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激素受体β共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智洪 王晓辉 +2 位作者 韩聚强 袁斌 叶棋浓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6期935-938,共4页
雌激素受体(ER)包括α和β等2种,均为核受体。ERβ在乳腺癌预后和激素治疗耐受中有重要意义,其活性受与之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的影响。这些共调节因子有的能与2种ER发生作用,有的只能特异地作用于其中一种。本文简要综述了与ERβ相互... 雌激素受体(ER)包括α和β等2种,均为核受体。ERβ在乳腺癌预后和激素治疗耐受中有重要意义,其活性受与之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的影响。这些共调节因子有的能与2种ER发生作用,有的只能特异地作用于其中一种。本文简要综述了与ERβ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相互作用 共调节因子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亚力 韩为东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6期922-924,共3页
雄激素介导的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途径对雄性胚胎的发育及雄激素依赖性靶组织的分化发育是必需的。异常的AR活性与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密切相关。已证实AR共调节因子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并在雄激素非依赖性... 雄激素介导的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途径对雄性胚胎的发育及雄激素依赖性靶组织的分化发育是必需的。异常的AR活性与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密切相关。已证实AR共调节因子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并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表达失衡,可导致AR转录活性的改变,促进晚期前列腺癌的进展。简要综述了AR共调节因子的类型和功能,及其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癌 共调节因子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及其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棒祥 周建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5期740-742,共3页
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AR介导组织对雄激素的特异应答是通过与其相互作用的AR共调节因子共同完成的,许多AR共调节因子的功能已被广泛研究。简要综述了目前发现的部分AR共调节因子在调... 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AR介导组织对雄激素的特异应答是通过与其相互作用的AR共调节因子共同完成的,许多AR共调节因子的功能已被广泛研究。简要综述了目前发现的部分AR共调节因子在调节AR转录活性及前列腺癌发生、进展中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共调节因子 前列腺癌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PELP1在雌激素非靶器官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颜洪竹 刘复兴 +1 位作者 宁志丰 王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9-382,共4页
雌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roline-,glutamic acid-,and leucinerich protein 1,PELP1)是雌激素受体靶基因,由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调节,... 雌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roline-,glutamic acid-,and leucinerich protein 1,PELP1)是雌激素受体靶基因,由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调节,其启动子具有2个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response element,ERE)的半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雌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PELP1 非靶器官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共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谢向阳 叶棋浓 黄翠芬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3年第2期85-88,共4页
雌激素受体α(ERα)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活性受共调节因子的调节。对ERα共调节因子的种类、作用方式、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变化及其在mRNA选择性剪接中的作用分别作了概述。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Α 共调节因子 雌激素应答元件 基因转录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作用位点将成为新药研发的靶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灵芝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50-351,共2页
关键词 共调节因子 雄激素受体 新药研发 靶点 位点 信号转导途径 受体介导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及共调节因子在睾酮调节绵羊附睾GPX5表达中的作用分析
7
作者 栾兆进 赵勇超 +2 位作者 许娇霞 刘永斌 张家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8,共15页
为探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及共调节因子对绵羊附睾上皮细胞(Epididymal epithelial cells,EE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lutathione peroxidase 5,GPX5)的调节机制,本研究采用CCK-8检测睾酮对EECs增殖的影响;利用qRT-PCR、... 为探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及共调节因子对绵羊附睾上皮细胞(Epididymal epithelial cells,EE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lutathione peroxidase 5,GPX5)的调节机制,本研究采用CCK-8检测睾酮对EECs增殖的影响;利用qRT-PCR、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R、GPX5、甾体激素受体共激活子1(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 1,SRC-1)、CREB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BP)、p300和核受体共抑制因子2(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 2,NCOR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干扰SRC-1或p300后EECs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10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低于100 nmol/L睾酮组;1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AR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然而10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CBP、p300、SRC-1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特别是核内的表达量明显增高。2)与对照组相比,siRNA-AR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SRC-1和p300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pcDNA3.1-AR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升高。3)siRNA-SRC-1和siRNA-p300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AR的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AR的转录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睾酮对绵羊EECs GPX5、AR及其共调节因子的表达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调节效应,睾酮通过AR及其共调节因子SRC-1和p300/CBP的协同调节GPX5表达。本研究为探究GPX5在绵羊附睾中的调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上皮细胞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 睾酮 雄激素受体 共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倩 李从铸 张灏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43-346,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随着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增加,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高发年龄为58~61岁,绝大多数为腺癌.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共调节因子 雌激素受体 临床意义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 流行病学调查 绝经后妇女
原文传递
转录因子及共调节因子调控成脂分化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叶媛 高建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42-2245,共4页
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脂肪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异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现阶段,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及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许多新的证据表明,一些酶、细胞因子、蛋白超家族等作为共调节因子级联... 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脂肪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异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现阶段,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及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许多新的证据表明,一些酶、细胞因子、蛋白超家族等作为共调节因子级联激活或抑制转录因子进而调控成脂基因的表达,在成脂分化中起关键性作用.早期学界对成脂分化的认识大多集中在前脂肪细胞终末分化阶段,而对于间充质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及前脂肪细胞的早期分化的转录调控机制所知甚少.基于近年来对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及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分子及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本文就转录因子及共调节因子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及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共调节因子 成脂分化
原文传递
肌骨交互作用及共调节因子在废用性运动功能减退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洁 姜山峰 高云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7-470,共4页
机体废用状态下不仅会导致肌萎缩, 还会诱发骨质疏松。从肌骨交互作用及共调节因子的角度出发, 预防和对抗废用性肌骨系统功能减退已成为一个新趋势。本文主要对废用状态下肌骨形态、交互作用及共调节因子的变化及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废用 肌萎缩 骨丢失 交互作用 共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选择性PPARγ调节剂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宁 孟爱民 王莉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第一类胰岛素增敏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曾在二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TZDs类药物存在增重、水肿、骨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副作用,保留TZDs类药物的胰... 第一类胰岛素增敏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曾在二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TZDs类药物存在增重、水肿、骨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副作用,保留TZDs类药物的胰岛素增敏效果而无其副作用的选择性PPARγ调节剂(SPPARγM)是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的发展方向。现有实验主要对SPPARγM候选分子影响PPARγ受体构象改变、受体磷酸化、受体对共调节因子的选择性募集和PPARγ下游靶基因选择性开启等几个层次的分子作用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该文综述了SPPARγM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PPARγ调节剂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构象改变磷酸化 共调节因子 靶基因 二型糖尿病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在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雪莹 王瑞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625-630,共6页
雌激素通过与其受体(ERα和ERβ)的特异性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雌激素受体属于类固醇激素受体家族,与配体结合后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这些转录因子的活性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配体结合、磷酸化、辅助调节因子和效应信号通路(ERE,SP1,AP1)... 雌激素通过与其受体(ERα和ERβ)的特异性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雌激素受体属于类固醇激素受体家族,与配体结合后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这些转录因子的活性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配体结合、磷酸化、辅助调节因子和效应信号通路(ERE,SP1,AP1)等。靶基因转录的最终结果是调节各种生理过程,例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骨密度,但也可促使乳腺和子宫内膜癌的生长和发育。雌激素受体调节的各种复杂的生物效应与多种蛋白-信号通路关系密切。本文就雌激素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共调节因子 乳腺癌 前列腺癌
下载PDF
ERβ相互作用蛋白PSMC5的分离及其在ERβ信号途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辉 张浩 +9 位作者 周蕾 丁丽华 韩聚强 宁康 孙琰 袁斌 刘辉 常庆 李杰之 叶棋浓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4-389,共6页
雌激素受体β(ERβ)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寻找与ERβ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对阐明ER信号通路具有重要价值.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ERβ的AF2结构域为诱饵蛋白从人乳腺文库中筛选出了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26S蛋白酶的亚单位ATPa... 雌激素受体β(ERβ)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寻找与ERβ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对阐明ER信号通路具有重要价值.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ERβ的AF2结构域为诱饵蛋白从人乳腺文库中筛选出了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26S蛋白酶的亚单位ATPase5(PSMC5).GST沉淀实验表明,PSMC5在体外特异地与ERβ相结合.转录活性实验表明,PSMC5以激素依赖的方式降低ERβ转录活性.上述结果提示,PSMC5可能通过影响ERβ信号途径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Β PSMC5 相互作用 共调节因子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蛋白的类泛素化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仇玮祎 叶棋浓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类泛素蛋白SUMO在调节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此外它还能够通过对转录因子及其共调节因子的修饰来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亚细胞定位、蛋白质二聚化及调控基因转录等。本文通过总结SUMO系统对雌激素信号通路蛋白的修... 类泛素蛋白SUMO在调节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此外它还能够通过对转录因子及其共调节因子的修饰来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亚细胞定位、蛋白质二聚化及调控基因转录等。本文通过总结SUMO系统对雌激素信号通路蛋白的修饰作用,以及其他乳腺癌相关蛋白的修饰作用,阐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化修饰 ER信号通路 共调节因子 转录后调节 乳腺癌
下载PDF
SRCs与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雅博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335-336,F0003,共3页
甾体受体共激活因子(steriod receptor coactivators,SRCs)是众多共调节因子中最被关注,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SRCs是p160家族成员,在人类生殖、代谢、免疫和肿瘤方面均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首要功能是通过上游信号系统的动... 甾体受体共激活因子(steriod receptor coactivators,SRCs)是众多共调节因子中最被关注,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SRCs是p160家族成员,在人类生殖、代谢、免疫和肿瘤方面均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首要功能是通过上游信号系统的动态调节以增强核受体及其他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这些上游信号系统发出各种转录后修饰密码作用于共调节因子蛋白。这些动态的可逆的转录后修饰是决定蛋白稳定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 甾体受体共调节因子 生殖系统疾病 肿瘤
下载PDF
COBRA1抑制雌激素受体α转录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棋浓 丁丽华 +2 位作者 朱建华 黄翠芬 李熔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研究COBRA1(cofactor for BRCA1)在雌激素受体α(ERα)信号途径中的潜在作用。方法:用GSTpu ll-down实验检测COBRA1与ERα的相互作用、定位相互作用的区域,探讨不同配体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COBRA1与ERα在细胞... 目的:研究COBRA1(cofactor for BRCA1)在雌激素受体α(ERα)信号途径中的潜在作用。方法:用GSTpu ll-down实验检测COBRA1与ERα的相互作用、定位相互作用的区域,探讨不同配体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COBRA1与ERα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利用含有雌激素应答元件(estrogen responsive elem ent,ERE)的荧光素酶(luc iferase,LUC)报告基因(C3-LUC)检测COBRA1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体内外,COBRA1与ERα存在相互作用,COBRA1和ERα的中间区域是它们相互作用的区域。抗雌激素可增强COBRA1与ERα的结合。COBRA1以激素依赖方式抑制ERα的转录活性。结论:COBRA1是一新型ERα共抑制因子,可能在ERα信号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RA1 受体 雌激素 共调节因子 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PES1与雌激素受体存在相互作用
17
作者 李杰萍 庄庆仁 +2 位作者 兰小鹏 曾国彬 罗小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8,共5页
雌激素(E2)和雌激素受体(ER)在E2诱发的肿瘤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ER共调节因子通过与ER相互作用调节其生物学功能。PES1主要表达于E2的重要靶器官如乳腺、卵巢等组织中,并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用PCR技术构建HA标签的PES1全长以及1~... 雌激素(E2)和雌激素受体(ER)在E2诱发的肿瘤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ER共调节因子通过与ER相互作用调节其生物学功能。PES1主要表达于E2的重要靶器官如乳腺、卵巢等组织中,并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用PCR技术构建HA标签的PES1全长以及1~322aa、312~588aa和414~588aa三个不同功能区片段的重组质粒。将不同的重组质粒与FLAG-ERα和或FLAGC-ERβ共转染293T细胞后进行免疫共沉淀,以验证PES1与ER是否有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区域。用含雌激素受体作用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ERE-LUC)检测PES1对ERα和ERβ转录激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S1与ERα和ERβ均相互作用,且PES1的1~322aa区域与ERα和ERβ相结合。PES1能特异地、E2非依赖性抑制ERβ的转录激活活性。实验结果显示,PES1是一个新的ER共调节因子,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在ERβ信号通路及其在E2诱发的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1 雌激素受体 共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动物细胞的基因转录调控:来自生化研究的启示
18
作者 Robert G.Roeder 周波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在真核细胞中,转录调控可以发生在多个层面,包括结构和功能迥异的RNA聚合酶、对应的广谱起始因子、基因特异性调控因子(DNA结合蛋白)以及各种共调节因子(coregulatory factors)。这些共调节因子可以通过染色质修饰,如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 在真核细胞中,转录调控可以发生在多个层面,包括结构和功能迥异的RNA聚合酶、对应的广谱起始因子、基因特异性调控因子(DNA结合蛋白)以及各种共调节因子(coregulatory factors)。这些共调节因子可以通过染色质修饰,如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或更直接地促进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通过一系列体外转录活性实验的研究,转录相关的酶、蛋白因子的性质和功能以及作用机制正逐步被揭示出来。该文将具体阐述近几十年科学家们在转录共调节因子方面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调控 共调节因子 转录中介体 组蛋白修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