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1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袁寅 王慧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21-0124,共4页
研究CT、磁共振技术应用效果,分析上述不同诊断方案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为本次分析样本,时间范围为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共计选择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00例患者,对患者进行C... 研究CT、磁共振技术应用效果,分析上述不同诊断方案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为本次分析样本,时间范围为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共计选择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00例患者,对患者进行CT、磁共振诊断,以手术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实施价值。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26.0系统,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金标准诊断显示阳性83例,磁共振技术阳性82例,CT阳性72例,提示前者与金标准一致性更高(P>0.05);磁共振技术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组间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磁共振技术对股骨头坏死分期I期诊断符合率高于CT,P<0.05,提示对比有意义;预后良好者CT、磁共振技术诊断参数均优于不良预后者,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技术诊断价值高,对股骨头坏死分期诊断符合率具有积极意义,且对疾病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推广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CT 共振技术 诊断价值 股骨头坏死分期 预后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致密砂岩气藏防水锁作用机理研究
2
作者 马伟云 黄凯 +4 位作者 王鹏 杨帆 杨琦 安琦 王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9-1470,共12页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度、渗透率较低,微观孔喉尺度细小,在生产及压裂过程中极易产生水锁伤害。为开展致密储层防水锁作用机理研究,将常规岩心自吸实验、防水锁剂抑制水锁伤害实验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相结合...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度、渗透率较低,微观孔喉尺度细小,在生产及压裂过程中极易产生水锁伤害。为开展致密储层防水锁作用机理研究,将常规岩心自吸实验、防水锁剂抑制水锁伤害实验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相结合,从微观角度揭示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级孔喉中的防水锁作用机理,为致密砂岩气藏防水锁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加入防水锁添加剂后,流体表面张力下降,接触角增大,自吸速率变慢,渗透率有一定程度恢复;在此基础上,通过核磁共振T 2谱从微观角度评价缓慢自吸阶段液体在不同孔喉尺度范围内的液相水锁滞留现象,其中加入防水锁添加剂后在自吸20 h时在较小孔喉处自吸液相平均占比为38.61%,整体孔喉平均液相占比为35.79%。而在未加入防水锁试剂的样品中在自吸20 h时在较小孔喉处液相占比为67.48%,整体孔喉占比为54.52%;通过防水锁剂抑制水锁伤害实验得出,加入防水锁剂后渗透率恢复程度在15.38%~20.19%,整体液相滞留占比平均下降幅度在10.73%。防水锁剂有效地降低较小孔候处液相滞留占比,降低流体表面张力以及增大岩心疏水性能,揭示了致密砂岩气藏防水锁作用机理,为致密砂岩气藏降低水锁伤害程度、提高返排效率,为实现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锁剂 核磁共振技术(NMR) 毛管自吸 水锁伤害 致密砂岩气藏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张言巧子 蒋兆贯 +2 位作者 崔道可 夏鹏 刘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在针灸治疗各种临床疾病的机理。由于其广泛的可用性、无创性,相对较低的成本以及良好的空间分辨率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基于静息态fMRI的应用进展的综述较少。本文就其在针灸治疗脑血管相关疾病、针灸... 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在针灸治疗各种临床疾病的机理。由于其广泛的可用性、无创性,相对较低的成本以及良好的空间分辨率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基于静息态fMRI的应用进展的综述较少。本文就其在针灸治疗脑血管相关疾病、针灸镇痛、针灸治疗药物成瘾作用及治疗其他脑相关性疾病做一综述,以便更好地研究并阐明相关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 机理 应用进展
下载PDF
多模式磁共振技术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中萍 陈钦 +1 位作者 林家秋 张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筛选其中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条件,再根据SWI所显示梗死灶内是否存在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为标准,将存在CMBs的30例患者为CMBs组,对应选取同期在医院就诊的无CMBs的30例患者为无CMBs组进行对照性研究。2组均给予快速静脉溶栓治疗,24 h内复查磁共振SWI序列,检测计数发生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例数,对比CMBs组和无CMBs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DWI、DTI、SWI 3种序列均能显示急性期脑梗死灶,其中DWI对急性期脑梗死灶的显示率最高(100%),DTI次之(93.3%),SWI最低(86.7%),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能够显示CMBs,而DWI和DTI不能。2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内复查SWI,发现有HT者15例(25.0%),其中CMBs组有HT者10例(33.3%),无CMBs组有HT者5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磁共振技术可以快速评价缺血的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为临床静脉溶栓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CMBs是溶栓治疗的重要评估因素,存在CMBs的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发生HT的风险增加,应慎重选择溶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 共振技术 急性期脑梗死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小脑结构及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壁 刘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35-0138,共4页
研究分析强迫症患者小脑结构及功能磁共振技术。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强迫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 与对照... 研究分析强迫症患者小脑结构及功能磁共振技术。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强迫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迫症患者应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小脑结构 功能 共振技术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PVC-P土工膜细观渗透机理研究
6
作者 张宪雷 尹春杰 +1 位作者 马仲阳 谷晓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0-889,共10页
PVC-P土工膜的防渗性能是膜防渗结构乃至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为避免传统上用渗透系数表征其渗透性能的弊端,运用多组渗透压力下土工膜垂直渗透试验数据和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获取的孔隙度,构建了渗透流量-孔隙度数学模型,结合孔隙和... PVC-P土工膜的防渗性能是膜防渗结构乃至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为避免传统上用渗透系数表征其渗透性能的弊端,运用多组渗透压力下土工膜垂直渗透试验数据和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获取的孔隙度,构建了渗透流量-孔隙度数学模型,结合孔隙和孔径动态分布探讨了用孔隙度评价其垂直渗透性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以1H原子为探针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准确量测膜内孔隙和孔径分布;依据T2特征谱弛豫时间划分的微孔隙、中孔隙和大孔隙的占比以及孔隙范围内孔径的萎缩或发育是孔隙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孔隙度与渗透流量关联性较强,利用量测的饱和PVC-P土工膜孔隙度和构建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渗透流量。研究成果表明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得的孔隙度可用于PVC-P土工膜防渗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P土工膜 渗透流量 孔隙度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T2特征谱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董智慧 张迪 +2 位作者 姜珊 刘丽 马晓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分析。所有纳入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查、心脏磁共振技术检查。对不同诊断检查的心功能...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分析。所有纳入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查、心脏磁共振技术检查。对不同诊断检查的心功能检测参数、心肌厚度情况、疾病检出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脏磁共振技术检查的心功能检测参数、室间隔心肌厚度、前壁心肌厚度、侧壁心肌厚度、下壁心肌厚度、疾病检出率与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磁共振技术检查的心尖部心肌厚度为(13.51±2.46)mm,低于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查的(17.68±3.4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查而言,为肥厚型心肌病运用心脏磁共振技术检查的诊断作用更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疾病检出率,更好地判断病情,予以相应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技术 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 心功能检测参数 心肌厚度情况 疾病检出率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8
作者 林昱晨 陈琴 陈赞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80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核磁共振(MRI)技术检查,以金标准(关节...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80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核磁共振(MRI)技术检查,以金标准(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参照,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并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CT检查、MRI检查的膝关节损伤检出率分别为83.75%、88.75%。CT检查的敏感度数值、特异度数值、准确性数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膝关节损伤类型总检出率均低于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MRI检查的诊断效能高,且可对膝关节损伤类型进行准确鉴别区分,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核磁共振技术 影像学
下载PDF
合成磁共振技术联合T1-MPRAGE序列在帕金森病患者尾状核改变中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文辉 王云玲 +2 位作者 罕迦尔别克·库锟 丁爽 贾文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168-170,共3页
目的 应用合成磁共振技术联合T_(1)-MPRAGE序列分析帕金森病(PD)尾状核体积及弛豫值的改变并探讨其在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P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HC)均行合成MRI及T_(1)-MPRAGE序列检查,使用FreeSurfer软件自动分割并提取尾状... 目的 应用合成磁共振技术联合T_(1)-MPRAGE序列分析帕金森病(PD)尾状核体积及弛豫值的改变并探讨其在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P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HC)均行合成MRI及T_(1)-MPRAGE序列检查,使用FreeSurfer软件自动分割并提取尾状核体积,勾画感兴趣区(ROI)得到双侧尾状核的T_(1)、T_(2)弛豫值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 PrD)值,比较PD组与HC组间的差异;分别绘制双侧尾状核T_(1)弛豫值、左侧尾状核PrD值及体积与弛豫值联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PD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尾状核体积缩小(P<0.05),双侧尾状核T_(1)弛豫值增高(P<0.05),左侧尾状核PrD值减低(P<0.05);左侧尾状核T_(1)值在PD组与HC组中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02,敏感度为0.933,特异度为0.850%。结论 通过合成MRI技术联合T_(1)-MPRAGE序列能观察到PD患者核尾状核体积及弛豫值的改变,可以用于鉴别PD患者与正常人,对于PD的诊断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共振成像 尾状核 合成磁共振技术
下载PDF
快速智能磁共振技术在颈椎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徐敏 吴瑜 +3 位作者 刘键 王荣品 徐睿 曾宪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快速智能磁共振(intelligent quick magnetic resonance,IQMR)技术在颈椎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疑颈椎病变患者临床资料50例,纳入颈椎T2WI常规图像、IQMR原始图像及IQMR重建图像。采用ANOVA检... 目的 探讨快速智能磁共振(intelligent quick magnetic resonance,IQMR)技术在颈椎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疑颈椎病变患者临床资料50例,纳入颈椎T2WI常规图像、IQMR原始图像及IQMR重建图像。采用ANOVA检验比较三组图像的客观评分[感兴趣区域信号强度(signal strength,SI)、平均背景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之间的差异,采用多样本秩和(Kruskal-Wallis H)检验评价主观评分之间的差异性,并比较三组图像的病灶检出情况与扫描时间。结果 IQMR颈椎矢状位T2WI序列扫描平均时间约1 min 17 s,与常规MRI相比时间缩短约57%;与原始图像相比,经过IQMR重建所得图像的SD背景下降21%,SNR提升28%,CNR提升30%;与常规图像相比,经过IQMR重建所得图像SD下降43%,SNR提升50%、CNR提升68%;三组图像之间SI脊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图像之间SI脑脊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常规图像SI脑脊液低于IQMR原始图像及IQMR重建图像。结 论IQMR技术在颈椎MRI中能降低SD、提高SNR及CNR,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因此IQMR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缩短扫描时间、提高颈椎MRI的扫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快速智能磁共振技术 共振成像
下载PDF
质子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表征建筑石膏水化进程
11
作者 王德强 孙振平 +2 位作者 杨海静 冀言亮 SETZER M J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9-885,共7页
基于溶解-析晶理论,根据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结果,将建筑石膏的水化进程划为4个水化阶段,并利用质子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不同水膏比m_(W)/m_(G)和聚羧酸系减水剂(PCE)掺量下,新拌浆体横向弛豫时间T_(2)分布、T_(2)加权平均值T_(2)与... 基于溶解-析晶理论,根据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结果,将建筑石膏的水化进程划为4个水化阶段,并利用质子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不同水膏比m_(W)/m_(G)和聚羧酸系减水剂(PCE)掺量下,新拌浆体横向弛豫时间T_(2)分布、T_(2)加权平均值T_(2)与主峰峰面积Smain随水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_(2)和S_(main)的变化趋势与水化阶段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增大m_(W)/m_(G)可以使建筑石膏水化阶段出现的时间提前,而掺加PCE则对建筑石膏有明显的缓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横向弛豫时间 建筑石膏 水化进程 聚羧酸系减水剂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分析虾青素与跨膜转运蛋白CD36的结合作用
12
作者 张俊林 陈祉晴 +3 位作者 郑钦生 肖杰 曹庸 刘晓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究虾青素与跨膜转运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determinant 36,CD36)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虾青素与CD36的结合作用,结合算法获得相互作用参数,确定结合位点,建立最佳匹配模型。同时,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 目的:探究虾青素与跨膜转运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determinant 36,CD36)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虾青素与CD36的结合作用,结合算法获得相互作用参数,确定结合位点,建立最佳匹配模型。同时,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和解离常数。结果:虾青素进入CD36内部的疏水腔中,对接结合能为-11.70 kcal/mol,且呈剂量依赖性结合,解离平衡常数KD为1.00×10^(-6) mol/L,表明虾青素与CD36以高亲和力结合,且动力学曲线显示虾青素与CD36的结合模式为慢结合慢解离;虾青素与CD36更多的氨基酸结合形成疏水相互作用,不同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与CD36的极性氨基酸Asn53形成弱的范德华力,虾青素与天冬酰胺Asn53形成氢键作用,可能是虾青素以高亲和力结合CD36的部分原因,同时推断虾青素末端环上的酮基或羟基与酮基形成的α-羟基酮对于形成氢键起一定作用。结论:虾青素与CD36发生自发的相互作用且以高亲和力结合,结合模式为慢结合慢解离,从而实现有效的跨膜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白细胞分化抗原36 分子对接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鸡补体受体2与其配体chC3 d的亲和力
13
作者 靳换 杨芊芊 +7 位作者 王聪 涂敏 赵蕾 澎湃 王海良 孟昭英 李永清 章振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鸡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是一种表达于鸡B淋巴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hCR2可以与其生理学配体鸡补体组分3 d(Chicken complement component 3 d,chC3 d)相互作用。目前评估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等... 鸡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是一种表达于鸡B淋巴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hCR2可以与其生理学配体鸡补体组分3 d(Chicken complement component 3 d,chC3 d)相互作用。目前评估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和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等。旨在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chCR2受体分子与其配体chC3 d分子的亲和力。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TT5-chCR2和pTT5-chC3 d;利用HEK 293F表达系统表达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NI柱纯化系统纯化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通过分析chCR2与chC3 d结合的动力学参数得出两者之间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1.37μmol/L。结果表明chCR2与其配体chC3 d之间的亲和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补体受体2 鸡补体组分3 d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沼生栎种子失水过程中水分相态变化
14
作者 袁鸣 朱铭玮 +3 位作者 解志军 康真 张中会 李淑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48,共7页
【目的】沼生栎以播种繁殖为主,但该种子对失水较敏感,具有顽拗性。本研究旨在探究沼生栎种子失水过程中水分相态的变化,探明半致死和致死含水量,为其运输、安全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顽拗性种子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然... 【目的】沼生栎以播种繁殖为主,但该种子对失水较敏感,具有顽拗性。本研究旨在探究沼生栎种子失水过程中水分相态的变化,探明半致死和致死含水量,为其运输、安全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顽拗性种子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然干燥法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求失水过程中种子内部水分相态、含量的变化,并结合种子发芽率的变化,分析各相态的水分在种子脱水中的作用。【结果】1)沼生栎种子初始含水量为38.0%,发芽率为96.00%。随着含水量的下降,种子发芽率不断下降,当含水量降至10.0%时,种子完全死亡。由拟合曲线计算得知种子的半致死含水量为17.39%。2)核磁共振波谱图表明,沼生栎种子水分质量(x)与核磁共振弛豫图谱峰面积(y)呈显著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21132x+698.05,相关系数R^(2)=0.9996。3)T2弛豫图谱中各峰从左至右依次为:束缚水T_(21)、不易流动水T_(22)、自由水T_(23)。4)新鲜种子中自由水比例最高,占66.39%,而束缚水和不易流动水分别占4.28%、29.07%。失水过程中各相态水的结合能力、峰面积、峰比例也在不断变化。整个失水过程中束缚水性质稳定、不易脱除;不易流动水峰顶点整体向左偏移,结合能力增强;自由水流动性较强,峰顶点向右偏移。当含水量降至25.0%时,自由水峰面积显著下降,此时不易流动水和束缚水显著增加,比例也有所上升;当含水量继续降至20.0%时,束缚水峰面积及比例持续增大,不易流动水峰面积减小;随后各相态水峰面积均有所下降。【结论】随着失水时间的延长,沼生栎种子的发芽率不断降低,运输、贮藏过程中含水量不能低于其半致死含水量17.39%。失水过程中,沼生栎种子中始终存在束缚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3种相态的水分,且失水对沼生栎种子质量的影响很大,种子在受到失水胁迫时,为减缓水分的散失,维持细胞膜稳定性,水分的结合能力会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生栎 顽拗性种子 失水 核磁共振技术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岩性分析及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潘玉娇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8期61-63,共3页
综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岩屑分析及相关地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对核磁共振在岩性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如岩石的孔隙度、孔径分布、渗透率、饱和度、毛细管压力和润湿性等。核磁共振技术是评估和提高石油采... 综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岩屑分析及相关地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对核磁共振在岩性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如岩石的孔隙度、孔径分布、渗透率、饱和度、毛细管压力和润湿性等。核磁共振技术是评估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工具,与用于评估采收率的其他技术相比,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评估岩石中不同孔隙的油/气采收率。核磁共振技术可用于评估钻井、完井过程中井下流体对储层的破坏作用。核磁共振技术在评估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岩性分析 储层评价 非常规
下载PDF
CT与磁共振技术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日成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4期5-8,共4页
目的CT与磁共振技术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抽取来自本院参与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患者共计70例,依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组名为研究组(n=35)、对照组(n=35),研究时间介于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范围内,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CT与磁共振技术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抽取来自本院参与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患者共计70例,依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组名为研究组(n=35)、对照组(n=35),研究时间介于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范围内,对照组患者给予CT诊断,研究组患者给予磁共振技术诊断,将两组所评定出的诊断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及其股骨头坏死症状检出率加以比较。结果(1)诊断准确率:经统计研究组所纳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4.29%,其测定值相较对照组85.71%不存在统计学偏差(P>0.05)。(2)特异性、灵敏度:研究组3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特异性、灵敏度与对照组3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特异性、灵敏度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研究组分值水平更高。(3)股骨头坏死症状检出率:研究组水肿检出率及线样征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偏差(P<0.05)。而研究组囊变及其骨小梁紊乱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而言,在临床诊断中CT与磁共振技术均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率,但是磁共振技术在特异性、灵敏度及其症状检出率的应用中准确率高于CT诊断,磁共振技术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性依据,应进一步推广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CT诊断 共振技术 灵敏度 症状检出率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缺血缺氧性疾病感染中的应用与价值
17
作者 史万旭 张永娣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79,共1页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不断发展,核磁共振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与脑缺血缺氧性疾病感染中的应用与价值得到重视,对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及临床诊断需求的不断扩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类型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得到应用并发展到临...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不断发展,核磁共振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与脑缺血缺氧性疾病感染中的应用与价值得到重视,对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及临床诊断需求的不断扩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类型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得到应用并发展到临床治疗实践中。《实用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技术解读》一书从磁共振技术的临床应用出发,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相关内容。该书共分23章,第1章到第四章为内容简介,是这本书的引子,初步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对于感染疾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治疗实践 临床诊断 应用与价值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生物炭改性土的渗透特性分析
18
作者 杨海丽 李明玉 念腾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2-688,共7页
在微观孔隙结构测试方法中,核磁共振(NMR)测试技术具有测试孔隙范围广、测试速度快等优点.而压汞测试技术能够定量地研究土体孔隙分布形态和孔径大小,但测试周期较长.因此,提出基于压汞数据刻度核磁共振T_(2)谱曲线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定... 在微观孔隙结构测试方法中,核磁共振(NMR)测试技术具有测试孔隙范围广、测试速度快等优点.而压汞测试技术能够定量地研究土体孔隙分布形态和孔径大小,但测试周期较长.因此,提出基于压汞数据刻度核磁共振T_(2)谱曲线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定量地研究不同生物炭掺量改性黏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渗透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掺量的增加,生物炭-黏土混合土的饱和渗透系数是逐渐增大的.添加生物炭改变了黏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对于纯黏土,T_(2)分布曲线呈单峰结构.随着生物炭掺量的增加,T_(2)分布曲线呈双峰结构,T_(2)谱右移,峰值T_(2)逐渐增大.结合T_(2)值与孔隙半径成正比的关系,可定性判断随着生物炭掺量增加,土样的最可几孔径是增大的.通过压汞数据与核磁共振T_(2)谱之间的转换系数C值,获得了峰值T_(2)对应的最可几孔径大小,分析了生物炭改性土孔隙结构特征的变化对宏观渗透系数变化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核磁共振技术 压汞 饱和渗透系数 微观孔隙结构
下载PDF
临床应用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探讨
19
作者 于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7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临床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T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临床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T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率,分析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关节镜检查作为金标准,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总准确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各膝关节损伤情况的确诊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各膝关节损伤情况的检出率为77.78%,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诊断结果准确度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技术 膝关节损伤 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准确率评价
20
作者 翁秀群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8期1470-1472,1476,共4页
目的:将核磁共振检查应用于膝关节损伤中,通过与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对比,评价其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在膝关节损伤中可能存在的优势。方法:对于我院可疑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共搜集71例,时间分布在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均进行多层螺... 目的:将核磁共振检查应用于膝关节损伤中,通过与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对比,评价其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在膝关节损伤中可能存在的优势。方法:对于我院可疑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共搜集71例,时间分布在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均进行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查,其中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进行确诊的纳入CT组,接受核磁共振检查进行确诊的纳入MRI组。行以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检查完成时间、临床确诊时间和准确率、检查满意度的测评。结果:核磁组临床确诊时间短于CT组(P<0.05)。核磁组经对所抽取患者膝关节损伤类型的诊断准确率及检查满意度,与CT组具备统计学层面意义(P<0.05)。核磁共振在诊断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上,Kappa值均大于0.8,诊断可靠性高;同时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类型(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的AUC分别0.855、0.729、0.961、0.980,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将核磁共振检查应用于膝关节损伤中,可快速、准确评价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病变,较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临床确诊时间更短,同时在患者满意度上保持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诊断 膝关节损伤 效果 准确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