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氯羟苯醚/共聚体牙膏与非共聚体牙膏对牙菌斑、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万呼春 李雪 +1 位作者 庞若愚 胡德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比较市售三氯羟苯醚 /共聚体牙膏与非共聚体牙膏对减少成年人牙菌斑、牙龈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双盲、分层、平行的临床研究 ,对 183名健康成年人 (试验组 89人、对照组 94人 )进行了为期 6个月的临床效果评价。按同一标准 (Quigl... 目的 :比较市售三氯羟苯醚 /共聚体牙膏与非共聚体牙膏对减少成年人牙菌斑、牙龈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双盲、分层、平行的临床研究 ,对 183名健康成年人 (试验组 89人、对照组 94人 )进行了为期 6个月的临床效果评价。按同一标准 (Quigley HeinPlI ,Loe SilnessGI)于试验前、试验后 3月、6月分 3次对受试对象的菌斑与牙龈炎状况进行了检查。试验对象每日使用分配的牙膏和软毛牙刷早晚刷牙各 1次。结果 :三氯羟苯醚共聚体与非共聚体牙膏均能有效地抑制菌斑与牙龈炎。试验 3月、6月 ,菌斑指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牙龈炎指数三氯羟苯醚 /共聚体牙膏与非共聚体牙膏比较分别降低 13 .46% (P >0 .0 5 ) ,2 5 .86% (P <0 .0 5 )。结论 :每天两次使用三氯羟苯醚 /共聚体牙膏与不含共聚体的牙膏都能显著减少牙菌斑、改善牙龈健康。而含三氯羟苯醚 /共聚体牙膏在改善牙龈健康方面更优于不含共聚体的牙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羟苯醚 共聚体牙膏 共聚体牙膏 牙菌斑 牙龈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自养黄杆菌合成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体的发酵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田杰生 吴柏和 +1 位作者 李季伦 赵良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51-359,共9页
采用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自养黄杆菌进行了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体〔P(HB-co-HV)〕的发酵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是自养黄杆菌葡萄糖运输突变株,可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乙酸盐、乳酸盐和苹果酸盐作为唯一碳源,... 采用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自养黄杆菌进行了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体〔P(HB-co-HV)〕的发酵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是自养黄杆菌葡萄糖运输突变株,可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乙酸盐、乳酸盐和苹果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尤以葡萄糖和果糖效果最佳。硫酸铵、氯化铵和蛋白胨等不同氮源不影响其生长,却影响细胞中P(HB-co-HV)的含量和P(HB-co-HV)中HV/HB的比例。应用两阶段控制方式,经42h的补料分批发酵,细胞浓度达34.9g·L^(-1),P(HB-co-HV)浓度达25.28g·L^(-1)。细胞和P(HB-co-HV)生产速率系数分别为0.83g·L^(-1)”·h^(-1)和0.61g·L^(-1)·h^(-1)。以基质为基准的细胞得率系数(Yx/s)、产物得率系数(Yp/s)和以干细胞为基准的产物得率系数(Yp/x)分别为0.283(g/g)、0.174(g/g)和0.73(g/g)。改变培养基中碳氮源组分可将P(HB-co-HV)中HB的含量调节在24%~7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黄杆菌 发酵 羟基丁酸 羟基戊酸 共聚体
下载PDF
聚乙二醇-环氧树脂多嵌段共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进 陈枫 +1 位作者 李瑞霞 吴大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29,32,共3页
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 ,将聚乙二醇 10 0 0 0 (数均分子量 1 2 7× 10 4 )、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树脂E 4 4 (平均分子量 4 54 5)进行共缩聚 ,制得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多嵌段共聚体 ,其数均分子量为 5 4 7× 10 4 ,共聚体的... 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 ,将聚乙二醇 10 0 0 0 (数均分子量 1 2 7× 10 4 )、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树脂E 4 4 (平均分子量 4 54 5)进行共缩聚 ,制得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多嵌段共聚体 ,其数均分子量为 5 4 7× 10 4 ,共聚体的平均嵌段数目约为3- 4。这种共聚体具有水溶性。用滴体积法测定了该多嵌段共聚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结果表明 :2 5℃时 ,浓度范围为0 0 0 5~ 0 0 1g/mL的多嵌段共聚体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值约为 52mN/m ,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仅略高于PEG10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体 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 表面活性
下载PDF
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脱细胞软骨基质支架的细胞黏附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永红 许钰 +1 位作者 林汲 赵良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4585-4588,共4页
背景: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octanoate),PHBHOx]是一种新型的多聚羟基烷酸类材料,具有优良的可塑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性能,但同其他酯类材料相似,PHBHOx亲水性能较差,单纯PHBHOx材料支架... 背景: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octanoate),PHBHOx]是一种新型的多聚羟基烷酸类材料,具有优良的可塑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性能,但同其他酯类材料相似,PHBHOx亲水性能较差,单纯PHBHOx材料支架细胞黏附性能明显不足。目的:观察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脱细胞软骨基质支架的细胞黏附性。方法:取新鲜猪膝关节表面透明软骨,采用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X-100、低渗Tris-HCl以及Dna酶和Rna酶等进行脱细胞处理。低温粉碎后与PHBHOx以不同比例复合,采用溶剂浇铸-颗粒沥滤技术制备支架。分离培养猪关节软骨细胞,进行细胞-支架黏附实验并通过MTT比色法和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存活情况。结果与结论:PHBHOx/脱细胞软骨基质支架的细胞黏附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软骨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紧密,生长良好。提示复合脱细胞软骨基质可以明显提高单纯PHBHOx支架的细胞黏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 脱细胞软骨基质 支架材料 细胞黏附性
下载PDF
费氏中华根瘤菌合成羟基丁酸和羟基己酸共聚体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婵 董岳峰 +1 位作者 王海宾 赵良启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7-1081,共5页
进行了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合成羟基丁酸和羟基己酸共聚体[P(HB-HH)]的研究,通过摇瓶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和癸酸盐调控条件,采用发酵罐分批发酵和两阶段补料分批发酵方式及两步加盐法研究了P(HB-HH)的... 进行了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合成羟基丁酸和羟基己酸共聚体[P(HB-HH)]的研究,通过摇瓶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和癸酸盐调控条件,采用发酵罐分批发酵和两阶段补料分批发酵方式及两步加盐法研究了P(HB-HH)的高密度发酵技术参数。经55h发酵,P(HB-HH)产量可以达到17.55g/L,其中HH单体含量占共聚体的20.6%,该共聚体的分子量约为1.4×105D。结果表明S.fredii的生产性状优良,有可能通过该菌株的高密度发酵与代谢调控实现P(HB-HH)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氏中华根瘤菌 癸酸盐 聚羟基丁酸和羟基己酸共聚体 补料分批发酵
下载PDF
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体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应锡璋 陈明 +2 位作者 姚诗凯 姚洪熹 竺品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54-355,共2页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优异耐曲挠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聚醚型聚酯氨酯是用于人工心脏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但是其表面与血液直接接触时仍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因而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仍需给患者静脉注射肝素之类的抗凝剂,但肝素的剂量...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优异耐曲挠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聚醚型聚酯氨酯是用于人工心脏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但是其表面与血液直接接触时仍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因而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仍需给患者静脉注射肝素之类的抗凝剂,但肝素的剂量往往难以控制,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肝素 接枝共聚体 结构
下载PDF
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羽 董岳峰 +1 位作者 陈璋 赵良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9-462,466,共5页
采用粒子滤出/冷冻干燥复合法制备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P(HB-HO)]多孔支架,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孔隙率和力学性能检测以及体外降解和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P(HB-HO)多孔支架孔隙分布均匀,连通性好,孔隙率为50%~90... 采用粒子滤出/冷冻干燥复合法制备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P(HB-HO)]多孔支架,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孔隙率和力学性能检测以及体外降解和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P(HB-HO)多孔支架孔隙分布均匀,连通性好,孔隙率为50%~90%时,抗压强度在1.7~6.2MPa之间,十二周体外降解率约为20%;与P(HB-HO)复合培养的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黏附率高,生长状态良好。证明P(HB-HO)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 骨组织工程支架 理化性能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及其共聚体纤维的成型新技术 被引量:12
8
作者 尤秀兰 刘兆峰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5-73,共9页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 (芳纶 14 14 )是经液晶溶液于喷 湿纺制得的高强、高模纤维 ,是当前最重要的高科技纤维。随着全球对芳纶需求量的增加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各国芳纶的生产厂家和研究单位都在不断地开发新工艺、新品种 ,以...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 (芳纶 14 14 )是经液晶溶液于喷 湿纺制得的高强、高模纤维 ,是当前最重要的高科技纤维。随着全球对芳纶需求量的增加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各国芳纶的生产厂家和研究单位都在不断地开发新工艺、新品种 ,以赋予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更优异的性能和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共聚体纤维 成型技术 芳香聚酰胺纤维 芳纶1414 对位芳酰胺纤维
下载PDF
新型支架材料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岳峰 谢红 +4 位作者 郭羽 张婵 马绍英 赵亚平 赵良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70-1872,共3页
文章选用细胞毒性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溶血实验、热源实验、皮内刺激实验、遗传毒性实验和皮下植入实验等7个生物相容性实验对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 文章选用细胞毒性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溶血实验、热源实验、皮内刺激实验、遗传毒性实验和皮下植入实验等7个生物相容性实验对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及其浸提液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时,细胞生长形态均良好,数量逐渐增加,无细胞毒性;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浸提液无急性毒性反应;其溶血率为1.67%,符合ISO规定的溶血率<5%的标准;将其注入家兔耳缘静脉后未引起发热反应;注入家兔皮内未引起皮肤刺激反应;注入小鼠尾静脉未引起遗传毒性反应;将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膜植入皮下12周,尚未发现明显的炎症反应。提示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 支架材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聚砜链段长度对聚砜-尼龙6嵌段共聚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有骏 钱久信 +1 位作者 纪桂君 熊伟 《应用科学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38-146,共9页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聚砜-尼龙6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共聚体中聚砜链段长短及含量对共聚体流动性、耐热性、耐水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聚砜链段分子量的增大和含量的增加,共聚体的流动性明显下降;随聚砜含量增加,共聚...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聚砜-尼龙6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共聚体中聚砜链段长短及含量对共聚体流动性、耐热性、耐水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聚砜链段分子量的增大和含量的增加,共聚体的流动性明显下降;随聚砜含量增加,共聚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调上升;耐水性增强;模量下降.聚砜-尼龙6嵌段共聚物较尼龙6均聚物有更优异的耐甲酸能力、较聚砜均聚物有更好的耐有机溶剂和耐开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段 嵌段共聚 聚砜 含硫高聚物 共聚体 尼龙 长度
下载PDF
应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矫治外伤性眼球内陷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钧 黄发明 +1 位作者 赵俊锋 周国筠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98,共2页
为探寻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材料,充填整复眼球内陷,应用高分子医用材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加工成一定形状的充填物,充填物理置固定于眼眶骨膜下。手术矫治外伤性眼球内陷11眼,随访6月,完全矫正6眼,基本矫正5眼。眼球位置稳定,运动... 为探寻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材料,充填整复眼球内陷,应用高分子医用材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加工成一定形状的充填物,充填物理置固定于眼眶骨膜下。手术矫治外伤性眼球内陷11眼,随访6月,完全矫正6眼,基本矫正5眼。眼球位置稳定,运动良好,视功能手术前后无变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组织相容性好,易加工切削塑形,眶骨膜下埋骨充填易于操作、方法简单、损伤小、矫正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 共聚体 眼外伤 眼球内陷 充填术
下载PDF
氯甲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丰五 刘玉坤 《河南科学》 2001年第1期56-58,共3页
通过对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体和其氯甲基化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对主要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确认 了氯甲基化反应机理及产物的化学结构。
关键词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体 氯甲基化 红外吸收 归属 红外光谱 反应机理 结构模型
下载PDF
高性能丙烯酸盐-丙烯酸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体减水剂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德荣 《化学建材》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合成了一种在分子中同时含带负电荷基团的丙烯酸盐、含带长侧链基的聚丙烯酸高级醇酯和具有减阻作用的聚丙烯酰胺三种链段的三元共聚体减水剂。在水泥中添加1.5%,制得的混凝土的塌落度保持良好,减水率最高可达26%,混凝土制品的强度有较... 合成了一种在分子中同时含带负电荷基团的丙烯酸盐、含带长侧链基的聚丙烯酸高级醇酯和具有减阻作用的聚丙烯酰胺三种链段的三元共聚体减水剂。在水泥中添加1.5%,制得的混凝土的塌落度保持良好,减水率最高可达26%,混凝土制品的强度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水剂 丙烯酸盐-丙烯酸十二醇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体 高强度混凝土
下载PDF
生物合成羟基丁酸和羟基己酸共聚体的底物水平调控
14
作者 贺东亮 《农产品加工(下)》 2005年第11期78-80,共3页
对费氏中华根瘤菌SR-008菌株合成多聚羟基烷酸(PHAs)进行了底物水平的代谢调控研究。通过摇瓶试验对所添加底物癸酸盐的浓度、添加量以及加盐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并运用气相色谱测定了代谢产物PHAs的含量和单体的比例。结果表明,经癸酸盐... 对费氏中华根瘤菌SR-008菌株合成多聚羟基烷酸(PHAs)进行了底物水平的代谢调控研究。通过摇瓶试验对所添加底物癸酸盐的浓度、添加量以及加盐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并运用气相色谱测定了代谢产物PHAs的含量和单体的比例。结果表明,经癸酸盐调控后,该菌合成的PHAs产物为羟基丁酸和羟基己酸的共聚体P(HB-HH),调控时的加盐最适浓度为2.5mmolOD·L,加盐时间在细胞生长的对数期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酸盐 代谢调控 羟基丁酸 羟基己酸 共聚体
下载PDF
BA-AA-St共聚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伟 李克友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7,共4页
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单体加入方式对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苯乙烯(BA-AA-St)共聚体系及所得乳胶性能的影响,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乳胶粒子形态。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列... 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单体加入方式对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苯乙烯(BA-AA-St)共聚体系及所得乳胶性能的影响,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乳胶粒子形态。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列举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 苯乙烯 共聚体
下载PDF
兼有亲水性、疏水性侧链的三元共聚体的粘附特性和抗血栓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桥 绅矢 冈本 浩司 +4 位作者 栗山 直人 中岛 茂 加纳 义久 ■村 知之 高新新 《粘接》 CAS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用自由基热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乙酯 (EA)、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MPEGMA)、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PDMSMA)三元共聚体。通过动态接触角和润湿张力松弛的测定 ,证实这些聚合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分子运动性 ,而且还有良好的... 用自由基热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乙酯 (EA)、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MPEGMA)、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PDMSMA)三元共聚体。通过动态接触角和润湿张力松弛的测定 ,证实这些聚合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分子运动性 ,而且还有良好的粘附特性 ,特别是具有较好的抗血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 疏水性侧链 三元共聚体 粘附特性 抗血栓性 压敏胶粘剂 EA MPEGMA PDMSMA
下载PDF
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胶原骨软骨一体化支架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新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8期5629-5635,共7页
背景:由于骨软骨组织自身复杂的生理学特性,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修复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组织工程学方法和手段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为临床修复骨软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观察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胶原蛋白... 背景:由于骨软骨组织自身复杂的生理学特性,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修复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组织工程学方法和手段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为临床修复骨软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观察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胶原蛋白仿生一体化支架对兔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以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为基础材料,混合一定比例胶原蛋白,采用溶剂浇铸/颗粒沥滤法,制备骨软骨一体化支架,接种分离、培养的种子细胞。选取4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复合麻醉后,股骨髁关节面部位用电动骨钻造成关节软骨缺损(直径4.5 mm,深度5 mm),处理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损伤处直接缝合;对照组损伤处植入单纯支架;实验组损伤处植入支架-软骨细胞复合体。分别于术后8,20周取出股骨髁后,通过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缺损处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8周:实验组缺损处见透明薄膜组织覆盖,细胞小、不规则;对照组缺损较明显,纤维组织为主;空白组缺损无明显修复痕迹;(2)20周:实验组软骨缺损处以透明软骨样组织覆盖,细胞排列规则;对照组缺损处白色膜状组织覆盖,基底部分及边缘可见较多软骨细胞存在;空白组缺损可见少量新生组织;(3)结果表明:复合种子细胞的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胶原骨软骨一体化支架有利于关节软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胶原Ⅰ型 支架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 胶原蛋白 组织工程支架 膝关节 关节软骨缺损
下载PDF
DNA-纳米颗粒共聚体在最大匹配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麻晶晶 许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52-2957,共6页
该文提出一种DNA计算模型,利用DNA-纳米金颗粒共聚体的自组装来解决图论中的一个NP完全问题——最大匹配问题。根据模型该文设计了能够基于一个具体的图进行自组装的特殊的DNA-纳米金颗粒共聚体,然后利用一系列的实验方法来获得最终的... 该文提出一种DNA计算模型,利用DNA-纳米金颗粒共聚体的自组装来解决图论中的一个NP完全问题——最大匹配问题。根据模型该文设计了能够基于一个具体的图进行自组装的特殊的DNA-纳米金颗粒共聚体,然后利用一系列的实验方法来获得最终的解。这种生物化学算法可以极大地降低求解最大匹配问题的复杂度,这将为DNA自组装计算模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DNA-纳米金颗粒共聚体 最大匹配问题 DNA链置换反应
下载PDF
兼有亲水性、疏水性侧链的三元共聚体的粘附特性和抗血栓性(续)
19
作者 高桥 绅矢 冈本 浩司 +4 位作者 栗山 直人 中岛 茂 加纳 义久 ■村 知之 高新新 《粘接》 CAS 2002年第3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亲水性 疏水性 侧链 三元共聚体 粘附特性 抗血栓性
下载PDF
苯乙烯型共聚体硫化反应的研究
20
作者 谢亮 林江枫 《浙江化工》 CAS 1991年第2期27-31,共5页
介绍用电子显微成像,“硫”谱截面分布及“硫”线分布来探讨硫化反应,同时简述了共聚体的合成条件。
关键词 苯乙烯 共聚体 硫化 硫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