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搜牢”——兼释“牢盆”与“共牢而食”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雅丽 李侠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充分的言语实践使常用词“牢”获得词义引申的广阔舞台,其词义辗转演变,形成庞大而复杂的词义系统。“牢”所负载的众多义项看似无有关联,人们易忽略它们之间实际存的隐性联系,因而造成训诂释词之失误。对其词义系统进行梳理归纳,便可... 充分的言语实践使常用词“牢”获得词义引申的广阔舞台,其词义辗转演变,形成庞大而复杂的词义系统。“牢”所负载的众多义项看似无有关联,人们易忽略它们之间实际存的隐性联系,因而造成训诂释词之失误。对其词义系统进行梳理归纳,便可寻见其词义引申之脉络,正确解释不同语境中“牢”的含义。“搜牢”之“牢”义为“廪食”,即粮饷、军粮;“牢盆”之“牢”与“共牢而食”之“牢”皆表示器皿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牢而食 同枕 多义归纳法
下载PDF
葫芦文化与上古传说史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素琴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7-10,共4页
《诗·豳风·东山》写随周公东征的战士回忆“亲迎”的场面时,有这样两句诗:“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中的“瓜苦”,即葫芦。葫芦,古代又称瓠、瓠瓜、壶、匏等,是我国古代婚礼仪式上重要的礼俗用品。宋人聂... 《诗·豳风·东山》写随周公东征的战士回忆“亲迎”的场面时,有这样两句诗:“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中的“瓜苦”,即葫芦。葫芦,古代又称瓠、瓠瓜、壶、匏等,是我国古代婚礼仪式上重要的礼俗用品。宋人聂崇义根据郑玄、阮湛等书整理的《三礼图》介绍:“合卺,破匏为之,以线连两端,其制一同匏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礼图 婚礼仪式 豳风 周公 东征 亲迎 崇义 郊祀志 共牢而食 血缘群婚
下载PDF
汉代画像中的夫妻生活图像
3
作者 闫爱民 臧莎莎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9年第2期49-59,248,共12页
汉代画像中有着大量夫妇生活的图像。婚礼的古义基于夫妻的同牢而食,这在汉代画像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汉代画像中的夫妻,常常作为对等的个体出现在宴饮、闲居和仙界,同时又作为共同的一体刻画在待客和闺阁之中。画像中的夫妇既是"... 汉代画像中有着大量夫妇生活的图像。婚礼的古义基于夫妻的同牢而食,这在汉代画像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汉代画像中的夫妻,常常作为对等的个体出现在宴饮、闲居和仙界,同时又作为共同的一体刻画在待客和闺阁之中。画像中的夫妇既是"有别",又为"一体"。东汉以来夫妇对坐画像日趋增多,也与当时夫妇的由异穴合葬到同穴合葬的墓葬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石 墓壁画 夫妇生活图像 共牢而食 汉代
原文传递
大明湖畔的汉式婚礼
4
作者 吴永强 《齐鲁周刊》 2016年第25期59-61,共3页
《礼记》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礼在传统礼仪中属于嘉礼之一。汉民族的婚制定型于周代,此后各朝婚礼风格虽有改变,但都以周礼为基础。然而,由于传统礼仪文化的流失,现在社会流行的婚礼... 《礼记》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礼在传统礼仪中属于嘉礼之一。汉民族的婚制定型于周代,此后各朝婚礼风格虽有改变,但都以周礼为基础。然而,由于传统礼仪文化的流失,现在社会流行的婚礼往往被做成一场娱乐秀,中不中洋不洋,热闹欢娱有余而庄重端雅不足,与中华"礼仪之邦"的美称很不相符。大明湖畔,一场"复古"的婚礼,成为回归传统文化,向汉礼致敬的一个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式 汉礼 大明 子重 二姓 社会流行 共牢而食 中洋 锦屏山 婚制
原文传递
婚俗中的三茶六礼
5
作者 王玉函 于菲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3年第9期30-35,共6页
婚礼,从古时候起一直到现在,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古时候,人们认为结婚必须要慎重,所以古人合法的婚姻有不少的步骤,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三茶六礼。
关键词 三茶六礼 纳征 请期 共牢而食 二姓 亲迎 昏义 许次纾 孔颖达疏 中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