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D组互补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文 刘岳鸿 +1 位作者 王胜发 常浩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6期3172-3175,共4页
目前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特别是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居第一位。肺癌的5年生存率不高,其不良预后主要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共同参与的结果。目前肺癌发病机制的基础... 目前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特别是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居第一位。肺癌的5年生存率不高,其不良预后主要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共同参与的结果。目前肺癌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与肺癌相关的增殖、侵袭性生物因子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却很少涉及。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D组互补基因(ATDC)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D组互补基因 核因子ΚB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下载PDF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裴小娟 刘少杰 +1 位作者 张素花 杨清绪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10,16,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5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IDC)、37例导管原位癌(BDCIS)及53例癌旁正常组织(NBTAC)中的ATM mRNA的表达。结果:①ATM m...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5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IDC)、37例导管原位癌(BDCIS)及53例癌旁正常组织(NBTAC)中的ATM mRNA的表达。结果:①ATM mRNA在BID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NBTAC(P<0.01)。②ATM mRNA在BDCIS的表达低于NBTAC,但无统计学意义。③ATM mRNA在Ⅲ级BIDC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Ⅰ级分化组(P<0.05),但Ⅰ与Ⅱ级和Ⅱ与Ⅲ级分化组间ATMmRNA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④ATM mRNA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间呈正相关(r=0.312,P<0.05),即组织分化越低,ATM mRNA表达越低。⑤ATM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⑥ATM mRNA表达在患者临床分期Ⅱ+Ⅲ期中的表达明显低于Ⅰ期的表达(P<0.05)。结论:ATM mRNA在BTDC组织中表达降低,可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基因干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导管癌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与淋巴细胞分化
3
作者 张雅德 《国外医学情报》 1990年第11期1-2,共2页
Carbonari等人发表的论文(New Engl J Med, Jan 11, 1990)提醒人们注意有关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的分子过程方面的知识迅速增长。以前的研究描述了此病特殊的免疫学和组织学异常,并指出此症伴有淋巴细胞癌的发病率较高。最近对该病患... Carbonari等人发表的论文(New Engl J Med, Jan 11, 1990)提醒人们注意有关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的分子过程方面的知识迅速增长。以前的研究描述了此病特殊的免疫学和组织学异常,并指出此症伴有淋巴细胞癌的发病率较高。最近对该病患者的研究利用了新技术和资料;这些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Carbonari等人进行的研究是分子水平研究的实例,使淋巴细胞分化的研究迈出新的重要的一步。 Carbonari等报告,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比正常受试者的T淋巴细胞多,这些T淋巴细胞表达了一种特殊分子形式的T细胞受体。他们假设,基因重组的单一缺陷是T细胞和B细胞分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 细胞分化 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细胞表达 基因重组 细胞受体 研究利用 分子水平 组织学
下载PDF
高LET辐射诱导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成淋巴类细胞凋亡的研究
4
作者 贾晓晶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1年第6期285-285,共1页
关键词 LET辐射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 淋巴类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例
5
作者 乌兰 曾昭祥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90-190,共1页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以机体免疫功能缺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为特征的一种遗传性疾病。现将我们发现1例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儿,男性,11岁。因步履蹒跚,易跌跤,构音不清8年,四肢伴有不自主活动...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以机体免疫功能缺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为特征的一种遗传性疾病。现将我们发现1例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儿,男性,11岁。因步履蹒跚,易跌跤,构音不清8年,四肢伴有不自主活动3年,于1995年2月就诊。患儿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共济失调 染色体 机体免疫缺陷
下载PDF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家系二例报告
6
作者 祝淑贞 田时雨 卢达国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年第7期76-77,共2页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 telangiectasia,AT)又称Louis-Ba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40000.1/100000,国内自1964年马君牧首次报道以来,至200S年报道不足40例,主要报道了典型病例...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 telangiectasia,AT)又称Louis-Ba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40000.1/100000,国内自1964年马君牧首次报道以来,至200S年报道不足40例,主要报道了典型病例。我们于2008年诊治2例,虽为同一家系,但与以往报道的典型病例有一定差异,值得临床医生参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 Louis-Bar综合征 家系 常染色体隐遗传病 典型病例 临床医生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基因突变和Rad3相关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亚玲 赵东 +2 位作者 朱艳丽 侯云雷 王绍宁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575-1590,共16页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是DNA修复的关键激酶,对基因组稳定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都至关重要。抑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可触发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由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是DNA修复的关键激酶,对基因组稳定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都至关重要。抑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可触发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由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介导的修复途径,高效杀死肿瘤细胞。因此开发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抑制剂是治疗具有DNA修复缺陷癌症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与DNA突变所致癌症的关联,并重点介绍了小分子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基于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和Rad3相关蛋白激酶 抑制剂 癌症 合成致死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RNA干扰对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关方霞 黄惠芳 +2 位作者 杨波 GuhaC handan 奚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3-524,共2页
目的:观察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ATM基因)的RNA干扰对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TM基因不同区域的DNA序列合成并纯化寡核苷酸后转染人胚胎肾脏细胞HEK293,根据对ATM蛋白不同的阻断效应,筛选用于制备ATM发夹结构s... 目的:观察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ATM基因)的RNA干扰对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TM基因不同区域的DNA序列合成并纯化寡核苷酸后转染人胚胎肾脏细胞HEK293,根据对ATM蛋白不同的阻断效应,筛选用于制备ATM发夹结构shorthairpinstructure(shRNA)基因的最佳序列。将有效序列克隆入pSilencer1.0U6载体中,构建出shRNA的表达质粒并转染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以U87细胞为对照,应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ATM基因的表达;以细胞存活分数(SF)来评估放射敏感性。结果:Westernblot显示shRNA介导的ATM基因沉默能明显阻断U87细胞中的ATM蛋白;与U87细胞相比,U87shRNA细胞SF明显降低,P<0.05。结论:由ATMshRNA构建的表达质粒能明显抑制ATM表达,增加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 RNA干扰 胶质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与端粒不稳定性关系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宏梅 夏云飞 伍新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在电离辐射等因素造成的DNA损伤修复信号传导过程中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 (ATM )起关键作用。同时 ,ATM属于PI3K家族成员 ,其功能与保持端粒长度有关。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重复的DNA序列 ,端粒的长短和稳定性决定... 在电离辐射等因素造成的DNA损伤修复信号传导过程中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 (ATM )起关键作用。同时 ,ATM属于PI3K家族成员 ,其功能与保持端粒长度有关。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重复的DNA序列 ,端粒的长短和稳定性决定了细胞的寿命。ATM突变导致端粒的不稳定性 ,包括端粒连接、端粒染色质结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 端粒 DNA损伤 信号传导
下载PDF
家族性ATM基因纯合突变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袁洁 王艳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323-1326,共4页
报道ATM基因突变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1个家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ATM基因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概述
11
作者 冯爽 曹建平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 细胞周期 脱噬作用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美玲 布日古德 马金柱 《医学综述》 2020年第6期1109-1113,共5页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DNA损伤反应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调控p53、乳腺癌相关蛋白1、检查点激酶2等多种蛋白,在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和氧化应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也决定了基因组的稳...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DNA损伤反应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调控p53、乳腺癌相关蛋白1、检查点激酶2等多种蛋白,在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和氧化应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也决定了基因组的稳定性。ATM突变或缺失的患者表现为恶性肿瘤易感性和放疗敏感性,同时恶性肿瘤的侵袭能力及预后也与ATM相关。通过抑制ATM的表达可显著提高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有望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 基因突变 DNA损伤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四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岚 刘晓黎 曹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19-525,共7页
目的报道4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结合文献总结该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集3个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共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进行AT... 目的报道4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结合文献总结该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集3个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共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进行ATM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4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均表现为儿童期发病的进行性进展的小脑共济失调、球结膜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免疫缺陷导致反复感染,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头部MRI显示小脑萎缩。ATM基因检测显示,例1和例2存在已知复合杂合突变c.8287C>T(p.Arg2763X)和c.9139C>T(p.Arg3047X),均为无义突变;例3存在2种未报道的复合杂合突变,包括无义突变c.8911C>T(p.Gln2971X)和缺失突变c.7141_7151del AATGGAAAAAT(p.Asn2381Glufs X18);例4存在纯合突变c.1402_1403del AA(p.Lys468Glufs X18)。结论 4例患者具有典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临床表现。变异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神经系统受累较轻,头部MRI通常正常,神经系统以外受累少见,明确诊断仍依靠ATM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 表型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芳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 致病基因定位 原发免疫缺陷病 AT基因突变 基因组不稳定 单基因遗传病 细胞凋亡 ATM基因
下载PDF
外源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基因对辐射诱导的细胞周期的影响
15
作者 宋建元 曹建平 +6 位作者 朱巍 李翀 王小强 黄晓菲 陈遐林 宫晓梅 刘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ATM)基因对辐射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纤维细胞系GM0639(GM细胞)和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患者皮肤的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为对照,... 目的研究外源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ATM)基因对辐射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纤维细胞系GM0639(GM细胞)和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患者皮肤的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为对照,检测比较AT细胞、GM细胞、AT-ATM+细胞经60Coγ射线照射0、1、3、5、7、9 Gy后细胞周期的差异。结果经0、1、3、5、7、9 Gy剂量照射后,AT细胞、GM细胞、AT-ATM+细胞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使G1期和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G2/M期细胞比例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AT-ATM+细胞G2/M期所占比例增幅程度介于AT细胞和GM细胞之间(P<0.05)。结论ATM基因在细胞遭受电离辐射后参与G2/M期阻滞修复DNA过程,AT细胞因ATM突变而导致细胞周期调控能力不足,是AT细胞高辐射敏感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 ATM基因 电离辐射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以血尿为突出表现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患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顺鑫 姜健 +2 位作者 张冲 张秋业 林毅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以反复血尿为突出临床表现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AT)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1例以血尿为突出表现的AT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以反复血尿为突出临床表现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AT)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1例以血尿为突出表现的AT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男12岁,因反复血尿3年余并进行性加重就诊。患儿自2岁时出现步态不稳,并呈进行性加重;7岁时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治疗2.5年后停药,至今完全缓解。现因大量血尿再次就诊。查体可见双眼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小脑性共济失调。尿液检查提示红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正常红细胞为主。泌尿系超声检查示膀胱内有凝血块,而肾脏、输尿管结构无明显异常。泌尿系CT造影检查均未见异常。基因检测提示患儿ATM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8357G>T、IVS54+3A>C,均为新发现突变。患儿血尿经膀胱镜证实为膀胱源性,经外科手术电凝后治愈。结论ATM基因c.8357G>T、IVS54+3A>C突变为AT患儿致病突变;AT患儿可因膀胱壁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血尿,甚至可发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如内科止血处理无效应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 血尿 ATM基因 突变 膀胱镜检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晓娜(综述) 陈育才(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810-814,共5页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突变所致,ATM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系磷酸肌醇3-激酶相关激酶家族成员,在...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病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突变所致,ATM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系磷酸肌醇3-激酶相关激酶家族成员,在DNA的修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ATM基因包括66个外显子,突变形式复杂,包括无义突变、错义突变、剪切位点突变、插入和缺失等。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萎缩和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毛细血管扩张、肌张力障碍、易患肿瘤、免疫功能缺陷及对射线敏感等,目前对于出现的临床表现可予支持治疗,但无特异根治手段。AT早期常被忽略,作为儿科医师,对于早期的共济失调,我们需重视,尽早进行基因检测,避免射线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 毛细血管扩张 ATM基因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2家系ATM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浩 罗强 +4 位作者 张继要 董伟 史丹丹 和宁辛 赵亚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ATM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性。方法分析2个无血缘关系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应用Sanger测序对新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家系1先证者为男性,11岁,家系2先证者为女... 目的探讨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ATM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性。方法分析2个无血缘关系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应用Sanger测序对新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家系1先证者为男性,11岁,家系2先证者为女性,8岁。均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典型表现,甲胎蛋白升高。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小脑萎缩。家系1先证者发现c.7627delA与c.8385-8394del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家系2先证者发现c.2638delG与c.2921+1G>C复合杂合突变,c.2638delG来源于母亲,其父ATM基因不详。经HGMD检索,4个变异目前均未见有文献报道,为新突变。4个新突变经蛋白功能分析软件预测等确认为致病突变。结论证实ATM基因新突变为2个无关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ATM基因 新突变 基因型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影如 陈嵘 +1 位作者 梁秀龄 欧翠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特点。方法收集来自3个家系本病患者6例,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4例有染色体异常,在该4例患者所分析的129个细胞中,43个细胞有核型异常,累及1、7...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特点。方法收集来自3个家系本病患者6例,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4例有染色体异常,在该4例患者所分析的129个细胞中,43个细胞有核型异常,累及1、7、14、2、4、6、11、17号染色体的分别有18、18、15、3、2、1、1、1个细胞;43个异常核型细胞中,缺失、易位、染色体断裂、双着丝粒、倒位各有19、16、4、1、1个细胞。结论1号染色体与7号、14号染色体一样,均是本病最不稳定的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 毛细血管扩张 细胞遗传学 AT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跑球 张惠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共济失调 遗传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