阵地。讲好中国政治故事应坚持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可结合跨文化共情传播方式,选取中国故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理念、国际受众所熟知的政治符号、具体人... 国际中文教育是讲好中国政治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阵地。讲好中国政治故事应坚持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可结合跨文化共情传播方式,选取中国故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理念、国际受众所熟知的政治符号、具体人物事迹作为共情点,以累积传播激发认知共振、以隐性教育引导共情思考、以他者视角讲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以科技手段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更好提升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国故事 对外传播 共情传播 分众化传播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听震撼·贴近群众:融媒体作品创新传播进路研究——基于第28至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获奖作品的案例分析
7
作者 陈明 李剑娅 《融媒》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2018年,中国新闻奖增设了媒体融合类奖项,这说明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融媒体作品已经逐渐成为各级媒体关注的重点类型。通过分析第28至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类获奖作品,梳理出我国融媒体作品未来发展的创作路径:合理使用共情传播手段,打... 2018年,中国新闻奖增设了媒体融合类奖项,这说明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融媒体作品已经逐渐成为各级媒体关注的重点类型。通过分析第28至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类获奖作品,梳理出我国融媒体作品未来发展的创作路径:合理使用共情传播手段,打造共情内容,强化传播感染力;发挥非线性叙事结构优势,提升传播效果;内容贴近群众,展现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融合报道 融媒体 共情传播 非线性叙事
下载PDF
共情传播:贵州“村超”出圈的策略及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波 张焕焕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贵州“村超”出圈,成为现象级的乡村嘉年华文化盛事,其出圈的过程是一个交流、沟通、传播的过程,是共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态度、认知、思想等的形成、表达、传递、分享、扩散的过程,即是共情传播的过程。贵州“村超”之所以火爆出圈... 贵州“村超”出圈,成为现象级的乡村嘉年华文化盛事,其出圈的过程是一个交流、沟通、传播的过程,是共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态度、认知、思想等的形成、表达、传递、分享、扩散的过程,即是共情传播的过程。贵州“村超”之所以火爆出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卓有成效的共情传播。共情传播视角下,“村超”出圈的策略包括四个方面:整合多元的共情传播主体,选取激发共情的传播内容,选择合适的共情传播媒介,选用引发共情的传播话语。“村超”的共情传播引发了受众由知到情再到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共情过程,催生了足球运动热潮,促进了民族团结,带动了榕江“超经济”。但是“村超”共情传播仍需进一步优化,需进一步将共情融入“村超”传播平台建设,用精准共情营造有利于“村超”的舆论环境,以共情议题提升“村超”品牌的议程设置能力,确保传播内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从而进一步助力“村超”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村超” 共情传播 策略 足球文化 民族文化
下载PDF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共情传播策略探究——以《人世间》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瑜 王圣华 《科技传播》 2024年第8期99-101,共3页
文章着重研究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共情传播策略,即以多元渠道和互动方式助力辐射圈层、多符号意指揭示文化内涵、视听勾勒平民生活的社会画卷、家国前进的历程中展现以坚韧为价值导向,形塑共情空间的建构,为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文... 文章着重研究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共情传播策略,即以多元渠道和互动方式助力辐射圈层、多符号意指揭示文化内涵、视听勾勒平民生活的社会画卷、家国前进的历程中展现以坚韧为价值导向,形塑共情空间的建构,为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文化传播探索出一条新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现实题材 人世间 电视剧
下载PDF
以赛传情:国际体育赛事中的跨文化共情传播与实践创新路径——以北京冬奥会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碧怡 王奕祯 《科技传播》 2024年第9期120-123,共4页
国际体育赛事是我国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面对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共情传播或将成为新的破局之道。北京冬奥会在传播仪式、传播符号和传播主体等方面表现出的价值共鸣,触动人类共有的情感本能、理性思维和交往需求,从而引发了“... 国际体育赛事是我国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面对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共情传播或将成为新的破局之道。北京冬奥会在传播仪式、传播符号和传播主体等方面表现出的价值共鸣,触动人类共有的情感本能、理性思维和交往需求,从而引发了“他者”的共情回应与行动反馈,使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得到优化。在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当下,北京冬奥会从理念创新、内容取舍和主体选择等方面将跨文化共情传播付诸实践,为我国跨文化共情传播的发展、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国际体育赛事 国家形象 北京冬奥会
下载PDF
网络微短剧对中华文化的共情传播——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雨婷 汪莉 《声屏世界》 2024年第7期47-49,共3页
网络微短剧以短平快的故事节奏和常有反转设计的故事情节迎合了人们碎片化观看的习惯,但大多数网络微短剧都存在内涵不足的问题,而2023年8月上线的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拉开了精品网络微短剧的序幕。文章结合共情传播理论,以《逃... 网络微短剧以短平快的故事节奏和常有反转设计的故事情节迎合了人们碎片化观看的习惯,但大多数网络微短剧都存在内涵不足的问题,而2023年8月上线的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拉开了精品网络微短剧的序幕。文章结合共情传播理论,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探究该网络微短剧是如何以新的视角和形式传播中华文化的,以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中华文化 网络微短剧 《逃出大英博物馆》
下载PDF
价值与反思:新主流电影的共情传播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燕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59,共5页
随着电影行业市场化的深入,新主流电影通过创新成功转型,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双丰收”,共情传播也成为新主流电影的流量和商业密码。共情传播在新主流电影中具有实现主题升华、形成叙事动力、引起社会反思、带动影片传播等价值。同... 随着电影行业市场化的深入,新主流电影通过创新成功转型,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双丰收”,共情传播也成为新主流电影的流量和商业密码。共情传播在新主流电影中具有实现主题升华、形成叙事动力、引起社会反思、带动影片传播等价值。同时,新主流电影的共情传播需要拓展主题范围,保持共情阈值、开展多元叙事,确保共情有度、强化内容审核,形成共情闭环、积极传播互动,进行共情引导等,以期新主流电影能够更灵活地应用共情传播融入市场和受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共情传播 主旋律电影 感认同 价值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的唐陵交互设计研究
13
作者 贾瑞雪 张辉 《设计》 2024年第8期142-144,共3页
寻找唐陵文化新的时代意义并推动其保护与传播。根据共情传播理念下文化遗产相关文献以及情感化设计的3个层次,探索共情传播与文化遗产设计的关系,探讨文化遗产交互设计相关实践分析传播优势,从本能、行为、反思3个层面结合唐十八陵雕... 寻找唐陵文化新的时代意义并推动其保护与传播。根据共情传播理念下文化遗产相关文献以及情感化设计的3个层次,探索共情传播与文化遗产设计的关系,探讨文化遗产交互设计相关实践分析传播优势,从本能、行为、反思3个层面结合唐十八陵雕塑艺术网络平台优秀案例分析唐陵交互设计策略。提出共情传播理念下唐陵交互设计原则。共情传播有助于唐陵交互设计创造引人共鸣的用户体验,并增强用户对唐陵文化的情感连接和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交互设计 文化遗产 唐陵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共情传播的实践路径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鹏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在作品传播过程中,共情能够促进读者对作品的认知与解读,发掘作品更深层次的价值元素。共情传播通过系列有温度、有深度的主题,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从而增强作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这也为传播活动提供了新的价值支撑。文章以... 在作品传播过程中,共情能够促进读者对作品的认知与解读,发掘作品更深层次的价值元素。共情传播通过系列有温度、有深度的主题,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从而增强作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这也为传播活动提供了新的价值支撑。文章以共情传播为切入点,深度探索情感传播机制下新闻作品的建构逻辑,旨在探索新媒体语境下共情传播的实践方式,让新闻作品实现可感可知。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关注语境、共情、作品三维关系及互动构建作用,首先阐述新媒体的语境特征,在介绍传播环境、语言风格、阅读倾向后,分析实现共情传播的关键要素与实践路径,并结合案例分析,从主题选择、新闻话语、传播范式着手,完成对情感传播框架建构方式的归纳。基于以上分析论证,本研究指出,在实现新媒体语境下共情传播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富有价值的议题作为共情基点,增强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再通过新闻话语的创新赋予传播共情内涵,融合媒介技术,打造多主体多元素的互动传播体系,让新闻作品能够真正触发读者的情感,实现广泛传播。但文章的研究基于个案分析,没有展开规模性的调查研究与系统化的归纳分析,没有形成全面而完善的理论框架,理论广度有待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语境 共情传播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袅袅乡音·悠悠乡情:方言电影的共情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天依 李思怡 《东南传播》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梦里乡音近”“切切故乡情”,乡音是故乡的沧桑,乡情是故乡的守望。方言作为乡音的符号呈现,承载着独特的地域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格迥异的方言电影见证着故土的岁月斑斓,记录着地方人物的真实故事,逼真的城市质感与复杂的... “梦里乡音近”“切切故乡情”,乡音是故乡的沧桑,乡情是故乡的守望。方言作为乡音的符号呈现,承载着独特的地域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格迥异的方言电影见证着故土的岁月斑斓,记录着地方人物的真实故事,逼真的城市质感与复杂的人性情感形成影片的戏剧张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电影作品为切入点,将共情传播作为理论基础,从场景、氛围、符号与叙事的层面探讨方言电影中表达的乡音、传递的乡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电影 共情传播 乡音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角下中国喜剧电影营销策略研究——以《年会不能停!》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琰 孙胜格 陈威 《视听》 2024年第7期47-51,共5页
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在2024年元旦档崭露头角,荣获票房与口碑的双重佳绩。该片在前期筹备、中期上映以及后期配套宣传推广过程中,均紧密围绕电影核心主旨,实施共情传播与营销策略,通过真实情感的呈现和对社会现实的表达,引发观众的... 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在2024年元旦档崭露头角,荣获票房与口碑的双重佳绩。该片在前期筹备、中期上映以及后期配套宣传推广过程中,均紧密围绕电影核心主旨,实施共情传播与营销策略,通过真实情感的呈现和对社会现实的表达,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抚慰人们心灵深处的焦虑。喜剧电影可利用共情传播理念进行多平台、多渠道营销,让人们在影片构造的乌托邦中享受欢乐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喜剧电影 营销 传播策略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合拍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三维路径——以《海上丝路天涯比邻》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颖涛 刘彦行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4期154-157,共4页
基于共情传播理论,以中印尼合拍纪录片《海上丝路天涯比邻》为案例,深入探讨合拍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三维路径。研究从共感视觉、共情叙事和共识价值三个维度出发,分析该纪录片如何成功构建情感的“形成—传递—扩散”链条。研究认为... 基于共情传播理论,以中印尼合拍纪录片《海上丝路天涯比邻》为案例,深入探讨合拍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三维路径。研究从共感视觉、共情叙事和共识价值三个维度出发,分析该纪录片如何成功构建情感的“形成—传递—扩散”链条。研究认为,共感视觉通过镜头特写和符码意象激发了观众情感;共情叙事利用平民视角、间性对话及历史叙述策略,增进了观众对两国故事的理解与共鸣;共识价值则通过强调人类美好品质和共同发展理念,传递了双边观点,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合拍纪录片 叙事策略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共情传播探析
18
作者 马秀兰 周丽 《新闻世界》 202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传播实践不断焕发新活力。本文以微纪录片《美美与共——“一带一路”上的文明对话》为例,探析其共情传播策略。从共情传播意义看,“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能促进...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传播实践不断焕发新活力。本文以微纪录片《美美与共——“一带一路”上的文明对话》为例,探析其共情传播策略。从共情传播意义看,“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能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偏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共情传播条件看,《美美与共》具备“情境:环境条件”“内容:情感条件”“方式:身体共在”三个条件;从共情传播策略看,该纪录片通过“自我”与“他者”双重讲述加强角色认同,通过符号互动,构建共通意义空间,网状化叙事,构建集体记忆等策略,实现共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共情传播 微纪录片
下载PDF
集体记忆·共情传播·文化认同:试论文化类节目的守正创新--以《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心怡 王倩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3期25-28,共4页
文章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为研究范本,从集体记忆、共情传播、文化认同这三个层面来探究新媒体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守正创新之道。守正“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的是传统与现... 文章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为研究范本,从集体记忆、共情传播、文化认同这三个层面来探究新媒体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守正创新之道。守正“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的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文章通过分析该节目在仪式建构、叙事策略上的多维度创新来探析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期为之后的文化类节目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集体记忆 共情传播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情感与记忆:传统文化类网络微短剧的共情传播探究
20
作者 刘兵瑶 张莉 《记者摇篮》 2024年第8期54-56,共3页
传统文化类网络微短剧扎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的元素,逐渐适应网络微短剧这一新形态,使一部部能够激发民族意识、唤醒情感记忆、提高价值认同的作品呈现在大众眼前。其中,共情传播起到了吸引受众、建立情感连接和传递价值观念等作用。... 传统文化类网络微短剧扎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的元素,逐渐适应网络微短剧这一新形态,使一部部能够激发民族意识、唤醒情感记忆、提高价值认同的作品呈现在大众眼前。其中,共情传播起到了吸引受众、建立情感连接和传递价值观念等作用。从共情传播理论的视角入手,结合对情绪、符号、场景和人物共情四个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传统文化类网络微短剧共情传播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交流,能够使传统文化类网络微短剧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更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传统文化 网络微短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