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8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洪雅
程明亮
+1 位作者
冯培勋
赵顺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96-598,共3页
目的 研究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随机选取的中青年男性和女性尸体标本,经过解剖、脱水脱脂、真空渗透、修复造型固化、上色标示、涂层保护等流程,完成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
目的 研究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随机选取的中青年男性和女性尸体标本,经过解剖、脱水脱脂、真空渗透、修复造型固化、上色标示、涂层保护等流程,完成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结果 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呈站立位歌唱姿势,外形栩栩如生,同时能清晰展示人体的各个发音共鸣器官大小、形状及毗邻位置关系。结论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的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经久耐用、安全环保、易于保存、拆卸、运输,后期维护简单,在缺乏仪器设备和人体解剖生理实验的实际情况下,人体塑化标本成为声乐教学理论结合实践的纽带和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鸣器官
声乐
生物塑化技术
整体塑化标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声的共鸣与共鸣器官
2
作者
薛良
《中国音乐》
1981年第1期32-34,49+24,共5页
每当讨论到发声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总要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共鸣问题。那么什么是共鸣呢?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谈起,据唐代人《嘉话录》记载:“洛阳僧房中磬子夜辄自鸣,僧惧而成疾。曾绍夔素与僧善,往问疾。僧俱以告。夔出错錿馨数处。声遂...
每当讨论到发声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总要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共鸣问题。那么什么是共鸣呢?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谈起,据唐代人《嘉话录》记载:“洛阳僧房中磬子夜辄自鸣,僧惧而成疾。曾绍夔素与僧善,往问疾。僧俱以告。夔出错錿馨数处。声遂绝。僧问其故,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应此也。”这是说明共鸣现象的一个具体实例。磬是用石料做的乐器。夜间不敲自响,把老和尚吓病了。曹绍夔根据声学原理进行分析,发现这是钟的频率与磬的频率一样,由于钟声的激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鸣器官
声学原理
钟律
乐器
频率
共鸣
作用
歌唱者
洛阳
石料
和尚
原文传递
谈歌唱中的共鸣及其教学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福珍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0-51,共2页
学习歌唱的人都知道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是气息流动使物体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振动还影响到其他物体或物体的空间,使之产生共同的振动,这个共同的振动现象叫共鸣. 能否正确地运用共鸣是声乐演唱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声乐训练的一...
学习歌唱的人都知道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是气息流动使物体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振动还影响到其他物体或物体的空间,使之产生共同的振动,这个共同的振动现象叫共鸣. 能否正确地运用共鸣是声乐演唱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声乐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专业的歌唱者和声乐教师,从发声技巧上评价演唱者的基本功、音色的运用以及声音的穿透力,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他对共鸣掌握、运用得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
声乐教学
头腔
共鸣
口腔
共鸣
胸腔
共鸣
共鸣器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歌唱发声训练中的鼻腔共鸣
4
作者
徐黎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132-133,共2页
与其他音乐表现形式不同,声乐艺术是以歌唱者本身发出声音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抒发情感的。也就是说,歌者本身就是乐器。其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都是他发出乐音的器具,其中,共鸣器官决定着乐音的最后完成,而鼻...
与其他音乐表现形式不同,声乐艺术是以歌唱者本身发出声音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抒发情感的。也就是说,歌者本身就是乐器。其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都是他发出乐音的器具,其中,共鸣器官决定着乐音的最后完成,而鼻共鸣腔则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发声训练
鼻腔
共鸣
共鸣器官
共鸣
腔体
鼻咽腔
共鸣
体
声乐艺术
大音阶
反射点
歌唱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声乐教学的“官能听觉”及科学基础
5
作者
杨光
《内蒙古艺术》
2012年第2期22-23,共2页
正声乐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是由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所构成的。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个性。今天我所谈到的'官能听觉'就是声乐教学的特殊性之一。这是肖黎声教授在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确实能...
正声乐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是由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所构成的。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个性。今天我所谈到的'官能听觉'就是声乐教学的特殊性之一。这是肖黎声教授在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确实能让教师很快地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从而画龙点睛解决学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师
歌唱训练
歌唱器
官
歌唱发声
共鸣器官
发声原理
发声训练
民族声乐
歌唱方法
心理调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播语言的吐字发声问题 播音发声的共鸣(下)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璐
白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3年第1期52-56,共5页
3.鼻腔鼻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构成。鼻腔是上呼吸道的入口,正中由鼻中隔分为左右相同的两部分,从前鼻孔开始到后鼻孔为止,后面与鼻咽腔相通。鼻窦是鼻腔四周颅骨和面骨内的含气空腔,体积比较小,共有四对,分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
3.鼻腔鼻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构成。鼻腔是上呼吸道的入口,正中由鼻中隔分为左右相同的两部分,从前鼻孔开始到后鼻孔为止,后面与鼻咽腔相通。鼻窦是鼻腔四周颅骨和面骨内的含气空腔,体积比较小,共有四对,分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一般认为,它们具有共鸣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员
共鸣
作用
鼻腔
共鸣
声音色彩
共鸣器官
头腔
共鸣
发声
声带
鼻咽腔
口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音的高位置与共鸣
被引量:
4
7
作者
崔文湘
《音乐探索》
1985年第4期60-63,共4页
关于声音高位置的获得,目前已成为一些声乐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发声效果。 声音高位置不能片面的去追求其效果,它必须是与呼吸、共鸣联系协同作用的结果(产物)。
关键词
共鸣
腔体
鼻腔
共鸣
气息支持
高声区
共鸣器官
共振峰
协同作用
鼻咽腔
换声区
歌唱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体发音器官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洪雅
冯培勋
+1 位作者
程明亮
黄立麟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是一门感觉和实践并重的艺术。人类在发声时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吐字器官和振动器官协同运动控制气息、产生声音、共鸣变化...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是一门感觉和实践并重的艺术。人类在发声时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吐字器官和振动器官协同运动控制气息、产生声音、共鸣变化,从而营造出不同的声音效果[1]。在现代的声乐教学理念和方法中,人体解剖学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发音器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还能促进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深度掌握以及演唱技巧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鸣器官
振动器
官
演唱技巧
协同运动
控制气息
中枢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
呼吸器
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歌唱发声的共鸣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中连
《艺术探索》
1993年第1期87-95,98,共10页
什么叫共鸣?现设想有甲乙两音叉,它们振动的频率都是440次,当敲响甲叉发出国际标准音后,将它尽可能地靠近(但不能接触)乙音叉(它没有经过敲击),过一会儿拿开甲音叉,这时把乙音叉放在耳边听,发现它也发出国际标准音A,我们说这就是乙音叉...
什么叫共鸣?现设想有甲乙两音叉,它们振动的频率都是440次,当敲响甲叉发出国际标准音后,将它尽可能地靠近(但不能接触)乙音叉(它没有经过敲击),过一会儿拿开甲音叉,这时把乙音叉放在耳边听,发现它也发出国际标准音A,我们说这就是乙音叉对甲音叉发生了共鸣。 声音共鸣的物理属性是相同的,但人体发声的共鸣与两音叉靠近共鸣情况尚未尽然相同。如何理解人体的歌唱共鸣?大家都知道,在人体内部长着各种各样的共鸣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发声
共鸣
腔体
歌唱
共鸣
换声点
头腔
共鸣
头声
高声区
音色变化
共鸣器官
中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呼吸器官与歌唱的呼吸
被引量:
1
10
作者
彭文洁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40-44,共5页
歌唱艺术是在人们的中枢神经(大脑)的支配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发声器官生理功能进行协调一致的运动而实现的。发声器官是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动力器官通过吸和呼为歌唱提供气息(动力);
关键词
振动器
官
共鸣器官
歌唱呼吸
器
官
生理功能
呼吸方法
横隔膜
声带振动
歌唱方法
声音表
胸腹式联合呼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11
作者
靳清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7期157-157,共1页
共鸣是声乐演唱中一门重要的技术,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是评价一个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是否娴熟、音色是否优美的重要评判标准。本文通过文献查阅,阅览书籍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着重分析了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对歌唱者的...
共鸣是声乐演唱中一门重要的技术,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是评价一个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是否娴熟、音色是否优美的重要评判标准。本文通过文献查阅,阅览书籍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着重分析了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对歌唱者的演唱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鸣
声乐演唱
共鸣器官
重要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歌唱共鸣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大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3-47,共5页
试论歌唱共鸣刘大巍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的嗓音为基本材料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本身对歌唱者的嗓音有着极高的要求。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制约着歌唱的法则,要求人的歌唱必须符合声学的基本原则,必...
试论歌唱共鸣刘大巍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的嗓音为基本材料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本身对歌唱者的嗓音有着极高的要求。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制约着歌唱的法则,要求人的歌唱必须符合声学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顺应人们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
共鸣
胸腔
共鸣
共鸣器官
头腔
共鸣
共鸣
腔体
歌唱者
共鸣
振动
共鸣
体
共鸣
作用
形态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音发声的共鸣问题
13
作者
杜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87-92,共6页
一个播音员在用声基本功方面应该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呼吸、共鸣和吐字归音。气息在播音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理解。吐字归音的准确与规范乃是播音员的擅长,都很看重。只有共鸣目前在播音员中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
一个播音员在用声基本功方面应该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呼吸、共鸣和吐字归音。气息在播音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理解。吐字归音的准确与规范乃是播音员的擅长,都很看重。只有共鸣目前在播音员中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没有把它摆在应有的高度来认识。这主要是对共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共鸣及其意义为了认识共鸣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人的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微弱的声音,经过咽、口、鼻、胸等共鸣器官成为语言。这里,气息是头等重要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共鸣
共鸣器官
声音
发声方法
吐字归音
口腔
播音语言
共鸣
腔
播音员
声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歌唱的共鸣训练
14
作者
张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100-101,共2页
歌唱发声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强弱自如的音量和富于变化的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求学唱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声带的发音能力之外,还要靠充分发挥自身共鸣器官的潜在能力与作用。 人体共鸣器官是整个歌唱器官的一部分,其作用相当于管...
歌唱发声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强弱自如的音量和富于变化的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求学唱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声带的发音能力之外,还要靠充分发挥自身共鸣器官的潜在能力与作用。 人体共鸣器官是整个歌唱器官的一部分,其作用相当于管乐器的管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歌
口腔
鼻咽腔
共鸣器官
共鸣
腔体
混合
共鸣
喉头
共鸣
状态
声带
歌唱发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唱时喉部器官的状态和作用
15
作者
刘文昌
付鸿敏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5年第1期64-70,共7页
歌唱是由人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和吐字咬字器官的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协调运动的结果。这些器官在歌唱时各自运动的状态和相互间的协调程度,决定着歌唱声音的优劣。而喉部器官的状态对于以上所提及的各歌唱器官的...
歌唱是由人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和吐字咬字器官的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协调运动的结果。这些器官在歌唱时各自运动的状态和相互间的协调程度,决定着歌唱声音的优劣。而喉部器官的状态对于以上所提及的各歌唱器官的协调运动和由此所产生的歌唱声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被赋予了一个极为复杂并具有奇妙功能的发声器官——喉头(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器
官
歌唱声音
共鸣器官
发声器
官
歌唱发声
头腔
共鸣
共鸣
腔体
声乐训练
头声
声乐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演员的呼吸与共鸣的运用
16
作者
石普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6年第S1期69-78,8,共11页
一、关于呼吸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歌唱家、演说家和戏剧表演艺术家,在演出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和重视呼吸的运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意大利歌剧院兴起以来,众多的经典文献都用大量篇幅记载了优秀表演艺术家、歌唱家的呼...
一、关于呼吸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歌唱家、演说家和戏剧表演艺术家,在演出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和重视呼吸的运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意大利歌剧院兴起以来,众多的经典文献都用大量篇幅记载了优秀表演艺术家、歌唱家的呼吸方法,有的详尽地介绍了正确运用呼吸的训练手段;也有的从心理学、生理学的原理出发,对于歌唱及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方法
鼻腔
共鸣
共鸣
腔体
戏剧表演艺术
头腔
共鸣
发声原理
演出过程
经典文献
音色变化
共鸣器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共鸣在歌唱中的运用
17
作者
龙旭开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9期156-156,共1页
目前国内外对歌唱共鸣的研究成果很多,几乎每本有关于歌唱方法的书刊都对共鸣做了重点阐述,可见共鸣的掌握和运用对歌唱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对共鸣及共鸣器官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针对共鸣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包括共鸣与呼...
目前国内外对歌唱共鸣的研究成果很多,几乎每本有关于歌唱方法的书刊都对共鸣做了重点阐述,可见共鸣的掌握和运用对歌唱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对共鸣及共鸣器官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针对共鸣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包括共鸣与呼吸,共鸣与位置),还重点介绍了怎样通过哼鸣的方法练习达到共鸣的效果,希望初学者能更直观更快速的掌握好共鸣在歌唱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鸣
共鸣器官
呼吸
高位置
哼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谈鼻腔共鸣及其训练
18
作者
徐黎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8年第2期28-29,共2页
声乐艺术是以歌唱者本身发出声音、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抒发情感的.也就是说,歌者本身就是乐器,其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都是他(或她)发出乐音的器具.其中,共鸣器官决定着乐音的最后完成.而鼻共鸣腔则是不可忽视的最...
声乐艺术是以歌唱者本身发出声音、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抒发情感的.也就是说,歌者本身就是乐器,其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都是他(或她)发出乐音的器具.其中,共鸣器官决定着乐音的最后完成.而鼻共鸣腔则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共鸣
声乐艺术
反射点
鼻咽腔
共鸣器官
发声器
官
歌唱者
呼吸器
官
初学者
共鸣
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嗓音的影响
被引量:
3
19
作者
杨蕊
王燕
+1 位作者
屈季宁
Dogan A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18,共2页
言语的产生有赖于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构音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整合。多数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存在上气道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软腭肥厚、松弛,咽侧壁肥厚及顺...
言语的产生有赖于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构音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整合。多数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存在上气道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软腭肥厚、松弛,咽侧壁肥厚及顺应性增大,双侧扁桃体下极肥大,舌根淋巴组织增生,导致声道共鸣腔的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器
官
共鸣器官
正压通气治疗
咽侧壁
共鸣
腔
咽腔
淋巴组织增生
下极
顺应性
上气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区过渡及其技巧训练
被引量:
2
20
作者
周娟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要想使歌唱艺术达到气息充实、声区转换匀称通常且没有痕迹,从来都是声乐学习训练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无从进入这一境地的。为此,必须从共鸣器官在各声区的调节、假声位置在各个声区的作用、弱声在声区转换中的使用、...
要想使歌唱艺术达到气息充实、声区转换匀称通常且没有痕迹,从来都是声乐学习训练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无从进入这一境地的。为此,必须从共鸣器官在各声区的调节、假声位置在各个声区的作用、弱声在声区转换中的使用、宽母音和窄母音在声区过渡中的不同作用及气息在各声区的控制和调整等五方面,着力于声区过渡的理论技法及其训练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区
共鸣器官
歌唱艺术
技巧训练
真声
假声
弱声
宽母音
窄母音
气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洪雅
程明亮
冯培勋
赵顺
机构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河南中博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出处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96-598,共3页
文摘
目的 研究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随机选取的中青年男性和女性尸体标本,经过解剖、脱水脱脂、真空渗透、修复造型固化、上色标示、涂层保护等流程,完成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结果 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呈站立位歌唱姿势,外形栩栩如生,同时能清晰展示人体的各个发音共鸣器官大小、形状及毗邻位置关系。结论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的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经久耐用、安全环保、易于保存、拆卸、运输,后期维护简单,在缺乏仪器设备和人体解剖生理实验的实际情况下,人体塑化标本成为声乐教学理论结合实践的纽带和桥梁。
关键词
共鸣器官
声乐
生物塑化技术
整体塑化标本
分类号
R322-34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声的共鸣与共鸣器官
2
作者
薛良
出处
《中国音乐》
1981年第1期32-34,49+24,共5页
文摘
每当讨论到发声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总要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共鸣问题。那么什么是共鸣呢?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谈起,据唐代人《嘉话录》记载:“洛阳僧房中磬子夜辄自鸣,僧惧而成疾。曾绍夔素与僧善,往问疾。僧俱以告。夔出错錿馨数处。声遂绝。僧问其故,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应此也。”这是说明共鸣现象的一个具体实例。磬是用石料做的乐器。夜间不敲自响,把老和尚吓病了。曹绍夔根据声学原理进行分析,发现这是钟的频率与磬的频率一样,由于钟声的激荡。
关键词
共鸣器官
声学原理
钟律
乐器
频率
共鸣
作用
歌唱者
洛阳
石料
和尚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谈歌唱中的共鸣及其教学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福珍
机构
本院声乐系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0-51,共2页
文摘
学习歌唱的人都知道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是气息流动使物体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振动还影响到其他物体或物体的空间,使之产生共同的振动,这个共同的振动现象叫共鸣. 能否正确地运用共鸣是声乐演唱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声乐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专业的歌唱者和声乐教师,从发声技巧上评价演唱者的基本功、音色的运用以及声音的穿透力,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他对共鸣掌握、运用得如何.
关键词
歌唱
声乐教学
头腔
共鸣
口腔
共鸣
胸腔
共鸣
共鸣器官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歌唱发声训练中的鼻腔共鸣
4
作者
徐黎钟
机构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132-133,共2页
文摘
与其他音乐表现形式不同,声乐艺术是以歌唱者本身发出声音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抒发情感的。也就是说,歌者本身就是乐器。其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都是他发出乐音的器具,其中,共鸣器官决定着乐音的最后完成,而鼻共鸣腔则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部分。...
关键词
歌唱发声训练
鼻腔
共鸣
共鸣器官
共鸣
腔体
鼻咽腔
共鸣
体
声乐艺术
大音阶
反射点
歌唱者
分类号
J616.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声乐教学的“官能听觉”及科学基础
5
作者
杨光
机构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内蒙古艺术》
2012年第2期22-23,共2页
文摘
正声乐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是由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所构成的。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个性。今天我所谈到的'官能听觉'就是声乐教学的特殊性之一。这是肖黎声教授在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确实能让教师很快地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从而画龙点睛解决学生的问题。
关键词
声乐教师
歌唱训练
歌唱器
官
歌唱发声
共鸣器官
发声原理
发声训练
民族声乐
歌唱方法
心理调控
分类号
J616-4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播语言的吐字发声问题 播音发声的共鸣(下)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璐
白龙
机构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3年第1期52-56,共5页
文摘
3.鼻腔鼻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构成。鼻腔是上呼吸道的入口,正中由鼻中隔分为左右相同的两部分,从前鼻孔开始到后鼻孔为止,后面与鼻咽腔相通。鼻窦是鼻腔四周颅骨和面骨内的含气空腔,体积比较小,共有四对,分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一般认为,它们具有共鸣器的功能。
关键词
播音员
共鸣
作用
鼻腔
共鸣
声音色彩
共鸣器官
头腔
共鸣
发声
声带
鼻咽腔
口腔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音的高位置与共鸣
被引量:
4
7
作者
崔文湘
出处
《音乐探索》
1985年第4期60-63,共4页
文摘
关于声音高位置的获得,目前已成为一些声乐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发声效果。 声音高位置不能片面的去追求其效果,它必须是与呼吸、共鸣联系协同作用的结果(产物)。
关键词
共鸣
腔体
鼻腔
共鸣
气息支持
高声区
共鸣器官
共振峰
协同作用
鼻咽腔
换声区
歌唱训练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体发音器官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洪雅
冯培勋
程明亮
黄立麟
机构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河南中博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文摘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是一门感觉和实践并重的艺术。人类在发声时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吐字器官和振动器官协同运动控制气息、产生声音、共鸣变化,从而营造出不同的声音效果[1]。在现代的声乐教学理念和方法中,人体解剖学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发音器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还能促进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深度掌握以及演唱技巧的学习。
关键词
共鸣器官
振动器
官
演唱技巧
协同运动
控制气息
中枢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
呼吸器
官
分类号
R32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歌唱发声的共鸣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中连
出处
《艺术探索》
1993年第1期87-95,98,共10页
文摘
什么叫共鸣?现设想有甲乙两音叉,它们振动的频率都是440次,当敲响甲叉发出国际标准音后,将它尽可能地靠近(但不能接触)乙音叉(它没有经过敲击),过一会儿拿开甲音叉,这时把乙音叉放在耳边听,发现它也发出国际标准音A,我们说这就是乙音叉对甲音叉发生了共鸣。 声音共鸣的物理属性是相同的,但人体发声的共鸣与两音叉靠近共鸣情况尚未尽然相同。如何理解人体的歌唱共鸣?大家都知道,在人体内部长着各种各样的共鸣腔体。
关键词
歌唱发声
共鸣
腔体
歌唱
共鸣
换声点
头腔
共鸣
头声
高声区
音色变化
共鸣器官
中声区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呼吸器官与歌唱的呼吸
被引量:
1
10
作者
彭文洁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40-44,共5页
文摘
歌唱艺术是在人们的中枢神经(大脑)的支配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发声器官生理功能进行协调一致的运动而实现的。发声器官是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动力器官通过吸和呼为歌唱提供气息(动力);
关键词
振动器
官
共鸣器官
歌唱呼吸
器
官
生理功能
呼吸方法
横隔膜
声带振动
歌唱方法
声音表
胸腹式联合呼吸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11
作者
靳清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7期157-157,共1页
文摘
共鸣是声乐演唱中一门重要的技术,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是评价一个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是否娴熟、音色是否优美的重要评判标准。本文通过文献查阅,阅览书籍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着重分析了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对歌唱者的演唱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共鸣
声乐演唱
共鸣器官
重要作用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歌唱共鸣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大巍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3-47,共5页
文摘
试论歌唱共鸣刘大巍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的嗓音为基本材料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本身对歌唱者的嗓音有着极高的要求。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制约着歌唱的法则,要求人的歌唱必须符合声学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顺应人们的审...
关键词
歌唱
共鸣
胸腔
共鸣
共鸣器官
头腔
共鸣
共鸣
腔体
歌唱者
共鸣
振动
共鸣
体
共鸣
作用
形态结构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音发声的共鸣问题
13
作者
杜青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87-92,共6页
文摘
一个播音员在用声基本功方面应该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呼吸、共鸣和吐字归音。气息在播音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理解。吐字归音的准确与规范乃是播音员的擅长,都很看重。只有共鸣目前在播音员中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没有把它摆在应有的高度来认识。这主要是对共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共鸣及其意义为了认识共鸣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人的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微弱的声音,经过咽、口、鼻、胸等共鸣器官成为语言。这里,气息是头等重要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
关键词
混合
共鸣
共鸣器官
声音
发声方法
吐字归音
口腔
播音语言
共鸣
腔
播音员
声带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歌唱的共鸣训练
14
作者
张平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100-101,共2页
文摘
歌唱发声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强弱自如的音量和富于变化的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求学唱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声带的发音能力之外,还要靠充分发挥自身共鸣器官的潜在能力与作用。 人体共鸣器官是整个歌唱器官的一部分,其作用相当于管乐器的管子。
关键词
谈歌
口腔
鼻咽腔
共鸣器官
共鸣
腔体
混合
共鸣
喉头
共鸣
状态
声带
歌唱发声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唱时喉部器官的状态和作用
15
作者
刘文昌
付鸿敏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5年第1期64-70,共7页
文摘
歌唱是由人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和吐字咬字器官的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协调运动的结果。这些器官在歌唱时各自运动的状态和相互间的协调程度,决定着歌唱声音的优劣。而喉部器官的状态对于以上所提及的各歌唱器官的协调运动和由此所产生的歌唱声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被赋予了一个极为复杂并具有奇妙功能的发声器官——喉头(声带)。
关键词
歌唱器
官
歌唱声音
共鸣器官
发声器
官
歌唱发声
头腔
共鸣
共鸣
腔体
声乐训练
头声
声乐艺术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演员的呼吸与共鸣的运用
16
作者
石普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6年第S1期69-78,8,共11页
文摘
一、关于呼吸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歌唱家、演说家和戏剧表演艺术家,在演出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和重视呼吸的运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意大利歌剧院兴起以来,众多的经典文献都用大量篇幅记载了优秀表演艺术家、歌唱家的呼吸方法,有的详尽地介绍了正确运用呼吸的训练手段;也有的从心理学、生理学的原理出发,对于歌唱及戏剧、
关键词
呼吸方法
鼻腔
共鸣
共鸣
腔体
戏剧表演艺术
头腔
共鸣
发声原理
演出过程
经典文献
音色变化
共鸣器官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共鸣在歌唱中的运用
17
作者
龙旭开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9期156-156,共1页
文摘
目前国内外对歌唱共鸣的研究成果很多,几乎每本有关于歌唱方法的书刊都对共鸣做了重点阐述,可见共鸣的掌握和运用对歌唱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对共鸣及共鸣器官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针对共鸣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包括共鸣与呼吸,共鸣与位置),还重点介绍了怎样通过哼鸣的方法练习达到共鸣的效果,希望初学者能更直观更快速的掌握好共鸣在歌唱中的运用。
关键词
共鸣
共鸣器官
呼吸
高位置
哼鸣
分类号
J616.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谈鼻腔共鸣及其训练
18
作者
徐黎钟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8年第2期28-29,共2页
文摘
声乐艺术是以歌唱者本身发出声音、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抒发情感的.也就是说,歌者本身就是乐器,其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都是他(或她)发出乐音的器具.其中,共鸣器官决定着乐音的最后完成.而鼻共鸣腔则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部分.
关键词
鼻腔
共鸣
声乐艺术
反射点
鼻咽腔
共鸣器官
发声器
官
歌唱者
呼吸器
官
初学者
共鸣
腔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嗓音的影响
被引量:
3
19
作者
杨蕊
王燕
屈季宁
Dogan A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18,共2页
文摘
言语的产生有赖于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构音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整合。多数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存在上气道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软腭肥厚、松弛,咽侧壁肥厚及顺应性增大,双侧扁桃体下极肥大,舌根淋巴组织增生,导致声道共鸣腔的结构改变。
关键词
振动器
官
共鸣器官
正压通气治疗
咽侧壁
共鸣
腔
咽腔
淋巴组织增生
下极
顺应性
上气道
分类号
R766.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区过渡及其技巧训练
被引量:
2
20
作者
周娟娟
机构
浙江衢州学院艺术系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文摘
要想使歌唱艺术达到气息充实、声区转换匀称通常且没有痕迹,从来都是声乐学习训练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无从进入这一境地的。为此,必须从共鸣器官在各声区的调节、假声位置在各个声区的作用、弱声在声区转换中的使用、宽母音和窄母音在声区过渡中的不同作用及气息在各声区的控制和调整等五方面,着力于声区过渡的理论技法及其训练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关键词
声区
共鸣器官
歌唱艺术
技巧训练
真声
假声
弱声
宽母音
窄母音
气息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人歌唱共鸣器官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
王洪雅
程明亮
冯培勋
赵顺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歌声的共鸣与共鸣器官
薛良
《中国音乐》
1981
0
原文传递
3
谈歌唱中的共鸣及其教学
唐福珍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简论歌唱发声训练中的鼻腔共鸣
徐黎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谈声乐教学的“官能听觉”及科学基础
杨光
《内蒙古艺术》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广播语言的吐字发声问题 播音发声的共鸣(下)
王璐
白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声音的高位置与共鸣
崔文湘
《音乐探索》
198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人体发音器官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及可视化研究
王洪雅
冯培勋
程明亮
黄立麟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论歌唱发声的共鸣
刘中连
《艺术探索》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呼吸器官与歌唱的呼吸
彭文洁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靳清
《北方音乐》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试论歌唱共鸣
刘大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播音发声的共鸣问题
杜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谈歌唱的共鸣训练
张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歌唱时喉部器官的状态和作用
刘文昌
付鸿敏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演员的呼吸与共鸣的运用
石普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谈共鸣在歌唱中的运用
龙旭开
《音乐时空》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略谈鼻腔共鸣及其训练
徐黎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嗓音的影响
杨蕊
王燕
屈季宁
Dogan A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声区过渡及其技巧训练
周娟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