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线联产”工艺创新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生产中的实践及在其他品种中的应用思考
1
作者 李继安 林惠敏 陈代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7-1355,共9页
凡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统称为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等),和由微生物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对后者而言,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酶的底物专一性差,导致... 凡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统称为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等),和由微生物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对后者而言,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酶的底物专一性差,导致在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结构类似的衍生物,不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但为抗菌药"共线联产"工艺创新创造了条件。在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依替米星和庆大霉素联产的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中,我们首先提出抗菌药"共线联产"的概念。抗菌药"共线联产"工艺创新,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副产物回收,而是通过菌种选育和发酵调控技术平衡提高"被联产"产物的合成能力,以及根据目标产品的要求,通过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主动调配"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抗菌药"共线联产"工艺创新的基本思路、条件,以及可"共线联产"工艺创新的抗菌药品种进行了分析和梳理。通过分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共线三联产"工艺创新的实践成果,为抗菌药工艺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工艺创新 共线联产 平衡提高 主动分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