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污泥与微藻共水热液化水相产物特性分析
1
作者 郝博天 刁云飞 +3 位作者 徐东海 龚雪晗 徐铭欣 郑佩瑶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3-510,共8页
城市污泥作为一种城市化进程中的废料,对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是一种新挑战。城市污泥与微藻共处理可以改善生物燃料的理化性质,提高处理过程的能源效率。开展了城市污泥和微藻共水热液化实验,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城市污泥作为一种城市化进程中的废料,对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是一种新挑战。城市污泥与微藻共处理可以改善生物燃料的理化性质,提高处理过程的能源效率。开展了城市污泥和微藻共水热液化实验,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生物质/水比率和污泥/生物质比率操作参数探究水相产物特性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响应面对水相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特性均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四个操作参数中生物质/水比率和污泥/生物质比率对水相特性的影响最大。且在反应温度为341.44℃,反应时间为37.81 min,生物质/水比率为0.08 g/mL和污泥/生物质比率为0.653时,可以获得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含量最低的水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微藻 共水热液化 水相
下载PDF
食物垃圾和庭院垃圾共水热炭化工艺研究进展
2
作者 叶波 任俊杰 +1 位作者 刘晋 张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1-55,共5页
综述了食物垃圾和水热炭化(HTC)工艺的特点,对温度、停留时间和催化剂这3个工艺参数和木质纤维素、蛋白质、脂质的炭化机理进行总结。概述了食物垃圾和庭院垃圾协同进行共水热炭化(co-HTC)制造生物燃料颗粒工艺的可行性。
关键词 食物垃圾 庭院垃圾 共水热炭化 炭化机理 生物燃料
下载PDF
蛋白质与木质纤维素共水热合成水热炭对Cr(Ⅵ)吸附性能的评价
3
作者 梁康怡 朱万鑫 马大朝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6期12-15,共4页
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木质纤维素模型化合物,加入蛋白质共水热制备水热炭,通过一系列吸附实验,研究温度、pH值、阴离子等对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木质纤维素与蛋白质共水热制备的水热炭吸附性能优于其单... 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木质纤维素模型化合物,加入蛋白质共水热制备水热炭,通过一系列吸附实验,研究温度、pH值、阴离子等对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木质纤维素与蛋白质共水热制备的水热炭吸附性能优于其单独水热处理的产物,对于50 mL的100 mg/L的含Cr(Ⅵ)废水,pH=2,室温下1 g/L的水热炭在8 h内对Cr(Ⅵ)的吸附,半纤维素与蛋白质共水热后吸附能力从20.21 mg/g显著提升至91.02 mg/g,木质素试验组由初始的69.58 mg/g提升至108.0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蛋白质 共水热 水热 六价铬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城市污泥和浒苔共水热碳化参数响应面优化
4
作者 支有为 徐东海 +2 位作者 刘欢腾 徐铭欣 郑佩瑶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日益增多的城市污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传统处理处置方法在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方面仍存在各种挑战。水热碳化技术被认为一种有效处理处置城市污泥的方式,但由于污泥的低碳、高灰特性,限制了水热炭作为燃料的应用。利用高碳、低灰... 日益增多的城市污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传统处理处置方法在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方面仍存在各种挑战。水热碳化技术被认为一种有效处理处置城市污泥的方式,但由于污泥的低碳、高灰特性,限制了水热炭作为燃料的应用。利用高碳、低灰的浒苔和污泥进行共水热碳化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不同水热反应条件下(温度160~280℃,时间30~150 min,污泥占比0~100%)污泥和浒苔的共水热碳化实验,探究了过程参数对于能量回收效率和电能消耗指数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响应面法对3个主要因素(温度、时间、污泥占比)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利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建立的响应面模型,拟合程度良好(模型P<0.05,相应的失拟项P>0.05),预测值和实际值偏差较小。污泥占比对于能量回收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时间是对于电能消耗指数影响极其显著的因素(P<0.0001),温度对于电能消耗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通过数学模型的优化,得出了达到最佳能量回收效率(0.470)和最低电能消耗(165.61)的最佳条件,分别是反应温度216℃、反应时间83 min、污泥占比为64%和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60 min、污泥占比为50%。此外,在反应温度208℃、反应时间62 min、污泥占比52%的条件下,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0.463)和较小的电能消耗指数(171.60)。通过3次重复实验验证,实验值与预测值偏差小于5%。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污泥和浒苔的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浒苔 共水热碳化 响应面 过程参数优化
下载PDF
纤维板/竹材共水热转化水热炭中氮的迁移转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楠 李佳俊 +2 位作者 张力 徐德良 徐朝阳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0,共6页
借助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不同水热条件下纤维板与竹材共水热转化固相产物(水热炭)中氮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水热炭产率大幅下降,水热炭中氮的含量和氮固集率在220~... 借助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不同水热条件下纤维板与竹材共水热转化固相产物(水热炭)中氮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水热炭产率大幅下降,水热炭中氮的含量和氮固集率在220~260℃显著增加,水热炭的氮含量可达3.5%。低温共水热转化水热炭中氮以杂环氮(吡啶-氮)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杂环氮进一步转化为结构稳定性更强的季氮N-Q。本研究阐明了共水热炭中氮转化迁移的作用机制,结果可为富氮生物质能源化热转化应用中氮元素的转化迁移调控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 竹材 共水热转化 水热
下载PDF
城市污泥/褐煤共水热碳化产物的热化学转化特性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艳培 庄修政 +3 位作者 詹昊 徐彬 阴秀丽 吴创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20-2332,共13页
污泥和褐煤通过共水热碳化预处理以制备高品质固体燃料,为污泥和低阶煤的有效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城市污泥(SS)和褐煤(LC)在不同温度下(120,180,240和300℃)进行共水热碳化制得的固相产物(水热炭)的热化学转化特... 污泥和褐煤通过共水热碳化预处理以制备高品质固体燃料,为污泥和低阶煤的有效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城市污泥(SS)和褐煤(LC)在不同温度下(120,180,240和300℃)进行共水热碳化制得的固相产物(水热炭)的热化学转化特性和规律,包括燃烧、热解和半焦CO2气化过程,并分析了这些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共水热碳化预处理对城市污泥和褐煤的热利用行为有显著影响。一方面,共水热碳化处理后的水热炭相对其计算值具有更高的产率、煤化程度、热值等,同时具有更低的灰分含量。另一方面,混合物水热炭在燃烧、热解和半焦CO2气化过程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促进燃烧和热解行为,降低气化活性),且水热温度在240℃附近时,这种作用最为明显。鉴于热解和气化过程的协同效果均低于燃烧过程,共水热碳化产物被认为更适合用于燃烧。这些发现表明,将共水热碳化改性提质处理与后续热化学工艺相结合,对于能源的产生和有机废弃物的利用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褐煤 共水热碳化 燃烧特性 热解反应性 半焦CO2气化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污泥与褐煤共水热碳化的协同特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宋艳培 庄修政 +3 位作者 詹昊 王南涛 阴秀丽 吴创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32-3141,共10页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对其进行水热提质处理后作为燃料应用是一种潜在的利用手段。本研究主要探讨城市污泥(SS)、脱墨污泥(DS)分别与褐煤(LC)以不同混合比例(3∶7、5∶5、7∶3)共水热碳化时的协同作用,并分析其...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对其进行水热提质处理后作为燃料应用是一种潜在的利用手段。本研究主要探讨城市污泥(SS)、脱墨污泥(DS)分别与褐煤(LC)以不同混合比例(3∶7、5∶5、7∶3)共水热碳化时的协同作用,并分析其固相产物(水热炭)的燃料品质。结果表明,当LC/SS、LC/DS混合比例为5∶5时,水热炭产率分别为81.08%和86.00%,并获得了最大协同系数(水热炭产率:1.69%和0.18%;有机物保留率:11.90%和2.64%;碳保留率:4.08%和0.77%)。其中,LC/SS的协同作用总是比LC/DS显著。随着LC添加量的增大,水热炭的热值和煤化程度均随之提高,不仅改善了水热炭的燃料特性,还使得燃烧过程更为稳定且充分。由此说明,通过共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方式可以制得较高品质的燃料,从而实现污泥/褐煤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褐煤 共水热碳化 协同作用 燃料特性
下载PDF
云南褐煤掺混城市污泥共水热产物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超 刘猛 +1 位作者 段钰锋 李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1-175,共5页
研究了云南褐煤和城市污泥共水热改性后的产物,分析了城市污泥掺混量对固体产物、液体产物、气体产物的理化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在共水热改性过程中,污泥掺混量对云南褐煤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云南褐煤和城市污泥在共水热改性过程中有协... 研究了云南褐煤和城市污泥共水热改性后的产物,分析了城市污泥掺混量对固体产物、液体产物、气体产物的理化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在共水热改性过程中,污泥掺混量对云南褐煤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云南褐煤和城市污泥在共水热改性过程中有协同碳化作用;随着污泥掺混量的增加,两者混合物发生明显的脱水、脱羧及芳香化反应;当污泥掺混量为10%和30%时,芳香C的比例显著增加,芳香化反应程度更加剧烈,尤其当污泥掺混量为10%时,固体产物芳香C比例及芳香化程度最高。气相色谱分析(GC-MS)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混量的增加,液体产物中杂环类有机物含量呈增加的趋势,酚类有机物呈减少的趋势。固液气三相产物碳含量分布结果表明,至少80%碳封存于固体产物中,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碳封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掺混量 共水热 固体、液体、气体产物特性 碳含量分布
下载PDF
污泥与高硫煤共水热碳化过程中硫氮形态转化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晓阳 王宝凤 +2 位作者 宋旭涛 杨凤玲 程芳琴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11-5219,共9页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了污泥(SS)和高硫煤(CS)的共水热碳化实验。分别考察了混合比和温度对水热炭中硫氮元素形态转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水热处理后,SS中蛋白质氮(N-A)转化为杂环类氮,CS中吡咯氮(N-5)和吡啶氮氧化物(N-X)...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了污泥(SS)和高硫煤(CS)的共水热碳化实验。分别考察了混合比和温度对水热炭中硫氮元素形态转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水热处理后,SS中蛋白质氮(N-A)转化为杂环类氮,CS中吡咯氮(N-5)和吡啶氮氧化物(N-X)转化为吡啶氮(N-6)和季氮(N-Q);SS与CS中硫元素逐渐转化为噻吩硫和硫酸盐。随着CS混合比例和温度的升高,水热炭中含氮芳族杂环(例如N-6、N-5和N-Q)占比增加。另外,随着CS混合比例和温度升高,水热炭中噻吩硫含量分别逐渐增加至22.61%和24.98%;升高温度提高了水热炭中硫酸盐含量,而增加CS混合比例却降低了硫酸盐含量。本研究可为后续SS和CS的资源化清洁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高硫煤 共水热碳化 水热 硫氮元素 赋存形态
下载PDF
城市污泥与秸秆共水热炭化产物的燃烧特性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剑坤 邢献军 常珠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5-140,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城市污泥(SS)与小麦秸秆(WS)在220℃下共水热炭化(Co-HTC)产物水热炭(Hydrochar)的燃烧特性与反应动力学。对比分析水热炭从室温升至1 000℃的燃烧特性,采用KAS法计算燃烧过程中样品的活化能。结果表明,水热炭化后...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城市污泥(SS)与小麦秸秆(WS)在220℃下共水热炭化(Co-HTC)产物水热炭(Hydrochar)的燃烧特性与反应动力学。对比分析水热炭从室温升至1 000℃的燃烧特性,采用KAS法计算燃烧过程中样品的活化能。结果表明,水热炭化后,污泥和秸秆的着火温度升高、失重率下降。随着混合物中WS质量分数从30%增加到70%,共炭化产物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从3.47增加到11.35,燃烧性能显著增强,且T_(i)和T_(f)之间的温度区间变窄。城市污泥与秸秆混合水热制备的生物质炭燃烧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在320℃时协同作用最强。WS质量分数为50%时,水热炭燃烧的平均活化能达到最小值,为22.55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秸秆 共水热炭化 燃烧 动力学 活化能
下载PDF
富镍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复合藻基原料共水热催化性能研究
11
作者 胡亚敏 张文珏 +5 位作者 闫佳玮 王爽 曹斌 袁川 钱黎黎 王谦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5-613,共9页
该文开展了大藻与微藻共水热催化制备生物油研究,考察了Ni-Mo/MCM-41和Ni-W/MCM-41催化剂对生物油产率和组分分布的作用特性。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会降低复合藻基原料水热生物油的产率,但发挥了一定的加氢脱氮效果,提高了油相产物中... 该文开展了大藻与微藻共水热催化制备生物油研究,考察了Ni-Mo/MCM-41和Ni-W/MCM-41催化剂对生物油产率和组分分布的作用特性。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会降低复合藻基原料水热生物油的产率,但发挥了一定的加氢脱氮效果,提高了油相产物中烃类物质含量(最多提高33.04%),并降低了含氮化合物含量(最多降低38.88%)和氧含量,有效改善了生物油的品质。此外,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氨气吸脱附研究了Ni-Mo/MCM-41和Ni-W/MCM-41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双金属催化剂 共水热液化 MCM-41
原文传递
全降解植物纤维地膜在农业环境领域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博 梁月慧 王欣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4,92,共6页
地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业生产力。然而随着地膜的广泛应用,其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伴随着可降解材料的不断开发与膜材料加工工艺的不断更新,为全降解植物纤维地膜的发展提供了... 地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业生产力。然而随着地膜的广泛应用,其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伴随着可降解材料的不断开发与膜材料加工工艺的不断更新,为全降解植物纤维地膜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就纤维地膜出现的背景、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随着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愈渐关注,植物纤维地膜将成为未来农业新材料发展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 竹材 共水热转化 水热
下载PDF
纳米钨铜复合粉末的制备及其烧结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舒 谢敬佩 +7 位作者 马窦琴 王凤梅 王爱琴 李继文 王文焱 孙浩亮 王维 程光耀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8,47,共6页
以钨酸钠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共还原法制备钨铜复合粉末,再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钨铜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钨铜复合粉末的结构形貌,以及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钨铜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物性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共还原法... 以钨酸钠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共还原法制备钨铜复合粉末,再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钨铜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钨铜复合粉末的结构形貌,以及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钨铜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物性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共还原法可制得粒度尺寸约为70nm且颗粒分布均匀的纳米级钨铜复合粉末。钨铜复合粉末经加压烧结及热处理后可得到W相和Cu相紧密结合、Cu相均匀分布在W相周围的钨铜复合材料,其在热处理温度为950℃时致密度最高,达到99.2%;在热处理温度为800℃时导电率最高,达到46.5%IACS;在热处理温度为900℃时布氏硬度最高,达到HB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复合粉末 钨铜复合材料 水热合成-还原 加压烧结 热处理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W-20%Cu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晶晶 李继文 +1 位作者 张盘龙 魏世忠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共5页
以水热合成-共还原工艺制备的W-20%Cu(质量分数)复合粉末为原料,用SPS技术成功制备了W-20%Cu复合材料,并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W、Cu两相微观结构组织分布更为均匀,孔隙也更... 以水热合成-共还原工艺制备的W-20%Cu(质量分数)复合粉末为原料,用SPS技术成功制备了W-20%Cu复合材料,并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W、Cu两相微观结构组织分布更为均匀,孔隙也更少,W-20%Cu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硬度和电导率也相应提高;在烧结温度950℃、保温时间5min的工艺条件下,W-20%Cu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维氏硬度、电导率分别为98.9%、HV222.8、21.7 M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还原 放电等离子烧结 W-20%Cu复合材料 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AgSnO_2 composite powders by hydrothermal process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天足 杜作娟 +2 位作者 古映莹 邱晓勇 江名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176-180,共5页
Silver-tin oxide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Ag(NH_3)_2^+ solution and Na_2SnO_3 solution as raw materials and Na_2SO_3 as reductant. The precipitation conditions of Na2SnO3 solution and t... Silver-tin oxide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Ag(NH_3)_2^+ solution and Na_2SnO_3 solution as raw materials and Na_2SO_3 as reductant. The precipitation conditions of Na2SnO3 solution and the reduction conditions of Ag(NH_3)_2^+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powders prepared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is a key parameter in the formation of Sn(OH)_4 precipitate and the reduction reaction of Ag(NH_3)_2^+ can release H+ ions, which results in synchronous precipitation of Sn(OH)_6~2- as Sn(OH)_4. The reduction of Ag(NH_3)_2^+ and precipitation of Na_2SnO_3 occur simultaneously and the coprecipitation of silver and tin oxide is reach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silver-tin oxide composite powders have mainly flake shape of about 0.3 μm in thickness and there exists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tin oxide and silver in the powder synthes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tin oxide powder hydrothermal method flake structure coprecipitation
下载PDF
Controlled fabrication and microwave absorbing mechanism of hollow Fe3O4@C microspheres 被引量:3
16
作者 Yanhui Hou Huili Yuan +2 位作者 Hang Chen Junhai Shen Liangchao L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740-747,共8页
Uniform core-shell SiO2@Fe_3O_4@C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SiO_2 microspheres as the template, and the hollow Fe_3O_4@C(HFC) microspheres were achieved via etching SiO_2 templa... Uniform core-shell SiO2@Fe_3O_4@C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SiO_2 microspheres as the template, and the hollow Fe_3O_4@C(HFC) microspheres were achieved via etching SiO_2 template. By changing the sizes of SiO_2 microspheres, a series of HFC microspheres with variable cavity sizes were obtain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vity size and microwave absorbing(MA) performanc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 performance of HFC sample depended on its cavity size. In particular, the hollow structure was good for improving MA performance and could make MA move to the high-frequency region. More importantly, as the cavity size increases,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HFC-i(i=1,2, 3, 4) samples moved to a low frequency, and the optimal matching thickness of HFC-i samples was increasing. Among all HFC-i samples, HFC-3 showed the most excellent MA performance,which could be mainly explained by the quarter-wavelength matching model, intrinsical magnetic and dielectric loss. Furthermore,the MA performance of HFC mixture blended by the equal mass fraction of HFC-2, HFC-3 and HFC-4 was the 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three HFC-i samples. All the above suggested that the cavity size in HFC sample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A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absorbing Fe_3O_4@C cavity siz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