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方法的异质与共构--以新移民文学为中心
1
作者 李洪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3,共12页
新移民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新的生长点,代表了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新力量和新方向。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新移民文学在题材领域、思想内涵和话语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新质素。本文借鉴希利斯·米勒等的异质理论和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异... 新移民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新的生长点,代表了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新力量和新方向。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新移民文学在题材领域、思想内涵和话语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新质素。本文借鉴希利斯·米勒等的异质理论和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异质”与“共构”作为方法,尝试为新移民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新移民文学的“异质”研究,即在共构视域中,把新移民文学的特质作为重点,研究新移民文学在主体构成、书写对象、审美情感、话语风格等方面的新特点。新移民文学的共构研究,就是把新移民文学纳入海外华人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或居住国文学等场域,探讨其如何参与不同文学场域的建构,及其与场域中他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异质”与“共构”研究突破了区域研究或个案研究的零散性,进而拓展新移民文学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异质 共构 场域 方法
下载PDF
“共构殖民论”辨析:荷据时代台湾地区的中国内地移民与荷兰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考察
2
作者 陈思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3,285,286,共17页
“共构殖民论”认为历史上中国内地对台移民开发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荷兰殖民者到来后主导推动的结果,宣称中国内地移民与殖民者“相互依赖”,对台湾地区进行了“合作殖民”。这不仅美化了殖民统治,也否定了自古以来两岸之间交流融合不... “共构殖民论”认为历史上中国内地对台移民开发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荷兰殖民者到来后主导推动的结果,宣称中国内地移民与殖民者“相互依赖”,对台湾地区进行了“合作殖民”。这不仅美化了殖民统治,也否定了自古以来两岸之间交流融合不断发展、中国内地对台移民开发逐步深化的历史事实,并将后者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混为一谈,与“台独史观”实际上有着相似的叙事模式。但是,各种史料记载早已充分证明,引发当时对台移民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中国内地方面,当时对台移民活动的主导是中国内地官方与民间,而不是荷兰殖民者。荷兰殖民者与中国内地移民的关系绝非“相互依赖”,当时台湾地区各项产业的开发,均是建立在前者残酷剥削后者血汗的基础之上。后者与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受害者,乃至与台湾地区少数民族联合起来,以各种形式进行着反抗,是荷兰殖民者猜忌防范的重点对象。所谓“共构殖民论”,是对荷据时代的中国内地对台移民开发历史的严重歪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移民 台湾地区 荷兰殖民者 共构殖民论”
下载PDF
竖向地震动对地铁车站共构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马晓明 苗晗 +1 位作者 蒋录珍 安军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6,153,共9页
[目的]地铁车站共构结构体系(以下简称“共构结构体系”)通过厚板实现箱形结构与箱形框架结构的连接转换。因共构结构体系的结构形式独特,其地震响应规律目前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其地震响应特征。[方法]以某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共构结... [目的]地铁车站共构结构体系(以下简称“共构结构体系”)通过厚板实现箱形结构与箱形框架结构的连接转换。因共构结构体系的结构形式独特,其地震响应规律目前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其地震响应特征。[方法]以某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共构结构体系为例,建立了土-共构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考虑单向地震波和双向地震波(含水平向、竖向)作为输入,选取了3种工况,分析了共构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特征、位移响应特征、受压受拉损伤情况及演变过程,并以共构结构体系左侧柱端为例,讨论了部分结构部位的内力响应特征。[结果及结论]双向耦合地震动对共构结构体系竖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大,在侧墙与负一层底板连接处加速度的最大增幅达158%(与竖向地震动作用相比)。竖向地震动会加大共构结构体系顶底板的相对水平位移和相对竖向位移,加大柱子的内力响应。柱端、侧墙下部、底板两端、构件连接处、腋角等位置为共构结构体系地震损伤薄弱部位,应对这些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共构体系 地震响应 竖向地震动 土-结相互作用
下载PDF
“读写共构”——高中语文写作思维训练方法探究
4
作者 覃艳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培养写作思维是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背景下,随着语文写作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愈发重视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鉴于阅读与写作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广大语文教师也逐渐认识到读写结合在写作思维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并... 培养写作思维是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背景下,随着语文写作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愈发重视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鉴于阅读与写作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广大语文教师也逐渐认识到读写结合在写作思维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并积极开展此方面的教研与实践工作。文章基于“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简要阐述“读写共构”的基本原则以及高中语文写作思维训练中运用“读写共构”的价值,并对“读写共构”下写作思维训练的具体实践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共构 写作思维 训练方法 高中语文
下载PDF
从单维到共构:新媒体时代新闻文化变革与建构
5
作者 曲宏亮 《新闻文化建设》 2024年第2期26-28,共3页
新闻文化包含新闻事业体制、传播活动和实践形式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相应的文化成果。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文化从有组织的生产向社会化的生产过渡,用户的新闻消费从专门化向日常化转变,新闻的传播形式也从闭合线性传播转变为开放... 新闻文化包含新闻事业体制、传播活动和实践形式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相应的文化成果。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文化从有组织的生产向社会化的生产过渡,用户的新闻消费从专门化向日常化转变,新闻的传播形式也从闭合线性传播转变为开放网状传播。新闻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媒介构成的扩散和传播的分权使新闻更加大众化,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文化失范现象,如意义消解、观点极化和道德危机等。因此,需要从文化视角构建媒介主动性的新闻传播力,以更广阔的社会化大众文化视野,以交叉融合和多元理解的方式,完成新闻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共识凝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维 共构 新媒体时代 新闻文化变革
下载PDF
共构衔接同心圆 三方合力助成长——以儿童为中心,构建幼小衔接“园-家-校协同教育生态”
6
作者 王冬雷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幼小衔接不能只靠学前阶段的单打独斗,幼儿园、家庭、小学三方都是不可或缺的责任主体,只有三方相互尊重支持、共享互通、协同共进,才可能实施科学的幼小衔接。我们尝试以儿童为中心,在同学共读、同研共思、同谋共策中整合三方资源,形... 幼小衔接不能只靠学前阶段的单打独斗,幼儿园、家庭、小学三方都是不可或缺的责任主体,只有三方相互尊重支持、共享互通、协同共进,才可能实施科学的幼小衔接。我们尝试以儿童为中心,在同学共读、同研共思、同谋共策中整合三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构幼小衔接同心圆,构建幼小衔接“园-家-校协同教育生态”,助力儿童平稳着陆小学生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协同教育 同心圆 共构 幼儿园 相互尊重 以儿童为中心
下载PDF
壮族蚂(虫另)节保护传承与当地乡村振兴的共构研究
7
作者 李艳梅 《歌海》 2024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乡村振兴主要包括文化振兴和经济振兴。红水河流域壮族蚂(虫另)节所具有的稻作文化内涵、文化认同功能、生态伦理意义和旅游经济价值,具有与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和经济振兴的共构功能。通过对壮族蚂(虫另)节传承人的保护,壮族蚂(虫另)节文... 乡村振兴主要包括文化振兴和经济振兴。红水河流域壮族蚂(虫另)节所具有的稻作文化内涵、文化认同功能、生态伦理意义和旅游经济价值,具有与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和经济振兴的共构功能。通过对壮族蚂(虫另)节传承人的保护,壮族蚂(虫另)节文化生态的分层次保护,以及把当地乡村壮族蚂(虫另)节的举办融入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变自上而下为主的管理方式为自下而上为主的管理方式,并以能否获得当地村民的认可作为判断壮族蚂(虫另)节传承“本真性”的标准,在市场中传承和发展壮族蚂(虫另)节,使壮族蚂(虫另)节本身具有造血功能等,是在当今乡村振兴背景下,活态和整体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壮族蚂(虫另)节,进而促进壮族蚂(虫另)节的举办与当地乡村文化和经济的振兴,形成和谐发展与良性共构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蚂(虫另)节 乡村振兴 共构研究
下载PDF
媒介景观与虚实共构空间:光环境艺术范式演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林 许寒添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3,共7页
运用范式相关理论研究光环境艺术的发展演变,是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光环境艺术范式主要有四种:以环境亮化与照明为目的的功能范式;以环境美化和构建视觉重点为目的景观范式;以信息传播为目的的媒介范式;以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 运用范式相关理论研究光环境艺术的发展演变,是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光环境艺术范式主要有四种:以环境亮化与照明为目的的功能范式;以环境美化和构建视觉重点为目的景观范式;以信息传播为目的的媒介范式;以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打造虚实共构空间为目的的后人文范式。对四种范式演变的界定与分析,可为我国光环境艺术实践创新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导引,为本学科建设厘清路径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环境艺术 范式 媒介景观 虚实共构
下载PDF
从原型到建筑的共构与连贯——枫桥三贤文化馆设计
9
作者 郭丽栋 莫洲瑾 《世界建筑》 2023年第8期100-102,共3页
从设计角度,传统与现代建筑都可拆解为几种基本要素,对于基本要素的不同理解、表达与组合,形成了形质各异的建筑。本文结合枫桥三贤文化馆的设计,从“墙”这一形式原型、“木”这一材料原型、“书画”这一意向原型出发,分析了原型的提... 从设计角度,传统与现代建筑都可拆解为几种基本要素,对于基本要素的不同理解、表达与组合,形成了形质各异的建筑。本文结合枫桥三贤文化馆的设计,从“墙”这一形式原型、“木”这一材料原型、“书画”这一意向原型出发,分析了原型的提取、抽象与变形组合等一些列操作方式,以形式连贯、立意与场景的连贯、时空的连贯为线索,探讨以原型作为建筑设计手法的可能性,以达到建筑从立意到整体到细节浑然一体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共构 连贯 设计策略 传统与现代
下载PDF
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空间布局与环境共构性研究
10
作者 谢易非 吴颖韬 王洪涛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3期69-73,共5页
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我国142所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之一。本文通过对现存碑刻和相关文献研究,从历史沿革、相地选址、总体布局、院落营造四个方面探究兴国禅寺空间布局与山地环境的共构性与契合度,总结出崖寺互... 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我国142所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之一。本文通过对现存碑刻和相关文献研究,从历史沿革、相地选址、总体布局、院落营造四个方面探究兴国禅寺空间布局与山地环境的共构性与契合度,总结出崖寺互借、文景相融的布局手法,为现代山地风景建筑的空间营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禅寺 空间布局 山地环境 共构
下载PDF
新教学定义下师生共构情境的概念、价值与路径
11
作者 李建成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51-55,共5页
教学即师生共同参与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过程。课程建构离不开相应的教学情境,创设“师生参与课程建构”教学情境的方略应贯穿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迁移学习、反思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 教学情境 课程建 师生共构
下载PDF
大兴机场线共构结构总体设计研究
12
作者 张付宾 李圣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第2期68-72,81,M0008,共7页
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高架区间长16.2 km,其中7.9 km为路-轨共构结构。共构结构体系为四层立体布置,最上层为大兴机场高速公路,中间层为大兴国际机场线,地面层为团河路,布置于桥墩外侧,两桥墩承台基础之间,地面以下设置综合管廊。根据高... 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高架区间长16.2 km,其中7.9 km为路-轨共构结构。共构结构体系为四层立体布置,最上层为大兴机场高速公路,中间层为大兴国际机场线,地面层为团河路,布置于桥墩外侧,两桥墩承台基础之间,地面以下设置综合管廊。根据高速公路设计要求、出入共构段线路布置和立交匝道布置的需要,共构结构桥墩分为双墩柱、三墩柱和四墩柱三种形式。共构结构体系可以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以大兴机场线共构段设计为例,介绍共构结构体系的确定、共构断面的确定、设计规范选取,对共构结构桥墩(双墩柱和四墩柱)形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构体系 共构断面 设计规范 研究 共构桥墩
下载PDF
城乡共构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多元路径探索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杨贵庆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0,共6页
文章基于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提出城乡共构的理论视角,探索乡村振兴实践的多元路径。文章指出,中国特色城镇化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乡村角色逐渐从生产功能向兼具消费功能转型。基于城乡共构的乡村振兴多元路径,应围绕乡... 文章基于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提出城乡共构的理论视角,探索乡村振兴实践的多元路径。文章指出,中国特色城镇化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乡村角色逐渐从生产功能向兼具消费功能转型。基于城乡共构的乡村振兴多元路径,应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方针,区分乡村所处的不同地域类型和不同经济水平。在乡村振兴分项目标与乡村地理空间、经济水平三者之间建构矩阵关系,理论上可形成乡村振兴多元路径45个交汇点的概念模式。城乡共构视角下乡村振兴多元路径的先期重点包括城乡生态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文化遗产的活化再生及技术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共构 要素流动 乡村振兴 多元路径
下载PDF
行动逻辑的双向冲突:艾滋病感染者应对取向的三方共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绥铭 侯荣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7,共8页
感染者参与后续防治工作的不同选择,主要取决于自己在四个微观情境中的遭遇:对感染者的定位、公平待遇、医患关系和归属感。其中,政策执行者、医护人员和感染者这"三方",每一方都可能在自己的指导理念与行动逻辑之间出现冲突... 感染者参与后续防治工作的不同选择,主要取决于自己在四个微观情境中的遭遇:对感染者的定位、公平待遇、医患关系和归属感。其中,政策执行者、医护人员和感染者这"三方",每一方都可能在自己的指导理念与行动逻辑之间出现冲突,同时也与另外两方的行动逻辑产生冲突。这种三方的双向冲突,共同建构了感染者的应对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防治 行动逻辑 双向冲突 三方共构
下载PDF
水热制备方沸石和方钠石共构空心球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庆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02-203,共2页
以Al2(SO4)3·(14~18)H2O和Na2SiO3·5H2O为原料,用NaOH溶液调整凝胶体系pH,通过简单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种微细粉体.粉体经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含方沸石和方钠石2种沸石晶体,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微细粉体为均一的直径小... 以Al2(SO4)3·(14~18)H2O和Na2SiO3·5H2O为原料,用NaOH溶液调整凝胶体系pH,通过简单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种微细粉体.粉体经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含方沸石和方钠石2种沸石晶体,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微细粉体为均一的直径小于5 μm的空心球.综合XRD和SEM的表征结果,所得产物为一种方沸石和方钠石共构的空心球.还探讨了该产物可能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反应 方沸石 方钠石 共构空心球
下载PDF
共构互文性模式下中原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闫丽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86,共4页
共构互文性理论为跨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也为融媒时代中原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共构互文性模式下中原武术文化对外传播应以武术文化信息为传播内容,将文化的选择接受作为考量和调节器,挖掘武术文化信息的共构互... 共构互文性理论为跨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也为融媒时代中原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共构互文性模式下中原武术文化对外传播应以武术文化信息为传播内容,将文化的选择接受作为考量和调节器,挖掘武术文化信息的共构互文性内涵。一方面,通过语际互文将武术文化信息用多种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媒际互文确定武术文化信息所采用的多种媒介。中原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通过直接语码转化式传播、再语境化传播和跨媒介集成式传播的具体途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构互文性 中原武术文化 对外传播
下载PDF
财富共享的社会共构基础试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易小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社会共构就是人们共同组成、构建人类社会。许多伦理学家把共构作为社会财富共享的一个基础,这其实是需要认真分析的。从现代应得理论的精神本质而言,贡献是应得的基石。但是,共构社会的贡献与生产产品的贡献是两种不同的贡献,它们也就... 社会共构就是人们共同组成、构建人类社会。许多伦理学家把共构作为社会财富共享的一个基础,这其实是需要认真分析的。从现代应得理论的精神本质而言,贡献是应得的基石。但是,共构社会的贡献与生产产品的贡献是两种不同的贡献,它们也就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分配,遵循着两个不同的分配正义原则——同一性正义原则与差异性正义原则,故而建构社会的贡献是不能成为分配劳动产品的主要直接依据的。同时,由于正义是人的正义,因此两正义原则通过人这个差异与同一的统一体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所以,强调贡献与收入相对应的差异性经济分配中,也可以有一个基本生活需要品的平等提供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共构 财富 经济平等 权利平等 分配正义
下载PDF
“水城共构”理念下历史性城市滨水空间整合层次及设计手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芳 姚鹏飞 周曦 《中国名城》 2019年第3期51-57,共7页
纵观城市发展,水在城市系统中具有特殊性,对城市肌理生长与城市整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水与城之间的关系也面临挑战。从水网肌理延伸促进水城肌理共构和城市建筑呼应滨水营造两个层面出以,解读水城共构的滨水空间整合策... 纵观城市发展,水在城市系统中具有特殊性,对城市肌理生长与城市整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水与城之间的关系也面临挑战。从水网肌理延伸促进水城肌理共构和城市建筑呼应滨水营造两个层面出以,解读水城共构的滨水空间整合策略。一方面从水城共构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从三个维度分析水城肌理共构的营造特点及其意义;另一方面立足城市局部与整体的互动,指出城市建筑呼应水体的轴线和界面,对城市整合、城市文脉传承、城市意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滨水城市中,以水为核心的空间整合,对城市结构营造及肌理生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有助于建立起不同性质、功能、特色的区域的整合,推动传统滨水体系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水网 肌理 共构 整合
下载PDF
正题与反题的另类接续——《人生》与《平凡的世界》的同旨共构现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邰科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61,共8页
路遥的两部代表作《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并非两部独立且不相关的小说,而是路遥创作计划中一部宏大作品《陕北》的两个不同版本,它们服务于同一个主题——对人生道路的寻找,同时在结构上两者具有内在的承续关系,只不过这种承续是一种... 路遥的两部代表作《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并非两部独立且不相关的小说,而是路遥创作计划中一部宏大作品《陕北》的两个不同版本,它们服务于同一个主题——对人生道路的寻找,同时在结构上两者具有内在的承续关系,只不过这种承续是一种特殊的正题与反题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人生》 《平凡的世界》 同旨共构
下载PDF
校园与山地的共构——南昌大学前湖校区规划设计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卿平 李霞 《华中建筑》 2003年第6期54-56,共3页
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在自然环境与建构环境中寻求平衡点,在人与环境“共构”的理念下,探索了如何结合山地创造有地域特色的校园。
关键词 南昌大学 前湖校区 规划设计 山地 共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