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想像的共祖与共神:支嘎阿鲁的人格与神格探析
1
作者 王明贵 王小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1-76,共6页
支嘎阿鲁是彝族神话、史诗、传说、故事中普遍讲述的英雄、毕摩、大臣、君王,他在彝族中是公认度最高的一个传奇人物,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变异和发展过程,在彝族潜意识中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形象,通过当代的整合与融会,逐渐上升为共祖,并... 支嘎阿鲁是彝族神话、史诗、传说、故事中普遍讲述的英雄、毕摩、大臣、君王,他在彝族中是公认度最高的一个传奇人物,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变异和发展过程,在彝族潜意识中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形象,通过当代的整合与融会,逐渐上升为共祖,并且不断上升为共神,成为彝族这个"想像的共同体"的维系的纽带和信仰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嘎阿鲁 共神 彝族
下载PDF
众神共祀:宋元时期镇江地区宗教文化景观构建与背景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安介生 周妮 《历史地理》 CSSCI 2018年第2期215-240,共26页
宗教文化景观是一种形式独特而内容丰富的景观类型,不仅是传统社会景观构成之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宗教信仰对于社会生活及人文地理环境所产生影响的最直观表征。宋元时期镇江地区宗教文化景观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十分典型地呈现出当时... 宗教文化景观是一种形式独特而内容丰富的景观类型,不仅是传统社会景观构成之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宗教信仰对于社会生活及人文地理环境所产生影响的最直观表征。宋元时期镇江地区宗教文化景观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十分典型地呈现出当时不同类型宗教信仰之间共生共荣的真实状态,突出反映了古代中国各区域宗教信仰发展的复杂性与包容性,成为中国宗教发展历程中高度兼容性的典范,堪称中国宗教社会及文化史上'众神共祀'的'镇江现象'。当然,同一时代以及不同时代的宗教发展并不可能完全均衡,不同宗教间的矛盾及冲突同样不可避免。而这种不均衡与矛盾并没有改变中国传统时代宗教'和而不同'的和谐性格局。当然,这种宗教兼容性与和谐性有着深厚的历史地理背景,其中,民族人口的构成及宗教理念的明显变化至关重要。宋元时代镇江宗教景观所反映出的文化兼容性特征,也为我们深入研究江南文化发展史上的'宋元变革'问题提供了珍贵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地区 宋元时期 宗教景观 历史背景
下载PDF
中国古代人神共名现象的文化解读——以庆忌、肩吾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淑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中国古代人神共名的现象十分普遍,人的命名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文化选择,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思想影响和独特的神灵观念、价值取向。人神共用庆忌、肩吾之名两个案例,显示出人神共名的某些内在规律:古人对神灵名称有所选择地加以采用,自然神... 中国古代人神共名的现象十分普遍,人的命名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文化选择,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思想影响和独特的神灵观念、价值取向。人神共用庆忌、肩吾之名两个案例,显示出人神共名的某些内在规律:古人对神灵名称有所选择地加以采用,自然神名称的原始内涵对人神共名的文化走向起着奠基和制导作用,人神共名受社会思潮和学派思想的直接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共用情况是不均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灵观念
下载PDF
宇宙—神—人共融的直觉——跨文化视域下的新实在观 被引量:3
4
作者 思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18-26,共9页
宇宙—神—人共融的直觉是当代思想家雷蒙.潘尼卡在跨文化视域下提出的一个新实在观,它整合了东西方各个传统的实在观,认为实在包括神、人、宇宙三个不可还原而又相互交织的维度。这一实在观在当代人类的生存处境中引出了几个具有重要... 宇宙—神—人共融的直觉是当代思想家雷蒙.潘尼卡在跨文化视域下提出的一个新实在观,它整合了东西方各个传统的实在观,认为实在包括神、人、宇宙三个不可还原而又相互交织的维度。这一实在观在当代人类的生存处境中引出了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蕴涵,包括沉默的上帝(解决了当代人选择无神论还是有神论的两难)、人类意识的三个凯逻斯阶段(即人对宇宙—神—人共融的实在的三种基本态度的凯逻斯阶段)、历史的终结(在人的时间意识中,历史意识的主导地位正走向终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人融的直觉 跨文化视域 实在观
下载PDF
茂名冼太庙多神共祀探析
5
作者 李润 张春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9-94,共6页
粤西茂名部分冼太庙同庙祭祀儒释道多位神,其位次多为左高右低,也有个别例外。多神共祀与社会文化、信众心理、传统文化和合性、庙宇现实需求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信众的祭祀心理和行为有所不同。从祭祀的组织活动中,可以看到民间信仰... 粤西茂名部分冼太庙同庙祭祀儒释道多位神,其位次多为左高右低,也有个别例外。多神共祀与社会文化、信众心理、传统文化和合性、庙宇现实需求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信众的祭祀心理和行为有所不同。从祭祀的组织活动中,可以看到民间信仰对群众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冼夫人 冼太庙 民间信仰
下载PDF
人神共娱的狂欢——汉军旗人烧香习俗“放五道”仪式音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娟 关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汉军旗人作为满汉“混血”的文化载体孕育了别具特色的民间信仰——汉军烧香习俗,“放五道”是其中重要的仪式之一,其中的“五道神”和“无道鬼”代表着正义与邪恶两股对立的势力。通过对“放五道”仪式的解读及其音乐的分析,得出“汉... 汉军旗人作为满汉“混血”的文化载体孕育了别具特色的民间信仰——汉军烧香习俗,“放五道”是其中重要的仪式之一,其中的“五道神”和“无道鬼”代表着正义与邪恶两股对立的势力。通过对“放五道”仪式的解读及其音乐的分析,得出“汉军旗人”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群体,生存的挑战赋予其神鬼信仰的应战意念。这种信仰是严肃而神圣的,并且必然通过音乐这种象征性的仪式行为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实现严肃的超常态的情感体验,达到人神互娱的美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军旗人 仪式音乐 放五道
下载PDF
“人神共宅”三位一体传统民居建筑伦理观的架构初探
7
作者 蔡昌茂 《商场现代化》 2012年第12期91-93,共3页
建筑伦理学是一门多学科领域交叉所衍生出来的新兴学科,在伦理学范畴下应用于建筑学领域的实践式探索。本文试图以传统民居建筑为载体,提出"人神共宅"三位一体的建筑伦理观,并以此探索当下社会民居建筑与改造的新路径与思考... 建筑伦理学是一门多学科领域交叉所衍生出来的新兴学科,在伦理学范畴下应用于建筑学领域的实践式探索。本文试图以传统民居建筑为载体,提出"人神共宅"三位一体的建筑伦理观,并以此探索当下社会民居建筑与改造的新路径与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伦理学 民居建筑 新农村建设 三位一体
下载PDF
仪式共食中的“共睦态” 被引量:2
8
作者 路芳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9-74,共6页
仪式祭献与共食可常见于仪式中,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的需要,祭献与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关系紧密;通过仪式共食,神—人,人—人之间建立了一种人为的亲属关系,形成一种具有显著的社会平等、团结、无结构的"共睦态",不... 仪式祭献与共食可常见于仪式中,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的需要,祭献与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关系紧密;通过仪式共食,神—人,人—人之间建立了一种人为的亲属关系,形成一种具有显著的社会平等、团结、无结构的"共睦态",不但保证了宇宙自然,神灵与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使人与人之间,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在仪式中得到了升华,通过仪式共食,中国文明中的价值和表述体系也得到了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睦态 人—人睦态
下载PDF
云南彝族再生神话特征论析——兼与东北满族等民族神话《尼桑萨满》比较
9
作者 刘建波 汪立珍 《民族艺林》 2021年第1期24-29,共6页
云南彝族神话是中国西南彝族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本资源丰富、地域性特征鲜明、多元民族文化交融和比较研究优势等特点。死亡观是彝族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与死亡密切关联的再生神话是云南彝族神话中较为独特的类型,是外界认识云... 云南彝族神话是中国西南彝族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本资源丰富、地域性特征鲜明、多元民族文化交融和比较研究优势等特点。死亡观是彝族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与死亡密切关联的再生神话是云南彝族神话中较为独特的类型,是外界认识云南彝族思想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彝族 再生 死亡观 与东北民族比较
下载PDF
关公文化释疑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利春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关公为何直到清代才被追加"仁"字?关公为何被奉为财神?关公何以成为三教共神?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关公文化,而且可以加深对关公精神的理解。与清代以前的民间学者以"仁志"称赞关公不同,... 关公为何直到清代才被追加"仁"字?关公为何被奉为财神?关公何以成为三教共神?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关公文化,而且可以加深对关公精神的理解。与清代以前的民间学者以"仁志"称赞关公不同,清朝以"仁"追封关公,凸显关公佑国护民的"仁功"。如果基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道、《易经》"利者,义之和"的义利关系以及儒家"仁义"的内涵来解读关公的"忠义",从而解释关公与财神的关联,那么不仅可以看到关公精神与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关联,而且可以发现关公精神的现代价值。通过对三教共神的解读,不仅可以看到关公文化现象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际效用的特征,而且可以提供建构现代社会价值系统的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公 忠义 三教共神
下载PDF
人类学与文明互动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旭东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3期52-59,共8页
当下人类学的发展需要关注世界文明的走向问题,以及不同文明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态。应该从以人为核心的民族志的撰述,逐渐地转变到以自然和物为核心的撰述上来。文明对立的民族志往往与孤立点上的精细描述有关系;对于文明互补的民族志而言... 当下人类学的发展需要关注世界文明的走向问题,以及不同文明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态。应该从以人为核心的民族志的撰述,逐渐地转变到以自然和物为核心的撰述上来。文明对立的民族志往往与孤立点上的精细描述有关系;对于文明互补的民族志而言,需要探究的是将不同文明连在一起的那些媒介,比如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器物包括道路或交通工具等。文明互动中的圆融共通是去除了文明的自我中心观之后的一种与其他文明之间进行交往的姿态,而圆融共通的文明互动理想可能是一种人心在整体上的价值表达,它是人们获得自我觉知与存在感的文化基础,需要人类学家对此给予一种全新的解释和阐扬。文明之间圆融共通的形式可能更容易在文明的边缘地带看到、找到或者感受到,我们往往过于注重语言自身的价值,而忽视了物背后的灵性价值以及不断被文化改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转型 科学民族志 圆融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诉求
12
作者 周鑫 高洁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9期32-36,共5页
贵州是多民族地区,在这片热土上孕育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共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开发利用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资源。然而,在利用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 贵州是多民族地区,在这片热土上孕育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共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开发利用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资源。然而,在利用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存在利用效率不高、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力不大、对其加工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解决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存在的利用问题,对发挥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功能,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生态伦理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历史的终结与当代人的危机
13
作者 思竹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2,共8页
历史终结论一度是一种时髦理论,其中尤以美籍日裔作家福山为主要代表。历史终结到底意味着什么?根据当代思想家雷蒙·潘尼卡的理解,种种历史终结论大多仍在历史的神话内立论,事实上,终结的不只是一种历史概念,而是一种时间意识(最... 历史终结论一度是一种时髦理论,其中尤以美籍日裔作家福山为主要代表。历史终结到底意味着什么?根据当代思想家雷蒙·潘尼卡的理解,种种历史终结论大多仍在历史的神话内立论,事实上,终结的不只是一种历史概念,而是一种时间意识(最终来说,是人的一种自我理解)在人类意识中的主导地位。现代世界的困境不仅造成当代人的生存危机,也引起当代人的自我理解的危机,但危机同时也是机遇,一种突破历史神话的超历史意识也许是当代人得以获救的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的终结 历史的 超历史意识 宇宙--人
下载PDF
歌舞伎中的季节感研究
14
作者 朱琴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9期218-219,共2页
歌舞伎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瑰宝,日益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传统戏剧,笔者发现传统歌舞伎中处处洋溢着季节的气息。有关歌舞伎中季节感的表现形式,笔者从歌舞伎的剧目题材和舞台布景及服装造型等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歌舞伎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瑰宝,日益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传统戏剧,笔者发现传统歌舞伎中处处洋溢着季节的气息。有关歌舞伎中季节感的表现形式,笔者从歌舞伎的剧目题材和舞台布景及服装造型等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就歌舞伎中季节感的由来,即为什么歌舞伎会有如此浓郁的季节感,笔者从歌舞伎的祭典性和歌舞伎人神共飨的特质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历史考察和深入分析。通过以上考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歌舞伎中散发出的浓郁的季节感,不仅是其区别去其他传统戏剧的一个特征,更是其社会生命力的源泉之一,季节感的发掘和再现可作为歌舞伎振兴的一项重要手段。而季节感与歌舞伎、气象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为歌舞伎、为传统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舞伎 季节感 祭典性
下载PDF
穴结理论——基于“神客共会”思想的腧穴形态学模型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剑浩 谢宇锋 +1 位作者 冯军 魏林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68-2771,共4页
结的中医学内涵是指邪气与物相结聚的病理过程,在经络系统中多以结节、斑疹、条索等病症反应点的形式出现,准确的审、循、切、按是经络辨证的核心要求,亦是提高针灸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手段,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共识,亦未上升至相应的理... 结的中医学内涵是指邪气与物相结聚的病理过程,在经络系统中多以结节、斑疹、条索等病症反应点的形式出现,准确的审、循、切、按是经络辨证的核心要求,亦是提高针灸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手段,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共识,亦未上升至相应的理论高度。文章以《黄帝内经》所载"神客共会"的动态腧穴观为指导,在全面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试从溯源、释义、分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构建腧穴病态视域下的形态学模型——穴结理论,以期更直接地从宏观角度辨析疾病的病变层次,为针刺临床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内涵 穴结理论 解结法 通痹开结调气针法
原文传递
试论范仲淹的军事后勤思想
16
作者 王瑜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祝文是在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一种特殊文体,早期是口头的祝辞,后来发展为形诸笔墨的文字。祝辞和祝文的对象都是被祭祀的神灵,其中可以读解出祝文的行为者对神灵所持有的观念。在宋人文集中收录有数量可观的祝文,多数是在他们担任地方长... 祝文是在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一种特殊文体,早期是口头的祝辞,后来发展为形诸笔墨的文字。祝辞和祝文的对象都是被祭祀的神灵,其中可以读解出祝文的行为者对神灵所持有的观念。在宋人文集中收录有数量可观的祝文,多数是在他们担任地方长官期间祭祀各种神灵时所作,对这些材料加以研究,可以对作为地方管理者的宋代士人的神灵信仰观念有所把握,进而探讨信仰因素在地方治理中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文 祈报
下载PDF
马盛德、曹娅丽著《人神共舞》
17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37,共1页
青海是一个宗教祭祀乐舞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也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境内藏族、蒙古族、土族和部分汉族群众,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这里活动场所繁多,教派类型复杂,体现了佛教文化的丰厚与多彩。在民间.各民族宗教信仰活动形式多... 青海是一个宗教祭祀乐舞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也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境内藏族、蒙古族、土族和部分汉族群众,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这里活动场所繁多,教派类型复杂,体现了佛教文化的丰厚与多彩。在民间.各民族宗教信仰活动形式多样,形态各异,内容神秘而又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盛德 曹娅丽 《人舞》 佛教文化 宗教信仰
原文传递
窦娥“魂”解读
18
作者 赵泽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63-66,共4页
本文从社会现实、文学形象塑造以及对迷信观念的加工改造方面,对《窦娥冤》中窦娥“鬼魂”进行了解读,并认为“鬼魂”的出现,对于全剧主题的深化,浪漫主义情调的表现,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很好表现了窦娥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善良温顺... 本文从社会现实、文学形象塑造以及对迷信观念的加工改造方面,对《窦娥冤》中窦娥“鬼魂”进行了解读,并认为“鬼魂”的出现,对于全剧主题的深化,浪漫主义情调的表现,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很好表现了窦娥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善良温顺的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魂” 艺术真实 光明结局 人鬼同形 异形同性
下载PDF
人神共怒──河南省虞城县何长利流氓团伙覆灭记
19
作者 剑鸣 《人民公安》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0期7-9,共3页
人神共怒──河南省虞城县何长利流氓团伙覆灭记剑鸣1996年9月16日上午10时,河南省虞城县一隅。正义的枪声宣告了何长利罪恶生命的结束,也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疯狂到头是灭亡。何长利何许人也?虞城县利民镇的老百姓对他再... 人神共怒──河南省虞城县何长利流氓团伙覆灭记剑鸣1996年9月16日上午10时,河南省虞城县一隅。正义的枪声宣告了何长利罪恶生命的结束,也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疯狂到头是灭亡。何长利何许人也?虞城县利民镇的老百姓对他再熟悉不过了。岂止是熟悉,应该是恨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氓团伙 虞城县 河南省 派出所 人大代表 镇政府 上缴利税 办公楼 村支书
原文传递
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人神共舞》出版
20
《艺术评论》 2005年第11期78-78,共1页
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图书《人神共舞》近期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作者马盛德、曹娅丽是多年从事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民间艺术研究.发表过很多学术论文和专著的优秀学者。《人神共舞》一书是张庆善、沈悦苓主编的”西部人文论丛... 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图书《人神共舞》近期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作者马盛德、曹娅丽是多年从事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民间艺术研究.发表过很多学术论文和专著的优秀学者。《人神共舞》一书是张庆善、沈悦苓主编的”西部人文论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资料详实、分析深入、配图丰富,是作者多年来对青海藏传佛教祭祀乐舞在大量田野考察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宗教祭祀舞蹈 《人舞》 马盛德 藏族民间艺术 藏传佛教 新书介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